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探讨影响元杂剧人物形象塑造的因素

  2021-12-23    295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元杂剧,不仅是我国戏剧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一种重要的古代叙述文学方式。在元杂剧中,塑造大量经典的人物形象,至今影响颇深。因此,本文就对元杂剧历史人物形象的分类进行分析,了解典型的文人形象、武将形象和神仙形象,并从中探讨影响元杂剧人物形象塑造的因素,分析元杂剧人物艺术形象和历史真实形象之间的差异。

  • 关键词:
  • 元杂剧
  • 历史人物
  • 文学审美
  • 文学形式
  • 艺术形象
  • 加入收藏

元杂剧是我国文学史上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元杂剧的影响力非常强,该文学形式的形成和发展也标志着我国文学审美正在不断地变化。元杂剧中所塑造的历史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形象非常立体,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


一、元杂剧历史人物的形象分类


(一)文人形象

文人,在现代是指会写文章的读书人,在历史上,是指具有学识和才干,并且具有良好的品德和智慧,在文学和政治上有一定成就的读书人。在分析元杂剧中的文人形象时,可以对文人的经历和身份地位进行具体分析,目前可以将文人形象分成三个类型来进行研究,分别是书生形象、清官形象和谋士形象。

元杂剧中的书生形象也有不同的类型,比如有郁郁不得志的书生,有对爱情矢志不渝的书生等,但是不同类型的书生形象并非单独存在的,而是相互交叉存在的。元杂剧中最常见的书生形象有苏轼、李白等。元杂剧中的官吏形象主要是根据不同的情感色彩来进行分类,常见的官吏形象有清官形象和奸臣形象。关于清官形象的描述和认识,最早是起于司马迁的作品,均具有爱民、善良、刚正、守纪等优点。司马迁作品中的清官形象,也展示出了司马迁的吏治观念。处于封建统治下的普通百姓,要想获得更好的生活,只能将所有的希望寄托于统治阶级,在他们看来,只有刚正不阿、廉政执法的统治者才能营造更好的社会环境,因此元杂剧所塑造的清官形象也是当时普通百姓对社会的寄托和希望的体现。中国在历史上曾长时间处于国家分裂的状态,在战争四起的时代,统治者对于足智多谋的谋士是十分欣赏的,所以谋士形象也是元杂剧中的经典文人形象。在战乱的年代,深谋远虑的谋士,可以起到抵挡千军万马的作用,因此人们对谋士是十分敬佩的。元朝时期,元杂剧作家处于社会的底层,即使他们满腹经纶,但是也没有地方可以施展,所以他们只能通过元杂剧的方式,通过塑造谋士的形象来将自己的抱负进行抒发。所以在元杂剧中,谋士的形象是十分多元化的,比如有护主的谋士,有不得人心的谋士等。元杂剧中所塑造的文人形象是十分鲜明的,是元杂剧中最具代表性的形象之一。

(二)武将形象

武将也是元杂剧中最常见的人物形象之一。在历史戏曲中,为了更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常常会采用打的方式来营造更加生动的戏剧效果。在元杂剧中,可以按照不同时期来对武将形象进行分类,比如有楚汉时期的武将,有三国时期的武将,有隋唐时期的武将,有北宋时期的武将等等。塑造楚汉时期武将的元杂剧作品不多,常见的有《萧何月夜追韩信》,在该作品中,韩信的形象是贫困潦倒的,即使韩信对兵书是非常熟悉和了解的,但他也没有用武之地,后来韩信被萧何相中,但是一直得不到刘邦的赏识,最后才在萧何的大力推荐之下成为刘邦的大将军。三国时期的武将,最常见的人物形象就是张飞、关羽和吕布,三国时期的武将人物形象塑造是非常鲜明的,比如张飞性格粗犷豪爽,而关羽的形象则是骁勇正义。塑造隋唐时期的武将,大部分人物都具有很明显的英雄气概。许多作家在创作元杂剧中隋唐时期的武将形象时,对于尉迟恭具有很强的偏爱,不仅重视描述他对先主的忠心,更是重视描述他的武功高超,最后在他被奸人迫害时表达出极度的愤怒。北宋时期的武将形象,主要是围绕杨家将所描写的,重在表达对忠良的歌颂,以及对奸臣的厌恶和痛斥。

(三)神仙形象

元杂剧中的神仙形象有真假两个类别。在元杂剧中,真神仙都是通过救人于苦难或者经过点化磨砺从而成为神仙的,并且具有长生不老的特点。而假神仙则不具有长生不老的特点,但是具有超然物外的神仙心境,他们不会受到世间的功名利禄所影响。在元杂剧中,真神仙的形象主要有吕洞宾、钟离权、庄周等,假神仙的形象主要有严子陵、陈抟等。

(四)其他形象

除了上述的文人形象、武将形象和神仙形象之外,元杂剧中还具有其他类型的形象,比如义士形象。元杂剧中的义士,是具有很强的仁义光芒的,因此能够在戏剧舞台上经久不衰。在元杂剧中,塑造的义士形象非常多,包括霍光、介子推等等。


