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多指(趾)畸形相关基因突变产生的病理变化

  2021-12-06    333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背景:先天性多指(趾)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四肢畸形,分为综合征型和非综合征型。非综合征型分为轴前多指(趾)、轴后多指(趾)及复杂多指(趾),通常会影响美观,严重者影响指(趾)功能;综合征型患者不仅表现为多指(趾)畸形,还存在发育迟缓、智力障碍等临床表现。目的:总结与多指(趾)畸形发生的相关基因及信号通路,以了解多指(趾)的发病机制。方法:以"polydactyly,gene,genemutation,pathway"为英文检索词,以"多指(趾),基因,基因突变,通路"为中文检索词,运用计算机在知网、万方、维普、PubMed及Sci-Hub数据库中检索近20年出版与多指(趾)畸形相关的文章,并对文章进行归纳、总结、分析。结果与结论:(1)目前在多指(趾)畸形的机制研究中,发现与多指(趾)畸形相关的基因有GLI3、SHH、TWIST1、HOX、LMBR1、FGF等,与GLI3-SHH、转化生长因子β和Wnt等信号通路相关,因此研究信号通路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影响及其影响机制是未来的探索方向之一;(2)多指(趾)基因的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

  • 关键词:
  • 临床表现
  • 信号通路
  • 基因突变
  • 多指(趾)畸形
  • 病理变化
  • 加入收藏

多指(趾)畸形是一种常见的四肢畸形,单发最为常见,也可与并指(趾)和/或其它骨骼畸形同时存在,临床数据表明多指(趾)畸形患病特点是男性高于女性(5∶1),右手高于左手(2∶1)[1]。多指(趾)畸形在临床上分类复杂,一些综合征型多指(趾)畸形与其他疾病难以辨别。一般在婴儿出生时便可观察到多指(趾)形态,但综合征型多指(趾)的其他症状只能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慢慢体现出来。研究发现GLI3、SHH、TWIST1、HOX、LMBR1等基因突变影响了身体的某些特定区域(如手、脚)的发育,病理状态下参与多指(趾)的形成。GLI3-SHH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参与多指(趾)畸形发生,通常受到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growthfactor,FGF)、纤毛内转运蛋白和骨形态发生蛋白等相关分子调控。最初大多数多指(趾)病例是根据临床分型来判断的,因而容易出现错误诊断,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进行属性诊断和遗传咨询[2]。

多指(趾)畸形由基因突变所致,具有遗传性,该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作为婚前孕检的一个指标,通过了解父母基因中是否带有多指(趾)基因,而尽量避免下一代发生多指(趾)畸形,还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预后、手术入路、手术并发症和术后结果的评估[3]。目前找基因突变位点的方法主要是收集患者血液样本做基因测序,样本量低、样本需求量高、工作量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寻找一种发现基因突变效率更高的方法,是基因病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包括知网、维普、万方、PubMed和Sci-Hub,以“多指(趾),基因,基因突变,通路”为中文检索词,以“polydactyly,gene,genemutation,pathway”为英文检索词,检索2000-2020年出版的文章,并根据需要扩大搜索年限。

1.2 入选标准

(1)论述多指(趾)临床表现的文献;(2)论述基因突变与多指(趾)之间关系的文献;(3)论述多指(趾)基因突变时信号通路机制的相关文献。

1.3 排除标准

排除与主题低相关性及重复、陈旧的文献。

1.4 质量评估

通过上述计算机检索与手工检索,共检索到472篇参考文献。通过阅读文题和摘要,按入选标准进行人工筛选,最终纳入61篇文献。纳入的参考文献包括研究原著、综述、临床试验、述论等,见图1。

1.5 数据的提取

研究文献由相互独立的2人提取并通过多次讨论理解文献内容并决定文章撰写方向,信息记录侧重GLI3、SHH、TWIST、HOX基因及相关信号通路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2、结果


