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后疫情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开发思路探究

  2021-03-09    386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蕴含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畏强暴、勤劳勇敢、爱好和平的“中国精神”。通过数字化手段建立起适应社会发展的文化遗产保护形式,是当今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发展趋势。本文通过聚焦后疫情时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中国精神”为切入点,类比分析国内外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优秀案例,探讨后疫情时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应用思路。

  • 关键词:
  • 中国精神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 保护与传播
  • 影视艺术
  • 数字化保护开发
  • 加入收藏

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现状


(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远离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非遗文化保护迫在眉睫。为保护和抢救即将失传的非遗文化,国务院、全国人大等自2005年起多次发文做出部署,如公布非遗名录、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设“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有效解决了非遗文化即将失传的问题。在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的驱动下,国内普及非遗文化知识的相关产品层出不穷,而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进一步提升了非遗文化传播的速度与广度。“互联网+非遗文化”、融媒体、自媒体的出现进一步扩大了非遗文化的传播途径,使更多人能够了解和体验到非遗文化的魅力与精神内核。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政府派驻的扶贫小组下沉到各地方,力图通过合理保护地方非遗、挖掘地方非遗的潜在价值的方式,探索适合地方非遗保护的新路,最终形成“地方保护非遗,非遗反哺地方”的良性循环,让老百姓真正了解非遗、保护非遗、传承非遗、开发非遗。现如今已形成了政府引导、公益性组织与民间志愿者等参与组织、商业力量出资赞助、公民个人捐赠的良性非遗保护形式。

(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现状

从目前的文物保护情况来看,非遗文物的专设展览或临时巡展往往存在空间利用率低、展览时间短、维护时间久等问题。非遗文物大多需要存放在独立展柜中,保存条件极为苛刻的非遗文物更是数年乃至数十年都难以与观众见面;展柜中文字解说指向不明、意思深奥晦涩;展览中复制品居多且做工粗糙、缺乏保养;某些需要实景专人演示的非遗展览,展示时间短、次数少,观众陷入既难以产生兴趣又无法亲身体验的尴尬境地。


二、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中数字化手段的运用情况


AR技术作为近几年异军突起的一种新兴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大规模、交互性强、受众广的文化遗产展示方式,在历史文化遗产方面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利用AR技术对非遗文化进行保护及文创开发在中国处于萌芽阶段,已开发出的相关应用普遍存在形式单一、开发水平较低的问题,缺乏深层挖掘与研究,未形成立体化的展示与传播功能。例如,2019年由武汉市档案馆、武汉广播电视台及武汉市文旅局推出的AR影像图书《了不起的非遗》(第一辑),该书首创“互联网+书籍+AR”的形式,通过AR技术扫描图书相应页面上的识别码,即可观看非遗传承人口述音像资料,以集文字、图片、音视频为一体的大型数字档案库助力非遗保护。再如,2015年12月中国农业银行发布的“金猴献瑞”贵金属新品(3D压岁金、压岁银),产品包括一本配有特殊识别卡片的动画书,使用者通过附属软件上的AR扫描功能识别相应页面,便能看到《大闹天宫》的立体情景剧场。

目前国外专门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的项目很少,但其在数字化实物文化遗产方面倒是经验充足。例如2016年在澳大利亚展出的《纯净之地:敦煌莫高窟》展览,用AR增强现实技术呈现出一场精妙绝伦的互动展览,把观众带回古老的莫高窟。在展览中,参观者可以进入一个房间大小的场景中,这个场景重现了莫高窟的景象,让观众可以无限接近洞穴中的文化瑰宝。再如2008年11月向全球用户开放的欧洲数字博物馆“Europeana”项目,其由欧洲数字图书馆基金会负责监督执行、欧盟及其各成员国出资,用户通过访问该项目网站可免费获得千万级数量的书籍、录音、图片、电影等数字资料,其内容包罗万象,涵盖多个领域,包含了散落于欧洲大陆上的人类历史文化遗产。


三、数字化保护下的非遗文化与中国精神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科技在资本的助力下发展迅猛,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日趋盛行,混乱的价值观、盲目的金钱观不仅在腐蚀当代年轻人,更将对强调人文精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严重影响。非遗文化遗产在外人看来是些精巧瑰丽、价值高难制作的工艺品,而在传承人眼中,非遗文化遗产是自己通过遵循父辈们传下来的非遗文化制作技艺,结合自己的审美与时代特色以慢工细活制作出来的产品,同商店里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没有什么区别。事实也正是如此,在非遗文化长久的传承中,技艺早已是公开的秘密,现代的机械工艺足以复刻绝大多数的非遗文化遗产,那为什么这些复制品会缺少原品的某些特质呢?差别其实在于人。往小了说,传承人传承的不仅是非遗文化的技艺,更传承了对待技艺、对待产品的执着与进取精神,这是一种“工匠精神”;往大了谈,传承人继承了源远流长的非遗文化的独特内核——中华民族自诞生以来骨子里便饱含的自强不息、不畏强暴、勤劳勇敢、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这属于“中国精神”。

