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探析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渠道拓展的有效措施

  2021-01-29    200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本文对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资本补充渠道拓展的有效措施。力求通过优化资产配置、创新资本补充工具、细化补充债权吸损模式、构建多层级资本监管框架等方式提高风险抵御能力,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助力。

  • 关键词:
  • 中小银行
  • 实体经济
  • 资本补充渠道
  • 金融机构
  • 银行经济
  • 加入收藏

现阶段,我国金融监管要求不断提升,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压力逐渐增加。在此形势下,商业银行特别是农商行、城商行等中小型银行,需要对资本渠道进行拓宽,使资本结构得以优化,促进资本充足率的提升,使风险抵抗力更强,更加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应针对当前商业银行资本补充中存在的问题,从资产配置、补充手段、补充工具等方面着手,使资本补充路径得以拓宽。


一、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现状与问题


当前,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现状不够乐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较弱,通过对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工作的分析,发现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充足率有所提升,但呆账核销对资本的侵蚀增加

截至2019年末,我国521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均超过23%。同时,核心资本的充足率指标也在不断提升。但是,到2019年我国不良贷款余额仍有5197亿元,大量呆账的存在与未来带宽损失对银行资本进行侵蚀,从而增加了银行的资金压力。

(二)资本补充机制短缺

针对国有银行资本短缺问题,主要通过国家注资方式解决,采取外汇储备、发行特殊国债等方式注入资本,此种传统方式会增加银行对政府的依赖性,当国家注资受到阻碍,资本充足率势必会降低。国外银行大多采取债务融资模式,与之相比我国的债务市场不够完善,大型银行主要通过上市融资,中小银行则依靠政府行政权力实现扩股融资,导致银行筹资过于注重股权融资。

(三)资本结构不平衡

在银行资本结构方面,大部分为核心资本,附属资本占比较小,充足率低下。直至2019年末,四大国有银行中核心资本仅占资本总量的85.25%。我国商业银行计提呆账准备金不可当作资本进行运营,但通过增加附属资本的方式补充资本具有一定可行性[1]。


二、拓展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渠道的路径


(一)优化资产配置

信贷资产证券化属于新型融资模式之一,可将贷款风险进行转移,从原本的由银行自行承担分散到投资者手中,投资者在帮助银行分散风险的同时,获取更高的收益,使大量银行表内业务转变为表外。早在2005年国务院便开始启动资产证券化的试点工作,当前信贷资产不良率逐渐降低,人民币币值提升,国内流动性较大,加上负利率环境促进大量资本通融,不断拓展存款之外的其他高收益投资渠道,通过上述方式进行资产配置,为信贷证券化营造良好环境。对于中小银行来说,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实施可从简单产品、工具层面着手,适当提高准入门槛,采取更加间隔的监管手段,使资本补充渠道得到有效拓展。

(二)采取多种补充方式

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资本补充方式也日益多样,从以往的特殊国债、政府注资逐渐变成上市后的市场融资。要想提高资本充足率,势必要构建多种长效的资本补充机制,重视核心资本补充,具体如下。

1. 外源融资

在融资规律层面来看,与内源融资相比,外源融资更符合我国中小银行的融资需求。在2016年,我国金融业实现前所未有的巨大规模融资,在96%的上市银行完成融资目标,共计筹集3875亿元资金。上市融资作为银行补充资本金的主要渠道之一,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可促进核心成本增加,降低筹资风险,减少在筹资方面的限制。但是,股票发行的资本投入成高,可能导致企业的控制权被稀释。通过吸引更多投资者的方式可减少股权融资产生的不良影响,提高资本充足率,有助于创新经营理念与管理模式,但因准备时间较长,谈判难度较大,面对二级市场主要采用定向增发、公开增发与配股等方式,由投资者资源认股,实现银行资本扩张目标,但是会降低每股收益,对整个大盘的走向趋势产生影响[2]。

2. 内源融资

该机制主要依靠银行内部积累,对核心资本进行补充,也可看成是留存收益。从交易成本角度看,如若留存资本能够符合银行资本量要求,则内源融资便是最佳制度手段。当资本不足时,银行先要启动内源资本供给机制,采用留存收益促进资本量提升,为银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此种融资模式的优势在于银行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具有较强的弹性与灵活性,且投入成本相比最低,不会减少股东们的股权占比,因此采用内源融资的方式补充资本金属于最为根本有效的手段之一。根据Wind统计结果可知,在2019年1月—9月份有15家上市银行净利润达到3628亿元,同比提高2.36%。如若按照这一数据对全年利润进行估算,则该年度的净利润可达到4632亿元。以20%的股息分配率计算,该银行在2019年的全年利润留存可能大于3700亿元。可见,为了提高核心资本,银行应适当降低现金分红比例,采用转增股本金的模式分配利润,在长期高效发展理念引导下,构建留存利润补充资本的长效机制。

