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书话本小说的跨媒介特征分析探究

  2020-05-30    198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隋唐时期开始说话已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即具备“说话”之名,以说为特征的表演方式,以故事为主的表演内容。随后进入宋元到明清,评话的名称也由“平话”发展为“评话”,可见其发展历史之久远。不管现代人们有没有大量接触到评书话本小说,毋庸置疑的是,评书话本小说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其传播方式已不再是单单依赖文本进行传播,而是通过文字与声音建构起来的二维文本进行传播。基于以上思考,笔者对评书话本小说的跨媒介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让这种传统的草根艺术向现代化顺利过渡并继续延续都市文化的生命力。

  • 关键词:
  • 二维文本
  • 评书话本小说
  • 语言文学
  • 跨媒介
  • 都市文化
  • 加入收藏

由于评话、评书是一种表演和叙事相结合的艺术形态,在从文学角度对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研究难点。[1]因此,本研究的取径或正如法国史家诺哈所言的那样:我们不探究往事如何发生,而是了解它如何持续地被利用,它的应用与误用,以及它对于当下造成的影响。[2]在此意义上或许可以说,评书话本小说作为一门传统的民间草根艺术在如今的新时代文化大浪潮下或许不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它作为一种二维文本资源,在出现之后,被人们通过其他研究视角进行分析或再现,以及由此造成的社会影响。

故此,笔者想在之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找寻不同研究角度,通过文字与声音建构的二维文本解说具体的评书话本小说案例,以及从跨媒介特征的角度分析这种传播方式所导致的部分社会效果。


一、评书话本小说的渊源及演变


先秦时期,口语说故事已经产生,随后到隋唐开始形成说话这门独立的艺术形式,进入北宋之后,瓦舍勾栏的兴起,更是标志着民间通俗文化娱乐市场的形成。宋代说话作为瓦舍勾栏中的重要表演形式,与瓦舍勾栏一起走向繁荣。元代之后瓦舍逐渐衰落,勾栏却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但元代说话在勾栏中的地位开始慢慢被杂剧取代,原因可能在于宋元话本多用于口语,注重细节,明显与之相比相形见绌。明清之后,说话发展成为带有地域特色的评书,并产生了替换瓦舍勾栏的新场所-书场,随后衍生出评书话本小说这个概念。

(一)评书话本小说的渊源之一:瓦舍勾栏的兴起与发展

北宋初期,市民的夜生活及店铺的营业时间延长,到了北宋末期汴京的繁荣商业区出现了通宵达旦的盛况。[4]在这种商业繁荣带动下,广大民众文化娱乐市场开始不断开拓,于是出现了瓦舍勾栏的修建。瓦舍勾栏的出现,使得说话成为沟通不同文化的中介之一。在瓦舍勾栏出现之前,不同层次的说话艺人相互交流的机会非常少,而且话本大多是由艺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一些民间的传闻编创的。随着瓦舍勾栏的不断发展,瓦舍中出现了专门编写话本的书会,以及售卖话本的书坊。因此,说话艺人开始竞争与交流,使得宋代说话艺人的知识素养得到普遍提高。而话本以书面的形式传播到社会中后,一方面促成了文人白话小说的产生,另一方面也成为了诗文创作的素材。所以说,瓦舍勾栏的兴起与发展也与评书话本小说的发展息息相关。

(二)评书话本小说渊源之二:元明“说话”的衰落与明清的再兴

由宋入元后,许多瓦舍失去商业市场支持而废弃,而勾栏得以保存下来,北曲杂剧盛行。元代投降后,由于战乱以及明代政治、文化政策的影响,作为娱乐市场的瓦舍开始在城市中销声匿迹,勾栏的性质也逐渐发生改变,由演艺场所变为妓院的别称。

明末清初,“说话”在潜藏民间的过程中,不断积蓄实力,与地方文化相结合,演变为带有地域色彩的评书,并寻找到了替换瓦舍勾栏的新场所-书场,于是便开始迎来评书话本小说的又一个春天。


二、从文字与声音建构的二维文本角度解说《水浒传》


评书话本小说凭借其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评书人对声音艺术的熟练运用使评书话本小说成为我国古代人们最为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方式之一,下面笔者以小说《水浒传》为例,从文字和声音两个重要元素建构的二维文本角度解说评书话本小说。

