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依据2013——2018年中国31省(区)发展林下经济的投入产出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31省(区)林下经济效率水平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中国林下经济发展存在区域不平衡特征,林下经济效率水平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纯技术效率水平低于规模效率水平。推进林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合理制定各地林区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完善各省(区)林下经济产业配套设施建设、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借鉴林下经济典型示范区域先进经验等促进林下经济效率提升。
林下经济是以生态环境和林地资源为依托,以林下养殖业、林产品加工业、林下种植和森林旅游业为主的复合型立体经济;林下经济发展,有助于实现中国林区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林区产业转型升级[1,2,3,4,5,6,7,8,9]。从当前发展形势看,林区薄弱的基础、低下的林下产业效率水平,仍制约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推进[10]。因此,有必要对当前中国林下经济发展效率水平进行科学、有效评估,以明晰当前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形势,进一步优化各省(区)林下产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各省(区)林下经济效率水平。
本文对全国31个省(区)林下经济投入产出全要素生产率借助DEA-Malmquist进行分析。以规模报酬不变为前提,计算出2013—2018年劳动力、林业投资、林地资源与林下总产值的投入产出效率;对林下经济产业产值分类对比,探索全国31个省(区)林下经济发展的不同区位差异;旨在为进一步提高全国31个省(区)的林下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推动林下经济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1、研究方法
1.1评估方法的遴选
评估效率主流方法主要有参数方法与非参数方法,其中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是一种非参数的前沿估计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农业等领域效率水平测度,其有效性得以广泛证实[11,12]。DEA采用线性规划技术,不需要设置特定的函数形式,也不需要引入很强的行为假设。与参数法相比,可以避免由于函数形式的主观设定而出现估计结果产生的偏差。文献[13]应用数据包络分析-马姆奎斯特指数模型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现状进行效率测算,指出林业产业转型弊端与优势;分析林业利用外资情况,文献[14]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分析说明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趋势。鉴于此,本研究采用DEA-Malmquist方法对我国各省(区)林下经济投入产出效率水平进行测算。
DEA-Malmquist指数是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求解马姆奎斯特指数(Malmquist指数)的方法。Malmquist指数又称全要素生产率(Pt,f),规模报酬不变为前提,通过计算t到t+1时期的生产效率变化情况,将Pt,f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动(Ce)和技术进步变动(Ct)2部分(Pt,f=Ce×Ct),即
式中:M为Malmquist指数;d为生产距离函数;x为投入;y为产出。
在规模报酬可变条件下,技术效率变动可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动(Cp,e)和规模效率变动(Cs)2部分(Ce=Pc,e×Cs)。此时,Pt,f=Ce×Ct=Cp,e×Cs×Ct,即
式中:0表示规模报酬不变;1表示规模报酬可变。
显然,在t到t+1时期,当M>1时,表明全要素生产率上升;当M=1时,全要素生产率不变;当M<1时,全要素生产率下降。
另外,技术效率变动衡量的是管理水平的变化情况,技术进步变动衡量生产技术的变化情况,纯技术效率变动衡量管理水平对综合效率的影响,规模效率变动衡量生产规模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1.2指标设定与数据来源
根据林下经济发展特点,本研究评估样本范围选定全国31个省(区)。评估指标设定为投入、产出2组基本指标:投入指标包括劳动力、资本、林地资源,劳动力指标以各省(区)林业系统单位在岗职工年末人数与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表示、资本指标以各省(区)林业投资中自年初累计完成投资额表示、林地资源用各省(区)林地面积表示;产出指标以各省(区)林下经济产值表示。
