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以莆田段古道为例分析其与沿线聚落的空间关系

  2020-11-24    134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莆田古道沿线传统聚落是古驿道“文化线路”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些学者已开展沿线传统聚落的研究,但从定量分析的角度研究古道与其沿线聚落的空间关系较少。文章结合Googleearth和ArcGis软件以及实地调研,对莆田古道沿线的传统聚落进行定点采样和定量分析。通过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分析古道沿线聚落的地形、选址、规模、年代、垂直距离和实际距离六个文化因子,并将文化因子分别与“古道的空间距离”进行叠合,分析出之间的空间关系。通过分析得出距离莆田古道0~2km,聚落的密度和面积更大,环境更加优越,地形更加平整,建设年代更加早;距离莆田古道4km以上,聚落密度和面积更小,环境较为普通,地形多为丘陵山地,建设年代更晚。

  • 关键词:
  • 古道沿线聚落
  • 定量分析
  • 文化因子
  • 文化地理学
  • 聚落地形
  • 加入收藏

1、作为移民通道的莆田古道


自汉代开始,北方汉民出于军事、政治、战乱、经商等原因不断移民至福建,明清时期,由于“闽中有可耕之人,无可耕之地;粤中有可耕之地,无可耕之人”,福建人口开始大量向广东地区迁移。

福建境内的福潮古道系统在承载移民迁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体而言,福潮古道位于福建东南沿海处,起于福建省福州三山驿,途径兴化、泉州、同安,最后从漳州诏安县分水关出福建省到达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福建境内总长452.9km(如图1)。本研究聚焦福潮古道兴化地区的莆田古道。

莆田古道(图2)建于南宋,全长为48.3km,属于陆路驿道,是北至福州南至泉州间重要的一段,肩负汉民从福州南迁的重要使命。据明弘治《兴化府志》载:“路原广一丈二尺,车马可并排通行。”民国期间,福厦公路建成后驿道逐渐变成村道或荒废。古道整体呈东西走向,大致上可以分为东中西三段,东起福莆交界的福莆岭东大村,西至莆游交界油潭村,途径迎仙驿、莆阳驿等多个驿铺驿站,大致在今莆田市涵江区、荔城区、城厢区。

长期以来,有不少对古道沿线聚落与其沿线聚落的空间关系的研究,但从定量分析的角度研究古道与其沿线聚落的空间关系较少,通过定量分析的方式认识沿线聚落的分布规律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可为准确、全面引导古道沿线聚落的保护与修缮奠定基础。

因此本研究从定量分析的角度研究莆田古道(以下简称古道)与其沿线聚落的空间关系,借助文化地理学的视角,建构古道沿线聚落的文化因子数据库,尝试通过“古道沿线聚落的文化因子”和“古道的空间距离(图3)”叠合分析出两者之间的空间关系。


2、莆田古道与其沿线聚落的空间关系分析


通过地名志、县市志等查询古道沿线聚落,在古道周边5km范围内选取传统景观风貌保存较好的聚落,选取标准为:传统建筑占聚落总建筑50%以上、水塘、风水林等景观要素仍保存良好的自然村,最终筛选出112个聚落样本。借助文化地理学划分出聚落地形、聚落选址、聚落规模、聚落年代、聚落的垂直距离和聚落的实际聚落六个文化因子(表1),通过Google地图及Arcgis等软件录入文化因子信息构建信息数据库。再将六个文化因子分别和“古道与聚落的空间距离”进行叠合分析。

2.1聚落地形

2.1.1聚落地形分析

借助Googleearth得出各个聚落的高程值,可以分析出莆田段古道沿线聚落的高程主要集中在7m~100m的范围内,占样本的82%。再根据高程划分地形特征,将海拔0~200m划分为平原、海拔200m~500m,相对高度(起伏)不超过200m划分为丘陵、海拔500m以上,同时满足相对高度(起伏)不超过200m划分为山地。统计结果表明,位于平原地区的聚落有97个,约占样本数的87%;丘陵地区的聚落有14个,约占13%;山地地区的聚落仅有1个。

图1福潮古道路线图

图2莆田古道及其沿线聚落

图3古道的空间距离

表1聚落的文化因子汇总(部分)

表2空间距离与聚落地形的叠合分析数量统计表

表3空间距离与聚落选址的叠合分析数量统计表

2.1.2空间距离与聚落地形的叠合分析

图4空间距离与聚落地形的叠合分布图

根据空间距离与聚落地形叠合的图表分析,可以得到以下规律:

