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浅谈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对书画装裱与修复技艺的影响

  2022-04-02    230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对于传统手工艺类文化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书画装裱与书画作品修复技术是非遗文化中的一大品类,随着非遗传承思想在社会公知视野中地位逐步提升,相关技术的推广和创新也越来越具有重要价值。保护传统文化,传承非遗文化内涵的思潮给书画艺术领域的保护技术带来了多重加持。书画装裱与修复是我国所特有的一种保护与美化书画的专业技术,主要对相关书画作品进行装裱美化保护与修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本文从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意义与现状出发,探讨书画装裱与修复技艺近几年的改进并思考进一步完善操作的可行性。

  • 关键词:
  • 书画作品
  • 书画修复技艺
  • 书画装裱
  • 传统文化
  • 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
  • 加入收藏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文化历史悠久且内涵深厚。随着国家大力推崇软实力发展政策,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则是文化实力积淀和推崇的重要途径。我国的古朴书画作品数量较多,但是保存完整程度参差不齐,因此书画的装裱和修复技艺是古文化传承领域的关键突破点。通过书画的装裱与修复,能够提高书画作品的欣赏价值,同时能够使一些受损的古代书画作品保持原有的面貌,通过现代化的技术得到有效的抢救、保护,得到延续与传承。对于后人而言,将通过相关画面更直观地了解该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方面信息。因此,书画作品与文化具有高度的结合性,能够进一步提高艺术与文化的影响力,并促使文化得到更好的延续与发展。本文从非遗文化保护的视野开展对书画相关技艺的探究与策略研究。


一、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


(一)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面临的挑战

首先,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主要依靠人们的主观积极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产品逐渐充斥着大众市场,人们对传统文化工艺品的重视程度正在逐渐削弱。由于非遗文化产品消耗的人工、时间等成本较高,被习惯于快节奏的现代人生活节奏抛掷脑后。所以从公众认知层面来看,人们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关注度不高。

另外,非遗文化需要有专业技艺人的传承,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经验和从业者经验。但是,通过调查发现现有的专业技艺人员普遍存在技术经验不足,记忆交流机会较少的缺陷。同时,修复文艺品的相关技能也普遍欠缺,对于破损物件一般采取直接遗弃的方式[1]。存档意识薄弱导致非遗文化的传承存在漏洞和不足,因此,相关传统工艺的保护和修复还要从专业人士的专业意识提升下手。

(二)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来源于民族生活生产方式的文化形式,体现了鲜明的民族个性和民族性审美习惯,被誉为“活化石”。在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思维方式,也体现了古人所拥有的丰富想象力和浓厚的文化意识。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我国实现可持续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全球化格局形成的新形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形成文化自信的重要助推力,是我国最珍贵、也最有继承与发展价值的文化资源。因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对于社会发展和文化自信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能够唤起当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力,培养民族自信心。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内核,非遗文化的发展关系到了优秀文化遗产的发掘和发扬。代代相传的民族文化认同离不开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大力宣传非遗文化的重要内涵,积极培养专业传承人士。

其次,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利于我国文化研究的推进与深入。我国目前大力支持非遗文化的传承和非遗文化艺术品的保护与修复,增加了相关的财政支撑。同时积极探索非遗文化传承的新型形式,能够提高年轻受众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度。普及非遗文化在社会认知中的整体地位。

最后,非遗文化的传承是社会时代发展变迁的需要,转变发展方式有利于增加社会文化发展潜力,提升各个年龄段的受众对非遗的重视和接触。非遗文化先要得到传承,另外还要有广泛的基础受众来保护。随着时代更迭,社会历史背景不断变化,但是文化内核与精神实质的稳定传承可以为国家社会的发展带来持续的发展活力。


二、书画装裱与修复


(一)书画装裱与修复的意义

我国修复古籍书画的技术历史由来已久,通过千百年的技术传承与锤炼,工匠对书画装裱与修复的创新与传承已经有了一定的高度和水平。古籍书画的保护与修复有利于延长书画的观赏寿命、保障书画品质。有些珍贵的历史文物能够通过精湛的修复技艺重新焕发新生,拥有更高的价值和艺术内涵。中国书画装裱修复技艺是属于非物质文化的宝贵遗产,该艺术原生于中国,在绵延不断的历史中得到了持续性的发展,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文化。这是一种与我国书画艺术有密切关联,在新时代仍旧获得蓬勃发展的传统文化,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也彰显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但由于从事相关专业的专业人员越来越少,书画装裱和修复的技术正在面临多种挑战。因此相关技术的人才教育与技术传承是对我国古籍书画最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二)书画装裱与修复技术分析

