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三教文化背景下崆峒山景观空间营建的艺术体现

  2022-02-28    124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本文基于崆峒山长期历史发展所形成的三教并存的空间格局,研究多元文化背景下景观营建中的空间艺术。研究中运用了田野调查、文献分析、图解分析等方法,分析崆峒山文化景观的历史演变过程,探究多元文化融合下的景观空间组织手法与营建艺术,解析儒释道三教景观的空间特征,归纳崆峒山多元宗教文化景观个性背后的空间营建包容性特征,总结出三教景观营建艺术的共质性。本文对弘扬我国优秀传统建筑文化与和谐人居智慧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 三教共生
  • 传统建筑文化
  • 文化景观
  • 空间格局
  • 营造艺术
  • 加入收藏

多元文化共融共生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国内有多处多种宗教建筑共居一处的案例,例如宁夏中卫高庙、固原九龙山、山西悬空寺等,甘肃崆峒山则是西北地区的典型代表。崆峒山位于甘肃平凉市,是西北民族走廊与中原地区的交汇处,有着特殊的丹霞地貌景观。自然的地理地貌因素,为崆峒山独特的文化景观形成打下基础,而自然环境与文化的辅助,又使得崆峒山成为西北地区多元文化共融共生的典型代表。本文基于崆峒山三教并存的分布格局,探究多元文化背景下空间营建艺术,指出文化景观个性背后的空间营建艺术共质性、包容性特征。


1、崆峒山文化景观与三教并存


1.1 崆峒山文化景观历程演变

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下,景观会呈现不同的历史阶段和形态,这种演化是随时间而持续的,使文化景观呈现动态的特征,涵盖时间变化与空间变化,形成独特的发展脉络。从史书中可以看到,有关崆峒山和道教的关系,最早可上溯至上古时期的轩辕黄帝。《史记》记载:“(黄帝)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1]。在后世看来,黄帝问道就成了道教的起始源头。秦汉时期,秦始皇和汉武帝效仿黄帝,登临崆峒。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记载相对于其他时期要少,这与当时陇东地区各割据政权混战,没有适合修炼的和平环境有关。唐宋时期崇奉道教,崆峒山道观的兴建也就从此开始,这也是道教发展的关键时期。金元时期崆峒山经历了多次重修。此时,崆峒山作为道源圣地吸引众多道门精英的关注,崆峒山的知名度有了很大提高[2]。明清时期崆峒山的营建是卓有成效的,漫山遍野的建筑更为宏伟[3]。不同历史时期兴建与重修的积累,奠定了崆峒山今日的道教文化景观的营建格局。

从现有资料来看,佛教在北魏时期就进驻崆峒,佛教文化景观可追溯至隋末唐初,崆峒山明慧禅院开山祖师仁智,于大唐间创建丛林,唐太宗御赐田宅。据嘉庆《崆峒山志》[4]和民国《平凉县志》[5]记载,崆峒山真乘寺内有金大安二年(1210年)铜钟,钟上铭文曰:“崆峒明慧禅院开山祖师讳仁智,于大唐间创建禅林,唐太宗御赐田宅,历代六朝云。”宋元时期崆峒山其余四台也各建寺宇,这一时期的广泛营建,使得崆峒山寺宇规模迅速扩大。因佛教为外来文化,经过历史的沿袭、文化的吸收借鉴,成就了如今多元宗教建筑包容共生局面。儒家多有融于道佛两教。最早于明朝三教洞在岩石上开挖形成,三教洞的道士在烧香供祀本教尊神的同时,也崇祀佛教、儒家神灵。

儒释道大体上采取相互包容和睦的态度,到了明清时代,这种包容的趋势更为明显。崆峒山上佛教寺院与道教庙观交相林立,甚至在道观中塑立佛教尊神、儒家大师的现象。三教在这种和睦相处、互相包容的局面下共同发展。

1.2 三教共生下景观格局分析

崆峒山山势西高东低,充分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建筑随之变化高低错落,为文化景观提供了很好的地形环境基础。从北部山脚下上行,抵达中台,以中台为中心延伸出东西南北台;顺着中台西行进入天梯序列空间,以天梯为轴南北两侧均有建筑分布;通过天梯到达皇城,南边为险峻的雷声峰,北边为天仙宫;再向西行,到达海拔最高点香山混元楼(图01)。

