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2021-07-26    107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现已进入高质量品牌化发展的重要阶段,运用钻石模型分析方法,对影响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针对其发展还存在技术支撑不足、综合效益发挥不够、全产业链体系发育不足等问题,提出完善和优化葡萄酒产品结构、全面提升葡萄酒产业附加值、持续增强产业吸引效应、培育和发挥龙头企业品牌优势、积极推进全产业链实现以及打造葡萄酒产业文化旅游等建议。

  • 关键词:
  • 产业文化旅游
  • 产业结构
  • 葡萄酒产业
  • 贺兰山东麓
  • 钻石模型
  • 加入收藏

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位于北纬37°~39°,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产出的葡萄具有香气发育完全、色素形成良好、糖酸度协调等特征[1],是世界上最适合种植酿酒葡萄和生产高端葡萄酒的优质产区,是中国最大的酿酒葡萄集中种植连片区和酒庄酒生产产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列入中欧地理标志互相保护协定附录,品牌价值近300亿元。但是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9大重点产业之一,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发展还存在技术支撑不足、综合效益发挥不够、全产业链体系发育不足等问题。随着中国葡萄酒市场竞争的加剧,葡萄酒业已经进入了品牌竞争时代,如何通过品牌营销扩大产品知名度,培育产品美誉度,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是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1、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发展现状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得到了国家及自治区的高度重视,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经过近40年的发展,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现已进入高质量品牌化发展的重要阶段。近年来,产区先后有50多家酒庄的1000多款葡萄酒在国际各类重要赛事上获得大奖,产区贺兰红、贺兰晴雪、银色高地、迦南美地、留世、西夏王、长城天赋、张裕摩塞尔、贺东庄园、立兰等酒庄的葡萄酒远销德国、美国、比利时、加拿大、法国、新加坡、丹麦、澳大利亚、西班牙及中国香港、澳门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荣登2020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区域品牌榜(地理标志产品)第十位,产区影响力日益凸显,产业带动力持续放大,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2],已初步形成了以贺兰县金山试验区、西夏区镇北堡、农垦玉泉营、青铜峡市鸽子山、红寺堡区肖家窑5个酒庄集群。

1.1 产区葡萄基地概况

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面积为20万hm2,到2019年底已开垦利用7.82万hm2。其中,在“十二五”期间,新建葡萄基地2.71万hm2,总规模达到5.23万hm2;“十三五”期间,新建葡萄基地2.59万hm2,总规模达到7.82万hm2,建成贺兰山东麓百万亩葡萄文化长廊,其中酿酒葡萄种植面积为3.31万hm2,预计在“十四五”期间,葡萄种植面积将达到11.18万hm2,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将达到6.67万hm2。贺兰山东麓产区将成为我国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及加工基地。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业发展情况如图1所示。

1.2 酿酒葡萄生产概况

截至2019年底,贺兰山东麓产区酿酒葡萄种植面积为3.31万hm2,占全国的1/4,已建成酒庄92家,在家酒庄119家,预计共建成酒庄211家。2019年葡萄酒加工能力为20万t,年产葡萄酒1.3亿瓶,葡萄酒综合产值达到261亿元。截至目前,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还有大量待开发荒地资源,因此产区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还有巨大潜力。酿酒葡萄产业被确定为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集中力量发展9大重点产业之一。预计在“十四五”期间,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种植基地总规模将达到6.67万hm2,年产优质葡萄酒25万t(3亿瓶)以上,葡萄酒综合产值实现1000亿元[3]。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将在“十四五”期间得到跨越式的发展。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业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

1.3 产业结构发展状况

贺兰山东麓产区从品种引进、苗木繁育、葡萄园管理到酒庄建设、葡萄酒酿造等方面都坚持高标准投入与建设。酿酒葡萄种植主要以赤霞珠、蛇龙珠、梅鹿辄、霞多丽、雷司令等品种为主,并通过国内外高端专业人才引进不断提升产区酿酒葡萄栽培管理和葡萄酒酿造工艺水平。从年份看,贺兰山东麓是世界上年轻且最具发展潜力的产区;但从产业发展看,产区制定了全国首个葡萄酒产区保护条例,实行全国唯一的酒庄列级化管理制度,形成了完善成熟产区保护管理体系。


2、钻石模型视角下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竞争力分析


波特钻石模型(MichaelPorterdiamondModel)由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提出。波特认为,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特定产业竞争力的因素有6个,包括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产业以及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4个基本要素,另外还包括政府和机会2个外部要素(见图3)。本文运用钻石模型分析方法,对影响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该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生产要素

影响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的生产要素包括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