2.1 非综合征型多指(趾)的临床分类

在胚胎发育早期,脊椎动物肢体末端的肢芽沿着3个不同方向的轴发生发展形成指(趾),其特征是细胞有丝分裂活性和程序性细胞死亡之间的动态平衡[4]:包括手指-手腕方向为远近轴、拇指-小指方向为前后轴、手心-手背方向为腹背轴。3个轴向生长所受调控机制不同,中胚层的顶端外胚叶嵴诱导肢芽在远近轴向的生长,极化活动区控制肢芽在前后轴向的发育[5],Wnt信号通路调节肢芽在背腹轴向的延伸[6]。

2.1.1 轴前多指(趾)

(1)轴前多指(趾)1型:拇指(趾)多指(趾)表现为拇指(趾)复制1次或2次,形成六指(趾)或七指(趾),见图2A,七指(趾)较为少见,通常为单侧。

(2)轴前多指(趾)2型:拇指(趾)的远节指骨和近节指骨之间有额外的中间指骨,第一掌骨长而薄,两端有骺,见图2B。轴前多指(趾)2型通常是双侧的。

(3)轴前多指(趾)3型:该类型一般由多个3指(趾)节的示指(趾)代替正常的示指(趾),与示指(趾)相连的掌骨通常发育不全,见图2C。

(4)轴前多指(趾)4型:主要表现为双拇指(趾),末节指(趾)骨呈放射状偏离或拇指(趾)宽且分叉,见图2D1,并指(趾)较为少见[7],见图2D2。

2.1.2 轴后多指(趾)

(1)轴后多指(趾)A型:肢体尺侧或腓骨侧存在发育形态良好的多指(趾),见图3A。

(2)轴后多指(趾)B型:该型为最常见的多指(趾)畸形,多指(趾)可能发育不良,通常以皮肤赘生物的形式出现,在小拇指(趾)侧形成微小突起或柱状生长,或2.0-3.0cm长的“蒂”,通常有指甲,见图3B。

2.1.3 复杂多指(趾)

(1)镜像多指(趾)畸形:小指(趾)、无名指(趾)和中指(趾)完全复制并取代拇指(趾)。额外指(趾)的排列是以中心指(趾)开始的降序排列。例如手部:从轴后开始小指、无名指、中指、示指、中指、无名指、小指,见图4A。

(2)中央型多指(趾)畸形:此型表现为无名指(趾)、中指(趾)、示指(趾)的复制,其中无名指(趾)的复制最为常见,示指(趾)次之。畸形常表现为双侧,通常有明显的并指(趾),见图4B。

(3)掌心/背多指(趾)畸形:额外的指(趾)通常出现在掌的腹侧或背侧。它可能表现为发育不良的指(趾)蒂或小皮肤,或发育不良的有(无)指甲的指(趾),见图4C。

(4)Haas型多指(趾)畸形:可表现为轴前或轴后的多指(趾),所有的指(趾)完全“融合”,形成一个“杯子”形状,限制了指(趾)的运动,见图4D。

2.2 与多指(趾)相关的基因

GLI3、SHH、TWIST、HOX等基因的突变会导致综合征型和非综合征型的多指(趾)畸形,常见的多指(趾)畸形综合征有Greig综合征、BardetBiedl综合征、Pallister-Hall综合征和短肋骨多指(趾)综合征等。利用人类基因组序列的完整信息,结合连锁分析、位置克隆、畸形综合征相关染色体异常等多种基因定位的方法,可以鉴定出导致肢体异常的基因位点[4]。

2.2.1 GLI3

GLI3基因位于常染色体7p14.1,由14个外显子组成,其中包括一个大于2500bp的大外显子。GLI3基因编码锌指转录因子,在hedgehog(Hh)信号转导通路中发挥作用,可以影响肢体发育。RADHAKRISHNA等[8]发现GLI3基因突变会引起轴后多指(趾)A1型,在该型患者中发现GLI3等位基因的第764位密码子发生突变,突变发生在锌指结构的保守序列中。FURNISS等[9]在轴后多指(趾)B型患者中,发现GLI3基因中缺失1-bp的杂合移码突变。AL-QATTAN等[10]在轴后多指(趾)畸形患者中发现,GLI3基因中出现2bp缺失的杂合移码突变。

