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基于生态文明探讨气象文化建设及发展

  2020-10-19    151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本文从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入手,对气象文化进行研究,梳理我国气象文化发展的规律和逻辑,合理审视我国在迈向生态文明过程中气象文化承担的角色和起到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对气象文化的概念和内涵进行重新阐述,明晰生态文明视域下气象文化的建设路径,探讨气象文化发展和科普传播所需要的创新和变革,并提出具体对策,推进符合时代主流的先进气象文化的内涵建设和气象科普文化的更好传播。

  • 关键词:
  • 气象文化
  • 气象科普
  • 气象观测
  • 生态文明
  • 科普传播
  • 加入收藏

中共十八大报告将“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文明建设并行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体系提出了新的建设战略和布局要求。气象文化,反映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气象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处于前沿哨口的突出战略地位。气象文化建设如何与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深度融合,如何在建设美丽中国部署中发挥时代性作用,应当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一、生态文明和气象文化在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中的角色及作用


(一)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更高级形式,是人类社会进步发达的体现。生态文明标志着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社会迄今为止发展到的最高阶段;是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重背景下人类经过深刻反思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是人类在认知客观世界,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划有良好生态环境和运行机制的有序社会过程中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的建设是一项全面和系统的社会工程,强调人类、自然和社会三者间的和谐共生性,引导人们走出工业文明自我毁灭的误区,走上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中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和实现,是一个逐步重视和不断深入的过程。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保护做出了详实规定,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环保的基本法律。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保护资源和环境定为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被位于突出位置。2007年中共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概念写入党代会报告,建设生态文明被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2012年中共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决策,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行为“五位一体”发展战略。2018年生态文明建设被补充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19年中共十九大进一步强调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设美丽中国的步伐,努力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主要涵盖先进的生态伦理、发达的生态经济、完善的生态制度、基本的生态安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等。[1]

(二)气象文化建设是中国生态文明事业的重要保障

气象是大气的状态和现象,通俗来说,是指发生在天空中的风、云、雨、雪、霜、雷等一切大气的物理现象。生态文明和气象事业息息相关,一方面,气候的变化促进人类的发展,孕育了人类文明;另一方面它的灾害多发也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而给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带来威胁。因此气象事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着基础性、前瞻性和保障性的作用。而气象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是气象事业的内在发展动力和外在衡量指标。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气象在科技层面的保障,而且需要气象文化事业建设的护航。同时,就气象文化在新时代的建设而言,也要兼顾到生态文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角色,与其和谐发展。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下,讨论如何准确定义气象文化的内涵意义以契合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如何发挥气象文化的优厚历史以因地制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落实;如何推进和传播气象文化以实现生态文化建设事业的战略方针,是真正发挥气象文化在建设美丽中国部署中的时代性作用的前提,也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事业的先决条件。


二、生态文明视域下气象文化的建设路径


按照气象的结构要素,气象文化可以划分为气象物质文化,气象行为文化、气象精神文化几个方面。[2]在生态视域下,按照上述的结构要素,从气象文化的内涵、性质、设施建设、精神建设、功能职能等方面采取统筹兼顾、契合联动的建设方式,推进符合时代主流和我国现阶段绿色发展目标的气象文化建设。

(一)拓展气象文化内涵,培育符合时代特征的生态气象文化

从历史发展层面来看,我国的气象文化源远流长,早在上古时期就开始通过观测日照规律识别农时节气,建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气象观象台。从文化层面来看,气象文化既从属于气象事业,是气象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积极成果总和;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文化,要符合所处社会特征、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因此,气象文化的内涵也应同时体现气象活动的个性特征及社会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既要反映气象行业最新的精神风貌,与时俱进;也要和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时代浪潮紧密相连。培育符合时代特征的生态气象文化,首先要避免只注重气象物质文化的弊病,深入挖掘和阐释气象文化所涵盖的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内涵,达到内在的和谐均衡。其次,在立足气象事业自身内在特征的基础上,以护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为发展动力,围绕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这一目标对气象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化和拓展。

(二)重视气象文化建设的社会性,引导公众主动投入生态文明事业

气象文化建设属于社会文化建设的一个方面,而不仅仅属于气象行业,气象文化的建设者主体是全体社会公民而不仅仅是气象人。[3]首先,各地政府可以通过征集意见、问卷调查、民意投票等方式,吸收社会各界对于气象信息的需求和气象服务的建议,加强公众对于气象事业的认知度、认同度和参与度,借助信息的力量构筑切实方便群众基础的反馈平台。其次,大力支持民间组织开展气象服务,创办私人气象服务实体,依靠广大群众开展气象宣传和普及活动,借助高科技手段对气象信息进行加工,满足行业性和个性化的需要。最后,气象机构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比如政府发言、学校教育、社区宣传、公益展示等加强对大气污染的成因解读和生态治理规范的普及,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及防灾减灾的科学认识,激发他们节约资源低碳生活的自觉意识,最终引导公众主动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去。

