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吴茱萸生物碱类化学成分临床应用及现代药理药效研究进展

  2024-02-28    17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生物碱类化学成分是中药吴茱萸最主要的活性成分,临床应用广泛,药用价值高。现代药理药效研究表明,其总生物碱对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且也具有抗菌、抗炎和抗肿瘤等作用。吴茱萸中生物碱类化合物的相关研究现已经成为吴茱萸研究的热点,尤其是对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去氢吴茱萸碱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对吴茱萸中物碱类化学成分、临床应用及现代药理药效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吴茱萸中生物碱类化合物的研究、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 关键词:
  • 临床应用
  • 吴茱萸
  • 活性成分
  • 生物碱
  • 药理药效
  • 加入收藏

吴茱萸是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uodia rutaecarpa (Juss.)Benth.]、石虎[Eu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var.officinalis(Dode) Huang]或疏毛吴茱萸[Eu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var.bodinieri (Dode) Huang]的干燥近成熟果实[1]。主要产于贵州、四川、湖南等地。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性热,味辛、苦,有小毒,被列为中品[2]。吴茱萸生物碱类化合物是吴茱萸的主要活性成分,按结构不同分为吲哚类生物碱、喹诺酮类生物碱及其它生物碱[3]。临床常用于穴位贴敷,临床疗效好,具有抗炎镇痛、抗心肌缺氧、抗肿瘤、保护消化系统等多种药理作用[4,5]。本文对近期吴茱萸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临床应用及现代药理药效进行综述,以期为吴茱萸中生物碱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以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生物碱类化合物


1.1 吲哚类生物碱

据文献[6,7,8,9,10]报道,现已从吴茱萸中分离鉴定了25个吲哚类生物碱成分,吴茱萸中吲哚类生物碱是最主要的药效活性基础成分,目前对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去氢吴茱萸碱这三者的研究相对较深入。(见表1、图1)

表1 吲哚类生物碱  

图1 吲哚类生物碱的结构式   

1.2 喹诺酮类生物碱

据文献[7,8,9,10,11,12]报道,现在已经从吴茱萸中分离鉴定了25个喹诺酮类生物碱成分。其中,化合物glycolone是首次从吴茱萸中分离得到的[12]。(见表2、图2)  

表2 喹诺酮类生物碱 

图2 喹诺酮类生物碱的结构式   

1.3 其他类生物碱

其他类生物碱较为丰富,据文献[5,6,7,10,12]报道,现已从吴茱萸中分离鉴定了12个其他类生物碱成分。如喹唑啉二酮类生物碱:evollionines B[5]、季铵生物碱:小檗碱[6]、麻黄碱:辛弗林[7]、呋喹啉类生物碱:茵芋碱[12]等。(见表3、图3)  

表3 其他类生物碱  

图3 其他类生物碱的结构式  


2、临床应用


现代临床研究表明,吴茱萸在临床上多采用贴敷的方式,其主要是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和对药物的吸收发挥防治疾病的作用。吴茱萸生物碱是其主要的药效成分,常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

2.1 心血管疾病

李传惠等[13]在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采用吴茱萸贴敷涌泉穴并联合刮痧的方式,对60例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治疗,结果发现该法对治疗肝阳上亢型及痰浊中阻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降低血压。徐佳悦等[14]临床研究发现,通过吴茱萸穴位敷贴并配合中药治疗的方法,可以提升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24 h的平均心率、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

2.2 消化系统疾病

卢学超等[15]采用吴茱萸调和姜汁神阙穴热敷的方法,发现其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显著。吴晓霞[16]发现通过腕踝针联合吴茱萸热奄包热熨对ENAD患者进行治疗,能有效治疗腹泻。朱春华等[17]采取吴茱萸封包联合穴位按摩的方式,治疗子宫肌瘤腹腔镜术后腹胀、腹痛,能有效缓解患者腹胀、腹痛症状,促进患者胃肠蠕动功能的恢复。黄美琼[18]用吴茱萸热盐包对妇科术后病人治疗后,肠鸣音的恢复时间和首次排气的时间缩短,临床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2.3 神经系统疾病

朱亚瑾等[19]临床研究发现,吴茱萸穴位敷贴联合加巴喷丁治疗透析患者不安腿综合征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加巴喷丁。经过吴添英等[20]的临床研究,发现通过将吴茱萸穴位贴敷与耳穴压豆相结合的方式,对失眠患者进行治疗,能有效改善睡眠质量。


3、现代药理药效


3.1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目前研究发现,吴茱萸总生物碱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和较低的细胞毒性对多种心血管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20]。严秋江等[21]研究发现,吴茱萸次碱可通过抑制EGFR1/2活化、抗心肌炎作用来改善AAC介导的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大。饶本龙[22]研究发现吴茱萸次碱可以延缓心肌细胞Ito通路的激活、失活加快、失活后恢复减缓,从而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减少室性早搏,终止2相折返,进而达到抗心律失常的效果。并且,吴茱萸次碱能增强细胞活性和细胞完整性、减少细胞凋亡,从而对阿霉素引起H9c2心肌细胞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23]。此外吴茱萸总生物碱还有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缓解右心室重构、调节血压、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24,25]。

