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论竹笛与戏曲音乐的千丝万缕关系

  2021-04-21    241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竹笛带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在我国乐器行列中占有重要的艺术地位。戏曲同样具有中国音乐特色,戏曲的绚丽多彩离不开各式样乐器的配合运用,竹笛就是众多伴奏乐器之一,为戏曲增添更加靓丽的色彩。同样的,戏曲也使竹笛有宽阔的发挥空间。本文将从戏曲的乐器应用的角度进行探究,以展开讨论竹笛与戏曲音乐之间的千丝万缕的关系。

  • 关键词:
  • 千丝万缕
  • 戏曲音乐
  • 竹笛
  • 音乐
  • 加入收藏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在这广袤的土地上有着丰富的音乐文化。竹笛在我国也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有着中国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文化色彩,常常被用于各大型音乐活动。《乐书》有云:“笛之涤也,可以涤荡邪气出扬正声,七孔,下调,汉部用之。盖古之造笛,剪云梦之霜筠,法龙吟之异韵,所以涤荡邪气,出扬正声者也,其制可谓善矣。”它灵动而又婉转的曲调传扬着中华千古正气,能够陶冶人们的性情,传达更深层次的思想。那么竹笛与戏曲又有怎样千丝万缕的关系呢?本文将通过探讨竹笛与戏曲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分析民族文化中南北竹笛所体现出来差异性,进而进一步理解竹笛与戏曲之间的联系。


一、竹笛音乐的发展历史


笛子是深受我国各族人民喜爱的乐器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具备着独特的魅力和风韵,赢得了全球的青睐。在20世纪50年代,竹笛得到更大的发展舞台,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的成功举行,将竹笛演奏者出色的演奏本领展露无遗,因此竹笛音乐逐步由民间形态向专业形态转变。中国竹笛音乐制作更加具有地域特点,能表达作曲者或演奏者对世界的另一种独特态度。因此,竹笛更具有独特的创造意境。

(一)地域性、民间性的特色

不同地域的创造者都会有各自的特点,其语言文化、生活方式、习惯风俗等各个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人文性和地域性,他们通过音乐反映出关于民族的情感表达。竹笛在20世纪50年代的发展变化较大,这段时期涌现了许多优秀的曲目。这些音乐创造都是建立在民间音乐、戏曲音乐的基础之上,使竹笛演奏更具地域性和民间性。比如竹笛演奏家冯子存、刘管乐、赵松庭、陆春龄等,在竹笛界乃至于音乐界都是响当当的泰斗级人物,他们都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赵松庭先生少年有成,在少年时代就学习昆曲、乱弹、徽戏等戏曲,长年的积累使其在戏曲方面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他的著名代表作《三五七》《二凡》就是根据地方曲牌改编而成的。

(二)专业性、多元性的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后,竹笛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呈现出专业性和多元性的发展趋势。很多音乐学院开始系统教学竹笛,不仅在创作上传承了历代精髓,更是在风格上有更大的突破。比如一些更为经典的代表作《牧民新歌》《扬鞭催马运粮忙》《帕米尔的春天》《春到湘江》等,这些作品呈现出竹笛创作风格的多元化和专业性。另外著名笛子演奏家俞逊发先生的《秋湖月夜》《琅琊神韵》《汇流》《赤日》等也非常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由此可以看出创作者在新的时代下,将内在思想巧妙结合,使竹笛创作与演奏进入空前繁荣的时代。

(三)现代化、新音乐时代

到了20世纪80年代,竹笛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80年代之后,社会呈现出自由、民主和探索精神的时代氛围。因此在这一时代,无论是竹笛的发展,还是中国音乐的发展,又或是中国经济的发展,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这也是竹笛发展的新音乐时代,80年代之后艺术家创作的笛曲更加具有现代化的特点。比如《竹迹》《苍》《神曲》等,都具有更加强烈的个性,更加饱满的色彩。


二、戏曲音乐的构成


中国戏曲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兼具诗、乐、舞三者一体的形式。中国戏曲主要是由声乐和器乐两大部分构成,其中声乐占据主导地位,是构成戏曲音乐的主体。中国戏曲音乐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时代,在第一个时代,戏曲中所唱的都是长短句曲牌的高腔和昆腔。我们也都知道高腔具有“一唱众和,锣鼓击节”的重要特点,也就是由角色进行独唱,在句末增加帮腔或是接腔。到了16世纪,戏曲逐步具有新派特点,实行了文人制曲并且定腔定谱的创作模式,在演奏中也增加了笛、弦乐器进行伴奏。改良后的戏曲,不仅增添更多的戏剧性,还增添了更多的舞台氛围,这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和升华戏曲中的情感冲突,以加强作品与观众沟通的纽带,传达戏曲中的思想感情。

戏曲音乐的重点是在唱腔部分,对唱腔的要求非常高,不仅要求演员有丰富饱满的情感,还要能求演员带动观众的情绪,进一步将戏曲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出来,也就是唱腔中的韵味。以黄梅戏为例,黄梅戏的唱腔主要包括“花腔”“主腔”“三腔”,其唱腔温婉动人。黄梅戏具有生活特色,其题材主要来自群众生活,带有浓厚的乡间气息。

戏曲音乐的伴奏具有进一步表达戏曲内容,营造良好的舞台氛围,带动观众的情绪,将情节推向高潮的作用。例如黄梅戏的伴奏乐器是以打击乐器为主,锣鼓声声响能够进一步推动戏曲情节发展。另外黄梅戏中的乐队编制分为吹、拉、弹、打四部分,往往根据剧情的需要来进行乐器和人员的调整,通常是扬琴、唢呐、鼓板、笛子等各一人,当然也会根据不同戏曲进行调整,以符合不同曲目的人员配备问题。黄梅戏中的乐器伴奏中具有重要地位,而其中,竹笛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此可以看出,竹笛在所有的戏曲当中,都是核心组成部分,能够使戏曲表演更加完善。


