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经济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科学的进步,也使建筑声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音乐厅及剧场的建设中,吸音及混响的应用和处理,使其演出效果达到了理想的状态,这对于研究剧场建设中的建筑声学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对剧场建设的前期准备、主声源的变化、各墙面与声源的关系的处理进行了相关概述,并详细探讨了关于降噪、剧场建筑声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提升建筑声学的水平,促进建筑工程的发展。
1、引言
剧场建筑观众厅平面形式的不同,建筑门窗、吊顶、玻璃连桥、家具、装饰物等摆放位置的不同,都能够造成建筑声学特性的不同。不同剧场声学特性的差异会直接影响到舞台演出效果,但建筑声学专业性较强,涉及很多相关的学科和较深的数学理论。
2、剧场建设的前期准备
2.1 重视剧场的功能定位
剧场建设方必须重视、合理确定剧场的功能定位,不宜过分追求多功能要求。具体来说:剧场属功能性建筑,其使用功能应科学合理确定;多功能剧场应确定主次功能,不宜并列全能高标准;要根据实际需要、技术可行、投资经济合理三原则平衡确定。对于剧场的功能定位,有以下建议。
(1)歌剧院。以歌剧、音乐剧为主,可兼用于戏剧、芭蕾和音乐会(设舞音乐罩)演出。(2)剧场。以戏剧为主,可兼用会议。(3)专业音乐厅仅用于交响音乐会等各类音乐演出,不宜兼其他功能。(4)大型会堂。以大型会议为主,可兼综艺演出。(5)中小会议厅。以会议为主,可兼电影放映。(6)大型体育馆。以体育比赛为主,可兼大型综艺演出等。
选择好的建声设计单位和设计师要注意选择好剧场建声专业的设计单位和设计师,要正确对待中方与外方的设计单位和设计师(包括建筑设计和建声设计)。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燕翔老师曾将声学设计单位、工程业主单位、施工单位比作为医、患、药三个方面,这个比喻还是比较形象的。一名患者患病了,定要找好的生,吃好的药,才能将病治好;在剧场建设中这个道理同样适用。现在建声设计市场上存在这种情况,有的是正规的专业单位,有的则是设备厂商和材料供应商兼做建声设计,这就要求业主单位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一定要选择正规的专业单位进行声学设计,才能保证好的声学效果。
2.2 主声源的变化、各墙面与声源的关系的处理
如前所述,我国近代建设的剧场与西方的歌剧院有着很大差别。西方的歌剧院观众席为立体式,楼层多、包厢多,底层观众席并不多,仅占总数的1/3~1/4,有的更少。观众离声源近,一般都靠自然声。而我国的剧场大多为扁平式,一般仅二层,底层的观众席占绝大多数。场地较长,前后排之间的距离大多超过30m,观众与演员之间的距离变化大。为防止回声,后墙通常都做吸声处理,导致后排的声能严重不足,必须借助于电扩声。在正常情况下,主扬声器应安放在台口的上方。此时,声源已不在舞台面,各反射面应该如何处理?
