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浅谈元代南戏的形成、体制及主要作品

  2020-05-09    2193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产生于宋代的“南戏”,随着宋朝的灭亡逐渐衰落,直至元末才又兴盛发展起来,弋阳腔等多种声腔便是在此时发展起来的,重要的南戏著作有所谓“荆”“刘”“拜”“杀”以及高明《琵琶记》,其广泛传播于南方地区,甚至于流传到北方地区。

  • 关键词:
  • 体制
  • 作品评说
  • 南戏
  • 戏剧
  • 加入收藏

一、引言


南宋初年出现的“温州杂剧”,即是公认的南戏的源流,至宋光宗朝前后,较为成熟的“戏文”出现,也标志着南戏的正式形成。宋末元初,南戏一度遭禁演,而以“永嘉戏曲”的名目暗地流传,至元末明初又派生出弋阳腔等诸腔。


二、元代南戏的形成


(一)温州杂剧

祝允明、周祈等人的记载一致认为南戏是出现于“宣和”之后的,宋室南渡时期则被称为“温州杂剧”。徐渭《南词叙录》又提到有人说南戏于“宣和间”即滥觞,那么“滥觞”二字值得我们特别注意。“滥觞”者,起源也,自宣和滥觞而盛行于南渡之时的艺术形式为“永嘉杂剧”(永嘉为温州之别称),则之后以《赵贞女》《王魁》剧作的出现为标志,宋光宗朝开始兴起的才是真正的南戏。

钱南扬、张庚、郭汉城等人以为“温州杂剧”起源于民间歌舞小戏,但仅仅“里巷歌谣”加上“宋人词调”应当不足以形成完整的戏曲表演形式。周贻白、刘念兹、赵景深先生则都指出了北宋杂剧对“温州杂剧”产生的重大影响。汴京失陷之后,宗室南渡,本流传于北方的北宋杂剧、宋杂扮、大曲等百戏“流播江南”,杭州、温州等重要移民安置地区也是这些艺术形式集中传播的地方。在北宋杂剧、宋杂扮等艺术形式与温州当地的民间歌舞小戏等相结合,最终诞生了所谓的“温州杂剧”,而杂剧之名也正暗示着宋杂剧对其产生的重大影响。“温州杂剧”受到杂扮等多种艺术形式影响,发展成为完整而相对成熟的代言体戏曲——戏文。

(二)戏文

1.戏文的产生

“温州杂剧”形成之后继续吸收如宋杂剧、杂扮、诸宫调等百戏伎艺,并不断结合民间歌舞、说唱等艺术形式,丰富了戏曲艺术,增强了艺术表现力,逐步形成了“南戏”。

元叶子奇《草木子》、徐渭《南词叙录》都说戏文开始于《王魁》那个时代,而《王魁》等戏文则在“赵闳夫”时期遭到榜禁,那么戏文最晚应当出现于赵闳夫所处的时代,赵闳夫所处时代为何时呢?经钱南扬先生的推断,赵闳夫是与宋光宗同辈的魏王廷美八世孙,其与宋光宗的年龄相差应当不会太大,故而可知,“戏文”应是出自宋光宗朝前后。

2.南戏的得名

戏文缘何有“南戏”之名呢?据明何良俊的记载,金、元人称北戏为杂剧,称南戏为戏文,则“南戏”得名应在金灭亡之前,前推断得出,戏文大约出现于宋光宗朝前后,而宋光宗朝恰在金灭亡之前三十年,故宋光宗时期出现“南戏”(戏文)的推论应不致有大的错误。

3.戏文之发展历程

戏文产生不久,就遭到“榜禁”,这是因为《赵贞女》《王魁》等最早一批的戏文多以文人科考高中之后,负心婚变的故事为主,其中如赵贞女、桂英等女性角色被变心之后的丈夫残忍对待,反映了当时人民对现实黑暗的不满,对命运不公的悲愤。封建统治者担忧这类戏文引起广大下层群众的共鸣会危害社会秩序的稳定,激发下层民众对黑暗现实的愤怒与反抗,即残酷镇压了这种新兴的戏曲表演样式。所以,戏文刚出现,便有险些倾亡的厄运。戏文虽然遭禁,但仍以“永嘉戏曲”之名流播各地。元灭宋之后,汉人受到歧视,再加上北杂剧的盛行,南方亡国之地暗地流传的南戏自然也就衰弱下去。但南戏生命力极为顽强,在杭州等地的南戏作家萧德祥、沈和、施慧等仍在不断坚持创作。于元天历年后,南戏重又兴盛起来,发展到明清时期,又称为明清传奇。


三、元代南戏的体制


(一)元南戏的乐体特征及文体特征

宋元南戏属于联曲体戏曲,戏文采取曲牌组合的方式编排到一起,即联合一些具有不同旋律与节奏的曲牌,组合成为一个套曲来演唱故事,文体则采取长短句形式,在这两个方面,宋元南戏与元杂剧相同。

(二)元南戏的表演形式

宋元南戏的唱是结合温州等南方戏曲文化特点,以南曲为主的,表演以生、旦并重,上场角色皆可演唱。元杂剧篇幅太短,不适宜表达复杂曲折的情感,且为一人独唱,有些单调。相较而言,宋元南戏的表演形式更为开放灵活。王国维也在《宋元戏曲考·余论》中提到这一点,他在灵活变化的形式方面肯定了南戏的进步,认为这是相较杂剧而言更为出色的地方。

(三)元南戏的角色

南戏的角色,一般为末等七种,有些记载如《盛明杂剧》则只提到除“贴”之外的六种主要角色。徐渭《南词叙录》说“贴”是“旦之外贴一旦也”。故而南戏的角色一般为六种或者七种,第七种“贴”为客串角色,并非常备。前文也讲到,扮演是以生、旦为主,那么这些角色行当有什么来由呢?