3. 发行次级债券

早在2009年我国银监会便发布完善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相关规定,要求发行次级债务、混合债券等补充附属资本时,中小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应超过7%,且主要银行的次级债占核心资本的比重低于25%,由此体现出银监会对银行提出的高资本质量、低财务杠杆的目标。当前,银行发行的次级债有许多被银行系统内部认购,银行之间相互持有此类债券可提高系统风险发生率,如若此类债券全部转移到银行系统之外,则会使系统风险被极大降低。

(三)创新资本补充工具,细化补充债权吸损模式

相关监管部门可在满足《巴塞尔协议》规定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监管方面的经验,与我国市场发展进程相结合,对资本补充工具进行创新,尤其是一级、二级资本的补充工具,在债与股之间根据特点不同采取更加灵活的资本补充工具,如转型股的二级资本、永续债、可转债等等,使各类银行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更加灵活高效的资本补充模式。同时,促进商业银行中资本发行工具、审批流程优化,精简审核工序与流程,缩短审批时间,促进资本补充债券发行率的提升。此外,相关主管部门应重视监管协调,提高监管合力,确保金融基础设施相互连通,逐渐消除银行间的距离与隔阂,保障转股型工具能够在市场中发行;对于当前资本补充工具来说,主要采用减记型条款,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基础上,银行可设计多种层次的吸损机制,例如,通过部分减记型创新工具满足市场的个性化需求;针对可转债增加次级条款,提高损失吸收能力,在转股之前便可将其作为合格的二级资本工具使用[3]。

(四)拓展补充债券投资者范围

该项措施的具体内容为:(1)在金融行业对外开放阶段,适当降低我国债券市场对外资的限制,由此增加投资资本对债券补充的资金来源;(2)加强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长期资金,促进银行资本补充债券的配置;(3)对银行资本债券投入主流债券的指数进行分析,吸引更多指数型基金对银行资本的补充;(4)强化银行资本补充债券的对外介质,为境内银行在离岸市场中资本工具的应用提供更多支持。此外,还应健全银行企业治理机制,具体措施为:对银行股东大会、监事会、董事会的日常运行进行规范,保障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促进监事会监管职能发挥;在金融对外开放过程中,引入外资机构以投资者的身份入股中小银行,这样不但可强化银行资本实力,还可以吸收外资机构有益的经营管理经验,促进银行治理能力提升;健全商业银行退出机制,对救助成本过高的中小银行进行破产清算,确保银行体系的健康运转。

(五)构建多层级资本监管框架

在银行业日常监管中,应以资本监管为核心。在次贷危机爆发后,在巴塞尔协议中对资本监管标准进行修订,并对商业银行提出更高要求。在该协议中将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分为最低资本、储备资本、拟周期资本、附加系统等多个层次。在最低资本要求中,包含核心一级、二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三种类型。为了促进上述协议的贯彻落实,银监会制定并颁发新资本管理条例,提出更加严格且全面的监管要求。在多层监管体系下,多种类型的资本补充工具与监管达标需求相对应。例如,二级资本工具适用于二级资本补充,不可对一级资本进行补充。其他一级资本工具适用于一级资本充足率要求,但不可满足降低资本充足率的目标;核心资本可满足各层次的监管指标,但用其满足二级资本与其他一级资本时代价过高。因此,对于银行来说某类资本工具创新与监管规定要求不符时,应设置多层次资本补充机制,对多元资本工具进行创新,采用多类型的补充工具,由此促进银行长久稳健发展,提高资本管理效率[4]。


三、结语


在银行体系改制后,目前已经进入到全面发展阶段。针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问题,应事先未雨绸缪,为银行长期稳定发展做充足的准备,改变以往单纯依赖政府的传统方式,积极拓展新的资本补充渠道,通过优化资产配置、创新资本补充工具、细化补充债权吸损模式、构建多层级资本监管框架等方式,增强金融风险的抵御能力,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服务与助力。


参考文献:

[1]唐海涛.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研究[J].西部金融,2020(01):43-47.

[2]史诗.商业银行为何要拓宽资本补充渠道?国务院提出三个“支持”[J].中国科技财富,2019(02):64-65.

[3]李莉.永续债助力银行扩充资本正当时[J].农村金融研究,2019,17(02):6-7.

[4]曾刚,王伟.拓宽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渠道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J].当代金融家,2019(08):129-131.


成瑶.拓宽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渠道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路径研究[J].商讯,2021(04):98-99.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国银行业

期刊名称:中国银行业

期刊人气:800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银行业协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金融

国际刊号:2095-6789

国内刊号:10-1167/F

邮发代号:2-337

创刊时间:201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