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浅析安阳县优质专用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综合防治措施

  2021-09-14    78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安阳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气候非常适宜优质小麦的种植。但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小麦生长过程中病害与虫害呈逐渐蔓延趋势,对其高产造成影响,通过多年调查,根据安阳县的小麦病虫害的症状、发生情况及原因分析,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安阳县位于河南省北部,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冷热干湿交替明显,降水集中,非常适宜小麦的种植。但近年来,由于耕作习惯、水利条件、栽培措施的改变,小麦生长过程中病害与虫害呈逐渐蔓延趋势,对其高产造成影响。


1、常见病害的发生情况及危害


1.1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是我县小麦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从小麦出苗至成熟期均可发生,病菌主要侵染小麦茎基部1-2节,幼苗发病初期,在地表或近地表的叶鞘上产生淡黄色小斑点,随后呈典型的黄褐色梭形或眼点状病斑;小麦拔节后,叶鞘上的病斑相互联结,形成云纹秆状。后期病斑侵入茎壁后,输导组织受损,可造成麦株死亡,穗部枯白,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安阳县种植小麦过程中,群体偏大、肥水偏多、全部属于平原水浇地,常有利于纹枯病发生、蔓延。每年在返青-拔节期都会调查纹枯病,常年发生率在15%左右。

1.2根腐病

小麦根腐病由长蠕孢属真菌侵染引起,病菌潜伏在种子或土壤中越冬越夏,成为初侵染源。病菌萌发后从幼芽开始侵入,后蔓延至幼叶、叶鞘及根部,春季气温不稳定、返青期寒流、抽穗期高温多雨等因素,易诱发根腐病。其症状为叶片有病斑、穗茎枯死、根部腐烂等[1]。近几年,根腐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一般减产20%-50%,严重时可造成绝收。

1.3全蚀病

小麦全蚀病是由子囊菌亚门的禾顶囊壳菌侵染引起的一种根部病害,又称小麦立枯病、黑脚病。病原菌的菌丝体可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寄生,成为初侵染源,一般以侵染幼苗为主,可从根部表层侵入,并大量繁殖,造成维管束堵塞,逐渐使植株死亡。主要症状:分蘖时,基部分蘖减少、幼苗枯死;拔节期时,根部和茎基部腐烂,植株矮化;抽穗期时,根部内侧和茎基表面呈黑色;由于根部和茎基部的腐烂,造成小麦早枯和白穗。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发病地块一般减产10%-20%,重则50%以上,甚至绝收。

1.4赤霉病

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上的重大病害之一,由镰孢属禾谷镰刀菌引起的常见病害,各生育期均可被侵染,可造成小麦苗腐、茎基腐、秆腐和穗腐等,具有爆发行、流行性,是一种典型气候性病害。小麦抽穗扬花期如遇连续阴雨天气或雾霾、结露天气,就可能造成病害大流行。主要危害小麦穗部,引起穗腐,发病霉层是红色的,也叫烂麦头,就是农民朋友常说的半截烂麦穗。严重的地块可以减产50%以上,并且病粒含有呕吐素、赤霉烯酮等毒素而严重影响小麦品质,危害性极大。加上近年来玉米秸秆大面积还田,田间菌源量连年增加。如果未及时用药防治,小麦的整个麦粒都会感染赤霉病。4月中下旬到5月上旬的阴雨天气,对小麦赤霉病侵染和病害显症极为有利,所以一定根据天气预报在齐穗至扬花初期搞好喷药预防。

1.5锈病

小麦锈病又称黄疸病,由柄锈属真菌侵染引起的一类病害,有叶锈病、条锈病和秆锈病3种形式,一般以叶锈病更为普遍。叶锈病是一种风传病害,每年春季的干旱气候限制了病原菌的蔓延。由于冬季气温低、病菌死亡率较高,因此,锈病多在小麦生长中后期达到高峰期。安阳县叶锈病每年都会发生,根据每年的温湿度发生轻重不同。

小麦条锈病属大区域流行性随气流传播的病害,具有分布广、传播快、危害大的特点。主要危害小麦叶片,也可危害叶鞘和茎秆,严重时在穗部、颖壳及芒上也可发生。夏孢子堆在叶片上排列呈虚线状,鲜黄色、长椭圆形、孢子堆小,后期表皮破裂,出现锈褐色粉状物,产生黑色冬孢子堆。一般发病越早损失越重,最重可减产80%以上,甚至绝收。2017年4月26日、4月21日,发现条锈病,2019年小麦条锈病在我县发生时间近10年最早、范围最广、蔓延速度最快。

