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军事堡寨型的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分析

  2020-08-22    472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军事堡寨型传统村落是比较特殊的类型,体现了中央王朝对民族地区管理与治理的历史。通过对军事堡寨型传统村落形成背景的梳理,以理县甘堡藏寨为例,解析该类型村落的营造思想,并重点从整体防御体系、街巷防御体系、建筑防御体系3个方面分析,挖掘其空间特色,为其保护提供支撑。

  • 关键词:
  • 军事职能
  • 民族地区
  • 空间形态
  • 聚落
  • 防御性
  • 加入收藏

我国少数民族多集中分布在地形复杂多变的山地地区,在与自然适应协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村落建筑形态[1]。川西地区在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部落统领、土司管理到中央王朝全面统治的过程,而军事堡寨型传统村落就是土司制度向土屯制度转变时期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聚落类型,是历史的见证。此外,传统村落在选址和营建过程中,往往首先考虑提升自我保护能力,“住防合一”早已成为传统聚落的一个主要特征[2],村落多结合自然环境,形成内敛、封闭的空间形态,打造多层次的防御系统。本文以理县甘堡藏寨为例,分析军事堡寨型传统村落产生背景和构建的系统方法,并重点分析其防御空间系统构建特色,形成系统的分析方法,为该类型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


1、军事堡寨型传统村落内涵


1.1 军事堡寨型传统村落建立背景

清代土屯制度建立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清朝的实力不断增强,其“恩威并用”的民族地区统治政策逐步从“恩”向“威”转变[3],这一时期清朝在政治及军事实力上稳步提升,迫切需要对民族地区加强统治力度;另一方面是因为川西地区当时发生多次动乱和战争,使得清政府对加强民族地区的统治师出有名,需要通过这一契机对民族地区进行改革,逐渐加强统治力度。

屯兵历史可追溯自汉代,称为“屯田务兵”“屯军开垦”,即战时为兵、无战务农,成为历代封建王朝戍守边疆和统治少数民族的一种措施[4]。土屯制度开始形成于清代中后期,为土司制向流官制的过渡阶段,展现了其独特性和灵活性。首先,土屯制管理的区域相较于土司制更小,权力也就较小;其次,清政府对于土屯的管理手段更加严格和完善,通过土守备和汉官共管共理,土守备仅是管理屯民打架等日常事件,其余事务均由地方官员管理,外出征战时五屯屯兵则是汉官总理,土守备只管理本屯屯兵,以形成权力相互监督。

1.2 军事堡寨型传统村落内涵

堡寨型传统村落主要指具有较强防御性的传统村落,按防御对象可分为军事堡寨型和自我防御堡寨型。军事堡寨型传统村落是由于其处于冲突多发地带,需要屯兵以备不时之需而形成的村落。这类堡寨型传统村落具有军事型设施,通常选址在河谷平坝或者较平坦地段,距离场镇和主要道路较近,方便战时调遣兵力。为了满足屯兵的功能,会在有限的平地上收缩建筑布局,形成开阔的练兵场所供士兵操练。该类堡寨型村落以军事功能为主,也有较强的自我防御性,并形成较完善的防御体系(表01)。

1.3 军事堡寨型传统村落分布

川西地区是多民族聚集区,长期采用“以夷制夷”政策,设置土司管理地方事务。乾隆年间的“杂谷事件”之后,杂谷土司覆灭,打破了地方的均衡格局。因此,清政府对杂谷土司进行改土归流,改设杂谷厅,后为理番厅,下辖“四土、五屯”,其中“四土”即松岗、党坝、梭磨、卓克基四大土司,“五屯”即杂谷屯、甘堡屯、上孟董屯、下孟董屯、九子屯[5]。在进入大小金川的必经之路上设置军事屯兵点,从而掣肘金川土司。理县甘堡藏寨是其中的典型,不仅满足了屯兵的日常要求,也是重要的军事训练与军事防御的据点,即军事堡寨型村落。