书画装裱技术的发展由来已久,最初起源于晋,装裱之于书画来说是锦上添花的一道工艺,在绘画艺术领域有着极高的技术地位。书画装裱可以作为书画成品的重要步骤,装裱的作用在于最大限度保护好书画的完整性,防止书画受到环境中腐蚀条件的影响。然后最大限度地提升书画的美观性也是书画装裱的一大原则。因此出现了各种装裱体式,书画装裱技艺的专业性不断增强。

书画修复技术要根据书画的损毁类型来进行有针对性的精准修复工作,书画修复还需要有一定的原则。整旧如旧、抢救为主、最少干预、过程可逆等原则对书画修复技术进行了规制和标准化调整。书画修复技艺当中包括多种修复方法,大致包括补书法、去污法、托裱法和水洗法这四种修复技术[2]。同时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新型的修复技术也在不断萌生,可以运用古籍除尘台、pH测试仪等新型工具器械提高对书画的修复可能性,最大限度地保持书画的原貌。


三、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对书画资源的影响


(一)非遗保护政策作用

首先,在政策的积极推动下,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认识到书画装裱与修复技艺的缺失现状,从而勇于投身到相关领域的学习中去。专业人才的稀缺是非遗文化保护的重要阻力之一,如果打通人才培养枢纽,书画保护技艺领域的发展将会迎来蓬勃向上的发展局面。老龄化严重的人才现状也是阻碍非遗文化传承的一大隐疾,将传统技艺传递给青年人才,并且融合时代技术的优势才是书画装裱和修复技艺未来的发展之道[3]。例如,在一些高校人文学院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中,开设了书画修复课程,吸引了一大批学生通过书画修复的方式,实现与历史文化的对话。在相关的课程学习中,学生将接受系统的专业学习,以团队的模式完成,对需要修复的古画进行接裱、清洗、打薄、补洞、贴折条、上墙等操作,带画面干燥后再进行相应的调色,对缺失的地方进行有效的补色,使得新增的色彩能够与原来的画色相贴近。修复之后,再对古画进行装裱,体现出古画原有的风采。为了进一步提高学习的成效,还有一些学院成立古画资源保护中心,依托于专业学科的特色,搭建了社会化的资源和书画修复平台,建成“实验室—工作坊—师徒制”的新型模式展开课程教学、课题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够在更大层面上补充年轻队伍,促进书画装裱与修复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其次,非遗保护政策的加持能够给书画装裱和修复业界带来充足的财政支持和综合性社会力量。人才培养和技艺教育离不开经济力量的支持,同时装裱器具和修复器械的升级采买也离不开财政拨款的扶持。因此政策力量给非遗保护工作带来的不仅是精神层面的鼓励,更多的是实质性的改变和影响。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国家文化战略推行的重要部分,受到国家政策的保护和推崇。书画资源的传承与修复也属于非遗文化保护的重点范畴,因此非遗保护政策的拓展性可以对书画装裱与书画修复技艺带来积极效应。例如在2020年,中央财政就对地方高校提供财政支持,成立了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在此背景下,多个文化项目上线,其中,就包括书法装裱实验室的建设,能够进一步促进书法学专业获得更大的发展,促使书法装裱技艺能够更好地传承。

其中,某学院投资近20万元建立书法装裱实训室,在实验室中配备了先进的设备,包括自动装裱机、快速包边机、高清扫描仪、采风相机的全套设施,能够有效满足在书法装裱中的各项需求,包括书画作品的快速压平、装裱、扫描等,在极大程度上激发了广大师生参与创作的激情和热情。同时,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还能为社会服务,更大程度上宣传传统文化。实验室投入使用后,为学校的学生提供装裱的支持,积极举办校内展览、社会展览等,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促进书法专业的转型与升级,进而对装裱与修复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助力,持续增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文化传承观念作用

从文化观念的角度来看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能够给书画装裱和修复带来广泛的社会共识,提高书画资源传承与保护的社会号召力和公众认知。文化观念是一个民族需要代代相传的重要精神内核,非遗文化的传承已经成为大部分人的共识,在这种共识的带动下,不被多数人关注的书画资源也可以拥有众人的重视和保护意识。这对书画资源的维护和修复来说是一种有效的福利加持。目前可以通过高校宣讲、工艺展览等活动提高公众对书画装裱和书画修复技术的熟知程度。例如,许多地方会举办地方书画装裱修复技艺为主题的社会性展览活动,为提高展览的质量和效果,与高校、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联动,引入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构建现代化的参观模式,以互动体验的方式增强吸引力,进而实现更大范围的装裱修复技艺文化的传承,让更多社会人士能够在展览中了解书画装裱工艺,在展览的特殊场景中欣赏古画的笔墨和意蕴。在各类修复技艺展览中,能够进一步弘扬推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丰富社会文化生活。