林下产业包括经济林产品的种植和采集、花卉和其他观赏植物种植、陆地野生动物繁殖和利用、非木质林产品加工和制造、林业旅游和休闲服务、林业生态服务等。缺失数据用相邻年份均值填充。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时间维度选定为2013—2018年,涉及物价的指标依据2013年全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剔除物价影响。数据来源于2013—2018年的《中国林业和草原统计年鉴》。
2、结果与分析
采用DEA-Malmquist模型,对全国31个省(区)2013-2018年林下经济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评估,计算各省(区)综合效率评价结果(见表1、表2);全要素生产率可分解为效率指标,包括技术效率及其分解的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
表12013-2018年全国31个省(区)林下经济投入产出的Malmquist指数导出到EXCEL
由于Malmquist指数是以上一年为基准,因此,表1中林业投入产出的效率指数均表示年平均变动情况。从全国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年平均变动情况看,2013—2018年林业投入产出,全要素生产率年平均增长7.1%、技术进步年平均增长0.7%、技术效率年平均增长6.3%。此外,2013—2018年,纯技术效率年平均增长1.9%、规模效率年平均增长4.3%。因此,生产效率的提升,本质上属于要素利用效率提高,其中,纯技术效率的提高对生产效率提高贡献更大,而技术进步效率的贡献很小。
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林下经济投入产出的DEA-Malmquist指数看(见表2),2013—2018年,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整体表现为不同程度上升趋势,增长较快地区主要是黑龙江、重庆、内蒙古、青海,年平均增长率均在20%以上,这些地区的技术效率增长率均大于技术进步增长率,显著区别于全国平均特征。从技术效率的变动看,河北、山西等7个地区技术效率都在下降,上海、江苏、广东的技术效率保持不变,而其他地区技术效率均呈上升趋势。从技术进步变化角度看,北京、天津等10个地区的技术进步有所下降,而其他地区的技术进步则呈上升趋势。在规模报酬可变的条件下,吉林等9个地区纯技术效率出现下降,天津等6个地区保持不变,其他地区纯技术效率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内蒙古的纯技术效率增长最快,年平均达到45.4%。从规模效率变动看,江西省等4个地区的规模效率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0%以上,其他地区均在9.8%以内,贵州等3个地区出现规模效率下降。
表2全国各省(区)2013—2018年林下经济投入产出的Malmquist指数均值
3、讨论
从计算分析结果看出:中国较多省(区)林下经济效率水平不高,区域不平衡特征明显。2013—2018年林业投入产出,全要素生产率年平均增长7.1%、技术进步年平均增长0.7%、技术效率年平均增长6.3%、纯技术效率年平均增长1.9%、规模效率年平均增长4.3%,纯技术效率的提高对生产效率提高贡献更大;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增长较快地区,主要是黑龙江、重庆、内蒙古、青海;投资、劳动力、森林资源禀赋对林下经济生产效率存在显著的地域性影响。为促进中国林下经济效率提升,本文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
(1)科学编制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各地区自然环境、资源禀赋不尽相同,结合国家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制定本地区林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从规模效率看出,2018年甘肃省发展负增长率最高,由于甘肃偏远地区闭塞,区域间尚未建立起信息共享、利益合理分配的林下经济市场机制,市场流通环节多,农户市场意识偏弱,资源配置效率较低,难实现林下经济资源利用最大化。所以,各级政府在深入调查论证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区自然条件与经济产业发展相结合,遵从农林户意愿,考察调研地方特色,合理的确定地方林下经济产业发展靶向、经营模式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目标。
(2)加快林区基础设施建设。2013—2018年,技术效率年平均增长6.3%;然而,上海、江苏、广东3个省(区)的林下经济技术效率处于停滞状态。完善林区基础设施是一项长远的基础性工作,直接影响着林下经济发展水平;林下经济产业资源开发,困难大、林产品进入市场成本高,制约林下经济规模化发展及林下旅游服务质量改善,致使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单一,产业集聚程度较低,缺乏示范带动效应。各地要纳入当地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大力将公共基础设施向山区和林区延伸,减少林下经济的开发成本。为解决农民发展林下经济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应加大对林下经济相关基础设施投资,优先对林下基础设施项目进行投资。
