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文旅融合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2024-02-07    16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与灵魂,传承农耕文化是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核心任务。湖南省位于中国中南部,地理位置优越,拥有悠久的农耕文化历史,积淀丰富的传统农耕文化资源。以文旅融合为研究视域,深入探究湖南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分析其优势与劣势,确立特色与品牌,构建相关制度与体系,打造湖南农耕文化生态互动体验,促进城乡融合,开创乡土旅游新模式。文旅融合视域下的传统农耕文化传承与发展既有助于加深对中华传统农耕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理解,又能为湖南乡村振兴全面发展提供有效促进力量。

  • 关键词: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传承与发展
  • 农耕文化
  • 文旅融合
  • 加入收藏

农耕文化是指在农业社会中形成并传承的一种特定的文化体系,涵盖农耕技术、农耕经济、农耕生活方式、农耕信仰和农耕价值观等内容,既包括农业思想、农业民俗、农业制度与法令、农耕艺术和农耕遗产等无形文化,又包括耕作农具、农田遗迹、水利工程和特色饮食等有形文化。农耕文化不仅代表了农民对土地的敬畏和感恩之情,也反映了农民的智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农耕文化是农业社会发展和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农耕文化直接关系到王朝兴衰和国计民生,影响着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先人们在农业生产经验中总结出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核心理念,小到二十四节气歌,大到天人合一、阴阳哲理,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如何将中华优秀农耕文化与现代社会融合、传承并发展,是一个当代急需研究的课题。本文认为,依托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通过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历史建筑、民俗风情与传统工艺等文化资源,来打造具有独特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产品。在文旅结合的过程中,文化元素将成为旅游景点的核心,为游客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和互动机会,例如观赏演出、参与传统活动、品味特色美食等。在文旅融合的视野下,充分发掘湖南省农耕文化、旅游文化潜力,使其与新时代的发展洪流融合,从而推进湖南省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1、湖南省农耕文化与旅游资源现状分析


1.1 湖南省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概况

湖南因地处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是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从娄底梯田到勾蓝瑶寨,从玉蟾岩遗址到株洲炎帝陵,从“天下第一飘”猛洞河到“五岳之一”的衡山,以及怀化高庙遗址、安江农校……这些都是几千年来湖南地区凝结成的农耕瑰宝,承载了湖湘祖辈历代耕作的印记。20世纪末,湖南道县出土了古代栽培稻和条纹陶器,这些文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万余年前,表明湖南早在上古时代就有水稻栽培的历史,早于世界上任何地区。此外,在醴县彭头山古遗址中,还发现了陶器、石器、刻画符号,这些文物距今已有八千余年的历史。在长沙南托遗址中的陶器上刻画着各种符号,如“南方干栏式房屋”“太阳”“口含禾苗的鸟”“草绳纹”“农田纹”“花瓣纹”等,展示了湖南早期农耕文化的初步发展。此外,湖南还有20余处文物遗址,这些遗址进一步证明了湖南农耕文化在上古时期的存在和发展。湖南省的农耕文化中还包含了丰富多样的农耕艺术形式。例如,湖南省有着悠久的农耕音乐和舞蹈传统,如花鼓戏、龙船舞等,这些艺术形式展示了农民的智慧和劳作精神。

湖南省孕育了丰富的农耕文化,水稻种植是湖南省农耕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道县玉蟾岩遗址中出土的人工栽培稻标本,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农耕工具也见证了稻作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耒耜是早期稻作农具,“耒阳”这一地名也反映了湖南省与稻作文化关系密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湘工作近70年,湖南是他与水稻日夜相伴的地方。湖南省的隆平水稻博物馆与米升文化博物馆是传播稻作文化的城市地标和符号依托。茶叶种植也是湖南省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史册《汉志》记载及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表明,湖南的产茶史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初期,因此,湖南省的茶文化也是历史悠久,“茶”名远扬。湖南省是中国重点产茶省份之一,名茶众多,安化黑茶、古丈毛尖、石门银峰、高桥银峰、白马毛尖、兰岭毛尖和东山秀峰等都是全国有名的茶叶种类。不仅茶叶闻名,湖南省的制茶工艺也是一流,湖南省千两茶、茯砖茶、君山银针茶制作技艺等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不少游客、茶客会特意来湘观赏非遗大师们的制茶手艺。此外,永顺传统油茶林农复合系统,以宁乡花猪、湘西黑猪等为代表的传统养殖系统,以及新田三味辣椒种植系统都是湖南省宝贵的农业文化遗产,其间蕴含着丰富而古老的农耕文化故事。

