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从经络角度思辨温经汤

  2021-09-27    82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金匮要略》温经汤常用以治疗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所致月经失调或不孕症等妇科疾病。因《金匮要略》原文所述多种症状与"寒证"无关,故"寒"可能并非温经汤证的主要病机。首先,"下利数十日"的病因不拘于寒证,还包括实热积滞和湿阻气滞;其次,"暮即发热""手掌烦热"多责之阴虚火旺而非寒证;最后,"带下"泛指妇科疾病,非狭义寒湿带下。因冲任脉虚导致气机逆上,可引起呕逆、腹满、下利;冲任脉瘀可造成少腹里急、手掌烦热、口唇干燥,故温经汤的治疗重点在于调节冲任二脉之虚与瘀,与寒热关系不明显。

  • 关键词:
  • 《金匮要略》
  • 任脉
  • 冲脉
  • 寒证
  • 张仲景
  • 温经汤
  • 温经汤证
  • 经络
  • 加入收藏

温经汤作为治疗妇科疾病常用方,首见于《金匮要略》,《方剂学》(新世纪第二版)将此方归于理血剂,功效为温经散寒、养血祛瘀[1],用以治疗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所致月经失调或不孕症等妇科疾病。回溯本方原文:“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原文所及多种症状与“寒”无密切相关性,“温经散寒,养血祛瘀”的功能主治由药物功效反推而得,但每味药物均具有四气五味、多重功效,现代研究者也提出“以方测证”可能并不完全准确[2,3,4]。故笔者思忖“寒”并非本方主要证治。而通过“唇口”与“少腹”的联系,提示我们可以从经络角度分析温经汤的主证、功效以及所用药物的归经。


1、从条文病候分析得出“寒”并非主要病性


仲景所列诸方,以方证相应为特点,《类证活人书》云:“仲景伤寒方一百一十三首,病与方相应,乃用正方,科有差别,即随证加减”。同时,以方测证是研究仲景学说的重要方法[5],因此可以先从条文分析温经汤的主证。

1.1“下利数十日”病因不拘于寒

首先,“下利数十日”中的“下利”有“下血”说,诸医家看法不尽相同。“妇人年五十所”,便可知患者已过七七之数而天癸绝,此时肾精及经脉亏虚,不能正常化生经血。若考虑出血为气迫而出,如傅青主所言“肝不藏脾不统……气郁甚而发龙雷之炎”或“气冲血室”,则条文之中又缺少相关依据。此外,方后按语:“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是又单独对“下血”之证进行阐述,故虽《千金方》等认为此处为“崩中下血,月经来过多”,且方药组成为调经止血,而非治疗下利。故此处应为“下利”。而针对“下利”一证,仲景将其分为虚寒、实热积滞和湿阻气滞。《伤寒六书》对此描述也较为全面:“伤寒下利多属于热,热邪传里,里虚协热,亦为下利。三阳下利身热,太阴下利手足温,少阴厥阴下利身凉无热”,可知六经寒热均可导致下利,并非只可因“寒”而致。多医家在临床应用中也发现温经汤在治疗不同证型的“腹泻”方面具有良好疗效[6,7,8]

1.2“暮即发热”“手掌烦热”多责之阴虚火旺

日暮而阳入于阴,阴不足以敛阳则热浮于外,故而发热。有学者[9]认为根据《伤寒论》辨证体系,此处应为阳明之气不降所致,“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然而日晡所为午后15-17时,日暮则多已至黄昏,约为现代19-21时,故两者所处时间段阴阳消长情况略有差别,但不论如何,均无从推断寒证征象。“手掌烦热”为五心烦热之一,其病机可为阴虚、血虚、血瘀或火郁,若以冲任虚寒为主证,则阴脉之海与十二经脉之海无法温煦周身经络,畏寒肢冷当为其最明显的症状,而不应出现烦热相关症状。

1.3“带下”泛指妇科疾病,非狭义寒湿带下

“此病属带下”一句,结合本方前文:“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此皆带下”,应明确此时带下泛指妇科疾病。“扁鹊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亦为佐证之一,带下当为妇科疾病总称,而妇科疾病的病因可为寒热虚郁积,不单有寒,故需辨证而论。有医家认为带下与带脉相关,指腰带以下经血诸疾;另有医家认为因本方“带下”专指赤白之带。根据“带下”含义的发展变化,《黄帝内经》中专指带脉以下部位,《神农本草经》中“带下十二疾”泛指妇科病,自《诸病源候论》缩小含义至“血与白沃兼带一下”,至《备急千金要方》才出现“白带”“赤带”的名称[10]。在《金匮要略》时期,带下专指妇科疾病,非狭义寒湿带下,则亦无固定病性。