1.2.1 显而不浅,山云茫茫——道教

在道家思想中,认为成仙得道是修炼目标。既要成仙,选择离天越近的地方修炼就越有利,那么修建在山顶上的皇城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皇城相对于崆峒山整体建筑而言显得十分突出,它结合不同地形和景观条件,将文化思想与建筑景观融合,其朴素庄重的氛围形成与佛教成完全不同的观感。登上皇城眺望四野,整个建筑群背依六盘山,西南面向弹筝湖,整体生态环境以及风水格局都很符合道教关于景观的思想。再向西行,到达海拔最高点——混元楼,它属于道教建筑,与皇城一样显露在崆峒山上。同时,在天梯空间序列上,药王殿、遇真宫以及磨针观,都是比较显露的建筑,站在中台朝西仰望,就能看到建筑随着地形变化所显露的特征(图01-a)。

1.2.2 隐而不闭,山林胜地——佛教

佛教寺庙的选址,通常会在满足建筑空间布局的情况下,考虑远离世俗,所以佛教建筑大多为营造庄严而神秘的意境,以及曲径通幽的道路空间,将建筑群落与树木相互交融,避免直接古板的联系,被树木丛林隐蔽起来,佛教文化与景观的处理就此形成。比如佛院法轮寺,在行进过程中就能更好地沉浸在佛教文化景观之下。佛院里的凌空塔作为佛教建筑的标志物,突出明确。七层的凌空塔非常显眼,佛院本身又被丛林掩映,这就是佛院隐秘的代表。法轮寺向北行曲径通幽处,佛教的莲花寺与千手观音堂就出现了。与法轮寺不同的是,这两个地方更静谧,更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隐秘在丛林中(图01-b)。

1.2.3 险而不僻,三教圣地——儒家

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三教洞,位于天梯中部。作为山腰处衍生的平台,与栏杆相搭配限定边界,丰富了空间层次。同时很好地展现出“天人合一”的观念,依地势展开,顺应地形。三教洞南边为悬崖峭壁,北边是天梯,南北高低落差较大。建筑坐西朝东,远瞰平凉,近瞰中台,西背山东面水,体现了“负阴抱阳”的中国传统风水理念(图01-c)。


2、三教文化景观空间营建艺术


2.1 道教——皇城空间特征

道教建筑注重与大自然的协调统一,选择最佳的地理位置以及方位。皇城建筑与山体地势融为一体,十分融洽,既体现了灵活多变的自然美,也体现了秩序井然的建筑美。皇城主要以东西向为主轴线一一展开:天梯—牌楼—太白楼—真武殿—玉皇殿。将体量较高大的建筑作为主体,置于主轴线上,体量较小的放在南北两侧。但南北两侧具有不对称性,且随地形呈多变态势,以体现道教“道法自然”思想的灵活性。位于东面的牌楼在道教建筑中比较多见,利用牌楼分隔空间从而增加层次感。太白楼作为过庭式入口,也是高潮空间的衔接部分,衬托着体量较大的真武殿。大殿后的通行空间被作为皇城建筑群落的收尾,建筑之间仅有1.5m宽的道路空间。此时,空间布局的旷奥在此形成对比,增加了行进空间中的整体节奏,从而烘托真武大殿的主导作用及庄严感(图02-a、d、g)。

2.2 佛教——法轮寺空间特征

通过中台上行穿过林荫道,凌空塔及法轮寺映入眼帘,从而在整体上构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特点。就佛教而言,法轮寺的营造手法相对于中国其他古建筑类型而言,更强调空间序列的引导性和层次感。法轮寺的空间序列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其中,突出大雄宝殿的宏伟庄严,引发信众的崇敬心态和宗教体验。同时,多进式庭院产生空间上的层次感,层层递进,通过高差的起伏变化,营造精神感知以及小中见大的意境。佛院按照同一条轴线对称布置并向北延伸,将体量较小的建筑元素分布在轴线两边,使得中间轴线为主,两边为次,主从对比的空间布局也由此形成有机统一体,营造庄严的宗教空间。在纵向空间中,跟随地势的变化形成北高南低的高差错落,步步高升的状态使内心庄严感油然而生。佛院西北角的塔院依附于法轮寺,两个相邻的空间相互渗透,增加了从层次感建立起的多样感观和感受(图02-b、e、h)。