小麦秆锈主要危害茎秆和叶鞘,也可危害穗部。夏孢子堆排列散乱,无规则,深褐色,孢子堆大,长椭圆形。夏孢子堆穿透叶片的能力较强,后期产生黑色冬孢子堆,长椭圆形至狭长形,冬孢子堆表皮破裂、卷起。安阳县未发现小麦秆锈病。

叶锈主要危害叶片,夏孢子堆圆形至长椭圆形,在叶片上呈不规则散生,橘红色。小麦受病害侵蚀后,分蘖减少、成穗率降低、千粒重下降,并造成减产。

1.6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生长后期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小麦白粉病是由真菌属中子囊菌亚门的禾布氏白粉菌引起的病害,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发病初期出现一层白色粉状霉层,后期霉层渐变为灰色至灰褐色,上面散生黑色小颗粒。即病菌的闭囊壳。发病重时,整个植株从下到上均可被灰白色霉层覆盖,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

据2020年4月25-26日县植保站和测报点调查崔家桥、吕村、瓦店、永和、辛村等乡镇麦田,病田率28%,平均病叶率0.1%,最高病叶率20%,一般发生在地头比较稠密的地方。


2、常见害虫的生长习性及危害


蛴螬又名白土蚕、核桃虫,属鞘翅目金龟子科,是麦田中常见的地下害虫。蛴螬多在土壤中越冬,成虫即为金龟子。蛴螬一年发生一代,其幼虫在土壤中越冬。翌年5月上旬出土取食。6月上旬羽化,6月中旬至7月下旬,为成虫出土取食、交配产卵盛期,8月上旬成虫逐渐减少,10月基本绝迹。多在晚上取食小麦的幼苗和根部,被害部位易诱发多种病害[2]。

金针虫属鞘翅目叩头虫科。幼虫体形圆筒或扁平、淡黄色,尾节圆锥形、褐色;成虫体形细长、褐黄色、密被黄色或灰色细毛。金针虫一般2-3年完成一代。其幼虫在土层中越冬,3月中下旬出土取食、交配产卵,交配后,雄、雌虫先后死亡(9个月寿命);卵孵化后,幼虫生长到10月下旬,入土越冬,经第二年发育,至第二年9月中旬,化蛹;整个幼虫期达一年多,成虫羽化后,入土越冬,到第三年的4月份出土,交配、产卵后,雄、雌虫先后死亡。主要咬食小麦种子、幼苗须根和主根,受害幼苗的主根通常被咬断,被害部位呈丝状,常造成农作物缺苗断垄,影响小麦产量。

蝼蛄,幼虫黄褐色、腹部呈圆筒或纺锤形;成虫深黄褐色、体表有绒毛。性喜潮湿,在水灌区数量较多。蝼蛄幼虫在土壤内越冬,立春开始出土;6-8月份是产卵盛期,此时危害小麦最重;立秋后,部分成虫产卵后死亡;11月上旬至翌年3月,停止危害。主要危害小麦种子、幼苗。返青到孕穗期危害小麦植株,一般可使根系断裂、枯死,严重的缺苗断垄。

麦叶蜂又名小黏虫,属膜翅目锯蜂科。幼虫体圆形、头部深褐色,胸腹部呈暗绿色;成虫全身黑褐色,头部有网状花纹、后缘凹陷,翅透明、复眼大。一年发生一代,幼虫10月份化蛹并越冬,翌年3月下旬羽化出土,成虫多在嫩绿而茂密的麦田产卵。幼虫喜湿冷、怕干热,通常黄昏后爬出危害叶片,将叶缘咬成缺刻状,叶尖全部吃光,直接影响了旗叶的光合作用,造成穗粒减少,千粒重降低。

叶螨又名红蜘蛛,属蜘蛛纲蜱螨目叶爪螨科。主要形态:幼虫卵圆形、橙红色,后逐渐变红;成虫圆形、体色红褐色、体刚毛疏生。一年可发生2-3代,以卵或雄螨在田间的落叶、杂草等处越冬。每年3-4月开始危害,6-8危害严重。遇高温、高湿天气后,快速生长,主要危害叶片。受害叶片最初出现白色斑点,后随红蜘蛛数量增多,叶片开始卷缩、变黄色或红褐色。该虫害直接导致麦株矮小、结实率降低、穗粒减轻,严重时整株小麦干枯。