GLI3基因外显子缺失、错义突变以及中间段的截断突变导致了Pallister-Hall综合征[11],Pallister-Hall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典型特征为并多指(趾)和下丘脑错构瘤,其他特征包括会厌裂、肛门闭锁、生长激素缺乏、垂体功能减退和生殖器发育不全。Pallister-Hall综合征患者中GLI3基因发生移码突变,线粒体DNA的许多片段在进化过程中会从线粒体基因组迁移到核基因组[12],这导致线粒体蛋白质组中的绝大多数蛋白质由核基因组编码,线粒体DNA移位会导致GLI3基因功能中断,从而引起特殊的临床特征。

而中间段以外的截断突变导致了Greig头足综合征,Greig头足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典型特征是头大、眼间距加宽、轴前多趾,部分可见轴后多趾和皮肤并趾,发育迟缓、智力障碍或癫痫比较少见(<10%),大约20%的Greig头足综合征患者有胼胝体发育不全或不全[13]。Greig头足综合征患者中GLI3基因发生大量缺失或易位[14],对Greig头足综合征患者的GLI3基因进行突变筛查,发现15个新的突变存在于GLI3基因中[15],这些突变分布在编码基因的各个区域,其中大多数是截短突变(15个突变中的9个)。新的突变导致蛋白质转录过程提前终止,主要发生在编码DNA结合域中心区域的N端或中间部分[16]。

2.2.2 SHH

SHH基因定位于常染色体7q36.3,是Hh家族中的一员,仅在四肢间充质后缘的极化活动区内表达,受肢体极化区增强调控序列的调控元件驱动[17]。Hh信号通路高度保守,在胚胎骨发育和出生后的骨重建中起着关键作用,该信号失调可导致肢体畸形,如多指(趾)畸形[18]。SHH正常在轴后表达,而轴前异位表达与轴前多指(趾)畸形有关。极化区增强调控序列是SHH顺式调控元件,位于SHH基因上游1Mb处,能促进肢体的发育,极化区增强调控序列功能增强或拷贝数增加会导致非综合征性轴前多指(趾)[19,20];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缺失时,无法形成顶端外胚叶嵴和极化活动区,可能会导致四肢部分完全缺失[4]。SHH编辑的蛋白在亨氏节、神经管的底板、早期肠内胚层、肢芽的后部和整个脊索中均表达[21],因此,SHH可能在中枢神经系统和肢体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SHH、FGF4和骨形态发生蛋白拮抗剂(gremlin)形成SHH-FGF4正反馈通路,可促进脊椎动物肢体远端发育。在极化活动区中生成的SHH信号可调节FGF4,FGF4反过来可维持SHH-FGF4反馈通路。肢体正常发育时,gremlin将SHH信号从极化活动区传递到顶端外胚叶嵴[22],使其与FGF4形成正常反馈回路。反之,当gremlin表达量减少,不能将SHH信号从极化活动区传递到顶端外胚叶嵴,无法正常建立SHH-FGF4反馈环,会造成多指(趾)畸形。研究发现将表达gremlin的细胞移植到突变肢芽中则恢复了FGF4的表达,并重新建立了SHH-FGF4反馈通路,该研究揭示了gremlin激活后,可以诱导FGF4表达并建立SHH-FGF4反馈回路[23]。与SHH基因相关的几个转录因子,如Hand2、GLI3、gremlin和骨形态发生蛋白等的改变会导致多指(趾)畸形[24]。

SHH基因突变所引起的多指(趾)综合征型包括足三趾拇趾-多趾综合征[25]、Bardet-Biedl综合征[26]、胸大肌综合征、LaurenceMoonBardetBiedl综合征等[27]。与Hh信号通路相关的综合征有很多,包括大头畸形、肿瘤、肢体和面部畸形等特征。而几乎每一种Hh信号通路相关的遗传综合征都有肢体畸形表型,其中多指(趾)最为常见[28]。