(1)平原地形的聚落在各个空间距离范围中均有分布,是所有地形种类中数量最多和分布最广的;(2)平原地形聚落主要分布在空间距离0~2km内,主要集中在古道的中段两侧;(3)丘陵和山地地形聚落主要分布在空间距离2.0km以上,并且集中分布于古道的中段北侧。

由此可以分析总结出,莆田段古道主要贯穿于平原地区。古道沿线聚落基本建在平原地区,少量丘陵地区,山地地区的聚落最少。

2.2聚落选址

2.2.1聚落选址分析

通过实地调研和借助Googleearth归纳出样本聚落的选址,沿线聚落有68%依山而建,但只有33%的聚落邻近江河湖。再将山、水因子叠加分析出约44%的聚落是依山远水而建,远山近水和远山远水的聚落数量相当,分布为19%和23%,依山近水的聚落数量最少,仅占14%。

2.2.2聚落选址的叠合分析

图5空间距离与聚落选址的叠合分析数量统计分布图(1)

图6空间距离与聚落选址的叠合分析数量统计分布图(2)

根据空间距离与聚落选址叠合的图表分析,可以得到以下规律:

(1)在所有空间距离内,依山型聚落的数量基本上是最多的,同时依山远水型聚落的数量基本上也是最多的;(2)在空间距离0~4km范围内有四种类型的聚落,而4km以上只有依山近水和依山远水型两种聚落;(3)在所有空间距离内,近水型聚落的数量基本上是相当的,但是在0~2km范围内,远山近水和依山近水型聚落的数量之和大于2km以上两种类型的聚落之和。

由此可以分析总结出,依山型聚落一般都是远水型聚落;0~2km范围内聚落一般是近水而建的;4km以上的聚落基本上是依山而建。

2.3聚落规模

2.3.1聚落规模分析

通过实地调研和借助Googleearth测量等方式获取各个聚落的用地面积大小,将0~10ha的聚落用A表示,10~20ha的聚落用B表示,20~30ha的聚落用C表示,30ha以上的聚落用D表示,根据统计分析A和B类的聚落数量最多,分别占比为36%和37%,C和D类数量相当,分别占比为15%和13%。

2.3.2空间距离与聚落面积的叠合分析

图7空间距离与聚落面积的叠合分布图

根据空间距离与聚落面积叠合的图表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的规律:

(1)A类的聚落在各个空间距离内均有分布,在3.0km~4.0km范围内分布数量最多,A类聚落在古道两侧均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古道中段北侧;

(2)B类的聚落在各个空间距离内均有分布,在0~1.0km范围内分布数量最多,B类聚落在古道两侧均有分布,但在古道的中段两侧分布最为密集;

(3)C类的聚落在各个空间距离内均有分布,在1.0~2.0km范围内分布数量最多,C类聚落基本上分布在古道的南侧,中段南侧数量最多;

(4)D类的聚落仅在0~2.0km范围内分布,在0~1.0km范围内分布数量最多,D类聚落在古道两侧均有分布,但在古道的中段两侧分布最为密集。

表4空间距离与聚落面积的叠合分析数量统计表

由此可以总结出,空间距离越大,聚落面积越小;0-2.0km范围内聚落面积类型最丰富;2.0km以上基本上没有面积30ha以上的聚落。

2.4聚落年代

2.4.1聚落年代分析

通过翻阅地方志、地名录、现场调研及网上搜索的方式获得71个聚落的年代信息,占全部样本聚落的63%。其中唐代和宋代的聚落占据绝大部分,分别为21%和48%,明代和民国聚落分别占比14%和10%,其余还有少量晋元清的聚落。

2.4.2空间距离与聚落年代的叠合分析

图8空间距离与聚落年代的叠合分布图

根据空间距离与聚落年代叠合的图表分析,可以得到以下规律。

(1)0~1.0km内分布着年代类型最多的聚落,其中以宋代聚落数量最多,主要集中分布在古道中段及东段两侧;唐代聚落数量位居第二,较为集中于古道西段两侧;明清民国的聚落数量相同,集中分布在古道中段两侧。