蚜虫又名蜜虫,属同翅目蚜虫科。复眼黑色,触角略长于体,腹管呈黑色、端部呈口状,尾片和翅脉呈暗绿色。成虫的蚜虫或卵多在麦田和杂草越冬,越冬卵在返青后孵化,成虫后,多分布于叶片背面,小麦抽穗前为侵害高峰期。大量蚜虫群集在叶片或茎秆部吸取汁液,被害处有黄色小斑,后为条斑,整株变枯萎,常造成小麦生长停滞、分蘖减少、影响产量。


3、综合防治措施


3.1冬前播种期

播种前应精选检疫合格的种子,并采用专用种衣剂包衣、药剂拌种或土壤消毒处理等措施,重点监测、预防小麦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等病害,叶螨以及蛴螬、金针虫、蝼蛄等地下害虫。

种子处理:预防小麦茎基腐病和根腐病、纹枯病可用6%戊唑醇5-7g拌麦种10kg。也可用咯菌腈、苯醚甲环唑种衣剂及其复配种衣剂进行包衣。防治小麦全蚀病,重发区可选用12.5%硅噻菌胺悬浮种衣剂(全蚀净)20ml拌种10kg,一般发生区可用3%苯醚甲环唑悬浮剂(佳施)50g拌种15kg,也可以苯醚甲环唑+咯菌腈等进行针对性种子处理;防治地下害虫用50%辛硫磷乳油或48%毒死蜱乳油40ml拌种25kg,用吡虫啉、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包衣预防虫害及其传播的黄矮病和丛矮病。

化学除草:冬前除草一般在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的无风晴天进行。小麦4叶后至浇越冬水之前,选择气温10℃以上效果最好,野燕麦、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炔草酯、精噁唑禾草灵、唑啉·炔草酯等除草剂进行防除;以节节麦、雀麦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甲基二磺隆、甲基二磺隆+甲基碘磺隆等进行防除。双子叶杂草可选用双氟磺草胺、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唑草酮、吡氟酰草胺、苯磺隆和二甲四氯异辛酯等成分的除草剂进行防除。首选复配制剂或2-3种单剂混合使用,可提高防治效果并延缓杂草抗药性的产生[3]。

3.2返青期-拔节期

返青期-拔节期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冬前未进行除草的应补治,同时重点预防小麦纹枯病、全蚀病、麦叶蜂、叶螨等病虫害。选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5%戊唑醇乳油、25%丙环唑乳油50-70g,兑水40-50kg喷淋小麦茎基部,可预防纹枯病、全蚀病等病害。

防治小麦纹枯病喷雾时,药液中可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增强植株对倒春寒、倒伏、干旱、病虫害的抵抗能力。每亩加入50%矮壮素水剂150-200g或15%多效唑悬浮剂40-50g或5%调环酸钙泡腾粒剂50-75g等,可缩短小麦茎基部节长,提高植株抗倒伏、抗冻能力;药液中也可加入配制成1.6%胺鲜酯水剂500-1000倍液或5%萘乙酸水剂1500-3000倍液或1.4%复硝酚钠水剂4000-5000倍液等,能促进植株生长,提高抗病、抗寒力。

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2000-2500倍液、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500-800倍液喷淋灌根,防治麦叶蜂、叶螨等虫害。

3.3孕穗-灌浆期

孕穗-灌浆期是病虫害的多发时期,期间要重点预防、防治小麦赤霉病、白粉病、锈病等病害,以及蚜虫、吸浆虫、棉铃虫等害虫。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每亩100g、45%咪鲜胺水乳剂每亩50ml,兑水40-50kg喷雾,可防治赤霉病,也可兼治白粉病、锈病等。选用20%三唑酮乳油1000-1500倍液、30%戊唑醇悬浮剂兑水40-50kg喷雾,可防治锈病、白粉病。可以用戊唑醇或氰烯菌酯或咪鲜胺乳油与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磷酸二氢钾或氨基酸水溶肥混配使用,起到一喷多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宁.小麦播种期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河南农业,2019(17):15-16.

[2李金华.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4(16):121-122.

[3]范维芹.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的气象因素及药剂防治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7,37(14):7.


文章来源:郝改风.安阳县优质专用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综合防治措施[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1,33(05):75-77.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植物保护

期刊名称:植物保护

期刊人气:1013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0529-1542

国内刊号:11-1982/S

邮发代号:2-483

创刊时间:1963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