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开展压裂后井筒产生硫化氢成因机理分析的必要性

  2021-03-20    315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由于A区块T1、T2等油井中检测到硫化氢气体,增加了生产及作业施工的风险及难度。通过开展压裂后井筒产生硫化氢成因机理分析,明确了A区块硫化氢产生原因,给出了硫化氢产生的临界条件及防护措施,划分了风险识别区。应用研究成果可以优化指导压裂、检泵、射孔等设计编制,升级管理339井次,降低了施工风险,恢复A区块产油8025t,也为有毒有害气体治理提供借鉴。

  • 关键词:
  • 井下作业
  • 作用机理
  • 施工风险
  • 硫化氢检测
  • 还原菌反应
  • 加入收藏

在A区块T1、T2等油井中,检测到硫化氢(H2S)质量浓度最高达261mg/m3(174×10-6),增加了生产及作业施工的风险。T3井压裂后,下泵施工过程中因硫化氢中断施工90天。为了明确硫化氢产生的原因及条件,并消减施工风险,开展了井筒有毒有害气体产生原因及防护措施研究。


1、国内外硫化氢成因研究现状


硫化氢产生原因分为原生和次生两种。原生成因包括原油伴生与岩浆活动[1,2]。原生硫化氢来源于岩浆活动使地壳深处的岩石熔融,其含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岩浆成分及气体运移,气象、基底断裂等条件[3]。

根据目前国内发现硫化氢油田情况,井筒次生硫化氢主要包括原油、硫酸盐、含硫化合物热化学反应和硫酸盐还原菌(SRB)的还原反应4种。根据A区块地层温度条件,结合返排液硫酸盐还原菌超标特征,后两种反应可能性较大[4,5]。


2、A区块产生硫化氢的原因分析


2.1 水热裂解实验

由水热裂解实验机理分析可知,硫化氢的生成包括:原油水热裂解→重排→脱羰→一氧化碳(CO)→水气转换→产生氢气→原油加氢脱硫→产生硫化氢,硫化氢生成条件相对难些,只能在生成一氧化碳的前提下产生。

1)对A区块的产出液中原油进行热裂解实验,明确是否产生硫化氢、一氧化碳,以及产生的条件。对T9井的采出液进行脱水,对脱水原油进行高温(110℃)裂解,在6h后检测出一氧化碳。

2)对检测出硫化氢和一氧化碳的T3井进行裂解,裂解原油+水+改性瓜胶。实验结果显示,在1h、120℃以上的条件下能产生一氧化碳,原油+压裂液热裂解实验统计见表1。

3)对T3井原油+压裂液清水(B)+滑溜水+缔合压裂液+过硫酸钾+亚硫酸钠进行裂解。混合液在90℃时就开始产生大量一氧化碳,在140℃时开始产生一定量的硫化氢,压裂液混合液裂解实验结果统计见表2。将进一步细化实验条件,找出硫化氢更具体的产生原因及硫的来源。

4)为找出硫化氢的生成来源及生成条件,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仅对T3井原油+过硫酸钾+亚硫酸钠在110℃条件下进行裂解。结果显示,混合液在110℃、48h的条件下产生了一氧化碳,在120℃、24h的条件下产生了硫化氢。将T3井原油+过硫酸钾或+亚硫酸钠在100~110℃下条件下进行裂解。结果显示,加过硫酸钾或加亚硫酸钠都能在105℃下均产生硫化氢,见表3、表4。统计A区块地层底界温度为103~112℃,存在产生硫化氢的温度及物质。

2.2 硫酸盐还原实验

利用原油与水源井中少量硫酸盐还原菌反应,观察2周未检测到硫化氢。对不同类别的油井产出液进行检测,发现均含有硫酸盐还原菌;对产出液水样进行硫酸盐还原菌检测(表5)发现,缝网压裂配液池中硫酸盐还原菌较多,压裂水源硫酸盐还原菌化验结果见表6,但都未达到较高数值。目前调研硫酸盐还原菌达到106个/mL,初步分析硫酸盐还原菌不是A区块大量产生硫化氢的主要原因[6]。


3、井控安全措施


以中断硫源及破坏硫化氢产生条件入手,从预防、保障、消减措施三方面,优化工艺,消减硫化氢,提高现场施工的安全可靠性[7,8,9]。

1)硫化氢消减措施。依据硫化氢易溶于水(溶解度为3.6g/L)、呈酸性的特性开展室内实验,综合考虑施工成本等因素,给出了清水洗井、添加氢氧化钠溶液洗井等措施,井口采用防爆风机强制扩散,保障施工中作业人员安全。表7为硫化氢室内消减措施实验统计。

2)优化施工方案。共提升管理、优化工程方案339井次,现场施工320井次,通过清水洗井、防爆风机强制扩散等的方式均实现安全施工。表8为硫化氢风险井管理措施。


4、结论与认识


1)硫化氢的生成一定与压裂液中的破胶剂(含硫)有关,初步分析产生的临界温度为105℃。

2)硫酸盐还原菌的还原反应,由于其含量较少,不是A区块产生硫化氢的主要原因。

3)通过优化工程方案、采用清水洗井等措施,能够实现安全施工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昊,俞英.安塞油田硫化氢成因研究[J].石油化工与应用,2011,10(10):87-90.

[2]刘光成,邢四骏.渤海某油田硫化氢治理措施及效果[J].油气田环境保护,2014,2(1):20-22.

[3]武萍.超稠油开发硫化氢成因分析及治理技术[J].中外能源,2013,18(6):49-52.

[4]王连生,刘立,郭占谦,等.大庆油田伴生气中硫化氢成因的探讨[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6,17(1):51-54.

[5]张君.东风港油田硫化氢产生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石油化工应用,2017,36(5):57-61.

[6]周勇,李红武,朱金平.关于油田井下作业过程中硫化氢防控措施的探讨[J].中国化工贸易,2012,2(3):231.

[7]王潜.辽河油田油井硫化氢产生机理及防治措施[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8,35(3):349-354.

[8]董慧明.油田硫酸盐还原菌的生物控制技术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07.

[9]李芒,刘建川,邓利民.油气田硫化氢形成机理与安全防治研究[J].广州化工,2013,41(14):38-39.


杨春宇,苗国晶,吴高平.压裂后井筒产生硫化氢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J].石油石化节能,2021,11(03):40-42+6.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国海上油气

期刊名称:中国海上油气

期刊人气:539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海石油研究中心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石油

国际刊号:1673-1506

国内刊号:11-5339/TE

创刊时间:1989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