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未来发展趋势及注意事项

  2021-05-24    272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21世纪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资本市场也不例外,各国纷纷开放本国资本市场,我国也认识到了开放资本市场的重要性,不断的增加资本市场的开放力度。就我国资本市场而言,才经历了短短二十余年的发展,虽然发展历程相对较短,但在这有限的时间里确立了发展方向,明确了制度发展与监管条例等,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入,“走出去”与“引进来”双向推进加速了我国资本市场新格局的产生。在此背景下探究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未来发展趋势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本文就该课题展开详细而深入的探究,期望能够准确的把握我国资本市场的未来走向,为投资及资本运作提供帮助。

  • 关键词:
  • 对外开放
  • 市场改革
  • 市场新格
  • 资本市场
  • 资本运作
  • 加入收藏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论坛上发布了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为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指明了方向。随后央行和证监会积极采取推动资本市场开放的重要举措,促成了2019年资本市场的“大踏步”开放。当前我们已经迈入了双循环新发展的格局,其要求资本市场不断完善,2020年初我们虽然遭遇了新冠疫情的影响,对资本市场开放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2020年4月1日我国金融市场正式对外开放,这标志着资本市场的开放力度在不断增加,而开放领域也在日益扩大。资本市场的发展从始至终都伴随着风险,虽然不断开放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仍要对资本市场开放的趋势加以研究,以便更好的指导投资与资本运作。


一、资本市场理论概述


(一) 资本市场

在研究开放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什么事资本市场?所谓资本市场指的是长期资金市场,该市场流通的资金往往是期限大于一年的资金,与短期市场相比,收入相对稳定,所以被人们称为资本市场。通俗的讲,我们可以把资本市场比作一个有形的市场,类似于“农贸市场”,但这里交易的并不是农副产品,而是“资金产品”市场上不乏一些缺少资本的厂商和资金富裕的群体,由于交易的产品不同,具体可将资本市场分为:“抵押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伴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涌入市场交易的主体日益增多,便促成了相关制度的产生。就我国的资本市场来说,形成于1990年,至今才有30年的时间。自资本市场形成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全面的深化改革,无论是制度方面还是法律层面均在与国际社会日益同步。

(二) 对外开放的必然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各行各业全面发展,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几个工业体系完整的国家,同时也积极参与进出口贸易。在国际关系日益密切的今天,资本市场开放实在必行。具体而言,我国开放资本市场的必要性有如下几个:

第一,引入竞争,增强本国产业竞争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的经济,在该体系中,各行各业都需要一定的竞争,只有竞争才能促进产业不断的推陈出新,不断的进步与发展。就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而言,无论是证券行业还是保险行业,都缺乏必要的竞争,这就导致国内的相关产业无论是在价格方面,还是在产品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只有适当的引入竞争,才能激起行业的发展斗志,所以为促进国内资本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实现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

第二,借鉴经验,迅速融入全球化。

从1990年资本市场初步形成至今也仅有30年的时间,与西方国家的资本市场相比,我国资本市场可谓是非常年轻,通过资本市场的开放,能够给我国的资本市场注入一些新鲜活力,让我们通过国际银行等一些金融主体学习它们成功的经验,帮助我们迅速的融入全球化。比如:在最初推行资本开放的时候,工商银行与高盛银行、中国银行与美国银行等形成了合作关系,正是因为它们的合作,帮助我国四大银行转变了经营理念,拓展出更多的业务模式,从而获得了“宇宙行”的称呼,可见西方资本市场的一些经验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具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二、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面临的风险与困境


资本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即使在我国尚未推行资本市场开放的时候也存在各种风险;随着资本市场开放程度的扩大,面临的风险因素也逐渐增多,具体而言,我国资本市场在开放过程中面对的风险可概括为如下几类:

(一) 跨境资金流动风险

在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开放的同时,国际上一些投资者纷纷将资本转入中国市场,资本具有较强的逐利性,但由于目前国内的相关制度还处于探索构建阶段且金融体系缺乏必要的灵活性,大量资本的快速流动严重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性,不利于国内各产业的发展。以“热钱”为例,当前国内对“热钱”的管理还处于严格阶段,但学术界和相关领域一直都对此持较大的争议,部分学者认为不应该对“热钱”严格管理,这是不利于资本市场开放的行为;但也有大量的学者支持严格管控“热钱”,因为国内对跨境资本流动会产生什么危害以及如何规避这些危害尚未形成充足的经验。

