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让学具参与“说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1-09-07    71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学具是学生学习的助力器,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具的使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直观演示,而忽视了学具操作。学生是学具的操作者,学具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动手操作,人人都参与到学习中。要想运用好学具,就要掌握学具使用的最佳时机,从而促使教师有效地组织和调控教学活动。

  • 关键词:
  • 学具
  • 小学数学
  • 教学活动
  • 数学教学
  • 加入收藏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思维以及形象思维为主向的思维阶段,他们正要向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过渡。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新教材中学具操作的功能和优势。小学数学的教具不用特别复杂,简单的学具就可以,可以用简单的学具转换不同的体现形式,通过摆一摆、画一画、量一量等各种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活跃的情绪状态往往能收到良好的记忆效果,从而促使学生对识记材料的极大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学生就会感到新颖奇趣,容易激起其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学生在感知中形成概念,在操作中观察比较,逐渐探索出方法和规律,形成各种学习能力。加强学具操作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


一、让学具参与“说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具操作可以促进学生由无意识记向有意识记转化和发展。利用学具不仅可以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新知,还可以很好地将抽象的概念表现出来,学具操作对提高小学中低年级学生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同步发展十分有利。由于学生对操作实践活动有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他们对新鲜有趣的东西,能集中注意力去想它,从各方面去了解、解决它,以形成比较鲜明的、深刻的印象,并且喜欢寻根问底,弄个水落石出,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有意识记的发展。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课堂教学气氛活跃,提高了课堂40分钟教学的效益和质量。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笔者没有像以前那样让学生拿出圆柱的实物摸一摸,感受一下它的特点,而是课前发给每组一个信封,里面装有大小不同的圆、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多个学具。让学生亲自动手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一个圆柱。这样学生通过选材——制作的过程,不难发现圆柱的特征以及侧面展开后的形状。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基说的“儿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学生通过动动手指,就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真是一举两得呀!


二、让学具参与“说话”,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斯多惠说得好:“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是实现学生主动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前提。思维是建立在感性基础上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保证给每个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地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从而发现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而产生新颖的思维结果。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笔者首先从学生的生活入手,由学生喜欢玩的游戏牌中创设情境,笔者出示了几张学生玩完后的游戏牌,让学生帮助笔者出主意:对于破损的游戏牌怎么办?这时学生举起了一双双小手,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有的学生说:“用胶带粘”。有的学生说:“用订书器钉起来”。也有的学生说:“在四周围上一个自己喜欢的花边”。这时笔者急忙追问:“怎么围?你能演示一下吗?”在学生操作完后,教师出示了各种颜色的彩条,并要求学生想办法测量出游戏牌一周的长,让学生到讲台来领取合适的彩条,帮助游戏牌包上一个漂亮的花边。学生通过创作想象,设计出了漂亮的花边,即让学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劳动成果,收获成功感,又能使学生非常直观、生动地理解了几何图形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让学具参与“说话”,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直观演示、操作学具等活动,为学生形成抽象的概念提供了大量丰富的感性材料,在直观操作之后,学生在动脑中已形成了一定的表象,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把直观操作的过程进行整理和复述,通过口头语言训练进行表象加工,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新知识,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可以先复习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公式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为新课作好铺垫。然后,板书课题并提出问题:看到这个题目,你都想知道什么?学生纷纷提出:“梯形的面积怎样求?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有公式,那么梯形的面积也有公式吗?采取什么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呢?”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在此基础上笔者让学生分小组动手操作梯形的学具。有了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方法作基础,学生很快就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得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多数小组认为梯形的上下底的和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梯形的高与拼成的平形四边形的高相等,梯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S=ah,所以梯形的面积公式为S=1/2(a+b)h。这也是课本上所介绍的公式推导方法,但是笔者并没有因此而揭示课题,而是继续让有不同推导方法的小组登台发表自己的见解,由此又得出了以下几种方法:第一,沿梯形高的中点剪开,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梯形上下底的和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高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2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梯形的面积相等,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S=ah,所以梯形的面积公式是S=1/2(a+b)h;第二,沿梯形的一条对角线剪开,得到了两个三角形,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S=1/2ah,另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S=1/2bh,梯形的面积又等于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和,所以梯形的面积是S=1/2ah+1/2bh=1/2(a+b)h。学生想出的这几种推导方法是有其独创性的,笔者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并颁发了创新章和操作章。这样做即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具操作能力。


四、让学具参与“说话”,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决定教育者以什么样的世界观、价值观去影响、教育受教育者。个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与他人的协作,尤其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各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而人类的活动更需要与他人的合作。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需要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因此,在小学数学的学习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

教师可以通过“抢答”“讲思路”“接力赛”等富有激励性的练习活动,使学生在竞争的环境中学习、钻研、思考、探索、交流,培养他们互相激励,敢于竞争、创新的意识,养成平和善良的性格,唤起既讲竞争又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意识。

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中,教师先使用多媒体投影出示谷堆,启发性地提出问题:“看到这堆稻谷,你们想知道什么?”让学生进行抢答,此时,课堂竞争气氛浓烈,激起学生的好奇,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抢着回答出:“想知道底、高、底面周长、体积、重量等。”教师顺势再问:“想一想,哪些是新问题呢?”学生抢着说出:“圆锥形谷堆的体积和重量。”抓住学生的强烈求知心理,教师再提出问题:“谁能有办法测出谷堆体积?”又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生会争着说出一些设想,如“把稻谷放进圆柱体、正方体或长方体的大铁桶里进行测量。”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应表示肯定,赞扬他们能运用转化法来解决问题,但这样的测量比较麻烦,问大家:“想一想,能不能找到一种简便科学的方法计算圆锥体的体积呢?要得到一种巧妙计算圆锥体积的办法,必须研究哪些问题呢?”让学生猜猜看,圆锥的体积和什么有关系,这时学生会联想到与刚学过的圆柱体积有关,纷纷争答问题,这给学生提供了大胆猜想,以及实践验证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探讨,用准备好的学具,表示等底等高的空圆锥和空圆柱,并观察各部分有什么联系。让学生带着问题动手操作,自已研究、分析问题,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又留给予了学生的创新空间,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互相验证,初步推出计算圆锥体积的公式,V锥=1/3sh,如此既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又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学生在操作中驱动学习内动力,参与知识形成,获得经验。学生学会对知识的探索学习方法,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培养了创新精神。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学具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轻松获得知识,充分发挥学具的作用,让学生在动手参与中激发兴趣,达到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实现数学教学的长足发展。


文章来源:孙和娜.让学具参与“说话”[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9):93-9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远程教育杂志

期刊名称:远程教育杂志

期刊人气:2439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出版地方:浙江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672-0008

国内刊号:33-1304/G4

邮发代号:32-126

创刊时间:1983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