1.2 湖南省农耕文化传承与发展困境分析

1.2.1 社会转型加速发展,制约农耕文化发展空间

我国农业机械化加快发展,农机装备迈入大国行列,农机装备率大幅提高,到2020年湖南省农业机械化率达到52.1%。但机械化的到来使土地成为了工业生产线上的商品,传统耕作技术如广开肥源、培肥地力、用养结合的土地利用之法和精耕细作的管理体系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传统耕作方法几乎消失,也给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据统计,湖南省有超过28 000 hm2的土地受到了重金属污染,其中以镉污染最为严重[1]。土地污染正侵蚀着农耕文化的发展空间。

耕地作为农耕文化的核心,面临着城市化进程的挑战。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湖南省耕地面积为362.89万hm2,相较于1996年湖南省耕地面积减少8%。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发展迅猛,城乡发展不均衡,城市化创造了大量岗位的同时,市场化使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减弱,大量青年劳动力为寻求更好的教育、医疗等资源及更多的工作机会纷纷涌入城市。根据湖南省人口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农村常住人口仅占总人口的40.29%,与2020年相比,农村人口减少72.27万人。耕地面积的萎缩及农村劳动人口的流失使农耕文化的传承缺少了依托,社会转型及土地流转方式的改变使农民之间的关系更加分散,以前基于地缘关系的合作逐渐演变为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合作[2]。在农民共同劳作基础上形成的民俗文化逐渐消退,村民之间的联系更加疏远,再加上人们对传承农耕文化的意识薄弱及重农精神的消退,致使传统民俗活动逐渐消失。社会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许多青年人缺乏对传统工艺的了解和兴趣,不愿意学习门槛高、收入低且不稳定的传统技艺,进一步导致许多传统工艺面临失传的困境。

1.2.2 保护措施不够充分,制约农耕文化持续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内涵丰富,其中有许多特定实践活动,难以进行精确的界定。我国现存有关保护传统农耕文化的法律法规不完善,许多传统技艺无法被涵盖,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保护还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刻挖掘当地风俗传统和文化内涵,几乎是千篇一律的样板,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政府投入的资金不足也是传统农耕文化面临困境的原因之一,文化事业占总支出的比重低。对于基层政府而言,农耕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仅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在宣传和切实保护并传承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力度不够,宣传形式也存在一定局限,以新闻报道为主,借助短视频等其他新形式宣传较少,不能吸引人们的眼球。文化主体的表现形式缺乏创新性,缺少人们喜闻乐见的宣传作品。

同时,青少年是宣传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至关重要的受众,也是延续农耕文化的重要传承力量,但在青少年的教育中缺少乡土教育环节,致使青少年群体对传统农耕文化知之甚少。作为农耕文化重要传播环境的高等院校,与传统优秀农耕文化传播和发展相关的专业类课程设置不够,与之相关的普适性通识类课程设置也不充分,难以实现通过课程传播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目的。课程实践环节设置也少之又少,通过体验等实践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受到限制。


2、文旅融合视域下湖南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传承与发展可行性分析


2.1 依托国家政策支持,全面促进传统农耕文化传承与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深入发展大众旅游和智慧旅游,创新旅游产品体系,提升旅游消费体验;加强区域旅游品牌和服务整合,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积极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推进红色旅游、文化遗产旅游、旅游演艺等创新发展,提升度假休闲、乡村旅游等服务品质;完善邮轮游艇、低空旅游等发展政策;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集散体系建设,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强化智慧景区建设,提高游客的出行便利性;建立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规范在线旅游经营服务。通过以上举措,为文化和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和保障。

