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探究水污染防治对生态修复的影响

  2019-12-31    262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而我国在水资源匮乏的前提下的水污染防治问题显得尢为突出。本文通过物理、生物、化学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探讨水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的问题,偿试从战略层面提供解决方法,以其对水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 关键词:
  • 水污染防治
  • 污染治理
  • 环境问题
  • 生态修复
  • 加入收藏

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在世界范围内排名居后列。绿色生态环保理念的提出,是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所产生的。所谓生态修复,就是在水污染防治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人与水资源的关系,同时还要对人和自然、水和自然的关系进行考虑与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产业在迅速扩张的同时,我国水资源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其中城市人口数量增长速度快,工业相比之前更加兴旺发达,人们的生活用水量大幅提升,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远远大于从前。而这其中伴随的各种问题,包括饮用水安全、环境污染、超标排放等情况越来越严重,这要求相关专家学者对此进行系统性、战略性的研究,提出相对应的策略,从根源上妥善治理水污染防治问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生态进行修复,防止进一步恶化。


1、中国的水污染和生态条件


我国自然水资源丰富,条件优越,其中水体矿化度是一种衡量水体质量的重要指标,是指水中含有的钙、镁、铝、锰等金属的碳酸盐、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等以及各种钠盐等的总和与单位水体积的比例。我国天然水的矿化度能够满足大多数日常生活的需要,完全满足工业加工的要求。但是,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总量越来越大,“十二五”规划下对产业升级的要求,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水污染问题逐渐变成城市管理工作的重心之一。地表水资源质量的降低会很大程度上降低市民生活质量,影响工厂企业产能,从而影响到经济效益,水资源污染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制约、互相推动的。根据研究数据表明,中国水污染的主要污染特征是“有机污染”。普遍存在高化学需氧量、氨氮含量超标、高锰酸盐指数超标等。重金属污染严重,影响了中国长江流域和贵州、四川、云南等西南地区的水资源。湖泊和水库普遍存在富营养化的现象。这对我国供水企业的作业设备带来极大压力,增加运行成本,同时限制渔业、养殖业等的发展。水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工作刻不容缓。


2、水污染防治与修复工作思路


目前,人们往往使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处理方法对水污染进行修复。各种处理方法之间,处理难度、处理成本、管理成本等各有不同,同时针对不同水体、水质也可以选择不同方法进行处理。下文试从战略层面对各类治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2.1 物理处理方法。通过物理方法控制水环境污染和生态恢复主要有下面5种方法:

(1)沉淀法通过利用大颗粒的不溶物质和难溶物质在水中的可沉降性,受污染水源中的颗粒在重力作用产生下沉作用,沉淀后实现“固液分离”的现象。在处理水污染严重地区的污水时,按照每个地方水源的实际污染程度,科学运用合适的“固液分离”方法。废水预处理是常用的方法:将三个污水处理池互相串联,在污水排放之前进行初次沉淀,并将废水分离到二次沉淀池中,减少废水中的含沙量,全面达到提高水质量的目的。采用沉淀法的成本不高,但是处理程度局限于将溶解度低的物质进行分离,而很难进行进一步的处理,需要结合其他处理方式共同处理。

(2)过滤法根据水体中污染物的粒径情况,设计孔径比污染物粒径小的滤网和滤膜,对污水中悬浮物的过滤分离。特别要注意的是,目标污水在处理过程中,为了净化废水,需要通过网格或微孔系统截留废水中的悬浮物。过滤方法分为四个步骤:格栅过滤,第一次过滤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采用滤网或网带过滤。膜过滤,在水压和机械动力的共同影响下,选择一种特殊的半透膜对废水进行第二次过滤,去除废水中的细菌和有机物。第三步和第四步分别是“微孔过滤”和“深层过滤”,是在更小孔径上对污染物质进行过滤,最后,它可以控制和处理水污染,恢复水资源的生态环境,使其达标。这种处理方法同样存在弊端,对于颗粒物粒径过小的污染物要特别的过滤膜进行处理,而且过滤膜有使用期限,在一定时间的过滤作业后,很容易发生堵塞、老化等问题,而更换过滤网或膜的成本和工序都是需要考量的。

(3)隔油法油水密度差主要用于污水处理和污水中含油物质的分离。在工业生产中,废水含有较多的油,需要设置隔油池进行污水处理。将污水以较低的水平流速排放到隔油池,密度较小的油滴将浮到水的表面。利用刮油机将水体表面的油类物质进清除,另外一部分密度较大的油类物质会沉积到除油池的底部,可利用排污管道将其排除。