3.2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吴茱萸生物碱中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去氢吴茱萸碱对胃溃疡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李有连等[26]研究发现吴茱萸碱通过调控JAK2/STAT3通路蛋白的表达,能抑制酒精性胃溃疡炎症反应,减轻组织损害的作用,并对其胃黏膜上皮细胞发挥保护作用。杨雁芳等[27]发现吴茱萸次碱能降低阿司匹林诱导的大鼠胃溃疡的胃溃疡指数,并能通过辣椒素受体阻断剂capsazepine的阻断,从而保护胃黏膜。万军等[28]研究发现,去氢吴茱萸碱通过抗氧化应激、抗炎症因子对改善大鼠胃溃疡有显著的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Rho/NF-κB信号通路有关。

3.3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对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其中枢神经系统活性密切相关。Zhang等[29]研究发现,吴茱萸碱对MPP+或H2O2损伤的PC12细胞具有浓度依赖性神经保护作用。周海燕等[30]研究发现,吴茱萸次碱可减轻局灶性脑缺血造成的组织损伤,减少细胞凋亡,从而达到保护脑神经功能的目的。李磊等[31]发现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具有挥镇静安神、抗焦虑抑郁作用,其机制与C-反应蛋白和雌激素受体1的调控有关。尚晓庆[32]研究发现,去氢吴茱萸碱能通过增加脑血流量,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等方式,来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的记忆障碍以及应激引起的认知障碍。

3.4 抗炎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吴茱萸生物碱中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去氢吴茱萸碱、二氢吴茱萸卡品碱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是吴茱萸抗炎活性的质量标志物[33]。杨哲等[34]研究发现,吴茱萸碱可通过抑制炎性因子的分泌,促进抗炎因子的产生,减轻机体炎症及氧化应激,能有效地缓解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期。有研究表明[35],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均可通过介导TRPV1的作用,缓解神经损伤和炎症性小鼠模型的外周超敏反应。张雪[36]发现,吴茱萸碱纳米脂质体可通过抗炎作用对四氯化碳诱导小鼠肝脏纤维化发挥肝脏保护作用。

3.5 抗肿瘤

吴茱萸碱对多种肿瘤细胞,如宫颈癌、卵巢癌、胰腺癌、胶质瘤等具有肿瘤抑制作用[37]。易礼俊等[38]发现吴茱萸碱能够抑制甲状腺癌癌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存活蛋白、Foxp3,促进caspase-3的表达有关。牟凤林[39]研究发现,吴茱萸碱对K562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诱导其凋亡,并且吴茱萸碱能通过抑制TRIB2/AKT信号通路,下调NF-κB p65的转录活性,从而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3.6 其他

吴茱萸碱可通过诱导α-微管蛋白乙酰化增强NLRP3介导的IL-1β产生和嗜中性白细胞募集达到抗菌作用[40];雷特西宁也具有抗菌效果。吴茱萸碱还具有潜在降血糖和抗糖尿病活性[41]。且吴茱萸碱能有效增加脑干5-HT含量并改善偏头痛[42]。


4、结语


吴茱萸生物碱类是吴茱萸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其临床应用及现代药理药效的研究多以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去氢吴茱萸碱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其他生物碱的药理作用及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今后需进一步对吴茱萸生物碱类化合物进行探究,为吴茱萸的研究、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2]赵文燕,向茜,王蝉,等.吴茱萸现代炮制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2,40(05):189-196.

[3]高振雷.吴茱萸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科学技术创新,2020,(13):53-54.

[4]倪晓婷,李兆星,陈晨,等.吴茱萸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中南药学,2022,20(03):657-667.

[5]朱梅桂,蒋建勤.吴茱萸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近况[J].云南化工,2020,47(08):31-33.

[6]楼璐璐,徐姗姗,方淡思.吴茱萸化学成分与质量控制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08):2154-2157.

[7]黄小龙,沈冰冰,梁雪娟,等.HPLC-Q-TOF-MS/MS快速鉴别吴茱萸中的生物碱类组分[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9,25(19):102-108.

[8]尹元元,刘珊珊,韩利文,等.吴茱萸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及其抗血管生成活性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22(05):45-53.

[9]苏秀丽,印敏,徐曙,等.UPLC-Q-TOF-MS法分析吴茱萸化学成分[J].中成药,2017,39(06):1223-1227.

[10]刘丽,张笑敏,许浚,等.吴茱萸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及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预测分析[J].中草药,2020,51(10):2689-2702.

[11]赵晓梅,程宇欣,梁彩霞,等.基于UPLC-Q-TOF-MS/MS技术的吴茱萸化学成分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1,27(06):113-126.

[12]龙毅,郎天琼,杨武德.吴茱萸的生物碱类成分研究[J].贵州科学,2021,39(05):24-28.

[13]李传惠,丁玉芳,鲁志霞,等.吴茱萸穴位贴敷联合刮痧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护理研究,2020,34(14):2544-2547.


基金资助:贵州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青木中黄酮类化合物特征图谱研究(贵中医大创合字(2019)60号);2023年度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吴茱萸与黄精药食两用有效成分群大健康片剂研发(黔科合支持(2023)一般239);


文章来源:刘万丽,邵进明,黄晓蝶等.吴茱萸生物碱类化学成分临床应用及现代药理药效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24,51(04):83-86.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国中药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期刊人气:1968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1-5302

国内刊号:11-2272/R

邮发代号:2-45

创刊时间:1955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