(一)从文字解构角度解说评书话本小说

评书话本小说作为一种优秀的艺术形式在我国已经产生了深厚久远的影响,而评书话本小说的根源正是来源于对文字的重新塑造,经过评书艺人对文字重新的排列组合使得原本枯燥的文字被赋予了新的活力。[5]例如《水浒传》,评书艺人运用其对文字的理解,使其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在观众面前,而且并没有改变对故事情节的安排以及人物性格形象设定和故事发展脉络。与此同时,评书话本小说口语化的表达也往往会加入一些对偶和排比的手法,有时还会加入一些诗词歌赋,这不仅使语言更具节奏感和韵律美,也增加了评书话本小说艺术化的特点。例如《水浒传》中武松杀潘金莲的那一回,小说中的文字描绘的是知县“先自骇然”。而在扬州话本中,评书艺人则将“骇然”二字进行文字的扩展,扩展成实景的描绘,将知县大人的行为举止全部细致的表达了出来,使这个形容词变成了场景图像,让观众有了更完美的听书体验。

此外,评书艺人还会通过自己的补充,将《水浒传》小说中文字简化的情节补充起来,使其变得完整而生动,例如在武松杀了都监府后来到张青家里避难时,杭州评书艺人就在“有做公人出城来各乡村缉捕”这几个字上做了文章,将其扩展,增加了张青夫妇和衙役之间的斗智斗勇的戏码,将孙二娘勇敢、泼辣的人物性格充分的表现了出来。

(二)从声音建构的角度解说评书话本小说

评书话本小说的精妙之处,全在一个“说”字,那么就更加说明与声音这个元素密不可分。评书话本小说故事情节的展开,人物性格的凸显,场景的渲染全都依靠评书人“说”的功夫,也就是声音元素,声音元素要求艺人要用高低粗细等不同的声音来区分不同的人和不同的场景。此外,不同场景和不同情绪的表达也同样需要评书艺人对不同语速和语调高低加以组合,并且在很多情况下,对评书艺人的声音模仿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例如在《水浒传》中对一些正面的英雄人物主要事迹的描绘通常是非常精彩、扣人心弦的,因此评书艺人也会采用快节奏的语速和高低变换的语调来描绘跌宕起伏的情节,就像在武松打虎一回中评书艺人通常都会对武松怒吼之声进行高音模仿,以求神似。举个例子来说,北京的评书艺人在说武松杀嫂这一情节时,在高潮部分来临之前,分别就武松邀请的邻居们酒、色、财、气的职业说起,用幽默的音调引出了《贵妃醉酒》的京剧,还顺势给观众唱了一段,用神秘的语气引出了押宝摊牌的赌局和算卦占卜的命相术,声音的运用使得这段旁白十分精彩。


三、评书话本小说的跨媒介特征


基于上述对评书话本小说《水浒传》的分析,不难发现文字与声音这两种元素建构起来的二维文本-评书话本小说有着独特的跨媒介特征,下面笔者将分为四个部分进行陈述。

(一)传播方式变为多样化

相比于先秦的口语说故事,慢慢发展到后来的评书话本小说,就其传播方式而言,可以说产生了多样化的变化。评书话本小说因“评”而得名,会在讲故事的同时对人物的行为或情节的设定进行评价,而且会掺杂评书者的个人情感。评书的优点也在于不单单让受众在故事中享受乐趣,更多了一层教化育人的意思在里面。但是评书也有其局限性,传统的评书话本小说其表现形式是评书者通过语言及肢体语言表达文中内容。这样的表现形式较枯燥单调,并且缺乏表现力。

在评书话本小说的传承与发展上,《评书说案》这档节目可谓是一个典型的正面代表,它吸收了传统评书“评”的精华,放弃了传统评书肢体语言的糟粕,通过电视具体的将画面呈现给观众。这样做不仅增强了评书话本小说的趣味性,也提升了观众的观看体验,音乐、主持、画面这三者的结合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深深的吸引了观众,完美的继承和发展了传统评书话本小说。

