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逐渐深化对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从提出"四个现代化"到"中国式的现代化"再到"国家治理现代化",党在持续探索中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实践证明,这条道路区别于西方的现代化模式,是具有中国特色、适合自身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从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辟,超越了以往各种现代化发展模式,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了新贡献,为解决人类发展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坚持走自己的路实现国家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持续探索与实践的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持续接力探索,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这条新道路既区别于西方的现代化模式,也并非简单模仿苏联的现代化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反映了世界现代化的基本规律,破解了实现现代化必须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一难题,为发展中国家开辟了一条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径。
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与发展
现代化作为人类的一种实践推进,肇始于西方,很长时间内西方模式被标榜为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然而,由于不同国家历史文化与基本国情存在差异,进而选择的现代化道路也会有所不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2]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形成于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持续探索实践中,因而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与实践基础。
1.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初步探索
中国式现代化建构的历史逻辑与社会主义的形成发展逻辑具有内在一致性。从现代化发展的历史看,现代国家的建立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政治基础,标志着现代化道路揭开了崭新篇章。因此,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是从新中国成立后才正式开启的。新中国成立后,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党在深入研究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基础上,针对基本国情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即“一化三改”,把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主体,优先发展重工业。
1957年,毛泽东在第八届中央委员会三次会议上明确提出:“必须实行工业与农业同时并举,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和现代化的农业。”[3]党关于工业与农业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初步奠定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此后随着对现代化建设认识的深化与形势的变化,党不断调整和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容。1957年,毛泽东指出:“我们一定会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3]1959年,毛泽东在此前三个现代化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5]后来党认识到现代科学技术对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又将“科学文化现代化”改为“科学技术现代化”。
由此,“四个现代化”的战略构想基本形成。1964年,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6]“四个现代化”正式确定为国家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从“一化”到“两化”再到“四个现代化”的探索过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深化对现代化建设的认识,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2.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提出及其推进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之初,党结合这一时期的新特点新要求,在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持续探索中,正式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概念。1979年,邓小平提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7]就我国的基本国情而言,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着力解决的历史性难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需要独立自主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在随后的一系列重要谈话中,邓小平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重要内涵与战略安排。
1983年,邓小平针对新的历史时期的特点与要求,明确强调“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8]由此可见,“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是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要求。在改革开放的艰辛探索中,我们党不断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与部署。20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基于中国实际与时代特征提出了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并且首次提出了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从此意义上讲,“三步走”战略的提出,绘就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面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国内又面临政治风波与经济风险等严峻考验,中国共产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出新“三步走”战略,将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确定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9]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行动指南。进入新世纪,伴随对中国式现代化认识的不断深化,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目标,[10]标志着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进入了新阶段。
3.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继续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焦如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重大问题,提出一系列创新理论与发展战略,不断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内涵,有效拓宽了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认识的思维和视野。第一,制定和完善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行动纲领与发展蓝图。党的十九大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提出新“两步走”的战略设计,明确了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目标。这一战略设计和发展目标,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适应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态势,使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指向性更加明确。
此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深入分析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体现了我们党在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基础上实现对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全面开拓。第二,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命题。制度因素是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因素,相较过去而言,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着诸多新问题与挑战,对改革顶层设计的要求更高,迫切需要在制度和体制层面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因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新命题,[11]不断丰富了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对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持续推进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第三,开拓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伴随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完成,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为确保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党明确强调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于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内涵和基本特征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既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又结合时代特征继续推动理论创新,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既借鉴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又坚持走自己的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2]这是对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特征的科学概况与总结。
1.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同时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鲜明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11]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起点与主线。在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归根结底就是要实现人的现代化,推进全体人民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总而言之,在我国实现人的现代化、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主要表现为促进人口素质与人口规模的现代化。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人口为5.4亿人,80%的人口都是文盲,人均预期寿命仅为35岁。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人口受教育水平不断提升。根据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现今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至9.91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4.4%,文盲率下降至2.67%,人口素质显著提高,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此外,我们党始终不断健全和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以及社会保障体系,有效化解了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人口规模与民生保障不协调这一难题。
截至2020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持续增加,占全国人口的63.89%,城镇化率进一步提升,为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可以说,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助力,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特征。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推进人口规模现代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占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必将不断释放出巨大的人口红利,逐步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为加快迈入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保障。
2.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14]一方面,富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的目的在于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促进现代化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另一方面,共同富裕是衡量现代化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价值目标。1978年,我国贫困人口达7.7亿人,贫困发生率为97.5%。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党逐渐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8]社会主义现代化追求的目标就是让人民群众富裕起来。沿着这一目标,党致力于解决贫困问题,从改革开放时期的区域性扶贫、大规模开发式扶贫,到新世纪的整村推进扶贫,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党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为持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理论与实践证明,我们追求的现代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旨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要求和重要特征。