(2)1.0km~2.0km内也分布着年代类型较多的聚落,但是数量上远少于0~1.0km范围内的;唐宋民国聚落主要集中分布在古道中段两侧。

(3)2.0km以上分布的年代类型较少的聚落,有宋代及明代的聚落,3.0km以上还分布有元代聚落,他们基本上都集中分布在古道的中段北侧。

由此可以总结出,0~1.0km的聚落开发年代普遍较早;空间距离越大,聚落年代类型减少,并且聚落开发年代也逐渐变晚。

2.5聚落的垂直距离

2.5.1聚落的垂直距离分析

借助GoogleEarth测量出聚落与古道的垂直距离(图9),统计发现41%的聚落分布在0~1.0km内,21%的聚落分布在1.0km~2.0km内,2.0km~3.0km、3.0km~4.0km和4.0km以上的聚落分别有14%、13%、12%的聚落。

图9聚落中心与古道的垂直距离

2.5.2空间距离与聚落的垂直距离的叠合分析

图10空间距离与聚落密度的叠合分布图

表5空间距离与聚落年代的叠合分析数量统计表

注:收集到年代信息的聚落数量为71个,占总样本的63.3%

表6空间距离与聚落密度的叠合分析数量统计表

根据空间距离与聚落密度叠合的图表分析,可以得到以下规律。

(1)空间距离0-1km内聚落的数量最多,约占样本聚落的一半。聚落的数量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大整体上是呈现下降的趋势,即离古道越远,聚落数量越少,反之越多。

(2)聚落主要集中分布在古道的中段和东段两侧,特别是中段聚落几乎集中成片。古道西段聚落的密度较低且分布得较为分散。

由此可以总结出,空间距离越大,聚落密度越小。

2.6聚落的实际距离

2.6.1聚落的实际距离分析

借助GoogleEarth测量出聚落与古道的实际距离(图11),统计发现86%的聚落实际距离在0-5.0km内,有11%的聚落实际距离在5.0km-8.0km内,有3%的聚落实际距离在8.0km以上。

图11聚落中心与古道的垂直距离

2.6.2垂直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叠合分析

根据垂直距离与实际距离叠合的图表分析,可以得到以下规律:

(1)实际距离为0~1.0km、1.0km~2.0km、2.0km~3.0km时,与垂直距离的重合度较高;

(2)实际距离为3.0km~4.0km、4.0km~5.0km时,垂直距离一般是2.0km~3.0km或3.0km~4.0km,前者大于后者将近一倍;

(3)实际距离为5.0km以上时,垂直距离一般是4.0km以上,前者大于后者将近一至两倍。

表7垂直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叠合分析数量统计表下载原表

表7垂直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叠合分析数量统计表

由此可以分析总结出,与古道的垂直距离越大,实际距离随之越大,古道与聚落间的可达性越差;当垂直距离在4km以上时,古道与聚落之间的可达性比垂直距离在4km以下的要小。


3、结语


古道上承载着商业、战争、货运、交通等功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道路常修建在平原地区方便行走及修建。古人在道路上长途跋涉常常需要停留休息,大量的人流促进了古道沿线的聚落开辟和生长,所以距离古道最近的地区一般能获得最优先的发展机会。

通过对福潮古道的历史梳理可以发现,唐宋时期是南迁移民最旺盛的时期,莆田古道位于承接福州与泉州的一段自然就承载了重要的移民功能,于是在这一时期距离古道0~1.0km内开辟了大量的聚落,并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聚落的面积逐渐辐射扩大,蔓延至2.0km。由于古道两侧大部分的平原地区都已经被利用占据了,后来的移民只能往更远的地方迁徙,大多是不太便于建设的丘陵地段,聚落面积也会较小。

综上所述,与莆田古道越近的地区,受古道带来的人流、物质等客观要素影响,聚落的密度和面积更大,环境更加优越,地形更加平整,建设年代更加早;但由于实际距离和垂直距离的差异,距离古道4km以上的聚落与古道的可达性较低,古道的人流,、物质等客观要素对他们的影响会相对较小。


参考文献:

[1]潘莹,方逸真,施瑛.粤北古驿道重点线路沿线传统聚落景观比较研究[J].风景园林,2020,27(01):83-89.

[2]莫文彬.基于文化地理学的潮汕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类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

[3]鼎仁.福建省际古道探源[J].安全与健康,2006(06):51-52.

[4]吴建新.明清广东人口流动概观[J].广东社会科学,1991(02):38-45.

[5]朱雪梅.粤北传统村落形态及建筑特色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6]曾艳.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类型文化地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


张乐怡,张杰.福潮古道与其沿线聚落的空间关系研究——以莆田段古道为例[J].安徽建筑,2020,27(11):9-11+7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地理科学

期刊名称:地理科学

期刊人气:910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出版地方:吉林

专业分类:地质

国际刊号:1000-0690

国内刊号:22-1124/P

邮发代号:8-31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