二、元杂剧塑造历史人物形象的主要原因


(一)政治原因

元杂剧之所以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主要有三个原因,分别是政治原因、文化原因和经济原因。在元朝之前,一直都是由汉人来统治国家,直至元朝,则是由少数民族建立了统一的政权。元朝统治者在统治过程中,将人种分成了三六九等来进行管理,特别是汉人,社会地位遭受了极大的颠覆,面对巨大的地位变化,汉人无所适从,在各种社会制度上,都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元朝前期,采用中央管理机制,原有的科举制度被废除了,采用了世袭和推举的方式来任用官员,导致许多贵族子弟不学无术,却能享受高官厚禄。这样的官员任用方式,使得许多贵族子弟不仅不学无术,更是容易出现品德败坏的现象,执政能力极差,导致整个社会比较混乱。不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使得许多具有学识、为人正直的仁人志士得不到认同和任用,不久之后,元朝的统治就出现了极大的问题,严重缺乏学识丰富、执政能力强的官员。在此环境下,许多有理想追求的人士只能借助元杂剧的方式表现出来。所以元杂剧中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明显的政治特点。元朝,少数民族执政,但是汉族人口数量多,文化素质也比较高,所以元朝统治者为了巩固自身政权,就设置了三六九等制度,对整个社会人群进行四等人的划分,分别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具有很强的民族歧视。元朝时期,汉人的许多权利都被剥夺了,经常受到其他民族人们的欺负,所以他们只能通过元杂剧的方式来表达自身的不满。

(二)文化原因

元杂剧中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还包含文化原因。元朝时期,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是比较大的,比如蒙古人主要是游牧文化,而汉人则主要是农耕文化,在相互碰撞下,容易产生火花,从而对两族人民造成较大的影响,并且造就新文化,元杂剧便是在该状态下所产生的。元朝统治者在统治过程中,虽然采用了三六九等的制度,对人群进行不同等级的划分,但是对于民族文化的包容性是比较强的。元朝统治者的文化是游牧文化,对于汉族的文化是非常不了解的,为了促进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结合,元朝统治者开办了国子学,鼓励蒙古人学习更多的汉族文化,借此营造更具活力的文化氛围。但是就形式来看,汉族人是并不认可的,因为蒙古族统治后,就废除了科举制度,使得许多出身贫寒的文人学士失去了上升的渠道,所以许多文人学士都进行元杂剧的创作,并且得到了百姓的喜爱,也得到了元朝统治者的推崇,使得元杂剧在元朝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由于元杂剧这一文学形式得到了统治者的推崇,所以许多不得志的文人学士都通过元杂剧的形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也通过塑造不同的历史人物来讽刺当时的社会。

(三)经济原因

元杂剧塑造众多不同人物形象的原因还包括经济原因。元朝时期,贸易是非常发达的,经济比较兴旺,人口数量不断增多,所建造的房屋也非常精美,所以不管是哪个阶层的人民都能够得到不同的生存机遇,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较好的满足,因此人们就逐渐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乐。元杂剧的出现,为元朝人民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精神娱乐活动,因为元杂剧通俗易懂,并且声情并茂,容易得到人们的认可,所以推动了元杂剧在元朝社会中的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比如地域限制,使得许多作者在进行元杂剧作品创作时,很难在短时间内创作出有趣的故事,所以许多作者则借助历史人物来进行创作,塑造出新的人物形象,并且和大众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更好地获得大众的认可。所以元杂剧的发展,以及大量人物形象的塑造,都受到了元朝经济因素的影响。


三、元杂剧人物形象和历史真实形象的差异


因为元杂剧中的人物形象是创造出来的,所以和历史真实形象之间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元杂剧人物形象的塑造受到政治因素、文化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影响,所以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社会性。比如,元杂剧中的王安石,是和苏轼相关联的反面形象,关于王安石的元杂剧作品主要有三部,分别是《花间四友东坡梦》《苏子瞻风雪贬黄州》《苏子瞻醉写赤壁赋》,在元杂剧作品中,关于王安石形象的描述和真实形象是有所不同的,元杂剧中描述苏轼被贬黄州是受到王安石的影响,所塑造的王安石的形象是比较狭隘和嫉贤的。但是在真实的历史研究中,则有专家是认可王安石变法的,因为王安石所提出的变法是有利于改善民生的,能够对豪强起到抑制作用。在清朝时,梁启超先生则是站在更加公平的角度对王安石变法进行客观的分析,从而改善人们对王安石形象的认知。

在元杂剧中,尉迟恭的形象是武功高超,对先主十分忠心,可谓非常完美和传奇。但在真实的历史中,尉迟恭也是有缺点的,比如自负,面对道宗的劝解,竟然将其打伤,该历史事实则是将尉迟恭自负的形象鲜明地展现出来。总而言之,作者在进行元杂剧人物形象塑造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必然和历史真实形象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在判断历史人物时,我们也应该查询不同的历史文献,来作出更加公正的判断。

综上所述,元杂剧塑造了大量不同的经典人物形象,并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作者将历史人物和当时的生活相结合,使得所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更加贴合当时的社会生活,个性更加鲜明,从而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喜爱。


参考文献:

[1]秦燕南.对元杂剧中历史人物形象的分析[J].文学教育(下),2021,(01):50-51.

[2]石济暄.论元杂剧<江州司马青衫泪>的人物形象[J].艺术教育,2020,(07):108-111.

[3]周蕴灵.元杂剧中的恶吏形象分析[J].戏剧之家,2020,(11);:23-25.

[4]胥斐然.元杂剧历史人物形象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9.


文章来源:李珉.元杂剧历史人物形象的研究分析[J].戏剧之家,2021,(36):48-49.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四川戏剧

期刊名称:四川戏剧

期刊人气:1589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四川省文化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艺术研究院

出版地方:四川

专业分类:艺术

国际刊号:1003-7500

国内刊号:51-1087/J

邮发代号:62-112

创刊时间:1988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