2、“唇口干燥”因“瘀血在少腹不去”应结合经络理论辨析


瘀血阻滞为本病另一主证,条文“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一句,提示了唇口干燥之证是辨别瘀血的重要指征,但仅考虑瘀血在“少腹”,则缺乏联系性。“脾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其华在唇。”(《素问·六节脏象论》),唇口与脾胃关系密切,参考《伤寒论》,未提及少阴经瘀血的症状表现,但当瘀血病位在阳明经时,症状表现为“但欲漱水不欲咽”,可由《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的“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以及《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的“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为有瘀血”体现。这与本方条文所述略有出入,不能很好阐释。

脏腑经络具有密切相关性,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而《灵枢·经脉》通过“是动病”“所生病”详细描述了十二经脉病候,《素问·调经论》指出:“经络支节,各生虚实”。因此,通过分析临床表现辨别病候及病位是经络辨证的方法之一,而经络证候的辨识,是以经络循行及病候为主要依据的[11]

2.1唇口与冲任脉在经脉循行上密切相关

原文在病证描述中,通过“唇口干燥”一证推及“瘀血在少腹不去”,却未明确此二者之间如何关联。根据《灵枢·经脉》经络循行,足厥阴肝经:“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手阳明大肠:“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足阳明胃:“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以及《灵枢·经别》“足阳明之正……上循咽出于口”或《灵枢·经筋》“足阳明之筋……上颈,上挟口”,提示以上经脉与口唇具有经络相关性。

冲任脉的循行则可直接将二者相连。任脉起于胞宫,而冲脉虽然在《黄帝内经》中有多种描述,但是不论是“肾下”“气街”“关元”或是“胞中”,均位于少腹部。《灵枢·五音五味》描述:“冲脉、任脉者,皆起于胞中……其浮而外者,循腹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直接把“少腹”和“唇口”联系起来,又有“侠口,统属冲任二脉”(《经络考》),故唇口与冲任脉在循行上密切相关。

2.2唇口与冲任脉在生理病理上存在关联

唇口与脾胃具有生理病理的对应关系,《黄帝内经》曰:“脾者主为胃,使之迎粮,视唇舌奸恶以知吉凶。故唇上下好者神端正,唇偏举者脾偏倾。揭唇者脾高,唇下纵者脾下。唇坚者脾坚,唇大而不坚者脾脆。脾病者唇黄,脾绝者四面肿”。又曰“唇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营则肌肉不滑泽,不滑泽则肉满,肉满则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曰笃,乙曰死”。其生理特点多气多血,经气旺盛则可蓄灌冲脉气血,进而濡养肌肤。

而冲脉隶属于阳明,其与阳明经在功能和循行上相互关联,不论从《素问·骨空论》的“谷气由阳明胃出,而会于气街也”,《素问·痿论》中“冲脉者,经脉之海……与阳明合于宗筋,会于气街”,或《太平圣惠方》中“冲脉者,起于气冲,并阳明之经,夹脐上行……”皆有说明。且冲脉“血气盛则充肤热肉,血独盛则澹渗皮肤,生毫毛”(《灵枢·五音五味》),又从冲脉功能出发,说明血气充盛,冲脉所过之处,肌肤可得到濡养;反之,则可能出现干燥等表现。同时,任脉作为阴脉之海,汇集足三阴经及冲脉,可调节全身阴气,任脉充则冲脉旺。若有余于气,不足于血,则“任冲并伤……不营其口唇,故髭须不生”(《圣济总录》)

由此可知,唇口的症状可由冲任脉循行及其与阳明经隶属关系解释,进而推断,唇口干燥是因冲任脉的“瘀”甚至“虚”引起。临床亦有通过温经汤治疗剥脱性唇炎者,收效良好。


3、温经汤证与冲任脉瘀虚关系密切


冲脉与任、督同源,上可达头,下能至足,向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精”,向下者“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街……并少阴之经,渗三阴”。冲脉能储存并灌溉全身气血,具有调节十二经气血、调节气机升降、主生殖的功能;任脉主生殖,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阴经气血之功。唇口干燥可因冲任脉瘀虚而成,温经汤证也可用冲脉的虚、瘀进行解释。

