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古老的音乐需要新唱法

  2021-07-21    221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华阴老腔自诞生以来,已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其源头可追溯至我国西汉年间。在黄河和渭河交汇的地方,有一座贯通南北的码头,那里生活着一群拉纤为生的船工。船工们拉船时,由一人负责主唱,众人跟着帮腔,同时用木块击板作为配乐,进而诞生了这样一种富有地域风情的戏种——老腔。老腔独具特色震撼心灵,但是一直没有真正得到大范围传播以及年轻观众的传唱,直到谭维维和老腔艺人合作的《给你一点颜色》《华阴老腔一声喊》的出现,才让老腔音乐被年轻人所了解传唱,地方戏曲与现代摇滚相互杂糅,农村和都市文明高度融合,传统老艺人和现代女歌手同台演绎,让观众感觉无比的震撼。古老的民间音乐传承需要新唱法。

  • 关键词:
  • 创新
  • 华阴老腔
  • 新唱法
  • 音乐
  • 加入收藏

一、华阴老腔在现代的发展及传播


自20世纪末期开始,华阴老腔不断在公众舞台上亮相,发扬传统的同时日益壮大。1993年张艺谋在拍摄制作《活着》这部电影时,特别加入了老腔艺人的唱腔;之后电影作品《桃花满天红》中又融入了老腔艺术,使老腔呈现在更多的观众面前。

2003年音乐节目《古韵乡趣》中不仅加入了女性表演者,而且成功地将皮影与音乐进行剥离,采用了富有浓厚生活特色的表演方式,尝试加入撤去前台幕布的皮影戏,让广大受众更加清楚地了解了皮影戏这种民间艺术,获得一致好评。2004年华阴老腔成功在我国第一届中国青年文化周中获奖;2005年再度在渭南市皮影调演当中获奖,华阴老腔的影响力因此不断扩大,登台表演的机会也越来越多。2006年老腔艺人在话剧《白鹿原》中登台亮相,成功引起首都观众的关注。2006年华阴老腔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连续登上国内外剧院舞台。2008年华阴老腔培训中心创建成功并正式招收了首批学员。2009年西安音乐学院特别邀请老腔艺术团举办音乐会。2012年电影《白鹿原》中展现了华阴老腔的形式。2015年老腔艺人张喜民和流行音乐歌手谭维维合作演唱歌曲《给你一点颜色》,成功引起网民的高度关注。2016年华阴老腔艺人再次携手流行歌曲演唱者谭维维参加春晚的演出,以作品《华阴老腔一声喊》震动了大江南北,在更大的舞台上让更多的人知道华阴老腔。


二、古老音乐的新唱法:以《华阴老腔一声喊》为例


(一)“土”的华阴老腔与“洋”的摇滚混搭

华阴老腔是一种富有浓厚乡土特色的民间音乐,主要在陕西华阴地区流传,生动地反映了西北高原地区特有的民间风情。就春晚华阴老腔节目演出的情况来看,华阴老腔伴奏时所采用的乐器大多是民间艺人自己制作而成,甚至直接使用生活中的物品,例如烟袋等,使得华阴老腔具有极为浓厚的历史底蕴。华阴老腔表演者大都是华阴市双泉村土生土长的农民,平时主要从事农业劳作,闲时表演老腔娱乐。老腔在表演时通常会在舞台上搭十几条板凳,由一群农民扛着不同的乐器演唱。这种唱腔的风格极其质朴,豪放苍凉,再加上黄土高原特有的民俗文化,形成了华阴老腔别具一格的特征。老腔演唱中的吟诵部分大都采用陕西当地的方言,声调拖得较长,从而形成特殊的演唱腔调,其也是陕西地方戏曲唱腔的代表。

这种来自民间的原生态戏曲艺术,在春晚舞台上和西方摇滚互相结合,再加上谭维维现代的演唱方式,演绎出独具中国特色的新时代摇滚,不仅有着古老秦腔粗犷的意蕴,也与现代音乐求新求异的审美追求不谋而合。在伴奏乐器方面,则选择性地运用部分现代电声乐器,比如电子琴及架子鼓等,不仅音响的层次更为丰富,而且音乐节奏感极其强烈,从而营造出火热的氛围,带给听众酣畅淋漓的感受。音乐的旋律采用典型的摇滚乐,以老腔起句,接着架子鼓演奏的乐音不断增强,金属的节奏完全覆盖了老腔音乐原有的旋律,增强流行歌曲的氛围,从而形成“土”“洋”高度融合的新时代老腔。

(二)传统民族乐器与现代电声乐器的配合

华阴老腔与当地民众生活密切相关,本身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华阴老腔中的很多唱词,完全取自于当地民众平时的生活,既浅显易懂,又生动贴切。演出时所使用的乐器也大都是常见的生活用品,比如板凳、烟袋等,老腔艺人还自制了很多不同的乐器,比如梆子、板胡等。演唱的队伍一般由五名成员组成,分别负责不同的乐器,可见民间艺人确实有着深厚的功底。梆子是华阴老腔最为重要的伴奏乐器之一,也称为“坐档”,按照情节发展的需要,提前做好准备;月琴也称为“说戏”,在演出时根据表演的需求或唱或奏;锣也称为“打后台”,最主要的作用在于营造氛围,增强气势;板胡一般用于过门演唱,可用于帮唱、助威。华阴老腔正是依靠着艺人们自制的乐器,展现陕西一带特有的人文风情,表现西北民众们朴实的情感。