图01甘堡藏寨山水格局图

图02甘堡藏寨现状全景


2、军事堡寨型传统村落营建思想


2.1 利用自然山水环境选址布局

甘堡藏寨利用自然山水环境形成防御格局,村落三面环山,涧水绕合,日落河由东北起,向西南去,最终汇入杂谷脑河(图01)。杂谷脑河河道较宽,约45m,河水湍急,进入寨子只有一座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村寨背靠山体、建于高台之上,建筑层层叠叠呈退台状(图02)。进入村落首先要渡过杂谷脑河,然后经过约180m的坡状耕地,因此寨内居民有足够的时间通过碉楼发现敌人并做好战斗准备。位于河谷地区平坦的台地即是耕地,也是军事训练的重要场地,能满足屯兵所需的军事和生产双重功能。

2.2 军事职能主导布局

乾隆十七年改土归流之后,清政府本着“以夷制夷”的原则,在土屯附近选取当地藏羌土民成为屯兵,“每户屯兵都分有兵房一座,火枪一支,刀一把以及铁三足火圈一架,及田地约三十亩”[5]。屯兵对于房屋、火枪、农田等均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从空间布局上,屯兵村落突出军事职能,设置多种要素。由于甘堡藏寨屯兵骁勇善战,屡获战功,清政府破例在甘堡设苟氏守备和桑氏守备,形成守备衙署(图03)。在村落平坦位置设置布局场,闲时为农、战时为兵,并将练兵作为日常工作。此外,在村落高处设置碉楼,既有防御功能也有瞭望和观察功能。

2.3 建筑集中体现防御性

少数民族村落多位于山地地区,民族矛盾和冲突不断,为增加防御性,建筑就地取材,多沿坡地集中布局,尽可能以封闭密集的形式增强防卫功能。甘堡藏寨借助地形、依托山体,建筑顺山势错落布局。建筑幢幢相连、单面临街,布局紧凑密集,形成团状布局,以增强其防御性(图04)。此外,建筑顺道路转折布局,建筑间相互呈锐角,以增强相互的协同防御性。

图03甘堡藏寨守备衙署

表01堡寨型传统村落特征比较

图04甘堡藏寨建筑布局图

图08建筑成角布局

图09碉楼


3、军事堡寨型传统村落防御体系


3.1 整体防御体系

甘堡藏族整体防御性强,利用自然要素和人工构筑物形成五级防御体系(图05)。第一级,自然格局,村落背靠山体居高临下,杂谷脑河河道宽45m,目前仅有近几年修建的道路桥,村落所在台地与河道落差较大,河水湍急,自然形成内外空间的边界,也是村落的天然防御屏障;第二级,高差,村落建筑集中于高台之上,与河道两侧的河谷农田垂直落差近40m,宽度约180m,中间还形成几处明显的堡坎,成为防御屏障;第三级,街巷,利用地形和高差形成的复杂街巷系统,村内道路平行于等高线且幽深曲折,形成多处丁字形路口,高差较大的部分利用石头形成台阶;第四级,碉楼,既能用作军事观察,自身防御性也较强;第五级,建筑,台地的建筑层层叠叠沿等高线砌筑呈退台状,建筑与建筑之间空隙较小,几乎紧贴而建,此外单体建筑全部为石材砌筑,坚固耐用,而高墙、小窗又增强了单体建筑的防御性。

3.2 街巷防御体系

甘堡藏寨属于山地堡寨,位于台地之上,内部街巷布局与村落自然地形基本保持一致。主路沿等高线盘旋曲折上升,支路沿等高线水平展开,并在垂直反向形成落差大的台阶。寨内街巷忽宽忽窄,宽度从1m到5m不等,以此增强迷惑性,提高防御性。街巷功能多为入户和防御,材质为石板,多以明巷形式存在,部分道路下存在河流暗渠,形成了“三中心,十二街巷,六出口”的结构形式。

为提升街巷防御性,街巷沿坡度变化逐渐升高,收敛视野,低点难以观察到高点的情况。街巷顺应自然山势,多曲折幽深,陌生人不易找到村落出入口。内部结合建筑布局,形成较多尽端路(图06)和丁字路的设置,一眼难以望穿,只能沿路行走,初入者容易迷路。此外,街巷两侧建筑高大,多为石墙,较少开窗,街道高宽比较大,给走入村落的人一种心理压迫感(图07)。