1993年国家大剧院筹备办和清华大学建筑系共同对十多个剧场做了测试,通过数据分析,寻找在剧场中声压级的实际分布情况。当时的实验是199年国家大剧院筹备办和清华大学建筑系共同对十多个剧场做了测试,通过数据分析,寻找在剧场中声压级的实际分布情况。当时的实验是在舞台上设置一个12面体作为声源,得到的观众厅声压级的分布情况与赛宾公式基本相符。但由于舞台空间和挑台的影响也带来了一些差异,在电扩声为主的情况下,声源将是舞台口上方的扬声器,那将会得到怎样的结果?目前在许多设计中,天棚的反射面仍以舞台的声源为主来设计,这些情况应该做些研究和探讨。
3、关于降噪
3.1 空调机房、风机房等应远离观众厅
上述设备房如确需与观众厅隔墙设置时,应增加该部分墙体的隔声措施,并在空调机房、风机房内部做吸声降噪处理,以及为机器做良好的隔振减振措施。个别有一定噪声的空调通风设备、设施如需安置(或吊装)在放映机房或办公、大堂等区域时,除应有良好的减振措施外,还应为上述设施制作隔声罩,但绝对不允许安装在不林国很观众厅空间范围内。
3.2 通风管道的降噪措施
空调通风管道、消防排烟管道等不能串厅布设;要控制管道和进、出口的风速不能过高;通风主管道应增加多节必要的消声设施,以衰减借助通风管道传入观众厅的主机噪声。观众厅内部,建议使用高分子材料的空调通风管道。
3.3 其它管道的噪声控制
像雨水管、落水管等经常有水流流动的管道,应尽量避免在观众厅内部空间布设。如果房屋结构中已布设了雨水管、落水管等,而且无法移动就要求将上述水管(尤其立管部分)做旋流处理以及必要的隔声处理。
3.4 要注意处理好楼板撞击噪声
如果观众厅楼板上方是营业用的舞厅、歌城等能发出很强撞击噪声的场所,要考虑增加一定的减振隔声措施。除在楼板敷贴减振材料以及吊顶增加吸声材料以外,必要时还可增加弹簧隔声吊顶等。但针对非常强烈的撞击噪声,还要考虑到围护隔墙的固体噪声传递影响。因为没有任何隔振措施的砖混结构,其撞击声的理论值衰减量只有0.0dB/m~0.20dB/m。
3.5 注意孔洞与隙缝透声量
注意孔洞与隙缝产生的透声量大出图由于声波的衍射作用,围护结构的空洞和隙缝对隔声效果影响很大。有数据表明,孔洞面积占整片围护结构面积1%时,结构隔声量不会超过20B。而且孔洞与隙缝的面积越大,透声频率越低。所以,施工中要特别注意观众厅分隔墙的孔洞与隙缝的封堵问题。
4、剧场建筑声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白瑞耐克教授认为:一个音乐厅的声学特性取决于音乐厅的室内容积内部体形、室内表面材料的密度、座椅的类型和材料、地毯及观众席的面积。剧场的声学特性也是如此,为实现剧场的基本功能要求,下述几个问题必须注意:
剧场的内部平面形状或称体形,是剧场设计首先遇到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决定音剧场声学效果的一个重大问题。体形选择得当,事半功倍。体形选择不当,剧场就有先天缺陷,很难弥补。音乐厅的内部平面形状,有长方形、扇形、六角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梯田山谷形、马蹄形等。在这几种体形中,有些形状是不宜用于剧场的建设,如扇形。从现在已建成的音乐厅来看,至今没有发现扇形音乐厅的声学性能是令人满意的。此外如椭圆形、圆形,在音乐厅声学设计上,也忌讳采用这种形式。从声学性能上来说,体形最佳的是长方形。
现在修建剧场中,最易发生问题的是室内墙面材料,天花板材料的使用,即白瑞耐克教授所说的室内表面材料的密度。为什么他用“密度”这个词呢?因为对室内表面材料来说,关键是它的吸声系数。通常,密度越小的材料越吸声,吸声系数越大;而密度越大的材料越不吸声,吸声系数较小。现在许多人认为剧场的内装修材料应该用木材,甚至认为,木材用得越多,声音越好。这种说法,至今没有找到充分的理论依据。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剧场建设中的建筑声学问题分析对剧场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进一步解决剧场建设中的建筑声学问题,这样才能提高剧场建设中的建筑声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黄帅,刘燕彬.近现代中外剧场声学技术探索与实践.山西建筑,2014(7):15~16.
[2]章奎生.从建筑声学专业谈我国剧场建设应予注意的问题.演艺科技,2010(6):76~78.
[3]燕翔.建筑声学与多功能剧场的发展U.城市建筑,2010(9):30~33.
[4]韩梦涛.建筑声学在绿色建筑技术中的集成应用.武汉勘察设计,2016(1):26~30.
周红新.剧场建设中的建筑声学问题[J].装饰装修天地,2019,(23):106.
