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简述辽宁省渔业资源增殖现状

  2020-07-29    469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辽宁省具有增殖放流产业化发展的水域条件,拥有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通过合理开展增值放流工作,能够促进渔业稳步发展。基于此,首先分析了辽宁省开展增殖放流的条件,进而分析了辽宁省增殖放流的基本情况,最后分析了增殖放流工作的开展情况。

  • 关键词:
  • 增殖放流
  • 水产资源
  • 水域条件
  • 渔业资源
  • 辽宁省
  • 加入收藏

我国从1984年开始在黄海北部海洋岛渔场进行试验性对虾增殖放流,从1985年开始开展了对虾的增殖放流工作,并取得明显的增殖效果。30多年来,辽宁省陆续增加增殖种类,相继开展了海水品种的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海蜇、褐牙鲆、大竹蛏、中华虎头蟹、日本对虾以及河豚鱼等品种以及淡水品种的鲢鳙鱼、亚洲公鱼、中华绒螯蟹、瓦氏雅罗鱼和细鳞鲑等品种的增殖放流工作,效果显著。

增殖放流是国内外公认的养护水生生物资源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特点是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面临自然渔业资源不断衰退的状态,辽宁省不断加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力度,把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做实、做细、做强,并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渔民群众的广泛拥护。


1、辽宁省开展增殖放流的条件


辽宁省东濒黄海,西临渤海,海域(大陆架)面积约为15万km2,其中近海水域面积6.4万km2,沿海滩涂面积2 070 km2,陆地海岸线全长2 920 km。此外,全省境内有大小河流300余条,其中流域面积在5 000 km2以上的有l7条。上述资源是辽宁省增殖放流产业化发展的水域条件。

辽宁省近海生物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有浮游、底栖、游泳3大类生物500多种。沿海捕捞业直接利用的底栖生物和游泳生物有鱼类117种,虾类20多种,蟹类l0多种,贝类20多种。此外,内陆水域有淡水鱼类l19种,淡水虾蟹类5种,淡水贝类7种。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是构成辽宁省增殖放流产业化发展的物质条件。

辽宁省有沿海地级市6个、沿海县级市7个、沿海县4个、沿海区8个、渔业乡131个、渔业村850个、渔业户204 455户和渔业人口815 208人。渔业是辽宁省沿海市、县、区的主要产业。


2、辽宁省增殖放流的基本情况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由于过度捕捞及海洋资源环境受污染严重,渔业资源不断衰退,为了修复渔业资源,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辽宁省从1984年开始在黄海北部海洋岛渔场进行试验性中国对虾增殖放流工作,从1985年开始开展了中国对虾的增殖放流工作,并取得明显的增殖效果。30多年来,辽宁省陆续加大增殖种类,相继开展了海水品种的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海蜇、褐牙鲆、大竹蛏、中华虎头蟹、日本对虾、河豚鱼等品种以及淡水品种的鲢鳙鱼、亚洲公鱼、中华绒螯蟹、瓦氏雅罗鱼和细鳞鲑等品种的增殖放流工作,效果显著。

2.1统一组织品种增殖放流工作

1985-2019年,由辽宁省统一组织的增殖放流累计投入资金28 025.9万元,累计放流368.8亿单位,其中中国对虾364.9亿尾,三疣梭子蟹3.52亿只,牙鲆鱼220万尾,大竹蛏0.3亿粒。