(二) 汇率波动风险

人们通常认为汇率的稳定性与资本的流动性成相反关系。随着一国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增加,流入该国的资本或者由该国流出的资本频率会相应增加,这会导致汇率波动。如果政府为了减少汇率的波动幅度,通常会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比如:回购本币等,无形中会使国内市场流通的本币增加;随着本币供给的增多,国内存款利率则会相应的下调,最终形成有利于本国产品出口的情况。相反,如果一国国内的利率上调,此时,大量的外资会流入该国,对货币政策的推行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资本都具有逐利性,随着资本市场的开放,无论是国际资本还是国内资本的流动更自由,会影响汇率的波动情况,严重时则会导致汇率风险的发生。

(三) 金融体系风险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外国金融机构在我国本土设置营业网点,虽然国外金融机构在我国经营的业务范围需要得到我国金融主管部门的许可,但随着这些机构的进入,将于我国同类金融机构处于相同的运作环境,这对我国本土金融机构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毕竟国外的金融体系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发展且通常有实力进军本土外的金融机构一般都是同行中的佼佼者。

目前,我国的金融机构还处于不断探索发展的阶段且相应的监管机制也在调整与适应中,比如:我国的银保监会2018年才完成合并,各项制度仍处于改革转型期,部分领域的监管还在探索之中。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开放,本土金融机构与外来金融机构之间的经营界限越来越小,尤其是在金融产品不断创新的今天,会给我国金融市场带来较大的金融体系风险。


三、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未来发展趋势及注意事项


(一) 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未来发展趋势

2020年被称为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元年,根据党中央及国务院的相关意见,国务院金融委、银保监会等部门不断的对外释放稳步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的信号。这意味着我国资本市场迎来了更大步伐的对外开放,这不仅是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同时也是提高我国资本市场本土竞争力和满足国内经济发展对外资需求的要求。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的资本市场将持续不断的对外开放且对外开放的力度会不断的扩大,在开放的同时也会促使国内相关产业实现优化升级,尤其是金融相关产业。此外,为适应更复杂的金融环境,国家的监管力度也会相应的增加,以此尽快促成国内金融机构的素质提升。

(二) 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注意事项

对于我国资本市场而言,“走出去”和“引进来”都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但在推进资本市场开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从如下几点加以注意:

第一,科学制定对外开放政策。

开放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按部就班的推进。因此,要在充分了解国内外金融市场环境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的金融政策有计划、分步骤的推行开放。比如:通过分区域、搞试点的方式。2013年在上海自贸区率先开展了人民币国际化试点,经过几年的试点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上海自贸区推行的人民币国际化项目当前已经在国内其他地区开始大面积的推行。在资本市场开放的进程中不能“求快”而要“求稳”,政策出台前要经过反复的模拟验证,推行时采取由点到面的推行方式,这样才能有效降低资本市场开放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二,开展齐头并进的发展模式。

就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而言,不均衡的现象近年来呈愈演愈烈的趋势。为全面促进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在开放的过程中要采取多头并进的方式。以招投资为例,可适当的调整招投资的范围,不再将招投资的范围局限在以往的小范围里,而是适当的放大范围,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外国企业来华上市。此外,在开放的同时也需要调整“重股轻债”的现象,打破银行与交易所相互割裂的发展局面,调整股债比例等。通过采取齐头并进的措施,必然帮助国内资本市场在开放的过程中不断的优化结构,调整功能。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我国资本市场开放具有很强的历史必然性。面对资本市场开放的不可逆转性,我们要化被动为主动,认真分析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带来的好处及存在的潜在风险,结合我国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不断的完善金融监管制度,提升本土金融机构的竞争力,推行齐头并进的发展模式,相信在政府、金融主管部门及各金融机构的努力下,在我国资本市场开放的同时会促进金融市场的不断优化、升级,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占有更有利的地位。


文章来源:范聪颖.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未来发展趋势[J].今日财富,2021(10):51-52.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全球化

期刊名称:全球化

期刊人气:800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主办单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经济

国际刊号:2095-0675

国内刊号:11-6008/F

邮发代号:82-572

创刊时间:201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