2.1.1 初级生产要素

酿酒葡萄产区的自然资源、气候条件以及地理位置等属于初级生产要素。贺兰山东麓产区地处于“一山一河”独特的地理位置。“一山”是指贺兰山南北绵延200多km“天然屏障”,阻隔了沙尘和寒流;“一河”是指黄河流经宁夏397km葡萄灌溉的“水源保障”调节了葡萄生长期的气候。产区活动积温充足、日照合适、降水适当、气候冷凉干燥,适合于酿酒葡萄品种的生长。产区独特的地理、气候和土壤优势使贺兰山东麓成为中国酿酒葡萄最佳种植区[4],极具发展潜力。

2.1.2 高级生产要素

葡萄酒文化背景、葡萄种植技术、管理方法、酿造技术和科研院所等属于高级生产要素。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提出了采用抗寒嫁接苗、沟栽法等措施。在建园模式上一直坚持高质量栽植方法,并创造了成龄葡萄园改造提升“一清三改”技术。在葡萄酒质量优化技术和控制体系方面的研究比较先进,解决了产区葡萄酒酿造的关键技术。建成了中国葡萄酒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了宁夏大学葡萄酒学院,为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但是由于生产投入不足,管理措施不到位,土壤肥力较差,产量不高,加之酿酒葡萄建园投资以及葡萄园所需的管理费用等,使葡萄种植成本仍然过高。

在政策的推动和产区的吸引下,法国路易威登、保乐力加等国际巨头以及张裕、长城、美的等国内龙头企业到银川建酒庄,完成了大、中、小规模酒庄梯次布局,形成了西夏王、张裕、长城、贺兰山、贺兰神、夏桐、贺兰红、类人首、加贝兰、银色高地、志辉源石、立兰、迦南美地、美贺等众多知名品牌。但与国内外著名葡萄酒品牌相比,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品牌竞争优势还不够突出。

2.2 需求条件

2.2.1 市场需求

根据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的统计,中国2019年为全球第十大葡萄酒生产国,葡萄酒产量约8.3亿L,即11亿瓶。同时,中国是全球第五大、亚洲第一大葡萄酒消费国,年消费量为17.8亿L。从这个数据看,虽然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基地面积超过全国种植面积的1/4,但是葡萄酒的产量只占国产葡萄酒的1/10,说明该产区葡萄酒与国内其他产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同时产区产业也具有巨大的生产力和市场潜力。

2.2.2 生态需求

葡萄产业可以大量利用非农耕地,比如戈壁、荒滩、丘陵、沟壑等。而贺兰山东麓地区曾长期被作为主要砂石料的开采区,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酿酒葡萄的广泛种植与发展使得废弃砂坑遍地、山体沟壑纵横的贺兰山东麓地区生态得以恢复和保护。产区森林覆盖率因逐渐建成酒庄的绿化及防护林建设得以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葡萄园的“浅沟种植”成为贺兰山东麓最大的洪水拦蓄工程,减少了当地的水土流失。而在宁夏“十四五”规划中,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将和加强黄河滩区治理、生态恢复以及荒地资源利用改造相结合,成为贺兰山东麓生态建设的重要途径。

2.3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

葡萄酒产业是所有涉农产业中产业链条最长、关联度最高的,同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突出,也是最适合进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5],在保护生态环境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因此,在贺兰山东麓核心产区补齐葡萄酒产业配套服务不足短板,推进全产业链实现,可以带动周边文化旅游、包装物流、电商等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发展。同时,宁夏酒庄数量多、聚集度高,葡萄酒设计、研发、安装及配套服务需求量都很大,通过一站式生产及配套服务的完善,可以大幅降低宁夏葡萄酒的生产成本。

2.4 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

在国内10大葡萄酒产区中,贺兰山东麓产区是党委政府最重视、资源禀赋最优越、政策制度最完善的产区,最有潜力成为世界优质葡萄酒产区。从国际来看,蓬勃发展的贺兰山东麓产区,已成为国际葡萄酒界关注的热点地区。但与国内外其他著名产区相比,贺兰山东麓产区还缺少一批带动力强、竞争力强、品牌力强的龙头企业的引领,产区酒庄企业还欠缺紧跟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如何将贺兰山东麓产区历史文化、风土品种等融入品牌,以高端品质打响酒庄及产品品牌,解决目前国内市场国产葡萄酒高中低端产品供求失衡、消费者对质量与价格失信的矛盾,增强宁夏葡萄酒的市场竞争力,这些都是产区亟待解决的难题。

2.5 机遇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均GDP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深入和宽泛,国内市场对葡萄酒的需求量必将与日俱增,葡萄酒产业大有前景。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形势下,葡萄酒产业作为多产业融合、高综合价值的复合产业,不仅是动力强劲的经济增长点,而且也是前景广阔的投资兴奋点,必将步入全新的阶段。

2.6 政府支持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将葡萄酒产业确定为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集中力量发展9大重点产业之一,作为战略性、支柱性产业进行谋划发展,并提出要充分发挥贺兰山东麓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按照“高端化引领、规模化种植、系列化生产、标准化酿造、品牌化经营”发展思路,建设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旅游产业生态经济带。