(3)林下经济模式进行分类。目前分类处于较混乱阶段,未形成统一分类标准,这种状况不利于林下经济研究。2013—2018年,规模效率年平均增长4.3%,其中仅江西、河南、广西年平均增长高于10%;林下经济的经营主体以“农户”为主,产业链条较短,抵御外部风险弱,适应市场能力差,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企业+合作社”模式、“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混合经营模式发展不够充分。应具体详细分解,将经营林下经济模式可归纳为林下种植业、林下养殖业、林下采集加工业、森林旅游业4个经济产业模式,从而搭建牢固的林下经营模式,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生产效率,达到可观的林下经济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
(4)完善科技支撑体系。2013—2018年,技术进步年平均增长0.93%,其中,浙江省的技术进步率9.6%,为31个省(区)中技术进步最快的。发展林下经济,需要:积极搭建科研院所与经营主体之间的合作平台,推进科研协作;重点进行实用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完善科技、技术服务体系,提升林下经营主体的技能,加快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强化人才培养,为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5)促进林下经济区域间平衡发展。2013—2018年林业投入产出,全要素生产率年平均增长7.1%,其中7个省(区)低于平均增长率,8个省(区)为负增长。2013—2018年,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增长较快地区主要是黑龙江、重庆、内蒙古、青海。增加区域间的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经验交流,借鉴4个省(区)林下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从当地实际出发,学习林区发展林下经济的产业结构、经济政策,以提升其他省(区)林下经济效率水平,带动全国综合效率水平的上升,最终实现优势互补。如江西依托林区依山傍水、空气宜人、生态良好的自然优势,将森林景观、自然文化环境及当地林下无公害产品综合开发利用,形成森林人家、森林庄园等蕴涵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生态疗养多种形式和多种项目于一体的精品旅游景区。
(6)完善日常监督管理机制。强化日常监管,建立健全林下经济政策监督机制与促进林下经济效率水平持续提升的长效机制。河北、吉林、新疆等10个省(区)的纯技术效率处于负增长,10个省(区)有不同的地质特征,所以各个省(区)应在生态承载能力之内,适量、适度、合理发展林下经济,加强对林下经济抚育、补助政策、资金落实状况的监督与评估,确保资金到位充分,项目有效实施。规范林下经济产业标准,完善林下经济产品标准和检测体系,提升林下经济发展质量,促进林下经济效率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朱震锋,曹玉昆.苇河林业局全面停伐及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调研报告[J].林业经济,2016,38(10):18-21,32.
[2]李微,骆晓雪.黑龙江森工林区林下经济产业结构关联分析[J].林业经济,2018,40(5):55-59.
[3]胡艳英,曹玉昆.基于利润共享契约的林下经济产品供应链协调管理设计: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为例[J].林业科学,2018,54(8):165-172.
[4]朱请云.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9(20):326.
[5]吴恒,朱丽艳,王海亮,等.新时期林下经济的内涵和发展模式思考[J].林业经济,2019,41(7):78-81.
[6]孙立涓.延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9.
[7]徐蕊,韦淑英,王岩.黑龙江国有林区应对停伐政策的路径选择[J].中国林业经济,2018(1):1-4.
[8]王梓,张平,全良.黑龙江省林下经济产业集群发展影响因素研究[J].林业经济,2018,40(8):61-67.
[9]徐玮,包庆丰.国有林区职工家庭参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31(7):38-43.
[10]吕洁华,刘艳迪,付思琦,等.黑龙江省林下经济优势产业的选择分析: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J].林业经济问题,2018,38(4):72-77,109.
[11]王蕾,于成成,王敏,等.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政策效应及时空差异研究: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实证分析[J].软科学,2019,33(9):33-39.
[12]王海力,韩光中,谢贤健.基于DEA模型的西南地区耕地利用效率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8,27(12):2784-2795.
[13]杜钰玮,万志芳.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林业产业转型效率评价: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为例[J].林业经济,2019,41(5):32-37.