后疫情时代,旅游业开始复苏与发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重点旅游城市纷纷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先导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为旅游业营造优质发展环境。《湖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出“力图通过构建‘554’全省文旅发展新格局,推动文化和旅游差异化、特色化、均衡化、高质量发展”。“554”即建设五大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板块(长株潭、环洞庭湖、大湘西、大湘南及雪峰山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板块)、五大省际文化旅游联动区(湘赣边区红色旅游联动区、湘鄂赣天岳幕阜山文化旅游联动区、湘鄂渝黔武陵山文化旅游联动区、湘粤南岭文化旅游联动区和湘桂崀山文化旅游联动区)、四大文化旅游走廊(湘江文化旅游走廊、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走廊、大湘东红色文化旅游走廊和长征文化旅游走廊)[3]。国家和地区相关政策的支持,是依托文旅融合推进传统农耕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契机。

2.2 依托地域资源优势,持续促进传统农耕文化传承与发展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因大部分位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农耕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湖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相对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降水充沛,有利于各类农作物的生长。湖南省拥有众多的江河湖泊,包括湘江、资江、洞庭湖等,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因此湖南被称为“鱼米之乡”,在历史上也曾享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湖南自然景观丰富,地理环境多样,包括丘陵、山地、湖泊和河流等多种地貌,也为多民族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湖南省拥有丰富的农耕文化遗产,包括古老的水稻田、灌溉渠道、农具和农村建筑等。

零陵大墓、道县玉蟾岩、莽山古镇、澧县城头山和紫鹊界梯田等农耕文化遗产反映了湖南省作为水稻种植发源地之一的历史和文化,也反映了湖南古代农民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智慧和技术。目前,湖南省农耕文化保存情况较好,湖南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的遗产,包括农村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建立博物馆,对农耕工具、传统建筑、农田景观的维护和修复等。一些农村地区被列为文化遗产村,以加强对农耕文化的保护。同时,一些高校与展馆和机构合作,积极挖掘和传承农耕文化内涵,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让农耕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优厚的地域资源是传统农耕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2.3 依托互联网赋能,有效促进传统农耕文化传承与发展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和国民素质的提高,人们对旅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游山玩水,而是更加注重旅游的文化价值。互联网在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中具有巨大潜力。首先,在于互联网打破了信息壁垒,为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轻松获取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知识,不再受地理位置和时间的限制。这为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学习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其次,互联网突破了时空限制,将农耕文化的传承推向一个全新的维度。互联网庞大的信息库和强大的推送能力使旅客接触到大量的文化元素,不仅可以足不出户了解农耕文化知识,还能够通过其便利的交易系统将需求变现,进一步促进旅游消费。同时互联网能够加强区域间和产业间的互动合作,形成更为紧密的产业链,信息流转也激发了更多的文化旅游需求[4]。

此外,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出现了更多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创作形式,例如精心设计的短视频能够迅速抓住人们的眼球,吸引人们了解视频的深层内容;通过拟人的手法或多维度文化融合等方式,文化得以更生动地呈现。虚拟现实(VR)技术和在线体验平台使游客仿佛置身于古老的农耕场景中,亲身体验传统农耕的过程和乐趣。这种沉浸式体验不仅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农耕文化,还能够唤起人们对农耕传统的热爱与关注。总之,互联网为农耕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拓宽了传承路径,增强了文化体验,提高了农耕文化旅游的可行性和吸引力。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工具和平台能够为文旅融合带来更多的机遇与活力。


3、文旅融合视域下湖南省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传承与发展路径分析


3.1 深挖理论内涵,夯实优秀农耕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路径基础

深入剖析农耕文化理论内涵,是文旅融合视域下传承与发展湖南优秀传统农耕文化重要的路径基础。只有学习并掌握科学、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才能对具体路径的思考更加深入根源、符合实际。而理论内涵的最佳传播途径则是将相关理论和概念写入教材课本当中,通过学校教育这一传播途径进行教育与传播。在知识传播方面,将湖南省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和文旅融合的理论概念知识加入到各中小学甚至高校的使用教材中,并且开设相关课程以落实理论学习,让学生学习到湖南水稻种植历史,长沙先人培育出的黏、懦、籼和梗等众多稻作品种和稻作文化风俗。在教育实践方面,湖南各个高校无论是专业课程还是公共课程的设置,都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湖南省农耕文化精神[5],这就为农耕文化的实践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为传播与发展湖南省优秀农耕文化建立基础。