(4)气浮法采用高度分散的微气泡作为载体,在水中附着污染物,使浮力大于重力和气浮阻力,使污染物浮到水面形成泡沫。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吸附到气泡表面,通过气泡向上,将悬浮物放置在水面上,用刮刀刮去,净化污水。

(5)离心分离法该方法主要采用“离心力”分离和整合不同比重的物质。预先设定好离心机的加速度,离心力大于重力,这样利用离心机的作用,就能比较容易地分离出污水中的污染物。

2.2 化学处理方法。污水处理化学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使用专门的化学物质,使其与污水中的污染物发生反应,使污水中的污染物转化成难溶物质或微溶物质以及无害物质等,再通过物理处理方法进行治理,从而达到控制水污染、修复生态的目的。化学污水处理法通常有“投加药剂”与“传质作用”两种形式:

(1)投加药剂主要应用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电解反应、化学沉淀法等进行污水处理。“酸碱中和反应”主要是向呈酸性的废水中添加可以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化学物质,使其能与废水中的氢离子发生反应;或在碱性废水中增加可以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学物质,使其能够与废水中的氢氧根离子发生反应,最终生成水分子和另一种易处理的难溶盐,去除污水中的酸、碱物质,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2)传质作用主要采用离子交换,反渗透,电渗析,吸附,萃取等方式,“离子交换”是污水处理方法中最广泛应用的方法:将离子从污水转移到交换颗粒表面,使离子能扩散在孔道中,允许它们在交换基进行交换离子,交换基上通电后使污水溶液发生电泳,离子发生一定方向的运动,进而把污染物排出。

2.3 生物法处理法。生物法处理法对水污染进行控制与修复,主要是通过微生物或种植可以吸收污染物的水生植物进行代谢,废水中含有的有机物被分解和去除,因此,该方法也称为“废水生化方法”。通过对研究信息归纳总结,废水生化方法形式多种多样,其中“生物接触氧化”是一种最经常使用的生物污水处理方法。这种方法最早在欧洲各个国家使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这种生物污水处理方法慢慢被我国污水处理界所熟悉,并很好地在污水处理活动中应用起来。“曝气生物滤池”是生物废水处理的工具。“曝气生物滤池”技术具有负荷高、能耗低和成本低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广泛应用于一些较小的污水处理中心。

许多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需要对微生物种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熟悉微生物之间食物链的定义,微生物存活率的提高。因此,生物处理的应用价值是目前污水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中最为显著的。除此之外,一些开放性水域在水质污染的情况下,种植可以吸收污染物的水生植物,比如昆明西山滇池旅游区一度污染情况十分严重,通过种植大面积的水葫芦对水中污染物进行代谢分解。但是这种情况也有一定弊端,在不明确当地生态状况的情况下,引入外来动、植物种会对本地动、植物的生存栖息造成威胁,甚至会引发物种之间的互相排斥,处于比较强势地位的物种侵入,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显然,这需要严谨考证的。


3、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环境。面对水污染问题,我们应该从水污染的源头着手,使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处理方法,净化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加强水资源循环系统的建设,最大化利用水资源,节约水资源,恢复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为人民生产生活创造温暖、舒适的环境。基于生态理念,在进行水污染处理方法的选择时,选择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处理方法。基于生态修复,才能在水污染防治、处理的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创新、探索,进而不断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目标。基于生态理念,才能将绿色生态修复更好的融入水污染防治、处理工作,进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魏胜强.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污染防治法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23(01):16-31.

[2]袁进学.研究水污染现状及水环境管理对策[J].智能城市,2018,4(24):113-114.

[3]周智来,李凌,陈辉.现代生物技术在水污染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08):46.

[4]张波,欧阳峰.河道整治中的水污染治理方法[J].环境与发展,2018,30(03):73-74.

[5]李晔,贾颖娜,贾佳.环境污染治理中绿色化学技术的应用[J].环境与发展,2017,29(10):103+105.

[6]秋淑娟.工业废水污染治理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7,35(06):39-40+55.


郑彦云.水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的研究与战略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1):132-133.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生态学报

期刊名称:生态学报

期刊人气:2749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生态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生物

国际刊号:1000-0933

国内刊号:11-2031/Q

邮发代号:82-7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