末、净、生源自宋杂剧中的三种主要角色。据陶宗仪《辍耕录》,副净、副末源自参军戏中的参军、苍鹘。宋末戏文《张协状元》中有末泥扮演男主角张协的记载,既然南戏将“末泥”改称为“生”,那“副末”的“副”字也便可以省去,变作“末”,“副净”也同样简称作了“净”。

“生”为男主角自不必多言;“末”则在每剧开场之时介绍剧情,兼司引戏之职责,也可扮演次要的男性角色;“副净”出自参军戏的参军,重表演,又具有插科打诨的作用,后来此职能强化,从行当中分化出“丑”。

丑、外、旦源自宋杂扮中的酸孤旦,杂扮中的“酸”是引人发笑的喜剧角色,南戏丑角就是“酸”结合了“副净”角色中“插科打诨”的角色特征融合而成的以扮丑等表演为主的纯粹喜剧角色。“外”多是扮演年纪偏大的人物或官员,与杂扮之中的“孤”相似。《武林旧事》中杂扮艺人姓名的相关记载,以及“旦”的标注,又是戏剧中“旦”(非装旦)的最早记载。戏文中的“旦”源自杂扮中的“旦”,由此可知。

(四)戏文的唱腔

元末,南戏已出现海盐、余姚、弋阳、昆山四大声腔。余姚腔于曲文之中插入一些通俗易懂的五七言诗句,用一板一眼的速度唱或念,适应了下层关中的欣赏需要。弋阳腔有帮唱,即在一曲之尾句或末尾几句有后台演员帮唱,也适合观赏的下层民众“和而歌之”。民间创作的南戏多用节奏明快、沿用土语的弋阳腔、余姚腔、草昆腔(用土音演唱的昆山腔)。文人创作的南戏则多采用轻柔婉转、用中州音演唱的海盐腔和昆山腔(昆山腔经明魏良辅改革,以中州韵为标准音)。


四、元南戏主要作品评说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评论元之南戏,以“荆刘拜杀”《琵琶记》五本最为重要,其中《拜月亭》《琵琶记》的艺术成就最高,以这两本为“眉目”。在这五本元南戏作品中,也确实以《拜月亭》《琵琶记》两剧艺术水平为最高。

(一)《拜月亭》

南戏之《拜月亭》,许多专家都认为它“前有所因”,是改编自关汉卿的《拜月亭》,但是南戏的《拜月亭》又有独特之处。这是因为南戏不局限于一本四折的体例,所以南戏的《拜月亭》“情事更明白曲尽”,这是在艺术形式上胜过了关汉卿的杂剧。

因为篇幅更长,所以南戏《拜月亭》的细节扩充更多,情节更为完整曲折,在社会环境的展现、剧中的矛盾冲突、人物情感变化上都要做得更细致,更委婉。当然较之精炼的杂剧本,又会显得有一点纷乱杂沓而不够紧凑。

南戏并非独唱,对唱、轮唱等多种演唱方式无疑大大增强了戏剧表现力,除主角之外的人物表现也更加突出,整体上看演唱较杂剧的单调独唱更胜一筹。

南戏的“宾白”相较杂剧也大大增多了,这对故事情节发展的具体展现是十分有利的,同时南戏《拜月亭》在吸收关汉卿剧本营养的同时,又减少了剧作的抒情意味,总而言之是牺牲了部分文采,以求更贴近观众——下层民众的审美需求。

(二)《琵琶记》

元末明初高则诚的《琵琶记》是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戏文作品,徐渭《南词叙录》记载了《琵琶记》的创作目的以及在明初时的巨大影响力。创作目的是“惜伯喈之被谤”,意思即是可惜被当时流传的《赵贞女》等民间戏文污蔑了清白的蔡邕,故而改换《赵贞女》头面,重新塑造起一个蔡伯喈的形象。高明创作的《琵琶记》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呢?连高皇帝朱元璋都十分推崇,甚至还想召高明为官。

在高明之前,南戏“曲文俚俗”“不叶宫调”,故而不为士大夫所喜,高明作《琵琶记》以文人所特有的才思,改编了此前广泛流传的《赵贞女蔡二郎》,此后文人也开始以南戏为载体抒发自我,《琵琶记》也被誉为“传奇之首”(明清传奇为南戏发展至明清的称谓,其实一也)。


五、结论


南戏形成于宋而屡遭统治者打压,终因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持续流传,元末为南戏发展的一个高峰,五种著名的戏文出现并广泛流传,也为之后明清传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周锡山.王国维的南戏研究述评[J].嘉兴学院学报,2015,27(01):39-43.

[2]苗怀明.开拓与总结:钱南扬先生南戏研究述略[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01):39-44+2.


凌云志.元代南戏的形成与体制及主要作品评说[J].传媒论坛,2020,3(09):140+142.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东方文化周刊

期刊名称:东方文化周刊

期刊人气:1432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主办单位:东方文化周刊社

出版地方:江苏

专业分类:文化

国际刊号:1007-7316

国内刊号:32-1464/G0

邮发代号:28-313

创刊时间:1997年

发行周期:周二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