3.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努力实现协调发展、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协调性和全面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从核心要义上来讲,中国式现代化首先体现在物质文明的发展进步上,物质文明是基础;但物质文明并不能构成现代化的全部内容,现代化建设更需要精神文明的支撑,继而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相协调。从现代化的历程看,正确处理两个文明之间的关系,实现二者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呈现出的一个显著特征。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指出:“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
”[3]在现代化建设中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并提,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协调发展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内涵的认识更加深入,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7]十八大以来,党对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与方向更加明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18]为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由此可见,社会主义现代化追求的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发展,只有二者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4.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19]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始终强调坚持人与自然的互利共生,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不断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十八大以来,党高度重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将其摆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重要方略之一;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是重要一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现代化战略目标,“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重要战略部署。
这也再次阐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意义,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0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提高到87.0%(目标是84.5%),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提高到83.4%(目标是70%)。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了对传统现代化道路的超越,是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统筹考量和推进的现代化,是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必将为世界现代化的发展提供示范引领作用。
5.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作为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全新道路,坚持互利共赢、和平发展、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鲜明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2]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合作共赢理念,为实现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繁荣而努力。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发展同其他国家的友好交往和互利合作,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同时也坚决支持民族解放和殖民地独立运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牢牢把握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中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中坚力量,表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坚持和平发展的现代化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一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始终坚定维护世界公平正义。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到“一带一路”倡议,到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再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走出了以合作共赢的方式实现世界各国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必将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和促进全球发展繁荣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意义
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的现代化之路。“这条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21]同时,这条道路所取得的成就与经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特殊性中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性规律,具有解决人类共同问题、推动人类进步的广泛世界意义。
1.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超越了以往各种现代化发展模式,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性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辟从根本上破除了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唯一性,为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提供了新范式。从大的历史形态看,科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是一个顺应历史大势和时代潮流的科学理论,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化之路的选择。近代以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面对西方坚船利炮的冲击中缓慢开启,无数仁人志士踏上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探索之路。经过一次次尝试,我们深刻认识到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改良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等都不能促进中国发展进步。
事实证明,只有立足中国实际、坚持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逐渐成为世界现代化进程的示范者和引领者。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正是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现代化实践相结合方法论逻辑所取得的突出成果,正是由于党带领全国人民牢牢把握和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才探索走出了一条充分体现人民意愿、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20世纪末期,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一度跌入低谷,“历史终结论”一时间甚嚣尘上。然而,面对金融危机等现实挑战的冲击,现代化的“西方模式”、“东亚模式”先后遭遇困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更加反映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在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指导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长期保持稳定的发展奇迹。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性地回答了“怎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之路”的问题,充分证明了这是一条“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展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性,为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增添了全新的思想内涵。
2.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贡献,彰显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
实现现代化内含着为了谁、依靠谁的基本诉求,在我国实现现代化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科学诠释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执政为民理念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立足点,汇聚起推进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强大力量。反观西方的现代化道路,的确创造了许多有益的文明成果,但也具有其内在的矛盾弊端和历史局限,照搬照抄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国家往往都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发生政治动荡、国家分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可以说是既提供了符合历史规律的价值判断,同时也“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22]这一道路的核心意涵在于一个国家或民族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走向现代化,归根结底要看这条道路是否符合自身具体实际,能否解决自身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每个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努力都应该受到尊重。”[21]中国式现代化,既不同于西方的资本主义现代化,也不同于苏联曾经进行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是在吸收借鉴其他现代化文明基础上,既遵循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也注重“走自己的路”,因而实现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为世界发展提供了新方案新选择,更通过对人类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突破,展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拓宽了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途经。
3.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解决人类发展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彰显了不可逆转的命运与共、和平发展时代潮流
当今世界,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推动下,人类交往更趋深入广泛,彼此间的联系和依存更趋频繁紧密,尤其是面对气候恶化、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全球性问题,人类在事实上已经结成了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当今时代,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有顺应时代潮流,始终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才能科学绘制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想蓝图,携手实现人类共同期盼的美好生活。
为此,中国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始终把握“和平与发展”的主题,进而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具有重大世界影响和未来意义的倡议,为推动完善全球治理注入了新的动力,推动世界各国超越国家制度与意识形态的隔阂,在交流互鉴中谋求共同发展。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既蕴含着5000多年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精华,同时也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发展紧密相连,明显超越了“西方中心”的思想禁锢、“资本逻辑”的价值扭曲、“零和博弈”的思维方式和“异质冲突”的文化观念等,充分展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解决全球性问题、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原创性贡献,推动了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愈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四、结束语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我们要认真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从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继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是大势所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辟,破解了现代化等同于选择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的思维定式,为世界各国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全新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成功经验、展现了光明前景。”[24]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坚定不移推进现代化建设,坚持志不改、道不变,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望未来,我们相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将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完善,在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不断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
[2][2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9,265.