(三)夯实气象文化设施建设,增强生态气象意识

气象文化设施包括气象文化信息传播、气象知识传播普及和促进气象法规道德建设的设施。[3]要做好符合生态要求的气象文化设施建设,一是在继续加大对于气象部门文化园区、博物馆、科普馆、局史馆、各地气象门户网站、气象频道、法规咨询平台、教育杂志等文化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将生态文明的意识融入到推进气象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去,行成生态文化,气象行业文化,人文文化、各地地域文化等多重因素相融合的有机组合。二是结合各地工作环境,以文字、图案、标徽、宣传栏等为媒介,将抽象的气象精神和生态文化意识通过实际的载体呈现出来,融入到日常气象工作中,切实发挥文化对于气象事业和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助推作用。三是通过历史与当下甚至未来的互相观照,合理审视我国在气象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弊病,汲取优秀经验,改进不足,进而更加稳固的夯实气象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

(四)完善气象法制建设,护航生态文明发展

气象法律法规属于气象精神文化的层面,为气象活动提供指南和标准,是合理永续利用生态资源和实现生态环境安全的强有力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在绿色发展的指导理念下对现有气象法律法规及落实情况进行重新审视和反思,达成气象法制建设方面的与时俱进。首先,进一步完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为主的相关法规制度,将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其中,积极推进对于气候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气候变化的应对制度等相关内容的完善和细化,重视气象服务均等化和多样化。其次,明确各级政府、企业、社区、公民在气候资源利用、气象灾害防治、气候环境改善方面的职责;协调气象法与水利、农业、林业、环境等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并规范和加强气象行政执法力度,发挥气象法律体系整体效力。最后,积极宣传气象法制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树立起公众尊重自然,遵守气象法律法规的观念意识;同时加强从业人员的气象精神和道德建设,将爱岗奉献,积极向上的行业精神融入到气象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去。

(五)彰显气象文化在行业特色高校中的育人功能,建设校园生态文化

高校是人才的培养摇篮,气象特色高校对于培养气象人才和建设气象事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把握好气象特色院校这一载体,突出气象文化在培育气象人才中的作用。一方面,加强对气象特色高校气象文化的投入和建设,开设气象文化类的课程,利用学科优势开展气象知识讲座,举办以生态环保为主题的活动,鼓励大学生加入生态文明社团,引导师生了解气象文化,培养学生生态主体意识,建设校园生态文化。另一方面,搭建气象行业与高校的联结机制,促成气象机构与特色高校的合作,在气象局,气象站等单位建立产学研基地,为学生创造去气象一线实训、实习的机会。通过气象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气象文化,从而更好地理解气象事业。

(六)通过建设气象文化优化气象服务职能,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根据中国气象局2011年发布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指导意见》,公共气象服务重点任务包括面向防灾减灾的气象服务,应对气候变化的气象服务,面向公众的气象服务,面向农业农村的气象服务,城市气象服务,海洋、水文、交通、能源、旅游、卫生等专业气象服务,重大活动和重大工程等专项气象服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气象服务,以及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等。[5]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气象部门要在气象防灾减灾应急响应,气候变化适应与减缓机制,气象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开发,生态系统气象的综合监测与评估,以及节能减排,三农工作,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等领域积极建设。要在气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优化公共气象服务职能,首先可以借助媒体的力量,监督和曝光企业部门污染环境和破坏气候的行为,宣传生态资源的共享性,环境利益的均等性和生态后果的共担性,[6]从而巩固气象服务成果。其次,全球化浪潮,使得各国间的气象信息共享,气象技术的交流合作成为趋势,一方面气象部门可以通过新闻发布会、外交平台等方式宣传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等生态问题上的政策和成效;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举办或参与气象国际会议,开展跨国项目,借鉴工业化发达国家气象服务的实践和生态建设的举措,走出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三、生态文明环境下气象科普传播策略


科普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和建设也需要更全面更系统的传播体系。有效的气象科普传播要以绿色发展为支撑点,以应对气候变化、防灾减灾、保护环境为关键点,让气象科学、气象文化和气象服务走进人民群众的生活,从而提高百姓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同程度,实现生态文明意识的自觉行为转向。

