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浅谈建筑史课程教学中探讨经典案例和建筑大师作品的重要性

  2020-03-04    270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虽然网络的发达提供了数不清的信息来源,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但极丰富的信息却让初涉建筑专业的学生无所适从、难以取舍。鉴于此,文章着重讨论了教学过程中教材在当今形式下的一些缺失和补充,提出在建筑史教学中通过建立新建筑谱系,利用各学科资源,将信息有机整合,形成开放的知识框架,旨在促进学生建立多重角度的建筑认知,给学生更贴近当代建筑思潮的全面知识教学。

  • 关键词:
  • 专业教材
  • 实用教学
  • 建筑史
  • 建筑大师
  • 课外阅读
  • 加入收藏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它改变了我们的知识获取渠道。新的即时信息互动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信息传播快捷方便。传统教学面临巨大的挑战,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获得与教师相同的文字、影音和图片,而获得信息的内涵和意义不是学生通过互联网能理解的,这是信息环境中的缺失。如今,关于建筑史的教学应该教些什么,学生该学些什么,成为许多建筑史教师的话题。


一、引导学生竖立学习建筑史的正确意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初涉学习课程,学生去模仿推崇建筑大师的积极性很高,而且特别关注成名建筑的范式表达。教学任务中有一个山地旅馆的分组设计调研,学生拿来了1984年夏天落成的贝聿铭先生的香山饭店做为范例解析,确不知建筑建成投入使用后,贝聿铭先生到了香山后发现自己当初的设计犯了一个错误,已建成的香山饭店破坏了香山原有的自然风貌。学生只知建筑单体设计的精妙却忽略了和香山环境的不融,不由让人啼笑皆非。

现在上课使用的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四版教材。这版教材在建筑史教学中数年奉为经典。但教材不能在有限的篇幅下面面俱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目前使用的版本知识体系止步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对于之后至今的建筑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缺失,对当代建筑的最新技术及未来展望也少有涉及。单调地被动地接受,注定学到的知识不能适应当代建筑的不断变化,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当前的建筑风格、潮流,客观全面的将学生要学的知识补充完整,帮助学生改正学习片面的问题,竖立正确的学习意识。我们不能一味的在前人的脚印旁裹足不前,作为专业领路者的教师要紧跟时代,给学生一个最合适实用的知识体系。


二、引导学生竖立学习建筑的正确建筑观—了解大师的遗憾


闻名世界的建筑大师对于世人总是高山仰止的存在。但古语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大师们在自己的建筑生涯中也有各种原因留下不完美的遗憾。这就提出了教师教学应该如何教授的问题。普遍的观点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应当以“述”为主,这里的述是指客观的叙述,支持者认为传输给学生的知识是客观事实,不应加入太多个人观点,以免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方向;相反观点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所以社会意识总是和社会存在保持一致和平衡。

建筑不是人类臆想的产物,它们受不同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它们处于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民族、地理等条件下,必然产生不同的结果,而建筑与这些因素的关系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和解释。要引导学生全面、客观的学习,使学生学习著名的建筑作品时学会用全局的眼光去糟粕,取精华,而不是夸赞—接受—模仿的无脑过程。如何看到经典建筑的优缺点,下面举几个著名作品的例子:

(一) 范斯沃斯住宅 密斯·凡德罗

范斯沃斯住宅是建筑师为女医生艾迪斯·范斯沃斯设计的。主人睡觉、生活、做饭和吃饭都在这一个玻璃盒子中。白色钢架,巨大的玻璃幕墙,四周空旷的空间,中间有小块的封闭空间。简单到无法添加,建筑师认为,当你透过房子的玻璃墙看到大自然时,它的意义比从外面看到的要深。但现实问题是住户是一位独身女性,建筑通透无遮拦,若不拉窗帘,外部可以将房屋内部看得一清二楚。大片的玻璃的结构造成建筑冬冷夏热,夜间还有大量蚊虫被灯光吸引。更让女医生头疼的是建筑在河边的位置使住宅遭遇了多次洪水侵袭。

