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关于中国外交话语体系的知识构成要素在新时代的展现

  2020-04-25    213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对于新时代中国外交话语体系进行研究,在知识视角层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知识构成中的逻辑要素视角,既认识“关于国际社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和问题”的外交话语;其二是知识构成要素视角,对不同类别的新时代中国外交话语进行分析和认识,即从知识构成中的经验要素视角,认识“关于国际社会现象和事实是什么”的外交话语;最后从知识构成中的实用要素视角,认识“关于世界各国应该采取怎样的行动以维护世界和平,实现共同发展,以造福于人类”的外交话语。

  • 关键词:
  • 中国外交
  • 新时代
  • 构成要素
  • 知识
  • 话语体系
  • 加入收藏

一、知识构成中的经验要素:关于国际社会现实的外交话语


1.经验要素是知识形成之源

关于人类的知识形式,如经验、常识、道德、宗教、哲学、艺术、科学等都是知识的一种类型。但在多种不同类型的知识中,经验是这些知识的基本源头。因此,经验作为知识的基本构成要素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鉴于此,我们有时把科学定义为“经验性知识”。经验之所以能够成为构成知识的要素,是因为它既是知识的来源,又是知识的检验标准。

2.关国际社会现实的宏观述说

2013年以来,中国领导人对世界多个国家进行了访问考察,参加了多次双边或多边交流活动,参与解决了多种不同领域的外交事务,对国际社会有了全面深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分别通过不同方式,提出了中国对当今世界现实状况的基本看法和观点。认为:当今世界是:和平、发展、合作的世界、矛盾问题比较复杂的世界、相互依赖不断加深的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世界、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世界。

(1)和平、发展、合作的世界

2014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谈到,“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2018年9月,他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不仅“坚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而且认为和平与发展“也是时代的命题”,从而,更加坚信他对世界的看法和判断。

(2)矛盾问题比较复杂的世界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指出:“这个世界,人类依然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明显升温,地区热点此起彼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军备竞争、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3)相互依赖不断加深的世界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期间说道:“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018年7月,他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约翰内斯堡会晤大范围会议上,强调“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层出不穷。各国利益和命运紧密相连,深度交融。”

(4)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世界

2015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国—拉共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中说道:“当今世界是一个发展变革的世界,是一个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的世界,是一个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的世界。”2017年10月,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

(5)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世界

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接受拉美四国媒体联合采访时说,“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各地区逐渐形成,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2017年10月,他在中国共产党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

总之,以上所述是新时代中国领导人在出国访问、实地考察以及参与一系列外交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知识。这是一种描述性的直观性的知识,表现为对“事实”的陈述,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外交话语体系的真实性。


二、知识构成中的逻辑要素:关于国际社会现象成因的外交话语


1.知识构成中的逻辑要素

逻辑标准是不同于经验主义的另一种划分知识的方法,它是从尽可能少的原始概念和一组不加证明的公理出发,用纯逻辑推理的法则,把该系统构建为一个演绎系统的方法。而演绎是心灵从某些已经确知的事物中必定推演的一切,是确实无误的必然推断,是一种依次递进的推理过程。下面所要论述的“新时代中国关于国际社会事实成因的外交话语(知识)”,就是从已知的国际社会事实所构成的原始概念出发,通过依次推理的过程,探讨这些国际社会现象形成的原因。

2.新时代中国关于国际社会现象成因的外交话语及其形成逻辑

新时代中国关于当前国际社会总体现象的认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二是“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上述两方面的判断,是从已知的国际社会基本事实出发,通过依次推理得出的结论。两者形成的逻辑推理过程表现为:

(1)关于“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话语的形成逻辑

1)已知的国际社会基本事实为:旧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冷战时期的集团对抗不复存在。从这一基本事实出发,依次推论得出“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的结论。根据2013年3月,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和2015年3月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的演说,可以看出,其讲话内容的逻辑关系,即“全球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冷战对峙不复存在”→“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再也无法单独主宰世界事务”→“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

2)已知的国际社会基本事实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从这一基本事实出发,依次推论得出“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的结论。从2014年7月习近平在巴西国会的演讲可以看出,其讲话内容的逻辑关系,即“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已经成为时代潮流”→“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