3、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3.1 完善和优化葡萄酒产品结构

贺兰山东麓产区要根据产区定位,深入研究产品特性,重视产品的差异化创新,运用个性化的酿造工艺技术精准生产多元化、多层次、风格各异的葡萄酒产品,完善和优化葡萄酒产品结构,在为市场提供高品质葡萄酒产品的同时,实现产品品种多样化和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实行葡萄酒产品的合理分级,形成起泡、白葡萄酒、红葡萄酒、冰葡萄酒和特种葡萄酒多样化发展的产品类型,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多样化消费需求。

3.2 全面提升葡萄酒产业附加值

发挥重点科研项目及本地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撑作用,为提高附加值奠定基础。建立分子育种平台,选育适应贺兰山东麓产区的耐寒耐旱抗病优质品种,探索葡萄藤不埋土越冬但葡萄品质不下降的新路子。建立葡萄与葡萄酒智能化生产大数据平台,化解宁夏葡萄酒产业生产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小、智能化水平低等瓶颈问题。提升种植、酿造技术,以高水平技术创新推进产区产品风格形成,带动产品创新和附加值提高。

3.3 持续增强产业吸引效应

加大对葡萄酒产业的生态补偿及补贴。按种植面积补贴给种植者,鼓励“种”。只有种出大量高质量的葡萄,才能为产区生态建设提供更多保障,增强产区吸引力。按收购葡萄的数量,补贴给加工者,鼓励“酿”。鼓励酿酒工艺、配方等的创新,有利于推进葡萄酒与我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多渠道满足中国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扩大消费。按葡萄酒原酒或成品酒的销量,补贴给销售服务商,鼓励“销”。鼓励“销”有利于从消费市场吸收葡萄酒爱好者进入葡萄酒产业,引导更多社会人群因地制宜参与销售,充分发挥葡萄酒融合性强、带动性强的作用,促进产、销对接,增强产业活力。

3.4 培育和发挥龙头企业品牌优势

贺兰山东麓是世界公认的优质葡萄酒产区,得到了业内的认可,但市场对产区品牌和产品的认知度不高,对市场的影响力较小。从市场角度看,提升产区知名度还是需要做强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增加产品市场的占有率。制定产区葡萄酒品牌建设规划,明确地区葡萄酒品牌定位,创新营销模式,加快优势品牌的建立与推广[6],着力打造产品、产区品牌,形成产品品牌和产区品牌的效应,增强市场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3.5 积极推进全产业链实现

开发延伸产业链,提升葡萄酒产业综合效益。例如从葡萄籽中提取花青素可生产高档保健用品,葡萄皮是美容产品的重要原料,葡萄树根、枝干可用于景观,利用葡萄园可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旅游活动。在贺兰山东麓核心产区,规划布局葡萄酒配套服务园区,提供软木塞、橡木桶、灌装设备、生产加工机械、维修及运营指导等配套服务,推进葡萄酒全产业链体系实现[7]。葡萄酒在运输中怕震,对温度、湿度等也有特殊要求,建议以产区业务打包方式“绑定”顺丰等专业物流公司长期合作,发展专业化物流,促进葡萄酒流通。

3.6 打造葡萄酒产业文化旅游

以扩大消费为目标,深化“葡萄酒+文化+旅游”服务。以酒庄设施为基点,打造一批葡萄酒小镇,从一产田园式葡萄园提供的葡萄风土和现代化生态农业体验,延伸到二产个性化、定制化专属葡萄酒酿造体验,再延伸到三产国际化、专业化葡萄酒文化及现代乡村旅游,将贺兰山东麓打造为中国葡萄酒田园式体验度假胜地。通过开发酒庄服务App,实现更便利的体验和收获。大力开发“葡萄酒+宁夏特色牛羊肉”食谱,从营养搭配、文化感受等方面不断创新,形成宁夏“旅游+”“餐饮+”“文化+”的新抓手,全面提升贺兰山东麓产区的吸引力和对外开放合作水平,促旅游升级、消费升级。


参考文献:

[1]王建宏,张文攀.昔日荒草遍戈壁如今葡萄绕酒庄——宁夏贺兰山东麓打造葡萄酒之都[N].光明日报,2020-10-21.

[2]王春梅.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发展SWOT分析[J].酿酒科技,2015(12).

[3]艾福梅,赵倩,马思嘉,等.宁夏贺兰山东麓拥抱"紫色梦想"[N].经济参考报,2020-10-27.

[4]房玉林.风土藏在每一个产区的独特风格中[N].华夏酒报,2020-07-O7.

[5]丁文.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业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8.

[6]王春梅.宁夏酿酒葡萄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

[7]龙生平.把葡萄酒产业做好做优做强[N].宁夏日报,2020-10-27.


文章来源:王春梅.钻石模型视角下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竞争力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14):57-60+6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农业科技通讯

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

期刊人气:1932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0-6400

国内刊号:11-2395/S

邮发代号:2-602

创刊时间:1972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