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景观设计观的演化进展

  2020-02-18    202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从古至今,景观设计因为景观设计观的差异,所呈现的风格特征也不尽相同。基于此,本文就针对景观设计展开了研究,并着重探讨了景观设计观动态演变的多重因素及其综合作用的结果,旨在启示当代景观设计工作者须与时俱进,时时更新景观设计的观念,进而推动景观设计行业的有机更新与发展。

  • 关键词:
  • 动态演变
  • 意识形态
  • 景观概念
  • 景观设计观
  • 加入收藏

景观如果从“留下人类文明足迹的地区”这样一个概念出发,几乎可以契合当今景观词义、概念以及设计观念的一切所指。“景观”这一词汇从人类美好的理想景象出发到成为一个涵盖诸多景象的名词,其间的演变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变化而发展的。人类有关景观的概念与观念从最初的花园的意象,推进为以自然风景为主体的场景(Placescape)所指,再发展到今天以人造场景为主体的所指,其外延已经扩大了太多。景观从最初反映人们对大自然的一种尊敬与崇拜的概念到如今发展成人类自我崇拜的载体,其间的经历是与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及全社会的意识形态紧密相连的。


一、农业社会形态下的景观设计观念特质与成因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在其撰写的《理想国》一书中论述道:“我们理解的客观现实世界其实并不是真实的世界,只有理式(Idea)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现实世界只不过是理式世界的摹本,而艺术世界也无非是现实世界的摹本。”柏拉图“摹本的摹本”的理论不仅影响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对于世界的看法,而且直接影响了随后的一系列美学理论。亚里士多德的模仿学说就直接将自然作为艺术的标准。如此一来,欧洲在整个古典主义时期的艺术都以写实主义的“模仿”为主,无论绘画、雕塑还是戏剧都是以模仿为能事。这样,我们就能比较清晰地认识到古典主义时期人们对于景观的态度与思维方式了—大量自然物被引入人类的生存空间里,人们认为自然之物里隐藏着上帝的“理式”,应该尽情追寻与品味才对。在整个神权与宗教至上的时代,我们可以发现景观的词义是与“美”相关联的,而这种美感形式是随着宗教观的强弱而不断变化的。比如早期的景观在大多情况下与“崇高、伟大、庄严、宏伟”等相关联,尤其是在欧洲中世纪,更是唯“庄严、繁缛”等独尊。当然,在那个时代的社会语境中,景观的意义还在于农业社会形态下人们对大地的重视与尊敬,这也就使得景观的词义逐渐进化为与大片植物和土地的规划等相关问题。

伴随着人性的复苏,文艺复兴带来的不仅是多样化的个性表现,而且随之而来的巴洛克、洛可可等风格,也将“华丽、璀璨、精致与柔情”等美学意象带进了景观。浪漫主义的“优美、浪漫”成为一个时间段的主旋律是如此自然而然,这一切皆是因为其美学诉求对象是人本身。人性在环境的诉求上寻找着有关“优美、浪漫、雅致、华丽”等的美学意象。而且随着世界的进步与对于“美感”需求的不断升级,人们对“美感”的理解与认识也不断发生转变和演进。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是19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其关于“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论题与观点似乎与“理式”存在某些契合现象,但实质上却存有“人”与“神”之间的巨大差异性。理式是属于上帝的旨意,而黑格尔的思想则是人类的美好理念。人类在不断地寻找有关“美的形式”,寻找那些令自己感动的形式。浪漫主义的蓬勃兴起与发展绝不仅仅是优雅的曲线及异域风情而导致的审美趋向,它实质上同样是人文主义复兴的产物,是人类从宗教的禁锢中释放出的人性梦想!因此,浪漫主义成为影响那个时代的主流艺术形式是完全能够想象的。

从广义上讲,设计是为了解决人们对于物质的需求问题。而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在农业社会形态下,人类的物质拥有形式是非常有限的。依据社会学家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人类中的绝大部分人群在那个年代尚处在生存的基本需求阶段,人类的一切活动几乎都与如何摆脱忍饥挨饿的处境相关,也就是说这类人群的需求层次主要集中在为获得生存所最基本的物质需求上。然而那个时代,人类的绝大部分财富几乎都集中在宗教集团、皇权贵族、封建领主等少数统治阶层、贵族集团手中,也只有这样一部分阶层的人才有着对生活必需品之外的额外需求(精神需求、审美需求等),而这样一部分人的需求,在美学领域里的体现无外乎是“华丽、绚烂”之类的梦想营造!因此,这个时期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集中在“装饰风格”的营造上也就顺理成章了。

“DESIGN”一词在1588年出版的《牛津英文词典》中最早被提及,牛津词典对“设计”的解释是“为艺术品……(或是)应用艺术的物件所作之最初绘画的草稿,它规范了一件作品的完成”。这样的解释也充分证明,在那个时代,人们对于设计的理解就是对于人造物的美化问题!而在景观设计领域,我们所看到的法国古典主义设计风格以其雄伟、华丽、宏大而浪漫的情调在凡尔赛宫绽放后迅速在欧洲蔓延,并成为各国王公贵族竞相模仿的对象,便是对此的典型例证。这也是景观的词义在那个年代被定义为“运用天然和人工元素进行设计并统一的艺术”的意义所在。


