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解读业财融合下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必要性

摘要:为实现财务、业务融合管控目标,满足企业发展对业务端综合信息的需求,企业加强业财融合,使财务管理服务效果得以优化。其中,内部控制作为可落实业财融合目标的财务管理举措之一,亦需在企业综合运营进程中发挥作用,通过创建相互控制、协调、监督、合作内部网络,提高业务端综合信息流通率,增强财务管理应变能力,达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目的。本文基于业财融合探析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方略,以期提高企业管理质量。

  • 关键词:
  • 业财融合
  • 企业内部控制
  • 企业经济
  • 市场竞争力
  • 经济风险评估
  • 加入收藏

内部控制是指为完成企业战略任务各部门、各岗位建立相互协作、制衡、约束、交流体系并以该体系为依托共同达成战略目标的财务管理手段。然而,有些企业在业财融合基础上却存在内部控制建设保障性条件缺位、目标与范围不明确等问题,降低内控建设质量。基于此,为提高企业业财融合有效性,探析内部控制建设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基于业财融合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必要性


(一)提供精准信息

业财融合的基础是信息共享,财会信息丰富性、精准性、全面性关乎业财融合成效,内控控制贯穿企业运营全程,关注信息的产生与应用,通过监控避免部门制造劣质信息,同时内部控制将所有业务端纳入管理范畴,信息聚合效率提高,为各部门共享信息奠定基础,继而在保证信息质量前提下落实业财融合目标。

(二)规避业务风险

当今市场竞争环境复杂,加之国际市场冲击,企业业务活动承受风险更大,如技术风险、设备风险、预算风险等,内部控制关注企业业务活动进展,针对业务活动前期、中期、后期采取措施加强控制,以便及时预判风险、发现风险、防范风险,使业务活动能有效展开,提高财务管理服务质量,凸显基于业财融合的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价值。

(三)落实管理目标

业财融合在信息共享前提下将为企业创造更高效益作为终极目标,为落实该目标财务端需清楚业务活动,业务端需反馈财务管理服务需求,二者需高效互动,这就需要企业展开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将业务端纳入建设领域,视为建设工作着力点,驱动内控体系,创建联动网络,加强部门配合,共同攻克发展难关,实现企业管理核心目标,继而提高业财融合有效性。


二、基于业财融合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建设难点


(一)保障性条件缺位

内部控制无法仅凭管理层意志推行建设活动,需各部门、各环节积极参与,要转变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单打独斗”态度,明晰相互制衡与协作积极意义,加之信息保障、制度等保障性条件予以支持,实现内控建设目标,提高业财融合质量。当前有些企业存在保障性条件缺位问题,主要源于业务端管理模式陈旧,业务人员因有一定竞争关系,在工作中期待“独占鳌头”,合作意识淡薄,无法主动参与内控建设活动。

(二)目标与范围不明确

内部控制作为财务管理手段之一,主要在企业内部发挥作用,将财会信息视为内控抓手,但是要与管理会计、会计核算等财务管理工作区别开来,这就需要企业明确内部控制目标与范围,保障建设活动有针对性,避免内控建设出现范围过大、重点缺失等现象。

(三)风险评估欠佳

内控发挥作用的关键是能在业务活动全程把控风险,为此风险评估在内部控制建设中极为重要。当前有些企业对以往管控经验较为依赖,主要针对常见、易发、典型风险进行内控,未能立足市场复杂竞争背景重新梳理风险把控思路,加之风险管控模式老旧,灵活性、实时性欠佳,使内部控制风险评估质量大打折扣,影响内控建设成效。

(四)未能抓住内控关键

内控建设并非要“一把抓”,只有主次得当、重点明确才能集中企业力量处理内控问题,为规避风险、完成战略任务、提高经济效益奠定基础。受内控经验少、目标与范围不明确等因素影响,有些企业存在未能抓住内控关键问题,虽然内控系统全面,但管理重点不明,加之庞大的内控体系运行需要投入更多成本,部分企业为节约开支并不愿实时内控,内控建设流于形式,与业务端的关系变得疏离,财务管理一方无法及时获取业务信息,对决策判断带来影响,降低业财融合质量。


三、基于业财融合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措施


(一)提供保障性条件

第一,组织保障。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企业管理规定由经理层、监事会、董事会及全体员工共同建成内控组织,设立内控部门,敦促全员参与,以内控组织为基点向外辐射内控网络,为全员推行内控决策并反馈运营信息铺平道路,从源头保障内控建设活动顺利展开。第二,责任保障。内控建设需业务端加强配合,财务端及时响应,将基于业财融合的内部控制嵌入企业管理、销售、生产各个环节,为此需在成立专门负责内控的组织机构的前提下,引领各部门解构内部控制目标,在内控建设中找准定位肩负责任,在责权清晰体系中完成内控建设任务。第三,环境保障。企业需将内控视为构成文化的一部分,重视内部控制宣传与培训,使全员看到企业内控的决心,意识到内控必要性,转变内控态度,参与内控活动,掌握内控理论与方法,营建良好氛围,使全体员工能互相配合,在内控建设中贡献智慧,提升企业员工内控水平,为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二)明确目标与范围