(二) 流水别墅 弗兰克·L·赖特

富豪考夫曼家族的别墅,钢筋混凝土结构。每层楼连同侧栏一起,充当支撑墙和桥墩的托盘。钢筋混凝土的悬臂承载力被用来向各个方向延伸。最突出的建筑造型是一道横墙和几道竖直的石墙,周围的树木高低错落,仿佛是从石头中自然生长出来的。但是由于在山中溪流上,房间常年潮湿,易换风湿疾病。每年的汛期,溪流的水产生的不可隔离噪音,使得富豪一家夜间根本无法入睡,并且每年的因为地板墙壁被溪水浸泡产生的维修费用令主人头疼不已。

(三) 住吉的长屋 安藤忠雄

长屋是日本西部地区特有的一种长条的住宅。相邻几个房屋依靠在一起,公用地基、梁和相邻的长屋墙壁。建筑对外没有窗户,就像混凝土围出的火柴盒,通过设置一个开敞的庭院采光和引入自然风光,目的是隔绝都市的喧嚣嘈杂,对外封闭,通过光线在内部造成光影变化的效果。但现实却是,住吉的长屋中的所有房间都需要通过无顶的庭院进图,住户居住时的不方便引起了诸多非议。

以上这些在建筑师理论方面成功的作品,却因为现实问题使其使用价值大打折扣。这样的例子在建筑史上还有很多。我希望通过“客观”的学习,学生未来能在正确的地方盖出自己的“流水别墅”,而不是把有名建筑复制到世界各地。


三、引导学生对外国建筑史教学内容重新定位—教材上那些错过的天才


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一些人对建筑史的学习存在着误解。认为建筑史是研究“被历史定义的”、研究“已成为过去不可改的”文邹邹的东西,在课堂上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对其重视程度不够,认为课本上大部分知识已看不到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除去应付考试,不值得花时间和精力专门学习。但为何建筑史是建筑学学生的必修课程?因为只有通过了解成熟的建筑风格在历史中形成的规律,理解历史上建筑风格的优势和历史局限性,才能科学地探求建筑设计的未来。

在市面上的正规授课教材按纵向时间轴划分的篇幅中,很多建筑大师或理论因为思维理论的过于超前或理想化并不被世人所接受,教材编撰时不会重点提及甚至直接略过。但就如梵高的向日葵,这些作品和理论要在时间的洗礼下才能熠熠生辉。当我们立足当下回头再去仔细分辨,这些建筑大师们,或作品经久传世或理论成果斐然,如果教授过程中仅按教材照本宣科而不额外强调,学生甚至学完整个课程都对适合当下的重要作品和理论全无印象。作为当代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建筑专业人才,这些课本上被忽视的“天才”绝不可错过。以下就教材举两个例子:

(一) 西班牙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

位于西班巴塞罗那的圣家族教堂,尽管还未工,但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遗产。许多年后,人们将巴塞罗那称为“高迪之城”。1998年,高迪被追封为圣徒。2002年,高迪诞生150周年被认定为“国际高迪年”。2010年11月,圣家族教堂被封为宗座圣殿。其实高迪在世时,作品受到很多抨击,有人说他的作品丑陋、毫无逻辑、异想天开,他本人也被说是“疯子”,但他就如同一个顽皮的孩童,固执的描绘着他的“黑色童话”。当时间推移,后世渐渐发现,在他那个没有科技辅助的年代,看似荒诞的作品里蕴含着严谨的结构逻辑和美轮美奂的光影效果,使人们对高迪的崇拜达到了高潮。

(二) 卡尔·F·辛克尔

“德意志制造联盟”在教材中是一个重点章节,其成员甚至包含了我们熟知的一个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但其诞生确是受一位曾获得普鲁士王国设计铁十字勋章的建筑师的影响,他就是卡尔·F·辛克尔。