图05甘堡藏寨防御体系图

图11民居建筑石墙

图10民居建筑入口

3.3 建筑防御体系

3.3.1 建筑布局组合

由于地形受限,甘堡的建筑建在高台之上沿等高线排布,考虑到整体防御性,建筑与建筑之间紧密排布,幢幢相连,户户相通。建筑常呈锐角排布,形成道路转折,阻隔街道视线;同时,呈锐角布局的建筑能相互协同呈掎角之势,便于射击,增强建筑防御性(图08)。纵向上建筑沿山体呈退台排布,居高临下的防御性强,且靠近溪流的边界密实度较高,提高边界的牢固性。此外,建筑布局错落形成多处转折,建筑布局密实度高,村内出现较多丁字路和尽端路,道路可达性和流畅性降低,建筑和道路相互协同进一步强化了防御性。

3.3.2 防御性建筑

在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藏羌族地区,碉楼经常作为整个寨子的瞭望台,常常位于寨子的制高点,以供监视外敌之用。碉楼碉身部分开瞭望孔、射孔,用于实际监视之用,亦有储存之用,如果出现敌情,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及时做出反应,同时碉楼能储物藏人,也能对外射击,是防御性较强的建筑(图09)。整个甘堡寨内共有两处碉楼:一处为老寨碉楼,历史久远;一处为新寨碉楼,是重修新寨时用于与老寨碉楼呼应,作为寨子标志性建筑,供游客观赏之用,已无实际意义上的监视作用。

3.3.3 民居建筑防御

军事型堡寨每一户都是一个简单的防御单元,相互组合形成整体的建筑防御层次。甘堡藏寨为了顺应自南向北逐步升高的地形,建筑纵深方向将地形处理成不同高度的台地,层层叠叠依次形成退台状,居高临下。民居建筑入口与街巷在不同高度的台地上,通过台阶联系,建筑入口形成较小的凹口(图10)。民居建筑往往结合自然,所用的石材、泥土、木材等均就地取材,所以建筑外墙为石材砌墙(图11),呈自然泥土色,建筑外墙厚600mm,远大于常用墙体厚度,强化了墙体的防御功能。民居建筑山墙面不开窗,其他墙体上的开窗也较小(图12),减少与外部的接触面,增强安全性。

图07巷道

图06尽端路

图12民居建筑开窗


4、结语


甘堡藏寨因为土屯制度而形成,是典型的军事堡寨型传统村落,村落内随处可见丰富的军事功能及其设施。村落在兼顾军事功能的同时,形成较复杂的防御体系,巧妙地利用自然地形,依山傍水居高临下。村落建筑整体建在高台之上,村内建筑形成复杂街巷系统,各民居建筑形成较强的防御单元。此外,村落融合地域文化,将嘉绒藏族的文化和宗教习俗融入空间,形成军事、防御和生活于一体的村落空间环境。因此,军事堡寨型传统村落空间保护应以军事功能及设施保护为重点,以防御体系完整保护为基础,并注重其生活化空间的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郑志明,焦胜,谭媛媛,等.九寨沟县中查藏寨空间形态及风貌特征解[J].室内设计与装修,2019(6):130-131.

[2]王绚.传统堡寨聚落研究——兼以秦晋地区为例[D].天津:天津大学,2004:27.

[3]徐建军.试论清代乾隆年间嘉绒藏族地区改土为屯政策[D].成都:四川大学,2006:13.

[4]邓晓琳.清代理县“土屯”制度[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2):47-49.

[5]彭陟焱,李子君,陈昱彤.论清代“土屯制度”下的杂谷五屯官兵[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8(6):12-16,22.


郑志明,王文静,刘亚舟.军事堡寨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J].室内设计与装修,2020(06):132-133.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08469)资助项目.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国军事科学

期刊名称:中国军事科学

期刊人气:2518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军事科学学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政治

国际刊号:1002-4492

国内刊号:11-1722/E

创刊时间:1988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