(二)传播内容展现形象化

传统评书话本小说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篇幅长,内容多,题材多为英雄主义。而且评书话本小说追求完美的艺术表现形式,从其撰写的素材上来看,更是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作为艺术创作的土壤,所以就其传播的内容来看,十分形象与生动化。

从古至今,无数的经典评书话本小说被翻拍成为电视剧,在如今这个发展迅猛的时代,留下了属于它的印记。电视剧作为评书话本小说文本表现的另一种形式,更是把评书话本小说中声音与文字建构的二维文本发挥到了极致,而且也开创了新的形象-剧中的人物画面。[6]通过立体的声音、文字、画面呈现出来小说中阐述的人物形象,可以说评书话本小说的传播内容进一步形象化。

(三)传播平台呈现立体化

古代的评书话本小说传播平台主要是北宋的勾栏瓦舍到明清的书场,随后进入民国后期的茶馆,到如今其传播的平台已不再仅仅局限于现实的场所,或者人与人之间进行面对面传播,而是发展成为通过媒介进行传播,并且通过传统媒介与新媒介融合进行传播,其传播平台呈现更加立体化。

任何事物的传播,其传播平台都有决定性意义。如果没有好的平台进行传播,那么就达不到好的预期传播效果,特别是在媒介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在各种媒介之间选择最适合的传播平台,变成人们值得去思考的一个问题。

(四)传播手段进入专业化

评书话本小说可以说成是一种艺术作品,那么被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也是需要通过一定的传播手段才能进入受众的视野,而正是评书话本小说专业的传播手段才达到如此好的传播效果,让《水浒传》《三国演义》成为家喻户晓的小说精品。

记忆中的评书话本小说或许还是茶楼书场中身穿长衫手握惊木的说书人与人们进行面对面传播。而如今,凭借现代媒体覆盖面广、渗透力强等优势再次让评书话本小说焕发出生机与活力。网络新媒体带给评书话本小说的机遇不可忽视,主要表现在迅捷的传播速度上,再加上电视、网络新媒体使得评书话本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评书类节目播放时间无限放宽,观众可以随时随地观看,不仅如此,评书话本小说的爱好者之间的距离也在无形中拉近,他们可以通过网络论坛、贴吧相互结识,发表对于评书话本小说的看法,这些媒介赋予的新传播手段使得评书话本小说传播进入了相对专业化的阶段。


四、结语


当前大众传媒与人民群众的生活不断融合,已然在不经意间覆盖到了人们生活、娱乐、文化各个方面,造成一定的社会效果。而有意思的是,正是因为存在传统媒介与新媒介融合发展的这样一个迷思,很多人不去思考“跨媒介”被制造的论述层面和现实层面,反而一直提倡“融合”二字,于是笔者试图结合古代的评书话本小说进行跨媒介特征分析,以及分析这种传播方式造成的部分社会效果,以此来寻求新的结合与突破。

概言之,评书话本小说是由声音与文字建构的二维文本创造出来的,其本质是一个时代的烙印,也是一个时代的符号。在现今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笔者分析评书话本小说的跨媒介特征旨在让这种传统的草根艺术向现代化顺利过渡并持久延续都市文化的生命力,就像传统媒介在传媒发展的大浪潮中遇到的困境一样,评书话本小说所面临的挑战也毋庸置疑,特别是网络文学兴盛的今天,如何让评书话本小说依旧保持自身鲜活的生命力,并不断地进行改变和完善自身,成为当前需要研究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张莉.“水浒”评话(评书)与说话传统研究[D].扬州大学,2012.

[2]皮耶·诺哈.记忆所系之处[M].戴丽娟译.台北行人文化实验室,2012.

[3]周利荣.传播媒介发展与文学文体演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4]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王永宽译.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5]王庆华.话本小说文体形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6]田悦芳,杨晓娟,宋菲.媒介融合中影视文本的文学性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6(1):27-30.


宋璨羽.文字与声音建构的二维文本——评书话本小说的跨媒介特征分析[J].传媒论坛,2020,3(12):149-150.

基金:2020年贵州省领导圈示课题《5G时代下贵州新媒体传播效应及策略研究》(编号:2020QS0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国学

期刊名称:国学

期刊人气:727

期刊详情

主办单位: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出版地方:四川

专业分类:文学

创刊时间:2014年

发行周期:半年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