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浅谈李斯特《狩猎》练习曲的曲式结构及演奏技巧

  2021-06-22    1260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狩猎》出自被誉为"钢琴之王"的李斯特之手,是《帕格尼尼大练习曲》中的第五首作品,本文通过对作者李斯特及作品创作背景进行介绍,对此练习曲的曲式结构以及演奏技巧进行分析探究,进而更好地把握李斯特作品的音乐特征,更好地诠释这部作品。

  • 关键词:
  • 《狩猎》
  • 曲式结构
  • 李斯特
  • 演奏技巧
  • 练习曲
  • 加入收藏

一、作者介绍


著名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弗朗茨·李斯特(FranzLiszt),出生于匈牙利雷汀,是浪漫主义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他从小在音乐方面就天赋异禀,9岁便举行了属于他自己的第一场钢琴独奏会,十岁时跟随车尔尼学习,1828年定居巴黎,结识了柏辽兹和肖邦,并从他们身上学习到更多的音乐知识,对其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1831年帕格尼尼前往巴黎举行演出,李斯特观看之后备受启发,灵感涌现。从1837年开始,十年时间里,李斯特走遍欧洲各国,开展钢琴巡演,备受瞩目,由此引发的浪潮被德国诗人海涅称为“李斯特狂热”,李斯特在这十年内创作了六首《帕格尼尼大练习曲》。1848-1859年,李斯特担任魏玛宫廷乐长,在此期间创作作品颇丰。晚年时期的李斯特致力于宗教音乐的创作,1886年因肺炎发作不幸逝世。


二、作品创作背景


《狩猎》是一首钢琴曲,改编自“帕格尼尼随想曲”的练习曲集中的第五首。1831年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帕格尼尼在巴黎举行演出,帕格尼尼演奏时灵活的手指和华丽的技法深深吸引了李斯特,于是李斯特便将注意力转移到帕格尼尼的作品上,将其进行改编和再度创作,最终诞生了改编后的《帕格尼尼大练习曲》。这部作品中包含了六首钢琴练习曲,将原本小提琴的演奏技法和音色与钢琴巧妙结合。每当后人提及《帕格尼尼大练习曲》时,都不禁想到“炫技”一词,作品中运用大量技术手法和演奏技巧,《狩猎》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钢琴改编曲。


三、曲式结构分析


李斯特的《狩猎》是《帕格尼尼大练习曲》中的第五首,调性为E大调,Allegretto小快板,2/4拍,是回旋曲式,曲式结构为“A+A1+B+A1+C+A2”。

A段是第1-16小节,见谱例1,作为全曲的主题,在整首作品前后共出现四次,贯穿全曲,是对圆号和长笛音色的模仿。第1-8小节为第一乐句,后半句是对前半句的完全重复,双手奏出节奏均匀短促的双音,仿佛狩猎场景中的马蹄声,属和弦的运用与明亮的大调色彩相呼应,从高音区转向较低音区又回到高音区,强弱对比明显,模仿马蹄声若隐若现、时近时远。

A1段是第17-32小节,保持上一乐段的旋律线条,主题材料不变,右手移向更高音区,加入左手旋律将音乐和声效果进行补充,强弱力度交替变化形成鲜明对比,使音乐色彩更加丰富饱满,营造出活跃欢腾的音乐气氛,描绘了激烈的狩猎场景。

B段是第33-52小节,音乐材料发生变化,与A段形成对比乐段。分为两个乐句,前8小节为第一乐句,后一小节是对前一小节的重复和模进。使用了连续的七和弦,调性由e小调转到G大调,在第二乐句时又转回e小调并在e小调上结束,暗淡的小调调性营造出紧张激烈的气氛,以较强的力度伴随跳音奏出,描绘出猎人气势汹汹追赶猎物,猎物被吓得四处逃窜的打猎场面。此段的音乐较为零碎,动力性强,不稳定,为非稳定性的陈述。[1]