(2)关于“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话语的形成逻辑

1)已知的国际社会基本事实为:各种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此起彼伏,不少国家的民众特别是儿童依然生活在战火硝烟之中。从这一基本事实出发,依次推论得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的结论。2013年以来,习近平在不同国际场合分别谈到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问题。可以看出,其讲话内容的逻辑关系,即“各种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此起彼伏,不少国家的民众特别是儿童依然生活在战火硝烟之中”→“不少发展中国家人民依然承受着饥寒的煎熬”→“战争始终像一个幽灵一样伴随着人类发展历程”→“各种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此起彼伏”→“地缘政治因素更加突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

2)已知的国际社会基本事实为:恐怖主义、网络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气候变化、重大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成为全球性主要议题。从这一基本事实出发,依次推论得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的结论。2015年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亚非领导人会议、和在伦敦金融城市政厅演讲时,其讲话内容的逻辑关系,即“恐怖主义、网络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气候变化、重大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和全球性挑战不断增多,南北发展差距依然很大”→“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依然任重而道远”→“恐怖主义、难民移民大规模流动等问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

上述推理过程,是从尽量少的原始概念出发,由推断最终形成的结论(知识)——当前国际社会现象的成因。这种推断是确实无误的必然推断,具有客观有效性或普遍必然性。由于这样的客观有效的知识,超越了各种社会和个体条件的限制,因此,它能够得到普遍的证实并被普遍接纳。


三、知识构成中的实用要素:关于如何造福人类的外交话语


1.造福于人类的知识实用要素

在知识构成问题上,实用主义者虽然愿意遵循逻辑,也承认外在的感觉,但所有的这些必须带来最有效的结果。在知识构成问题上,实用主义是一种有别于经验主义和逻辑主义的标准,它关注的是知识的实用性质和实用价值;关注的是生存体验、生命感受的“生存实践”;关注的是知识能否给人类带来福祉。而下面将要论述的“新时代中国关于如何造福人类的外交话语(知识)”,就是从当前人类所处的客观环境出发,提出的有关解决国际社会现实问题的具有实用性质和实用价值的知识;是关于人类生存、生活实践的知识;也是关于人类福祉的知识。

2.新时代中国关于如何造福人类的外交话语

(1)关于维护政治安全实际行动的外交话语

关于怎样维护全球性的政治安全,以减少或避免人类的安全威胁问题,中国强调各国应该在联合国这一平台上进行合作,并采取一致行动。首先,新时代中国领导人认为联合国的崇高目标与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相契合的。其次,认为联合国之所以能够在维护世界政治安全方面发挥作用。

(2)关于促进经济发展实际行动的外交话语

关于各国应该共同采取怎样的行动,以促进世界经济发展造福于人类的问题,新时代中国领导人分别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受众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中国强调要利用全球性的国际经济、金融货币组织以及全球性的经济论坛等多边机制,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首先,从国际贸易方面来看,强调“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是任何区域贸易安排都无法替代的”。其次,从融资便利化方面来看,强调“世界银行是维护多边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中方愿……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再次,从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方面来看,强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维护金融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最后,从全球经济治理来看,认为世界经济论坛和二十国集团承载着世界各国期待,要为世界经济繁荣稳定采取一致行动。

(3)关于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实际行动的外交话语

关于怎样通过文化交流,推动文化事业发展,让文化为人类进步助力问题,新时代中国领导人强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推动文化进步的作用。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说,“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

(4)关于保护生态环境实际行动的外交话语

为了人类幸福,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中国提出了一系列的行动方案。其一,强调应该改变历史上对环境问题采取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治理路径。其二,强调“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其三,认为保护生态环境需要“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其四,气候变化治理,需要世界各国“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

以上所述,分别从维护政治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并提出具体的行动方案。这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都属实用主义知识,它们对解决当前人类生存、生活问题,对于如何造福人类等国际社会现实问题,都具有实用性质和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会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载2018年4月11日《人民日报》。

[2]《习近平会见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载2013年9月6日《人民日报》。

[3]《习近平会见世界银行行长金墉》,载2018年7月17日《人民日报》。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5]《习近平向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致贺信》,载2013年7月21日《人民日报》。

[6]《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载2014年3月28日《人民日报》。

[7]习近平.《共同谱写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新篇章》,载2015年1月9日《人民日报》。

[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9]习近平.《让美好愿景变为现实》,载2018年7月27日《人民日报》。


杨鸿柳.新时代中国外交话语体系的知识构成要素分析[J].神州,2020(6)47-48.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外交评论

期刊名称:外交评论

期刊人气:1641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主办单位:外交学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政治

国际刊号:1003-3386

国内刊号:11-5370/D

邮发代号:82-795

创刊时间:1984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