分享:
臭氧是一种比氯性质更强烈的氧化剂,在其应用中主要用这一特性。在混凝沉淀前投加臭氧,可以去除色度和臭味,改善絮凝和过滤效果,避免沉淀池藻类生长,取代前加氯、减少氯消毒副产物、氧化无机物以及促进有机物的氧化降解。在活性炭过滤前投加臭氧,臭氧-活性炭组合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异味和色度,对氨氮、亚硝酸盐等具有良好的去除作用,改善自来水水质。
2021-09-04随着高层建筑的全面普及,城市中的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高层建筑和普通建筑看似外表差别不大,但是内部的结构却大有不同,高层建筑内部结构更加复杂,其建筑形式更加多样。无论哪一类建筑,均需要做好消防安全工作,这样才能确保建筑物的安全与稳定。高层建筑火灾发生后,不容易扑救,人们逃生更加困难。
2021-02-08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房屋建筑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现如今,建筑行业的发展使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通过采用防渗漏施工,不仅能够使房屋建筑质量得到保障,还能够有效增加房屋建筑工程安全性,使房屋内居民的生活品质得到提升。因此,有必要对房屋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2021-01-30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影响下,社会对各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提升,建筑方面的能源消耗一直居高不下,这便给建筑节能措施的设计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应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措施,一方面能提升建筑电气的节能效果,降低对能源的消耗与浪费;另一方面还能满足建筑的各项性能要求,增强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
2020-12-28预应力空间结构通过高强钢拉索或高强钢拉杆引入预应力,从而增大结构跨度、降低结构自重或提高结构力学性能,近年来备受建筑工程师的青睐,是发展迅速的空间结构类型之一[1].在现有的预应力空间结构中很多采用了环索(图1),通过环索将诸多构件联结在一起(图2),例如吉隆坡室外体育场(图3a)、釜山体育场(图3b)、深圳宝安体育场(图3c)。
2020-12-14屈曲约束钢板墙是通过在普通钢板墙的两侧增设约束板而形成的,约束板的作用只是为了抑制钢板墙的屈曲而并不对结构贡献刚度和承载力。屈曲约束钢板墙的抗侧力滞回曲线较为饱满,耗能能力和承载力较普通钢板墙显著增强。屈曲约束钢板墙按连接方式可分为四边连接和两边连接,四边连接是指钢板墙四边均与边缘构件(梁或柱)连接,而两边连接是指钢板墙只与水平边缘构件(梁)连接。
2020-12-09本文聚焦于绿化表皮对建筑过渡空间热环境的调节作用,以一幢外廊式绿化表皮的建筑为案例,通过夏季典型日实测与热舒适评价,探讨其对热环境各分项指标与人体热舒适度的调节效果,以期为在缓解城市热岛背景下绿化表皮的应用推广与提升建筑过渡空间的热舒适度提供参考。
2020-10-27目前,严寒地区由建筑围合的室外空间冬季适老风环境评价和设计缺位的现状亟待改善,为响应国家“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的号召[6],本文拟将老年人作为目标人群,以室外风环境作为优化对象,通过现场实测、问卷调查、CFD模拟等方法,尝试为寒地建筑室外公共空间的形态设计提供依据。
2020-10-27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加的当下,研究建筑工程抗震能力的提升对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想要实现建筑物抗震能力的有效提升,应当从抗震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表达、建筑结构规则性的强调、建筑材料的筛选、建筑抗侧力结构的优化以及附加加固设计等方面入手。
2020-10-21目前我国建筑节能行业飞速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得以大力推广,而这些新型建筑中的围护结构是建筑节能的核心,其中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就显得尤为突出,衡量保温性能的指标就是导热系数。随着围护结构保温材料厚度的增加,在各种气候、天气的作用下,集中在材料内部的温度、湿度以及老化变化会对材料的导热系数产生不同的影响,能否保证其稳定性成了关键。
2020-09-11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声学技术
期刊人气:2542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科院声学所东海研究站,同济大学声学所,上海市声学学会,上海船舶电子设备研究所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科技
国际刊号:1000-3630
国内刊号:31-1449/TB
邮发代号:无
创刊时间:1982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172
影响因子:0.257
影响因子:0.215
影响因子:0.214
影响因子:0.25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