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乌力格尔便是这样一个反映中国精神、人民意志与民族传统的典型代表,其作为形成于明末清初的一种蒙古族曲艺说书形式,广受民众喜爱。乌力格尔传唱的篇目中既有源于民间故事的《太阳姑娘》,又有源于民间叙事诗、叙事民歌的《嘎达梅林》,还有依现实事件创作的《红太阳》《二万五千里长征》《金光大道》等,以及从汉族故事移植改编而成的《三国演义》等。这些充分反映了蒙古族人民自立自强、追求和平、患难与共的精神。再如同属《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喀左东蒙民间故事,其内容既继承了草原游牧文化的传统,又吸纳了中原汉族农耕文化的养分。

有了“工匠精神”和“中国精神”这两柄宝剑的加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独特的中国韵味、中国特色便展现得淋漓尽致,非遗文化这一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赞美人民的文化历经沧桑而不衰也就不足为奇了。当今时代利用非遗文化传承“中国精神”、重建“中国自信”的例子也不在少数。例如中宣部宣教局和中国网络电视台创作推出“梦娃”系列公益广告,通过梦娃的形象动作,生动诠释了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受观众喜爱。梦娃就是由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泥人张彩塑艺术,创造而成的。再例如抗疫期间广大非遗传承人行动起来,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抗疫作品,如河南剪纸作品《天使赞歌》、江西客家瓷画作品《最美天使》、山东核雕作品《武汉加油》等。这些作品充分反映了以人为本、医者仁心、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精神,展现了抗疫时期全国人民的精神面貌。


四、后疫情时代下数字化开发保护非遗文化的思路探索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及非遗文化遗产研究机构通过开设虚拟数字博物馆、AR/VR虚拟观赏平台、虚拟文创工坊等,以期满足广大观众及非遗文化爱好者对于文物背景、细节与新兴技术相结合的追求。尤其是在2020年初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民众于家中隔离无法出门参观,只能转由线上进行“云游览”、“云参观”,虚拟观赏平台用户人数激增。在这场对文博网站及其下设虚拟游览、交互平台的大考中,大部分平台存在问题颇多,游客体验感较差,仍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方面。基于上述分析论述,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思路建议:

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开发应建立以高新科技为导向的可持续发展结构,注重产业链发展、数据链共享。通过非遗文化保护开发过程中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建立注重用户与游客体验感、以恰当的艺术表现手法还原相关遗产、数据访问承载量大的合格平台,注重还原遗产的真实性、严肃性与感染力,以及不同平台、不同搭载设备的数据共通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增添新的表现样式,从而促进全国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向更深层次发展。

第二,数字化开发保护应注重挖掘遗产所蕴含的“中国精神”,以“中国精神”重现非遗文化,以非遗文化展现“中国精神”、讲述当代“中国故事”。将非遗文化中饱含的自强不息、不畏强暴、勤劳勇敢、爱好和平的“中国精神”以新的手段、新的方式传播给大众,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古老而富有内涵的“中国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增添新的历史意义,同符合当今中国社会发展需求的“时代精神”一道,为新时期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增添新的精神食粮。

第三,注重符合时代特色,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独特传播优势,系统地开发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非遗文化体验形式。人民孕育了文化,文化滋养着人民。非遗文化作为人民孕育出的优秀文化,反映了人民一定时期内的价值追求与精神追求,尽管所处时代不同、需求不同,但道德意识与精神信念没有改变,变化的只是传播方式与传播理念。用有趣的、方便的、创新的、全面的平台来重新连接非遗文化与人民群众,打造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播语言,重塑“中国自信”。

第四,注重大数据、AR、5G等新技术在数字化非遗保护中的运用,淡化不同行业的界限,助力疫情下的我国非遗文化的海外传播。立足于“互联网+AR”、“互联网+大数据”、“互联网+5G”的独特优势,在保证非遗文化不丢失传统元素的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色,利用新兴科技促进非遗文化的自生传播与海外发展;利用科技提高非遗文化在传播方面的高效性与易接受性,又借助非遗文化提升科技的自生内涵,为独具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中国现代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国门提供新思路。


五、结语


无论是5G、大数据,还是互联网、VR/AR,以高新技术和数字化手段助力非遗文化传播及非遗保护无疑是一条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高回报的新路径。从长远来看,因保存条件、气候光照等原因,非遗文化遗产将不可避免地限制和减少实物的展览时间,采用数字化手段仿真复原的“数字遗产”将成为游客观赏的首选,遗产本身所蕴含的“中国精神”也将以这种方式更为便捷地为游客所接受,在教育游客、感化游客、延长非物质文化遗产真迹寿命方面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但我们依旧需要注意,高新技术与数字化开发只是一种手段,让游客感受文物、见证历史、体察古今、传承精神、思辨未来才是非遗文化保护与开发的最终目的,切不可本末倒置。


参考文献:

[1]于成杰,程文艳,张军亮.国外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发展趋势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5,(9):35-38.

[2]孟浣女.数字媒体环境下博物馆的品牌塑造和发展趋势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7.

[3]吴勃.辽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J].民族论坛,2012,(10):99-101.

[4]石书臣,韩笑.抗疫精神: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生动体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5):9-14.

[5]曾奇琦.新技术环境下非遗文化数字传播思路探索[J].大众文艺,2019,(15):182-183.


左思,赵忠波.浅谈后疫情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开发思路[J].戏剧之家,2021(08):183-184.

基金:2020年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独特精神内涵的数字化保护性开发研究”,项目编号:S202010165001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期刊名称: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期刊人气:1797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主办单位: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历史

国际刊号: 2096-689X

国内刊号:10-1616/K

邮发代号:80-864

创刊时间:2016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