2.3 儒家——三教洞空间特征

儒家文化景观多融佛、道两教,与之共存,专门用来供奉孔子的庙宇园林比较少。儒家思想本身比较内敛,在崆峒山,其建筑更多表现为与佛、道结合的形式,和合共生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其中,最具三教共生和合之特色的非三教洞莫属,对于共生和谐相处有着象征意义。三教洞坐落于天梯中段南侧,是在岩石上开挖形成,山体与建筑共筑,因为是石质洞,故花费了十多年才修建而成[6]。踏入悬挂着“三教洞”匾额的月亮门,较小的空间体量一览无余。这里,月亮门所呈现的是古典园林手法中的透景,兼具功能性与观赏性。院落中与三教洞相对的是飞升阁,除此之外,并无明显构筑物,一切都是为了衬托三教洞这个主要建筑元素形成主次对比。三教洞内祀释迦佛、老子、孔子彩塑坐像,此洞显示了崆峒特色,即三教共存一山,“大道归一”。三教洞原洞门对联写道:“至道无穷三教后先一揆;真诚不替万家遐迩同心”(图02-c、f、i)。

三教洞是儒释道三教共生的最好例证,它表现了一种和合共生、兼容并蓄的和谐气氛。这种儒释道并存、人与自然融合、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表现,是崆峒文化的灵魂所在。


3、三教营建艺术共质性解析


三教建筑的营造艺术吸收并融合了三家文化思想,可见历史意义深刻。具有空间形态的人文景观,皆是建立在自然环境基础上的文化景观,相互包容和融合,才有了三教共生和谐相处的景象。崆峒山三教并存的空间格局,带来的是和合共生共荣的局面,经过长期的相互借鉴发展,形成了营建艺术的包容性、共质性智慧。

(1)“人—建筑—自然”天人合一。多元文化景观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不同建筑和不同思想并行,体现了“和而不同”的境界,以及遵循自然界法则,与天地万物共生共处,顺应万物生息规律。在良好的环境主体下,择址时就与自然和谐共生,并且与山林结合一起引导空间,也就印证了思想引导景观走势的重要性。

(2)共同的建筑语言。“和”的观念不仅表现在建筑群落布局上,而且还体现在构筑元素上。钟鼓楼在佛教建筑中的运用较为常见,而崆峒皇城的钟鼓楼在共质的基础上加入了太极八卦元素,表达了和合共生理念,相互衬托融合。佛教建筑中的钟鼓楼是在一层的客堂基建之上呈现的,功能性要比道教中的还要多元化。

(3)“一组一院”中国传统院落的体现。庭院是组织建筑空间的主要方法,以围合院落的方式进行空间形态的划分,以轴线串联主要的建筑单体,使得在行进于变化空间的过程中,情绪感知也随之变化。这也正是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序列的通性,共同的空间格局特色就此形成。


4、结语


作为宗教圣地的崆峒山不仅仅是时代文明的象征,更是中国传统建筑营建艺术的映射。三教共居崆峒山的状况是历史长期发展演变所形成的,其营建艺术依靠浓厚的文化积淀,使不同的文化在本地区长期保持包容并蓄和合的局面,从而形成三教共生共荣之境。本文以分布在崆峒山上的宗教文化景观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文献资料与调研情况,从时间和空间上对景观格局与营建艺术进行解析,总结归纳出其营建艺术的包容性、共质性。三教各居其位,利用不同的地理自然环境各取所需,营建空间上适得其所,取得了和谐共生的景观效果,背后蕴含着我国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人居智慧,同时也对建构当前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文化景观建设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卷1五帝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2006:6.

[2]孙燕.崆峒山道教历史沿革及现状研究——发展中的内韧与现代化机遇[D].兰州:兰州大学,2016:16.

[3]张鹏.崆峒山道教研究——以营建为中心的考察[D].兰州:兰州大学,2013:14-15.

[4]张伯魁.崆峒山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62.

[5]凤凰出版社.中国地方志集成·甘肃府县志辑(第13册)[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377.

[6]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崆峒山管理局.崆峒山新志[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8:67.


文章来源:韩佳欣,崔文河.基于三教共生背景下崆峒山景观空间营建艺术研究[J].室内设计与装修,2022,(03):114-115.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建筑技术

期刊名称:建筑技术

期刊人气:1835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建筑

国际刊号:1000-4726

国内刊号:11-2253/TU

邮发代号:2-754

创刊时间:1970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