Bardet-Biedl综合征是一种异质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其临床特征表现为肥胖、视网膜病、多指(趾)畸形、肾脏畸形、学习障碍和生殖功能低下,同时还可能存在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的继发性表型。迄今为止,已有16个BBS基因被证明能够独立引起这种疾病。7种BBS蛋白(BBS1、BBS2、BBS4、BBS5、BBS7、BBS8和BBS9)可以与相互作用蛋白BBIP10结合形成BB-Some复合物,它可以帮助Smo和Ptch1转运到细胞内,通过SHH-GLI3信号通路促进下游靶基因转录。BBS基因缺失时Smo和Ptch1在纤毛中累积,使SHH-GLI3通路受阻,从而导致多指(趾)畸形[29]。

2.2.3 TWI

TWI基因位于常染色体7p21.1,在中胚层发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肢体和颅面部发育中,TWIST1在发育过程中转录调控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TWIST1基因编码一个基本的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和其他转录因子形成二聚体或异二聚体调节靶基因的表达[30],如TWIST1和心脏神经脊衍生物表达转录因子2(Hand2)形成的二聚体决定了正常的骨形态发生,其表达比例的不平衡与多指(趾)畸形的发病机制有关[31]。HIRSCH等[32]研究发现,TWIST1基因中的增强子突变也可能导致TWIST1表达的减少,从而产生与TWIST1基因突变相同的表型结果。

TWIST1基因突变包括错义、无义、小片段的插入和删除与大片段的插入和删除。在这些突变中,大多数无义突变(84.0%)和小片段的插入和删除(95.7%),通常发生在TA结构域的上游,导致提前产生了终止密码子[33]。突变会导致Saethre-Chotzen综合征,临床表现为面部不对称、斜视、上睑下垂和耳朵的特征性外观(具有突出的上和/或下小腿的小耳廓),可出现并指(趾)或少指(趾)[34]。个别Saethre-Chotzen综合征患者表现的非典型症状为智力障碍、发育迟缓和学习困难。

在体外研究中,PKA和PP2A-B56δ可以调节TWIST1和Hand2b二聚体残基磷酸化,这些残基的磷酸化和磷酸化模拟物可以改变二聚体亲和力,导致磷酸调节环路失调[33];在Saethre-Chotzen综合征患者中发现TWIST1基因突变,该突变可导致磷酸环路调节失调。研究表明,TWIST1和Hand2表达比例对肢体的正常发育至关重要,它们相互作用需要通过磷酸化的螺旋碱基Ⅰ调节,TWIST1表达降低或Hand2表达增加都会导致多指(趾)畸形[35]。

2.2.4 HOX

人类染色体中有39个HOX基因,其中HOXA13和HOXD13与多指(趾)和并指(趾)有密切联系。HOX基因编码一组高度保守的转录因子,它们控制着细胞在身体特定区域的发生发展。研究转基因小鼠的实验发现,HOXA和HOXD基因5′端的靶向突变和过度表达不仅会改变实验小鼠四肢的大小、形状和数量,而且会延迟软骨化和骨化[36]。上文所述的SHH基因和HOX基因之间的相互转录调控以及HOXD12与GLI3R的结合,均会导致GLI3R活性的抑制[33]。当去除HOXA13和HOXD11-13的一个功能等位基因时,手指的个数从7-9个增加到8-9个;当HOXD11-13的2个等位基因都被移除时,手指个数增加到了9-11个[37]。

(1)HOXA13:HOXA13基因定位于常染色体7p15.2,研究发现该蛋白的表达与指(趾)远端位点有关,它是激活远端特异基因表达所必需的。染色质构象分析显示,5个HOXA基因(HOXA9-13)位于染色质亚拓扑结构域内,在远端肢体中表达,与结构域中的增强子相互作用。HOXA11在指(趾)近端表达受限,与基因本身的特征有关,并且HOXA11是调节远端肢体的一个重要因素。HOXA11as-b中的增强子,可以控制HOXA11as-b的表达,增强子的缺失会导致HOXA11as-b在远端不表达[38]。