三、竹笛在戏曲音乐中的运用


竹笛分为南北两个派别,这主要和地域性有很大的关系。它们的音色特点都有着很大不同,不同地域的竹笛带有不同文化色彩,自然在戏曲中的应用情况也不尽相同,下面将从两个派别分析南方竹笛与北方竹笛在戏曲中的运用,以进行分析竹笛与戏曲之间的千丝万缕关系。

(一)北方竹笛在戏曲音乐中的运用

北方竹笛以梆笛为首,它的基本结构与曲笛比较接近,但是声音会更加洪亮高亢,这也和北方民族的个性特点有很大的关系。在我国,梆子戏深受北方人民的喜爱,它的剧情冲突比较大,而且节奏感非常强烈,它的唱腔也非常的高亢和激越,可以在毫不掩饰的情况下表达思想情感。所以北方的竹笛在梆子戏中有非常好的音乐伴奏效果。这也对竹笛的伴奏技巧提出很高的要求,例如舌和指需要相互配合。在给“二人台”配乐时,需要配乐的节奏感更快更强更突出更明显,可以把戏曲的情节推向高潮,北方竹笛在这过程中就显得非常出色了。还有在一些淮剧音乐中,北方竹笛的作用也比较重要,它能使曲调更加丰富饱满,使淮剧的水准得到更高的发展。

其次,“二人台”主要还是流行于河北、山西等地,竹笛的伴奏在“二人台”的戏曲中表现得比较出色,例如笛子演奏家冯子存先生所创作的《喜相逢》《五梆子》等都带有比较明显的“二人台”特点。经过冯子存先生的改编和多次实践,他将原来的D调曲笛伴奏改成了G调梆笛伴奏,[2]使其整个旋律节奏会更快和更加有推动性,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将戏曲推向高潮,推动所有观众的情绪。比如在比较本土的《喜相逢》中,竹笛会在戏曲的各个环节进行伴奏。尤其是戏曲中的洞房环节的伴奏,后来经过冯子存先生的改编,改为竹笛独奏,来表现惜别之情。乐曲的开头比较缓,主要是想表现出生死离别的情谊,接着就是第一次的变奏,通过更加轻快的节奏,来表达重逢的喜悦之情,还有第二次变奏是情感积蓄的过程。而第三次变奏则是将音乐节奏更进一步,释放重逢后的情感。

另外,竹笛在秦腔戏曲中也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秦腔戏曲中的表演手法。秦腔具有北方地域特点,主要由“花音”“苦音”两种感情色彩强烈的音调组成。其中,“花音”比较欢快清越,“苦音”低沉忧伤,带着悲怨色彩。秦腔中的代表作《秦川抒怀》,是非常有陕北特点的戏曲。作者马迪运用了压揉音的技法,使笛子吹奏出更具风格的“碗碗腔”,从而表达出作者在整篇戏曲的腔调。

(二)南方竹笛在戏曲音乐中的运用

南方竹笛则是以曲笛为主,曲笛的音色比较圆润、婉转灵动,在演奏时多注重颤、叠、赠、打等技法。南方的戏曲种类比较多,形式多样,本文以比较突出的昆曲作为分析对象。昆曲具有南方戏曲温柔婉转的特点,在行腔更能体现出这一风格。比如江先渭先生的《姑苏行》,以及赵松庭先生和曹星的《幽兰逢春》,就受到昆曲的影响。《姑苏行》中的昆曲旋律片段与结构相对比较完整,由此可以看出江先渭先生将昆曲灵活用于其中,在技法上使曲子更加悦耳,在情感上更加感人,使昆曲得到更好的发展。

昆曲的音阶和曲笛的音阶结构完全一致,尤其是在旋律音阶上,同样都是五声音阶。昆曲会根据角色行当有生、旦、净、末、丑五种分类,在戏曲舞台上,为了能更加贴近角色的表演,竹笛演奏者就会根据不同角色改变调门。另外在昆曲的演奏中,曲笛会按照“依字行腔”和“贴调”的技法进行演奏,主要是为了融合好昆曲的“带腔”与“润腔”,使其二者更加贴合。除此之外,曲笛表演者还会根据不同的剧目进行不同演奏,同时根据剧目中的角色决定曲笛所使用技巧和方法。比如昆曲作品中的《长生殿》《单刀会》等,曲笛演奏者会根据曲目进行伴奏、结构、音色上的调整,以符合戏曲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情节变化。


四、结语


我国是个文明古国,在戏剧音乐的造诣上有着至高成就,竹笛则能为戏曲增添更美丽的色彩。竹笛在我国戏曲的应用中有着非常重要地位,不仅能帮助戏曲使角色更加突出,使情节更丰富多彩,还能推动情感递进,烘托整场的演奏氛围。而中国戏曲则为竹笛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使其在广袤的音乐大地生根发展,并结出更加绚丽灿烂的花朵。因此,竹笛与戏曲音乐是相辅相成、相互交融、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刘浩宇.试论竹笛与戏曲音乐的关系[J].知音励志,2017,(3).

[2]肖兴云.浅论竹笛在戏曲音乐中的运用[J].当代音乐,2017,(16):63-64.

[3]吴丽蓉.竹笛在戏曲音乐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6:71-71.

[4]王晓时.论竹笛乐曲的创作与教学[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2:121-121.


张子璇.论竹笛与戏曲音乐的千丝万缕关系[J].戏剧之家,2021(13):20-21.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国文艺家

期刊名称:中国文艺家

期刊人气:2661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国文联出版社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艺术

国际刊号:1007-8932

国内刊号:11-3887/J

创刊时间:195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