春晚舞台上的演出打破了华阴老腔原有的乐器配置,传统乐器与现代电声摇滚相互结合,保留老腔原有特色的同时,融合了现代器乐,带给观众丰富的感受,让观众见识到了完全颠覆传统的华阴老腔。民间艺人一声呐喊之后,电声乐队开始努力地演奏传统民乐,乐队的音响效果显著增强,为歌手谭维维的演唱做好充分的准备。民间乐器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老腔苍凉、豪放以及朴实浑厚的艺术魅力。但如果没有采用电声乐器,老腔的魅力就会大打折扣,也很难引起现代受众的注意。融入现代伴奏乐器后,老腔再度恢复活力,焕发出新的光彩。春晚舞台上的《华阴老腔一声喊》,喊出的不仅是八百里秦川的浩荡激情,更是中华民族对现代音乐艺术不懈的追求。

(三)老艺人与年轻歌手同台

春晚舞台上,一首《华阴老腔一声喊》彻底喊出了老腔的风采,强烈地震撼了每一位观众的心灵,也成为了老腔艺术与现代艺术互相融合的典范。“非遗”艺术的表演者通常都来自民间,充分保留其原有的面貌;春晚舞台上的华阴老腔无疑完全颠覆了传统的表演模式,通过老艺人和流行歌手之间的合作,带给中外观众完全不同的感受。在表演当中,主唱和月琴伴奏由张喜民负责,梆子和风铃由张拾民负责,张亲民负责唢呐伴奏,张全四主要操演板凳,刘西昌和张转民负责板胡伴奏,二胡由王全伟等三人演奏,此外还有一名女艺人,按照演出要求打锣,整个演出队伍总共包括十一名成员,无论是声音还是气势,都极具阳刚之美,生动展现了华阴老腔粗犷热烈的特色。歌手谭维维充分发挥嗓音方面的优势,活灵活现地展示老腔艺术的魅力,使现代与传统、都市与农村等不同类型的音乐文化得以融合为一个整体。在演唱当中,主唱张喜民通过肢体语言及眼神与谭维维进行交流,两人配合得极为默契,使现代艺术和传统艺术完美地融合,为“非遗”艺术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三、古老的音乐需要新唱法才能更好地发展


作为民间戏曲,能够再次登台演出并获得受众的喜爱,既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也是一种值得研究和探讨的现象。现代观众会如何看待老腔这种独特的戏曲,流行歌手在自己演唱的歌曲当中融入老腔,这种方式是否会影响老腔的发展?

尽管许多著名的影视作品都曾经引入过华阴老腔,而且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甚至还成功登上过国内外著名的大型舞台,但取得的反响仍然比较有限,未能成功引起青少年的关注与讨论。此外,华阴老腔在器乐、表演方式等方面的创新仍然不足,因此观众对原生态老腔认识不够深入,甚至觉得其过于“破旧”。尽管原生态老腔让观众深受震撼,但传播的范围仍然过于狭窄,远未达到能让年轻受众喜爱并传唱的程度。

谭维维和老腔艺人携手合作,通过选秀的方式登上舞台,共同演唱歌曲《给你一点颜色》,加上热烈的摇滚音乐,带给观众丰富的视听感受。老腔的成功改编让公众开始熟悉这种民间文化形式,这对老腔的传播确实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使“非遗”文化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此外,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当中,每个人都深感苦闷,都有属于自己的情绪,需要通过合理的途径进行宣泄,使自己的精神状态恢复正常。老腔豪迈雄浑的唱腔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坚毅粗犷的阳刚之美,能够唤起人们心中的激情,从而更加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就情感表达方面来看,华阴老腔和现代摇滚确实存在相似之处,这也是摇滚歌手能够与民间艺人联手演出的主要原因。

随着华阴老腔影响力不断扩大,许多新闻媒体将其称为“黄土地特有的摇滚”,而老腔也无愧于这一称誉,不断登台亮相的同时,也开始引起许多年轻受众的关注,他们觉得“老腔已经超过所谓的现代摇滚”,甚至将“砸板凳”也看作是一种特殊的金属音,当然,类似的说法近似于无厘头,并不值得采信。或许是老腔艺人发自肺腑的吼声让观众感觉浑身舒爽,情感得到宣泄的同时,内心也获得极大的满足。老腔具有一种奇特的,能够让人重返本真的能力。经济高速发展使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出现极大变化,单一的音乐艺术形式已经很难获得受众的喜爱,多元化艺术开始获得更多人的青睐,华阴老腔和现代摇滚的结合不仅符合音乐发展的潮流,同时也符合时下大部分受众的需求。老腔也正是通过最原始的演出方式,引起现代都市受众的强烈共鸣,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乡土文化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传承于血脉深处的浑厚力量,这种未曾经过任何雕饰的、原生态的演唱方式,能够勾起现代受众内心深处的乡土情怀,以及对清新田园生活的向往,从而更加喜爱华阴老腔,并自主地去研究、去传唱,使老腔获得更好传承的同时不断与现代元素相融合,从而焕发出夺目的光彩,让更多的人为之倾心。


文章来源:胡勇.古老的音乐需要新唱法——以“华阴老腔”的改编为例[J].戏剧之家,2021(20):29-30.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音乐研究

期刊名称:音乐研究

期刊人气:1626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人民音乐出版社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艺术

国际刊号:0512-7939

国内刊号:11-1665/J

邮发代号:2-258

创刊时间:1958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