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浅析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创新之处

  2021-07-20    1360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英国著名诗人、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集可谓家喻户晓。但很多人不了解的是,十四行诗的真正流行得益于"文艺复兴之父"彼特拉克。莎士比亚在充分继承意大利式十四行诗文学精髓的根本基础上又进行了大胆创新,自成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作的新风格。其文学创新主要体现在语言结构和写作内容上。

  • 关键词:
  • 创新发展
  • 十四行诗
  • 文学
  • 莎士比亚
  • 加入收藏

一、十四行诗的起源历史


十四行诗经过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由宫廷诗人的创造,转入商人和银行主的俗语化融合过程,最后经过不同政治立场的诗人的哲理化和宗教化的提升。而稍加区分就可以发现,彼特拉克既非宫廷诗人,也不隶属于商人和银行主这一阶层,更不像但丁那样有着鲜明的政治立场。可以说彼特拉克重新开拓了十四行诗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意大利式十四行诗”单词最早来源于彼特拉克。作为文艺复兴的第一位法国人文主义者,他的十四行诗主要包括表达爱与美的感受以及一切相关内容。每首分为两部分,格式秉承44,33的结构,即全诗一共14行,前8行称为八行诗,后6行称为六行诗,前8后6之间的一行,也就是第9行称为转折,至此诗人的语气或本诗的中心便会发生改变。


二、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结构创新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将十四个诗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三个四行,第二部分为两行,每行十个音节,韵脚为abab,cdcd,efef,gg。以4行内容为一组四行诗,最后2行为一组对句,即三组Quatrains加上一组Couplet。但是Volta移至第13行的Couplet。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这种排列和组合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虽然具有某种结构性,但是当时的读者们却可以暂时抛弃宏大结构下的相互关联,凭自己开放的精神心态重新进入这本书的阅读。各个诗篇中,词汇、语言、句型、结构、韵律、节奏等均会带来重新翻译复调的情感和多层含义,从来都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化的解读,只需要更加关注跨越时空的个体体验,在诵读与沉思的同时愉悦自己的身心。莎士比亚在他的十四行诗里创造性地赋予客观物象以道德含义,表现出人文主义者激昂奋进的时代精神[1]。


三、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修辞创新


17世纪初,正值伊丽莎白王朝统治的后期,各种衰败的迹象已经显露。莎士比亚感受到了人性并不是理想中的至善,他为人世间的黑暗和丑恶而痛心。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莎士比亚这个阶段时期的基调有异于前期,是奏起乐观的人文理想赞歌,但让位于沉重的现实主义描写,显得悲剧氛围凝重,后期的人本主义者走上了极端利己主义,暴露出反道德、反人性、反正义的黑暗面,善于讥讽,处处自嘲,语言尖酸而刻薄,为达到劝说和游说的目的,眼泪、痛苦、心碎、死亡是他十四行诗的主题。大多书写人们奋斗努力的艰难困苦,但主人翁均以失败告终,把胜利的曙光仅限于人们的道义和精神上。创作色调也由亮转向暗,真要传承,善要继续,美要繁洐。但时代在摧毁着一切。文艺复兴初期,人文主义者对人类伟大的爱信心满满,对社会的光明前途抱有极大的希望[2]。在莎士比亚的创作后期,主题与早期创作有些相似之处,又再次体现和解、和谐和宽恕的人文主义精神。除此,在文体的运用方面,莎士比亚还用一本正经的古文写诗。自嘲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生命。无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和四大喜剧,还是他的十四行诗,都能感受到他的讥讽的语气。


四、结合作品分析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内容创新


莎士比亚的伟大和浪漫体现在他对爱的理解和包容。在他的大多数十四行诗中,读者都可以觉察到两种真挚热烈的感情:年轻男女的爱情;年轻男男的爱情。以诗为例,在第一百一十六首诗中:

呵,我绝不可能让两颗真心之间遇到任何障碍

难成百年之好。爱不是真爱

如果对方转弯自己立刻转向

如果对方变心自己立刻收场

啊,不,爱应该是灯塔永远为人导航,

虽不能直面一场暴风疾雨,绝不刻意动摇被狂风晃荡

爱是星斗,指引着迷舟

它的纬度可测,其价值却难求

尽管他们拥有着红颜却难逃时间的锋利镰刀

爱却绝不是受时光愚弄的小丑

沧桑轮回,爱却长生不改

雄立着从千秋万世一直到世界末日的尽头

假如有人能证明我这话说得过火

那就算我从未写诗,世人从未爱过

第1行至第2行:愿真爱之间没有阻碍。第2行至第4行:真爱不会变——也就是说,易变的都不是真爱。在任何情况下,爱都不会消逝——真爱不朽。第5行至第8行:不论多大风浪,爱就像北极星一样,永恒不变。第9行至第12行:爱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褪去。运用拟人手法,把时间流逝比作农夫挥舞镰刀,时间停止但真爱永存。第13行至第14行:这组对句是经典之最,莎士比亚运用了双重否定写法,展现出他对真爱极大的自信和强调。其内容创新在于,莎翁注重描写爱的定义,而不是爱人的感受。这是何等的自信与勇气,能这样勇敢直白地大声歌颂真爱?再来看第一百三十首:

我情人的眼睛绝不像太阳

即便是珊瑚也远比她的朱唇红亮

雪若算白,她的胸膛便算褐色苍苍

若美发是金丝,她满头黑丝长

曾见过似锦玫瑰红白相间

却见不到她脸上有这样的晕光

有若干种香味叫人闻之欲醉

我情人的口里却吐不出这样的芬芳

我喜欢聆听她的声音,但我明白

悦耳的音乐比她的更甜美铿锵

我承认我从没有见过仙女的步态

反正我的爱人只能在大地上徜徉

老天在上,尽管有所谓美女盖世无双

可我爱人和她们相比,却也旗鼓相当

第1行至第12行:与《爱星者与星》相比,两首诗的相同之处在于作者都把爱人的外貌与别的事物做了细致的比较,而不同之处则是锡德尼笔下的爱人美艳动人,金发、红唇、粉颊、皓齿;而莎士比亚笔下的爱人却恰恰相反,金属丝一般的黑发、唇色暗淡、粗糙发黑的皮肤、不好闻的气味、不悦耳的声音和不优美的姿态等等。第13行至第14行:真是感到老天在上,尽管我们并没有所谓的俊男宝马美女盖世无双,可我们的异性爱人和她们本身容貌相比,却也旗鼓相当。真爱就是这样,可以接受爱人的任何不完美。这样的表白真实不做作,浪漫又有力。莎士比亚的此种写法颠覆了传统的描写爱人的手法,一反常态,用爱人之“丑”来凸显其“美”[3],将爱人还原为普通人,看似贬低,实则赞美。这同样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经典创新之处。诗人历经沧桑,但感而不伤,坚信人的创造力,笃信人类用美与爱能够自我救赎。


五、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带来的思考


坚信人的创造力,在经历了人情冷暖、悲欢离合之后,强烈地流露出对爱的信仰和善的弘扬,希望能以爱消弭利欲滋生的罪恶,摒弃中世纪黑暗的宗教统治,肯定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卓越性,笃信人具有巨大的创造性,人的命运应该由自己掌握。笃信用美与爱能跨越黑与白、恶与善的鸿沟,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反映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宇宙模式,并创造性地赋予客观物象以道德含义的又一重要呈现。从爱出发,又以爱为归宿。

初读诗作,觉得莎翁的文笔美则美矣,可为什么总是在赞颂爱人的美貌。美貌是上天的垂怜,是偶然,是不用努力得来的讨巧[4]。其实诗人通过描述美貌、描述对于红颜易老美貌易逝,表达了对于时光匆匆的敏感和不舍,以及诗人想到的与时间和死亡抗衡的可能:爱和写作。美人易老是时光易逝的具体体现,而莎翁的诗作仍在世间流传,也让人们知晓了诗人所钦慕的容颜。

诗人在诗篇中讨论的一大主题是关于写作的本质,这个主题是隐藏在对美貌的讨论之下的,也可以说讨论的是写作和美,或者是艺术和自然的关系。写作模仿自然和生活,正如艺术模仿自然和生活,亦如一顿美味的餐食最本质的要求是顶级的原材料,而非大厨的手艺。如果世间没有美貌,那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者也无法书写或想象出美貌。不过,如果只有美貌,诗人不具备才能,那么同样也只能白白错过无法颂扬。诗人也给出了抗衡时间的两种途径——尽情地爱人和认真地书写。这是莎翁苦苦思考人生后得出的答案[5]。

可是,这位最终名垂千古的作家似乎并不笃定他的文字可以流芳百世,他甚至都不确定在他死后他的爱人愿意继续读他留下的诗句。如果他写诗的才华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时代的发展而增加,那么他的爱必定会有更可贵的出产。可惜死神停止了他的生命,也阻断了他诗才的进步,他无法写出更好的诗作。诗人希望他所爱慕的人为了文采阅读后来的诗人的佳作时,可以为了他的爱而读他的诗。诗人相信真实的爱和感情可以赋予诗句和更广阔意义上的写作以价值,正如美本身可以使诗句优美。光阴带来衰老,死神也终将吞噬肉身的美丽,可以留下的也许就是对爱和美的体验以及真实的文字了。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参考文献:

[1]蒋承勇.莎士比亚"人性解放"的限度[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4,(6):15-19.

[2]罗益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版本批评史[M]J.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3]胡家峦.历史的星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诗歌与西方宇宙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4-77.

[4]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J.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5]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M].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文章来源:苏小轩.浅析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创新之处[J].今古文创,2021(28):33-3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国比较文学

期刊名称:中国比较文学

期刊人气:2059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文学

国际刊号:1006-6101

国内刊号:31-1694/I

邮发代号:4-560

创刊时间:1984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大32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