之后的A1段是第53-68小节,经过一次音乐材料的重复,调性与主调调性保持一致为E大调,为后面新的主题材料的出现作铺垫。

C段是第69-111小节,与全曲主题材料形成对比,将音乐情绪推向高潮。李斯特运用了四次刮奏,见谱例2,力度为f,左右手交叉弹奏与颤音的结合表现出狩猎场景的激烈和紧张,见谱例3,三十二分音符以p的力度快速奏出,描绘了动物慌忙逃窜与猎人你追我赶的样子,展现给听众形象生动的画面。此段音乐调性不稳定,反复变化,由a小调先后转到F大调、G大调、d小调,最后在主调E大调上结束该段。

A2段是第112-129小节,是A段主题材料的变化再现,调性为E大调。左手旋律当作伴奏声部,右手从高音区向低音区进行,持续以p弱的力度弹奏直到全曲结束,暗示狩猎活动接近尾声,描绘出猎人们舒适愉悦地结束打猎,满载而归渐行渐远的画面。


四、演奏技巧分析


(一)八度

在《狩猎》这首练习曲中,大量运用到八度柱式和弦,从B段第33小节开始,整段左右手均为连续八度进行,每一拍的第一个音都加上重音记号。和弦跳音要求演奏者触键准确迅速,且轻快有力富有弹性,防止错音漏音,力度均匀到位,注意指尖发力,放松手臂和身体,借助手腕的力量,音色厚实饱满但不能太过僵硬。发挥踏板的作用,弹奏每一拍的八分音符时短暂使用踏板,之后的两个十六分音符则采用断奏的方法。此段旋律进行铿锵激昂,展现了进行曲活泼欢快的风格特征,呈现出声势浩大、坚定不移的音响效果和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描绘了猎人们为了捕捉猎物步步紧逼,而动物们则是惊慌失措、上蹿下跳的生动画面。

(二)刮奏

全曲共出现四次刮奏,C段中华丽的刮奏技法将音乐推向高潮,描绘出动物们面对猎人时逃窜的情景。刮奏作为钢琴演奏中的一种特殊技法,要注意双手触键整齐有力,节奏均匀不慌乱,刮奏部分的弹奏与曲子整体速度相呼应,反复练习以保证熟悉音型位置不错音。两组刮奏中间三十二分音符的加入为音乐增添了戏剧性色彩,右手三十二分音符的演奏要注意快速清晰、节奏均匀轻快,与左手的和弦琶音要配合得当,连接紧密,描绘出一幅动物们四处逃窜的慌乱场面。

(三)双手交替

双手交替敲击式技法是本首曲子的又一演奏技巧,[2]双手交替敲击式技法是指左右手交替敲击键盘,从第1小节开始就出现双手叠加、交替。弹奏时要注意双音的整齐短促,左手在上右手在下,配合得当,保证指尖的灵活,采用贴键式触键的方法。弱音时要注意弱而不虚,触键灵活轻巧,强音时也要注意音响到位,音色饱满而不突兀,使其充满跳跃感和活力,将狩猎队伍由远及近、步步紧逼的场面生动描绘出来。


五、结论


李斯特音乐技艺精湛,无愧于“钢琴之王”的美称。《狩猎》这首练习曲的篇幅虽不算长,但里面却包含丰富的动机与技巧,耐人寻味。浪漫主义时期崇尚自由和个性的音乐风格在李斯特的这首作品中也得到充分的体现。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观看不同演奏家对此曲目的演奏,以及自身对这部作品的反复练习与思考,笔者对李斯特所处时期的音乐风格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进而为演奏好这部作品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杨丹.谈李斯特作品<狩猎>在演奏中的音乐表现与弹奏技术[J].艺术品鉴,2020,(02):345-346.

[2]刘泓杉.简析李斯特<帕格尼尼大练习曲之五狩猎>的演奏技巧[J].黄河之声,2012,(15):59.


文章来源:张悦.浅析李斯特《狩猎》练习曲的曲式结构及演奏技巧[J].戏剧之家,2021(18):64-65.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当代音乐

期刊名称:当代音乐

期刊人气:1398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吉林省音乐家协会,吉林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地方:吉林

专业分类:艺术

国际刊号:1007-2233

国内刊号:22-1414/J

邮发代号:12-480

创刊时间:1985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