[14]董娅楠,缪东玲,程宝栋.FDI对中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J].林业经济,2018,40(4):39-45.
吴国春,郭思源,曹玉昆.中国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效率评价——以31个省(区)面板数据为依据[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0,48(05):129-132.
分享:
Scratch趣味编程要求学生具备程序设计、逻辑思维、实践分析、创作作品的能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认为“基于问题式的学习”(简称PBL)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研究探索,以问题为引入点,结合实际的环境,运用多种信息技术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模式。
2021-09-07初中的数学知识相对而言比较复杂,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性也并不是很紧密,因此针对以上问题就需要教会学生,如何有效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并且要让学生能够重视到错题本的重要性,从自身的学习情况与接受能力出发,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最终学习效率,也能同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错题本的整理能够培养学生具备归纳与整理知识点的能力,也能同时促进初中生的全方位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错题本的重要性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出如何让学生有效提升学习成绩的最终方案。
2021-09-07在新课程教育改革浪潮的推进下,沪科版数学教材经历了多次修订,新教材的普及和应用为当下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教师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那么如何设计教学环节,做到收与放,让学生在活动中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主动性,各项能力在其中得到锻炼,值得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本文笔者将分享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心得和经验积累,希望可促进教学效果更佳。
2021-08-31这些年来,我国的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之中,强调培养高中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性。带领高中生掌握数学学习技巧,取得更加优异的数学成绩。笔者在本文之中,就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之中,培养高中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展开了详细的探讨。旨在全面提升高中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21-08-31课程标准2020修订版提出重视考察学生在比较真实的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彰显数学文化,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在知识的生成过程中融入数学文化,在章引言中体验数学的文化价值,在定义和标准方程的推导中体验数学的科学价值,在性质中体验数学的审美价值,在生活中体验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活用数学思想方法攻坚克难,彰显数学文化的魅力。
2021-08-31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对于餐饮便捷性的追求,使得外卖行业不断壮大。外卖配送作为外卖行业的重要环节,受到了各大外卖平台以及顾客的广泛关注。在配送过程中,如果只依据配送员的经验进行配送,很容易出现配送超时以及配送路径不合理的现象,以此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在外卖配送方面进行各种优化,对于提高外卖配送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020-12-02随着中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出行量的不断增大,因此,飞机、出租车成为出行方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飞机的起飞和降落对周边环境要求较高,而且飞机起降时噪音很大容易对周边居民产生影响,所以机场大部分情况都会建在离市区较远的地方。
2020-11-27针对1948年1月到2019年12月美国失业率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ARIMA和SARIMA模型分别进行分析,我们得到的最优模型为ARI-MA(2,2,0)。因此ARIMA(2,2,0)模型或许能较好的拟合美国失业率的时间序列模型,但由于失业率会受到宏观因素条件的影响,以及模型本身的限制因素,只能进行短期的预测。
2020-10-232010年Magal等[5]5]研究了年龄依赖模型,通过线性化和构造Lyapunov函数等证明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至此以后开启了年龄结构模型的建立分析.由于考虑到染病者的潜伏期与疾病的复发都会与年龄有关,这些关系都会影响疾病的整个流行趋势,故建立年龄结构模型研究分析已经是很多学者都在考虑的问题.
2020-09-09黄金价格的动态演变过程也反映了金融市场中经济行为主体的投资决策,黄金价格的动态演变过程也是一种数据生成的过程。国内外学者对黄金价格趋势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很多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供需法、美元法、成本法、回归模型法等。本文将利用时间序列相关理论对伦敦黄金交易市场的黄金价格建立ARMA-GARCH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
2020-07-09人气:3668
人气:3318
人气:2817
人气:2694
人气:259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数学进展
期刊人气:3388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协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数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科学
国际刊号:1000-0917
国内刊号:11-2312/O1
邮发代号:2-503
创刊时间:1955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553
影响因子:0.322
影响因子:0.352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