这位在教材中仅一个含糊的作品介绍,甚至连名字都未提及的伟大建筑师,确是现今最常被提起,他成就涉及建筑、城市规划、绘画、家具及舞台设计。是德国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其作品极大的影响了柏林的城市风貌。他长期担任普鲁士王国建筑皇家建筑师和国王,在全国各地工作,有很大影响。辛克尔开创了大柏林规划的先河,总体设计影响尤甚,为后世的规划提供了蓝本。其弟子与再传弟子等一批在柏林工作的建筑师被称为辛克尔学派,甚至后来的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早期也能看到模仿的影子。


四、引导学生对外国建筑史学习内容的全局思考—表相下的争论


学术研究总是伴随着争论,西方类似的理论问题不少。一个问题的提出,往往要纵观整个或部分建筑发展史得出结论(其中一些至今颇有争议),对初涉皮毛的学生,要求他们提出这样的问题显然是不现实的,但这并不妨碍教师引导学生对历史上已有争论的思考,教师应在课堂上适当的结合课程进度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索,这种综合全面的思路有利于更好的系统学习、复习建筑史知识。比如在学习完近现代建筑史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长期热议问题,“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建筑中理性和非理性的区别和界限?”

通常结构理性主义会以密斯的巴塞罗那世博会德国馆为例。从1929年被拆除到1986年原址重建,巴塞罗纳馆以精致的构造和流动空间而广为闻名。密斯的理性主义反对者们认为,建筑物的机械结构是对重力的回应,任何对于机械结构的建筑表现都理应表明荷载的传递,而为了更好的建筑表现,密斯却总是在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来隐藏。当这些建筑藏起所有与承重结构的受压与受拉的联系时,它们就变得看上去更像概念上的结构。反对者认为,密斯追求的逻辑是表象的逻辑,他的建筑关注效果,效果压倒一切。密斯的支持者认为,密斯有德国人特有的严谨、精确、理智,他的整洁的骨架、几乎透明的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简练而精致的细部,正是结构理性主义的表现。

类似这样的问题,往往要对所学习的知识体系要有一定深度的研究才可以理解。建筑史要培养学生“由古及今”的逻辑思维,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能力,也就是说学生从了解历史到世界建筑的发展演变史,再至现代社会建筑发展趋势,最后能在知识理论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整合分析并从中提出自己的观点、问题,对建立新的建筑观和创造性的设计方法有非常大的益处。


五、引导学生对外国建筑史扩展学习的兴趣—丰富的课外阅读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这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总是带着艺术的气息。建筑是一门涉及众多领域的学科,而建筑设计通常由逻辑构“骨”,艺术做“魂”,要求学生不仅仅在理工类的范围学习,还要广泛涉猎其他相关知识,很多高校建筑专业是以培养应用类人才为目标,这个“其他”是很难靠专业课课堂的讲授做到的。

笔者在文中几点也说明了,建筑史的学习仅靠课本不可能掌握全面的知识,那么,除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外扩展外,丰富的课外读物就是学习中另一个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开卷有益”,建筑学本来就是一门综合学科,阅读课外书时,笔者觉得可以不拘泥于其他建筑史教材,可根据自身的喜好选读,比如:建筑师传记,建筑类论文,世界艺术史、园林史、城市发展史等,这样既扩展了知识的广度,也加强了自己学习的深度。


六、结语


在我看来课本是我们学习知识的范本、标杆,但知识体系在不断发展完善,再完美的编撰随着时代的发展总会出现不足,教师要寻找问题并给予更好的解决办法,立足教材,放眼当下,并将其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罗小未.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8.

[2]陈志华.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

[3](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反理性主义者与理性主义者[M].邓敬,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

[4]陈强.当代建筑中的动态性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5.

[5]郑力鹏.改进建筑历史教学的几个问题[J].华中建筑,2016(5):118-119.


刘智环,胡熳婷.基于经典案例和建筑大师作品的建筑史课程教学探索[J].铜陵学院学报,2019,18(5):114-116.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历史研究

期刊名称:历史研究

期刊人气:3965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历史研究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历史

国际刊号:0459-1909

国内刊号:11-1213/K

邮发代号:2-77

创刊时间:1954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