黄海北部近岸海域的中国对虾资源丰富,最高年产量曾达4 991 t(1973年)。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对虾资源量明显下降。开展中国对虾增殖放流前的1980-1984年的平均产量仅200 t,最低年产量40 t。为恢复和增殖黄海北部的中国对虾资源,1984年首先进行了中国对虾标志放流试验。从1985年开始开展了中国对虾生产性增殖放流,取得了明显增殖效果。其中。最高年份为1988年,产量为3 777.5 t。1985-2019年的35年黄海北部共投入资金16 849.1万元用于放流入海中国对虾仔、幼虾246亿尾,回捕增殖对虾27 393 t,直接产值15亿元,投入与产出比为1∶8.9。2013-2019年,黄海北部累计投入资金1 148万元放流梭子蟹12 554.2万只,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辽宁省在2009年统一组织实施辽东湾中国对虾增殖放流试验。2009-2019年,辽宁省共投入资金8 588万元,放流入海中国对虾仔虾118.9亿尾;回捕增殖对虾6 094 t,直接效益86 981万元,投入与产出比为1∶10。辽东湾三疣梭子蟹于2012-2019年共投入资金2 385万元,放流两期仔蟹24 270万只,回捕三疣梭子蟹4 514 t,产值31 631万元,投入产出为1∶13。2013年,辽宁省投入资金174万元统一组织放流褐牙鲆鱼苗220万尾;2019年统一组织增殖放流大竹蛏3 012万粒。

2.2地方组织增殖放流工作

辽宁省积极鼓励各地大力发展地方品种的增殖放流,从2009年开始稳步开展。2009-2019年,地方组织增殖放流苗种302亿单位,包含鱼类、虾类、蟹类以及贝类共32个品种。其中,海水15个品种37亿单位,淡水16个品种265亿单位。


3、增殖放流工作开展情况


3.1增殖放流技术逐渐成熟

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等放流品种繁育技术的不断突破,优质苗种生产及运输能力显著提高,为增殖放流工作提供良好的苗种保证。辽宁省积极开展标识放流、跟踪调查、效果评价等增殖放流技术研究,并建立省级地方标准《中国对虾增殖放流及验收技术规范》(DB21_T 3168—2019)、《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及验收技术规范》(DB21_T 3167—2019),为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2增殖放流工作程序逐步规范

辽宁省成立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领导小组及由省、市、县各级行政、科研人员以及渔民代表参加的现场验收组,明确了各自的工作职责和要求;已初步建立了一套增殖放流工作制度方案和规程,包括《辽宁省近海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实施方案》《辽宁省近海渔业资源增殖放流苗种供应招标实施方案》《黄海北部中国对虾中间培育实施方案》《黄海北部中国对虾、红鳍东方鲀、褐牙鲆相对资源量调查实施方案》《黄海北部捕捞船抽样调查实施方案》《黄海北部、辽东湾近岸海域中国对虾放流验收操作规程》《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验收操作规程》《褐牙鲆增殖放流验收操作规程》等。增殖放流的资金使用、苗种采购、放流验收等系列工作已经做到公正、规范和透明。

3.3民众保护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意识明显增强

辽宁省通过连续多年举办增殖放流活动仪式,广泛吸引社会各界民众参与,中央电视台对增殖放流活动连续2 a进行现场直播,省、地方新闻媒体多年连续跟踪报道宣传,社会民众对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的认可程度和参与热情不断高涨,保护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意识逐渐增强,许多地方的渔民已自发组织起来共同参与增殖放流活动,为进一步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加强渔业资源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3.4增殖放流综合效果日益显现

连续多年的大规模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已初步形成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放流种类的渔业资源量明显增加,初步达到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恢复种群目的。生态群落结构和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初显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经济效益: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的投入产出比为1∶8以上,加上其他相关效益,总投入产出比为1∶10以上,大幅度提高了渔民的收入。社会效益:渔民生产效益提高促进了渔区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了游钓、餐饮等休闲旅游业的发展,使渔民共享社会进步成果。增殖放流也带动了苗种繁育、运输、渔需物资以及增养殖产业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水产增养殖业的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


李成久.辽宁省渔业资源增殖简介[J].江西农业,2020(08):99-100.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水产科学

期刊名称:水产科学

期刊人气:1584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主办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出版地方:黑龙江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5-3832

国内刊号:23-1363/S

创刊时间:1988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