当远端HOX基因被移除时,手指数量增加,但手掌大小不变,这是因为手指变细,彼此之间间隙更窄,同时保持规则间隔[37],因此在手掌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容纳更多手指。这与GLI3基因单突变体机制相似。

(2)HOXD13:HOXD13基因定位于常染色体2q31.1。HOXD10-13基因缺失导致细胞中的HOXD9表达量增加,此时SHH表达减少,这表明HOXD10-13的表达对诱导SHH表达至关重要。在没有HOXD13的情况下,HOXD11在特定区域表达增加会导致多指(趾)畸形,而HOXD10和HOXD12的增加对指(趾)却没有影响。

研究表明,HOXD13氨基末端区域插入短聚丙氨酸片段导致并(多)指(趾)(synpolydactyly,SPD)。SPD有3种类型:SPD1临床表现为中央并(多)指(趾),轴后并(多)指(趾);SPD2临床表现为中央及轴后并(多)指(趾),轴后并指(趾);SPD3临床表现为中央并(多)指(趾),轴后并(多)指(趾)[39]。SPD2和SPD3这两种类型极为少见,这里主要介绍SPD1。在SPD1中,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来鉴定HOXD13的突变位点,结果表明HOXD13外显子1中有24个碱基对拷贝数目增加,根据这些突变预测在HOXD13蛋白的N末端结构域中有8个额外的丙氨酸残基[40]。研究发现HOXD13基因中的一个错义突变,会产生一种独特的短指(趾)-多指(趾)综合征,除了典型和非典型性SPD特征外还包括手中央多指畸形,足部第三趾骨发育不全,也有其他特殊症状,如指(趾)甲和远端指骨发育不全或缺失,第三至第五掌骨和跖骨短、尺骨茎突发育不全等[36]。

2.3 多指(趾)的发生机制

2.3.1 GLI3-SHH信号通路

GLI3-SHH是一种进化保守的通路,在胚胎骨发育和出生后的骨重建中起着关键作用[41]。在哺乳动物细胞中,Ptch1和Smoothened(Smo)是GLI3-SHH通路的另外2个调控因子,Ptch1位于纤毛上,对Smo有抑制作用。GLI3蛋白是调控Hh信号通路的关键分子,是一种双功能转录因子,降解后产生2种不同作用的蛋白,C末端为GLI3A转录激活物,N末端为GLI3R阻遏物。无SHH时,Smo被Ptch1抑制,GLI1-3不能进入细胞核,胞质中的GLI2和GLI3通过SUFU(融合抑制因子)复合体结合,并被蛋白激酶A磷酸化,导致它们裂解为GLIR和GLIA,随后进入细胞核,抑制下游靶基因的转录,阻断了GLI3-SHH信号通路[42,43]。有SHH时,SHH与Ptch1结合,使Ptch1对Smo的抑制作用消失,GLI1-3进入细胞核,使GLI3R被激活成GLI3A形式,促进下游靶基因的转录[44],见图5。这两种形式的GLI3R和GLI3A以及它们在GLI3R/GLI3A中所占的比例直接与指(趾)的数量和形态有关[45]。