第一,以企业战略性发展任务为依托明确内控目标与范围,立足实际战略部署,善用保障性条件,划清权责边界,敦促业务端及财务管理一方积极参与内控建设,为完成现阶段企业战略任务共同努力。第二,针对结束的业务活动进行分析,反观内部控制建设权责交叉、范围不清、目标模糊问题,在内控理论、经验、成果深入分析前提下找到问题产生内因,并将其视为内控建设轨迹纠偏依据,重新划定内控建设范围,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改进内控建设对策。第三,通过分析业务信息对企业未来发展走势加以预判,以增强竞争力、规避风险、科学管理为导向,规设内部控制建设目标,赋予内部控制建设前瞻性,在内控问题发生前采取行动,有意识调整内控范围,使内控建设效果得以优化。第四,依法依规制定内控制度、流程、标准、原则,保障周期性、阶段性内控建设工作有据可依,可规避企业运营矛盾,消除部门隔阂,站在同一高度响应内控建设号召,在制度指引下落实内控目标并明确责权范围。

(三)加强风险评估

第一,设定企业运营风险评估流程,将可能影响企业发展因素视为评估对象,如原料成本、人力资源、政策、供需关系等,旨在找准评估落脚点,同时风险评估对象需根据企业规模、经济实力、业务范围等方面发展实况做出调整,保障风险评估能立足实际,通过评价因素的灵活变革,提升内控反应能力。第二,加强风险评估专项研究,一方面关注企业内部运营情况与各个因素的关系,另一方面与外围同质企业进行对比,搜集海量数据信息,计算风险评估概率,设置评估权重,定性定量分析风险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借鉴经验、尊重事实、理论为基前提下制定应对措施,旨在规避负面影响。第三,确定企业承受风险能力,针对风险划分等级,为企业调配管理资源解决发展问题、防范风险、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将风险与风险消减对策联系起来,保障内控举措具有导向性,提高内控效率,节约内控成本,排除风险隐患,基于业财融合落实企业内控建设目标。

(四)紧抓内控关键

第一,根据重大业务及其进展制定配套内控方案,以内控机制为依托创建子机制,分析重大业务现状,探寻内控基点,有预见性的制定内控对策,基于业财融合实时搜集业务端资料,把控业务动态,以便做出应对,发挥内控作用,为企业顺利完成业务活动给予支持。第二,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筛选内控关键,关注现阶段企业业务活动中存在的风险,有差异性的开展内控工作,确保内控建设目标依据风险贯彻落实,以内控关键为导向及时发现疏漏之处,针对内控建设方案予以改进,调配企业应对风险管理资源,实现紧抓内控建设关键规避业务风险目标。第三,根据周期性企业发展战略及其可行性开展内控建设活动,拓展工作人员视野,激活管理者思路,调整岗位权责,以内控手册的形式描绘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蓝图,同时补充相关制度,鼓励各部门、各岗位献计献策,通过民主商讨、头脑风暴、问卷调查改进内控对策,集中解决各部门关心问题,提高业务、财务融合效率,达到紧抓内控关键提高内部控制建设质量的目的。

(五)提高内控测试有效性

第一,内控测试需具有实时性,在企业调整内控目标、范围、方案、举措基础上及时进行测试,以便内控建设有效性分析有理有据,并根据测试结果优化内控体系,保障内控建设科学高效。第二,内控测试需具有创新性,切忌一味强调经验,为使内控测试前置,在新方案、新目标、新举措实施前进行测试,需创新内控测试方法,例如建设风险评估信息系统,将业务端信息输入其中,通过建模分析,得出风险等级,由系统推送应对措施,并作为内控建设依据。第三,内控测试需具有权威性,经过测试调整、验证及明确内控建设方案需一以贯之,旨在从战略高度防范风险,发挥内控建设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业财融合的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具有提供精准信息、规避业务风险、落实管理目标必要性。基于此,企业需提供保障性条件,明确内部控制建设目标与范围,加强风险评估,紧抓内控关键,提高内控测试有效性,继而发挥内控功能,助推企业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俊,王曙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基于对COSO和COCO内部控制体系的整合性探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03):14-17.

[2]景诚.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优化探讨——基于业财融合嵌入模式[J].财会通讯,2018(29):114-118.

[3]李文君,王海兵.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研究[J].会计之友,2017(16):97-102.

[4]张燕.浅谈通过加强业财融合提升财务管理水平[J].当代经济,2015(26):54-55.


孙万涛.基于业财融合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建设[J].商讯,2021(04):118-119.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经济地理

期刊名称:经济地理

期刊人气:2472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学会

主办单位:中国地理学会,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

出版地方:湖南

专业分类:经济

国际刊号:1000-8462

国内刊号:43-1126/K

邮发代号:42-47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