[3][4][16]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604,111,64.
[5]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16.
[6]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9册[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483.
[7]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3.
[8][15]邓小平文选,第3卷[M]J.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649.
[9]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
[10]胡锦涛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620.
[11][13]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512,594.
[12]习近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J].求是,2021(9).
[14]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确保"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N].人民日报,2021-01-30.
[17]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836.
[1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24.
[19]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N].人民日报,2021-05-02.
[21][23]习近平.加强政党合作共谋人民幸福--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7.
[2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8-9.
[24]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19.
文章来源:段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及其实践的世界意义[J].思想理论教育,2021(08):38-43.
分享:
城乡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进程密切相关。结合我国实际发展情况,为重塑城乡关系构建新时代融合发展的城乡关系,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体制,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2023-12-29目的:了解泰安市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泰安市320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配餐服务、突发疾病紧急救助及娱乐活动需求分别是三类养老服务中需求最多;婚姻状态、受教育程度等5个因素对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意愿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泰安市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较高,受多种因素影响。
2021-11-29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于青年”,并深情回顾一百年前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探寻民族复兴前途的伟大创举以及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的壮丽篇章,寄语“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1]。
2021-09-22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在过去100年间我国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尤其是从温饱不足到迈向全面小康,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得到解决,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100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史,也是破解中国三农问题的曲折而辉煌的百年乡村建设史。
2021-09-1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体制和政策体系。近年来,随着我国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相关政策的部署落实,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正在逐步消除,城乡之间的差距处于缩小的态势。农民社会保障权是否实现,实现程度的多少都可成为城乡差距大小的真实反映。
2021-08-13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在数字融入的过程中面临着难以逾越的智能鸿沟。本文探讨了老年人智能鸿沟的现状,基于积极老龄化这一新的视角,认为老年人应树立正确的老龄观,社会应鼓励老年人积极拥抱智能技术;家庭、社区和企业应推动数字赋能,助力老年人融入智慧社会;政府应推出适老化政策,保障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权利。
2021-08-1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逐渐深化对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从提出"四个现代化"到"中国式的现代化"再到"国家治理现代化",党在持续探索中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实践证明,这条道路区别于西方的现代化模式,是具有中国特色、适合自身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从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辟,超越了以往各种现代化发展模式。
2021-08-07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宣传思想战线的基础工作,旨在筑牢意识形态安全的群众根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人民战争,巩固国家安全的人民防线。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环境、意识形态安全环境和信息传播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面临改革创新的时代任务,进一步凸显出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现实紧迫性。
2021-08-07当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话题,只有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才能解决生态危机,达到真正的生态文明,创造真正美好的幸福生活。生态文明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新形态。本文通过阐述生态文明的属性及特点,分析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2021-07-19通过对中国知网上新世纪以来"四五"运动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对现有研究成果分析概括,发现目前学术界对"四五"运动的研究集中于四个方面:"四五"运动的起因、地方"四五"运动的研究、"四五"运动亲历者的回忆和"四五"运动的性质及意义。总体来看,"四五"运动相关研究成果不多,研究内容不全面,继续深化"四五"运动相关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2021-07-19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协商论坛
期刊人气:590
主管单位: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
主办单位:政协河南省委员会办公厅
出版地方:河南
专业分类:政治
国际刊号:1672-5778
国内刊号:41-1234/D
创刊时间:1998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影响因子:0.375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