3.2 加大宣传力度,拓展优秀农耕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传播途径

对农耕文化进行广泛宣传是在文旅融合视域下传承与发展湖南省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散播种子路径,只有宣传到位,让更多的人知道湖南省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在人们心中的土地上种下农耕文化的种子,它才有发展的机会和趋势。湖南省的文旅宣传是做得非常到位的,5A级景区琳琅满目,比如张家界天门山、崀山风景名胜区、岳麓山和桃花源等地,在全国甚至全世界享誉盛名,但是湖南省优秀农耕文化却鲜为人知。可以将湖南耕读、耕食、耕作的文化内涵,神农炎帝、“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人文资源,紫鹊界梯田、勾蓝瑶寨等农耕景观与知名旅游胜地宣传相结合,在宣传文旅特色的同时渗透农耕文化尊重自然、顺应天时、天人合一的理念,融入湖南特色农耕文化资源,打造文旅融合新理念和新内容。当下经济发展迅速,在乡村振兴条件的支持下[6],地区政府加码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功能作为快捷路径进行网络宣传,加快打造湖南农耕文化专属名片速度,持续扩大农耕文化影响力度。

3.3 融合社会实践,丰富优秀农耕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效体验

在文旅融合视域下进行社会实践是让传承与发展湖南省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生根发芽的有效路径,只有将传播与发展农耕文化进行实际行动,才能让这一责任落实到个人,让每一颗种子汲取营养,生根发芽。湖南各高校大学生进行“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时,深入到农耕文化浓厚的湖南农村,学习农村传统耕作、灌溉、收割等传统农耕技艺,感受怀化高椅古村举行的“祭祀舞”“人牛舞”的魅力,感叹永定石堰坪村独具一格的吊脚楼风光和隆回崇木凼村有趣的婚俗。通过成为志愿者参与农村旅游项目,吸引游客体验农事活动、品尝农产品,以及帮助宣传农产品及其衍生产品,让古丈毛尖、攸县香干、常德香米和桃源茶等湖南地方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甚至全世界。参与政府组织的农耕景观保护行动,如城头山古稻田遗址、各地区特色梯田景观的维护,增强个人农耕文化传承责任意识,阻止他人对农耕景观的破坏和损毁,让湖南特色农田风光得以保留,农耕文化得以传承和可持续发展。体验式社会实践,既是农耕文化得以传承的生动的直接途径,也是农耕文化得以发展和丰富的有效举措。


4、结束语


农耕文化是历史悠久且对社会发展意义重大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并发展农耕文化既是社会之需,也是文化之要。湖南省拥有丰富的农耕文化资源,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文旅融合的脚步也在持续加快,借助旅游文化这一发展平台,推广并发展湖南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是丰富的湖南传统农耕文化传播与发展的有效途径,既能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传承,又能赋能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戴高乐.湖南省典型水稻种植区土壤镉生态风险评价[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0.

[2]张灿强,龙文军.农耕文化遗产的保护困境与传承路径[J].中国农史,2020,39(4):115-122.

[3]新时代“锦绣潇湘”这样描绘---解读《湖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EB/OL].

[4]刘冰洁,赵彦云,李倩.互联网对文旅融合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3,39(2):217-224.

[5]朱进和,杨丽华.高职院校的农耕文化传承探索---以惠州工程职业学院农类专业为例[J].园艺与种苗,2020,40(7):61-62.

[6]侯璐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广东省深度推进文旅融合发展[J].文化产业,2023(24):25-27.


基金资助:湖南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S202310537071);


文章来源:常琳,杨溢,杨梦莎等.文旅融合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智慧农业导刊,2024,4(04):45-48.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农业工程学报

期刊名称:农业工程学报

期刊人气:1960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2-6819

国内刊号:11-2047/S

邮发代号:18-57

创刊时间:1985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