二、工业社会形态下景观设计观念特质与转变


工业革命以前,城市居民的构成大致可以归纳为城市手工业者、小商业经营者、服务行业从业者、货币交易从业者、政府或国家机器构成人员、宗教人士等以城市为栖息地和生命依存的居住者。这样一类的城市居民从数量上来说是非常有限的。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各类重工业、化学工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蓬勃的时期,一个新时代——工业时代宣告了来临。工业革命以后,大量的生产企业因发展的需要迫切需求职业工人,于是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工人阶级也就此诞生。工人阶层的物质需求量不断增长,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工人们及其家庭需要住房、衣物及其他日常生活必需品,这样一个庞大的需求不仅导致一种新型的设计类别——工业设计的诞生,同时也导致设计的概念发生了本质性的转变。传统的作坊式手工艺生产被机械化的批量化生产所代替;设计受众从传统的王公贵族和宗教组织变成了人民大众;传统烦琐、矫揉造作的华丽风格被朴实、简化的功能主义所取代。设计显然已不仅是有关审美的话题,它在这个年代同时涵盖了功能、形式、经济、材料、生产技术,甚至运输、包装等与之相关联的延伸产业之间的关系。就比如,1980年国际工业设计学会联合会(ICSID)就曾在巴黎举行的第十一次年会上对工业设计的定义做过如下修订:“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叫工业设计。”而体现在景观设计领域里则是:“景观设计是一种包括自然及建成环境的分析、规划、设计、管理和维护的职业。”

当然,任何社会形态的转变不可能缺少思想家的参与与推动,德国伟大的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从某种意义上讲,开启了西方现代思维形态的大门,他曾经发表过一句著名的言论:“请看在上帝的分上,把我与其他人区分开吧!”这一言论不仅掀开了个人主义的历史篇章,而且在此后近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几乎所有现代性的解释者都强调个人主义的中心地位”。很显然,随着工业化时代的科学、技术及技术转移所带来的城市的蓬勃发展,工业化、个性化设计已然成为设计美学的主导方向与发展主流。从此无限丰富的表现形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人类开始了一场以标榜个性为核心的形而下大追逐。这场形式主义大运动贯穿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法国的新艺术运动、俄国的至上主义运动、荷兰的风格派运动等一系列风格主义运动。这些艺术设计思潮及运动的核心就是人类已然从神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开始从释怀—自满—沉醉—疯狂的一系列表现,来歌颂与展现人类自身的伟大创想,“人定胜天”的思想在这个时期成为社会的主流。人类的这种世界观必然会影响到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审美体系自然居于首位。因此在整个工业化时代,景观设计不仅从概念上得到了巨大的转变,而且风格化的倾向异常强烈。

“上帝死了!”那么人类的依托何在?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物质繁荣似乎给人这样的启示:先进的科学技术能改变世界,并能将人类带到另一个幸福的彼岸!于是“科学技术”一时间在现代人的心目中成为新的偶像,而且逐渐衍变成新的救世主角色。也就是说,当宗教面临危机时,“科学技术”作为一个临时的替代品,变成人类膜拜的对象,于是一场蓬勃兴起的工业革命热潮席卷世界。既然是讲科学,那么有关人与自然的科学关系也就摆到了议事日程上来。人类若要在地球上生存下去,就必然涉及栖息地的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地选择住宅基地?如何使得住宅与周边环境协调?如何利用现有环境资源?如何预见未来将要发生的状况?如何组织基地内的系统功能以及与其他基地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于是景观领域开始把关注点放到了人类栖息地的规划设计问题上。这也就是F.L.Olmsted在哈佛创立景观规划专业的意义所在,也就是人们无限困惑的——为什么景观设计要称为景观建筑学的意义所在。因此“景观设计是一种包括自然及建成环境的分析、规划、设计、管理和维护的职业”就成为新时期的定义。

景观首次与建筑的结合是社会形态的工业化与宗教崩裂的双重结果,也是人类将设计从艺术中衍变出来的过程,同时也是设计与科学技术紧密结合的自然需求。但是人类对技术盲目崇拜与过分依赖的结果却是人类可利用的资源越来越少;人类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冷漠;人类除了要面对各种无法预测和防范的自然灾害外,还随时受到战争的威胁,而其终极威胁却来自人类最伟大的技术成果——核技术。人类在经历了百年的工业革命以后,在获得了无数技术成果的享乐以后,又不得不面临新的问题与威胁。“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这样一个亘古的命题成为人类难解的结。于是在迫不得已的状况下,人类开始反思技术发展的结果究竟给人类带来了什么?电器产品在解放人类的劳动强度的同时所带来的巨大能源耗量究竟是一把双刃剑的哪一面?人类通过技术控制自然却反遭自然报复的原因又是什么?造成地球表面温度不断上升的原因是什么?人类如何可持续发展下去?……太多的不解带给当代人类的思考结果是可持续性发展概念的蔓延。而在可持续性发展概念之下的生态学开始成为当今最热门的专业与话题之一,每年不间断地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的各类环境研讨会似乎已成为常态。因此,景观设计成为“使我们的环境得以可持续发展的职业”也就顺理成章了。


三、结语


经过对不同社会形态下的景观设计风格、形式语言的比较,可以得出景观的概念与设计观念是随着社会的整体变化而不断演进的,这种演进从某种层面上讲是多重作用的必然结果。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会导致不同的设计思维,不同的技术也会导致不同的设计概念,人类的不同社会层面也会导致不同的设计需求。因此,作为一个景观设计工作者绝不能固守常规,被许多的理论所吓倒,一定要因时而进,不断挑战自我才能保证景观设计常更常新,使景观设计行业处于不断新陈代谢的生命律动中。


李文娟,易西多.动态的景观设计观[J].美术大观,2019,(5):90-91.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艺术设计研究

期刊名称:艺术设计研究

期刊人气:1073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北京服装学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艺术

国际刊号:1674-7518

国内刊号:11-5869/J

创刊时间:1992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