3.1冲任脉虚导致气机逆上,可引起呕逆、腹满、下利

妇人常有余于气而不足于血,不足于血则冲任易虚。其中冲脉虚更易造成气机失调,继而引发相关症状。冲脉与足少阴经相并,又隶属阳明,通于足厥阴及足太阳经,其经气与多条经脉相通,具有调节气机的生理功能。张锡纯根据冲脉与肾、肝、胃之间的化生关系,提出了肾虚、肝郁可造成冲脉之气失调的观点。其在书中写到:“冲脉与任脉相连,与肾脏气化相通”“盖冲气上冲之证,固由于肾脏之虚,亦多由肝气恣横……更助冲胃之气上逆”。冲脉易于上逆,“稍有不调,必逆而上僭”(《杂病源流犀烛·冲脉病源流》)、“冲气上冲之病甚多”(《医学衷中参西录》),《素问·骨空论》中有“冲脉为病,逆气里急”“此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因此,冲脉虚易引起逆气里急等相关病理表现。

胃以通降为顺,结合冲脉病证特点,冲气上冲则胃气可因之上逆,从而引起“腹满”之证。《脉经》曰:“脉来中央坚实径至关者,冲脉也。动苦少腹痛,上抢心,有瘕疝,绝孕,遗矢、溺,胁支满烦也”。提示了冲脉上冲可以导致“下利”之证。因此,呕逆、腹满、下利等均可由冲脉虚,经气上逆而成。

3.2冲任脉瘀可造成少腹里急、手掌烦热、口唇干燥

冲脉是“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之海”“血海”;任脉是“阴脉之海”。气血的虚实变化会对冲任二脉产生影响。

原文中“少腹里急”之证,即由气血虚瘀导致。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曾分别记载:由瘀导致者,则“少腹急结者……宜桃核承气汤”“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瘀热在里故也”(《伤寒论》);由虚导致者,则“无寒热,短气里急……少腹满,此为劳使之然”“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金匮要略》)。因此,气血的或“虚”或“瘀”均可导致少腹里急。至于“手掌烦热”之证,妇人年五十余,先天之精渐尽,且后天之气不足,此时太冲脉衰少,气血渐虚。女子以血为本,精枯血少无以制阳,故自觉“热”“燥”,与“寒”无较大关系。

虚、积、冷、结气、半产等均可导致少腹瘀血。瘀血既成,冲脉气血因而运行不畅,“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血证论》)。气少则推动瘀血无力,瘀血无所去,新血不得生,故冲脉、任脉循行所过,濡养作用无法正常发挥。陈修园在《金匮要略浅注》中提到“冲任脉虚,则少腹里急,有干血亦令腹满”“盖瘀久者荣必衰”。尤在泾言:“血结在阴,少腹里急腹满者,血积不行,但去其瘀,而利自止”。提示我们,“少腹里急”“手掌烦热”“口唇干燥”等症状可因冲脉虚瘀而生,与“寒”关系不显。《素问·举痛论》明确提出冲脉有寒时以喘为主:“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这些症状表现与本条所指有所不同。


4、温经汤所用药物具有调节冲任的作用


《金匮要略》中温经汤组成为:吴茱萸三两,川芎、芍药、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去心)、生姜、甘草各二两,半夏半升,麦门冬(去心)一升。这些药物在《神农本草经》中的作用以及在《中药学》[13]中的药性归经如表1所示:

温经汤所治妇科疾病涉及脏腑为肝、脾、肾、心。表1中的药物归经基本不离肝经、脾经、心经、肾经。药物归经是由药物在发挥作用时具有特定选择性及亲和性而成,正式提出源自张元素的《珍珠囊》。药物归经不同,治疗作用和范围亦有不同[14]。从经络角度及疾病特性出发,妇科病的病位为胞宫及冲任二脉,故本方用药亦能调节冲任二脉。

4.1养血下气以调冲任

现行方义分析中,吴茱萸和桂枝是温经汤的君药。《方剂学》[1]中,对君药的定义为:针对主病或主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吴茱萸功擅散寒止痛,桂枝长于温通血脉,二者凸显了古人对于寒证的重视,但也说明了本方调摄冲任脉的功效处于被忽视的状态。丹波元坚言,温经汤证有呕逆之证,同时妇人下焦寒时多兼见呕逆之证,故温经汤证主证有寒[15],亦未考虑经络之辨。