同时,非遗文化传承相关的法律保护条例同样可以适用于书画资源的保护与传承。作为相似领域的古籍保护和修复,除了具体技艺和技术的保护,同时还要做到法律层面的严格定调。运用专业的法律加强对书画资源的保护是一种更有力、更广范围的专业保护,不仅能够降低古籍书画的缺损遗失几率,还能提高公众对稀有书画资源的重视程度和保护意识。相关的法律条例还应根据不同种类的古籍进行细致的修订,书画装裱和修复涉及了装裱的体例和物料,修复技艺又涉及相关的修复原则。因此专业领域内的法律法规能够进一步完善非遗文化不同类型资源的传承与保护。

最后,充分利用非遗文化传承观念的辐射作用能够带动人们对书画资源的业余兴趣。当某个产品或者社会现象的知名度不断扩大,那么该领域或者行业的发展往往会迎来创新和转机。因此灵活运用新媒体功能和互联网技术加强对书画资源的宣传,提高对书画装裱技艺和书画修复技艺的曝光,能够有效提高公众对该领域的兴趣和深度认知。民间技艺的散播开来离不开受众的自主学习,社会媒体有责任提供宣传的渠道,给公众正面且积极的引导。在此过程中,数字技术的应用为书画装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支持。例如,在一些博物馆、美术馆和图书馆中,通过数字化建设能够实现对规模化艺术作品的有效管理,打造具有大数据时代特点的新型展厅,进而为技艺的系统研究和参观学习提供更多的便利。同时,通过数字展厅的构建,进一步增强观众与艺术的互动性体验,还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社交平台、直播媒体等实现与公众的多样化交流,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实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经验可复制性操作作用

从发展模式角度来看,传统的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已经经历了多个阶段,发展历史较为悠久。相关的保护策略和运行模式也较为成熟,书画资源的装裱和修复能够运用非遗的可复制性操作经验对自身进行保护策略的完善。成熟的发展构想和预设之间的距离存在于时间的考验和人为要素的不稳定性之间,借鉴非遗文化传承的要领和操作模式能够有效减少对书画资源保护的损益。

从平台效益来看,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拥有庞大的数据资源库,工艺人对各种手工艺内容都有相关的整理与存档。庞大的平台背后是各种专业人员的有效管理和数据总结,工艺能够得到不断的改进。因此书画装裱和修复技艺作为其中一部分,完全能够高效利用非遗文化保护体系下的平台效益,为书画资源提供高效的保护模式和人力资源效应。

从链接社会角度来看,非遗文化传承能够高效地透过社会公众需求,将精神文化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社会财富。不仅实现了非遗文化的价值转化还能够把珍贵的文化精神传递给公众。各种文化工艺形式都可以复制非遗文化的经济转化模式,通过个性化、可定制的市场运营给人们带来丰富的手工艺品。书画装裱作为一种门槛较低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吸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符合我国社会提高用户服务水平的总体要求。同时书画修复技艺也能够通过书画资源的经济收益得到高效反哺。一个行业的兴隆发展能够吸纳越来越多的专业技能人才涌入,从而实现书画装裱和修复领域的良性积极循环。


四、结语


古籍书画的装裱和修复因其价值和复杂程度是一项较为艰巨的工作,而且随着专业技艺人员的流失和行业发展趋势不佳的状况发展,相关技艺的传承和保护更需要借鉴非遗文化传承的模式和体例。不仅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同时还要最大限度地留存时代发展的痕迹。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对国家、民族和社会来说都是一种历史瑰宝和精神宝库,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珍贵书画作品是每个青年技艺人的目标,同时也是当代青年传统文化意识提升的重要增长点。人们都应积极学习书画装裱技术和修复技艺,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光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路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之浅见[J].文化月刊,2018,(08):13.

[2]伟俊,张金萍,陈潇俐.传统书画装裱修复工艺的科学化探讨:以南京博物院为例[J].东南文化,2014,(02):25-30.

[3]廖学琼.古籍书的修复及字画装裱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33):70-71.


文章来源:何亚芳.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对书画装裱与修复技艺的影响[J].今古文创,2022,(15):74-76.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艺术品

期刊名称:艺术品

期刊人气:457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单位:荣宝斋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艺术

国际刊号:2095-2902

国内刊号:10-1011/J

邮发代号:2-968

创刊时间:2012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