(一)融合地方文化特色,探索气象科普宣传的个性化载体

社会大众接受气象知识的范围和数量很大程度取决于气象科普的形式和内容是否贴近百姓生活。因此,根据中国不同地区的不同文化特色,因地制宜对气象科普知识进行包装,更好实现气象科普的大众化和通俗化。例如河南河北地区素有用顺口溜形式来反映民众日常生活的风俗,其特点是悦耳响亮,好念好记,且幽默诙谐,生动形象。在这些地区将气象科普知识、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编成顺口溜进行普及,可以极大提高气象科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与之类似,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山歌以其朗朗上口、鲜活直白、便于记忆等独特魅力深得公众的喜爱,可以收集整理气象科普知识,通过编写成山歌、举办气象山歌会这类方式,把深奥的气象科学知识通俗易懂地传播到社会民众之中,激发社会公众主动学习气象知识、参与环保事业的热情。[7]

(二)借助新兴媒介和技术,更新气象科普的传播渠道

目前常见的气象科普方式是将相对抽象的气象知识内容通过科技场馆、教育基地、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电话、短信息等进行传播,受众群体往往感觉晦涩疏离。当前身处融合传播时代,借助新兴媒介和数字技术,可以让同样主题的气象内容得到移动化、社交化、立体化、互动化的表现和传输。比如借助网络虚拟技术及触摸媒体,构建气象科普模拟展厅和生态环境展厅,营造各类场景,开展科普游戏,采用沉浸式体验让受众在实际动手操作中习得科普知识,感受生态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强化社会效应。又如通过短视频、VR、flash动画、微电影等近年兴起的技术对气象知识进行多元传播形态,可以改进传统图文互动性不足的缺陷,消解气象知识抽象性,从而在传播过程中实现科普丰富性和效果性的倍增。

(三)加大政府及社会力量,推进气象科普传播发展

气象科普有公益性的特征,与市场化、产业化行业有较大区别,需要政府进行引导,给与经费上的扶持。首先,政府可以建立年度预算投入保障机制,积极参与气象科普,规范和保障社会的气象科普行为,以确保公益性气象科普活动的正常展开。其次,政府财政投入也要和市场化结合,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民间机构、社会组织加大对气象科普资源建设的投入力度,开辟多元化投资渠道,推进气象科普事业的发展。最后,政府可以通过地方科协牵头,发挥部门间协作,与环境、交通、铁路、水利、民政共享科普资源,与高校、科研单位建立合作机制,从而提高气象科普和生态环境保护向社会各阶层的渗透力。

(四)建设气象科普学科,培养气象科普事业专业人才

我国目前的气象科普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气象科普资源创新不足,专业人才素养不高,宣传方法欠缺等现象,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缺少气象科普工作的专家队伍,同时现行的气象类学科专业培养机制无法提供足够的气象科普专业人才。因此建立气象科普学科来支撑专业人才的建设是十分有必要的。气象科普学科的性质是集聚包括大气科学、气象史学、科普学、传媒学等在内的融合学科,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开设气象学、科普学的专业课程,还可以开设如气象科普产业研究、科普法制与伦理等选修课程;在研究方法上也可以借助统计学、管理学、经济学的方法来对气象科普效果进行研究,[8]以实现其新兴交叉学科的特色特点,发展气象科普人才后盾,从而满足中国特色的气象科普工作需要,促进气象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怀亮.国内外生态气象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气象与环境学,2008(2):75-79.

[2]和文农.中国气象文化及其形成与发展[J].气象软科学,2006(1):77-86.

[3][4]吴效刚.气象文化建设:理论创新与实践变革[J].阅江学刊,2010(6):63-71.

[6]田景洲.从生态文明看企业生态责任[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145-149.

[7]覃安春,黄运丰,黄正宏,等.气象科普宣传模式的创新实践与思考[J].科技传播,2013(19):26-27.

[8]李忠明,王东,丁玉平.气象科普学科建设初探[J].语文学刊,2014(1):60-62,72.


曾一轩,路琪.生态文明视域下气象文化建设与科普传播[J].牡丹江大学学报,2020,29(10):22-25.

基金:中国气象局2020年度气象软科学项目“生态文明视域下气象文化内涵建设与科普传播”(课题编号:2020ZZXM37).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气象科技

期刊名称:气象科技

期刊人气:411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气象局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技术中心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科学

国际刊号:1671-6345

国内刊号:11-2374/P

创刊时间:1973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