《神农本草经》中吴茱萸除温热作用外,还可下气。《脾胃论》曰:“秋冬之月,胃脉四道,为冲脉所逆……宜调中益气汤,加吴茱萸五分”。《德配本草》曰:“吴茱萸主冲脉逆气里急”。《本草衍义》曰:“吴茱萸下气最速,肠虚人服之愈甚”。进一步说明当冲脉不调,逆气而上时,吴茱萸具有降逆之效,故此处取其下气之义更为契合。《神农本草经》中言桂枝主“上气咳逆”,《医学衷中参西录》言桂枝能“升大气,降逆气,散邪气”,常于奔豚气中使用。《张氏医通》中记载:“奔豚,气上冲胸,腹痛……虽曰肾积,而实冲脉为患……即使有水气凌心,不过桂、苓之类。”均对桂枝的平冲降逆之功进行了描述。通过上文探讨可知,本证无明确寒证症状,反有阴亏血少的趋势,若以吴茱萸、桂枝发挥辛温大热之功似有不通。综合病证和药物特性,本方中吴茱萸、肉桂可能更多地作用于冲任脉,而发挥平冲降逆之功。

4.2补虚降逆及化瘀导滞调节冲任

胡希恕先生认为,温经汤由吴茱萸汤与麦门冬汤加减变化而成。《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曰:“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血证论》曰:“仲景治血,以治冲为要,麦门冬汤主之”,可知麦门冬汤能降冲脉逆气,半夏亦有相似功效。《医学实在易》中论述:“冲脉不治,取之阳明,仲景以半夏降冲脉之逆……”张锡纯也提出半夏“味辛,禀秋金收降之性,故力能下达,为降胃安冲之主药。因其能降胃安冲,所以能止呕吐”[16]。盖麦门冬汤与半夏均通过补中焦脾土之虚,调节阳明胃气并达到降冲脉之气的作用。

至于对瘀血的治疗,本方所涉及病证以虚为主,非下药所宜,故以川芎、白芍、甘草、生姜温散冲脉坚积之瘀。吴茱萸、桂枝、牡丹皮也有入血散寒化瘀之功,合而用之,可助瘀血去而新血生。冲任气血调和,则能正常濡养所过之处的腠理肌肤,亦无气逆之虞。

4.3对本方相关药物归经的思辨

通过从经络角度对温经汤方证的思辨,考虑在治疗病位明确为胞宫及冲任二脉的妇科疾病时,所用之药应当有一味或多味归经冲脉或任脉,但检索《中华医典》[17]中吴茱萸、桂枝二药,无明确说明归为冲任二脉者。如表2、表3所示。

吴茱萸归经为肝经的条目频次最多,有16次,其次为脾经15次、肾经12次、胃经6次以及大肠经和肺经各1次;桂枝归经为膀胱经的频次最多,为10次,其后为肺经7次、肝经2次以及心经1次,均不涉及冲、任二脉。历代医家在治疗妇科疾病时虽重视调节冲任二脉,但多考虑久病累及肝肾引起奇经病变[18]。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出“八脉隶属肝肾”“肝肾损伤,八脉无气”。因此,在解释药物调节冲任脉时仍需借助脏腑之间的相关关系,多从补肾调冲、疏肝解郁、健脾益气、活血化瘀入手。


5、结语


在以往对温经汤证的理解中多突出“寒”的作用,认为其主证为“寒”,“瘀血”亦由寒凝导致,方药是通过“温通”达到散寒及祛瘀的作用。通过经络角度,对本方所主疾病及药物进行分析,可知温经汤的重点在于调节冲任二脉之虚与瘀,与寒热病性关系不明显,但君药的归经并未包括冲任脉,也说明了药物归经仍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故理解方药时不可拘于脏腑气血相关,经络理论亦非常重要,而药物若能根据经络本身特点及其对疾病的治疗作用进行归经补充,会使其治疗作用更加直观,为临床选方用药提供思路和便捷性。


参考文献:

[1]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236.

[2]李奕,沈照波.从逻辑关系角度考察"以方测证"[J].中医学报,2019,34(4):714-716.

[3]唐仕欢,杨洪军,黄璐琦."以方测证"方法应用的反思[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3):259-262.

[4]刘明,谢鸣.关于"以方测证"方法的思考[J].中医杂志,2007,21(5):459-461.


文章来源:程璐,张旭东,侯学思,杜钟名,米淑琦,韩冠雄,杜世豪,赵吉平.从经络角度思辨温经汤[J].中医学报,2021,36(10):2063-2068.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国现代中药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中药

期刊人气:2404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药有限公司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3-4890

国内刊号:11-5442/R

邮发代号:82-302

创刊时间:1999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