2.3.2 Wnt信号通路

Wnt信号在细胞增殖、细胞命运决定和分化的各种发育过程中都有涉及[46]。Wnt与受体复合物结合并激活2个信号通路,即β-catenin依赖的典型通路和β-catenin不依赖的非典型通路。β-catenin依赖的Wnt通路(Wnt/β-catenin)能够调节软骨细胞分化、生长板组装和软骨完整性[47];Wnt缺失时,糖原合酶激酶3β使细胞中的β-catenin磷酸化,并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降解[48];Wnt存在时,Wnt与受体复合物抑制糖原合酶激酶3β的活性并激活Wnt/β-catenin通路,进而诱导β-catenin在细胞质中的积累[49,50],最终导致其转位到细胞核,在胞核与T细胞因子/淋巴样增强因子相互作用,启动靶基因的转录,见图6。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6复合物是Wnt/β-catenin通路的重要调节因子,它与硬化蛋白(Wnt拮抗剂,由骨细胞分泌)结合,可以抑制Wnt/β-catenin信号转导[51]。纤毛内转运系统由纤毛内转运蛋白复合物A,B组成,可沿纤毛轴做双向运动,纤毛内转运蛋白80、纤毛内转运蛋白88蛋白是纤毛内转运蛋白复合物B的核心蛋白[50,51,52,53],纤毛内转运蛋白140蛋白是纤毛内转运蛋白复合物A的核心蛋白[54],纤毛内转运蛋白基因突变导致纤毛病,表现为多种骨骼异常[55,56,57],例如纤毛内转运蛋白80蛋白部分突变会引起人类Jeune窒息性胸营养不良和短肋骨多指(趾)综合征Ⅲ型、Ⅳ型[58]。

2.3.3 信号通路之间会相互影响

研究发现,当Ptch1缺失时,Hh信号通路可能通过GLI3激活Wnt5a/6的表达,导致β-catenin活性增强[59,60,61],Hh信号通路与Wnt信号通路相互影响,推测Wnt和Hh信号通路之间可能存在串扰。敲降纤毛内转运蛋白80基因可下调Hh信号活性,而上调Wnt信号活性,在纤毛内转运蛋白80基因沉默的细胞中过表达GLI2基因促进了软骨形成,并恢复了纤毛内转运蛋白80沉默后的软骨缺陷[52],这些发现提示了纤毛内转运蛋白80调控软骨细胞分化过程与Hh和Wnt信号通路之间存在某种紧密联系,因此,研究某一个基因突变对认识多指(趾)畸形是有局限性的。近年来,蛋白组学与基因病的结合越来越密切,它可以大规模地研究蛋白质的特征,包括蛋白质的表达水平,转录、翻译后的修饰,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等;可以通过蛋白组学发现更多与多指(趾)畸形相关的信号通路,从通路入手,研究通路中的相关蛋白,并进一步研究通路之间的相互影响;对基因的位置关系、作用位点、生物功能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以期更加全面的了解多指(趾)畸形的发生机制。


3、总结与展望


多指(趾)畸形在过去几十年里有了重大突破,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基因测序技术不断进步。多指(趾)畸形的相关基因SHH/IHH、GLI3、HOX基因(尤其是HOXD13)、WNT等是研究热门,已经取得了较为全面的认知。人类并多指(趾)在临床和遗传学上很复杂,不仅仅只局限于孟德尔遗传定律。表观遗传因素、相关基因、增强子/抑制子的作用以及不同类型的环境和发育因素等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因突变所产生的综合征型和非综合征型疾病,在临床上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这些研究可以帮助医生在临床上的病理诊断,做出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多指(趾)畸形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一是患者的样本采集较为困难。从医院数据中选择600多例多指(趾)畸形患者,仅获得20人的样本,对研究的宽度造成一定的局限性;二是绝大多数多指(趾)基因的研究是单独的、个体化的,相关基因之间的关联性还有待深入研究,它有助于全面了解多指(趾)畸形的发生机制,在整个大的多指(趾)基因体系里面不可忽视。作者阅读文献时发现有些多指(趾)基因被反复研究(如SHH、GLI3、HOX等),而有些基因却只是浅浅研究,这不利于基因之间关联性的研究。多指(趾)基因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应该结合临床,尽可能多地发现多指(趾)畸形的突变基因,探索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信号通路,以期找到更好的预防该疾病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赵献芝,白小青,左福元.多指(趾)基因研究进展[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7,52(1):5-6.


文章来源:李青蔓,郭丰,刘芳芳,张海英,刘辉.多指(趾)畸形相关基因突变产生的病理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2,26(14):2291-2296.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期刊人气:1345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3-713X

国内刊号:11-5512/R

邮发代号:80-622

创刊时间:2006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