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构建河南乡村文化建设机制的整体抉择

  2021-07-17    170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本质特征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厚植中华文化根脉、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途径。在推进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由于人们对文化的概念、乡村文化的价值和乡村文化建设的复杂性和长期性缺乏清晰认识,致使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协同、治理协同、投入协同机制不完善。因此,从文化观念更新、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制度创新、厉行移风易俗、培育乡土精神等方面,整体探讨建设乡村文化的协同机制,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提高河南省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 乡村振兴战略
  • 乡村文化建设
  • 政治
  • 整体机制
  • 加入收藏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推进的关键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不失时机地提出乡村振兴战略[1]。乡村振兴战略内涵丰富,它不仅意味着乡村物质丰富、制度完善,也体现了乡村治理有效、精神充盈、文化振兴。2018年2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要把“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作为重要内容[2]。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更是把“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3]。以乡村文化振兴推进乡村振兴,逐步消除乡村文化建设赤字,不仅是乡村振兴的本质特征和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途径。因此,从系统、整体、协同的改革思路出发,整体探寻构建河南省乡村文化建设的协同机制,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提高河南省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河南省各地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工作,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加大,文化惠民工程逐步实施,群众性文化活动陆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培育,乡村文化建设总体形势向上向好。但需要指出的是,乡村文化建设领域还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文化建设观念不清晰,文化建设协同机制没有建立,农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不够,政府提供文化服务的不平衡不充分还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等。河南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面对乡村社会变迁中存在的种种文化建设问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显得十分迫切。因此,要把河南省乡村文化建设放在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位置,从文化观念、物质基础、制度保障和精神培育等多个层面,内外兼顾,整体协同[4],不仅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完成“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原更加出彩”嘱托的必然要求[5]。


、更新文化观念,拓展乡村文化建设空间


观念革新是行动变革的先导。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征程中,乡村文化建设实践必须跳出对“文化”概念的狭隘模糊认识,充分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注重系统性、协同性和关联性,树立大文化观。只有树立大文化观,才能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才能拓展乡村文化建设的广阔空间;只有树立大文化观,才能把乡村文化建设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一起来,才能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在勠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过程中形成田园乡村与现代城镇各具特色的空间形态;只有树立大文化观,才能真正落实新发展理念,把系统、整体、协同的改革思路通过文化建设的实践落到实处。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把新时代乡村价值培育、精神塑造与乡村基础设施完善、制度革新、行为规范、产业发展统一起来,这不仅是乡村文化建设的抓手,也是以乡村文化建设促进乡村振兴、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要求。


二、加大投入力度,夯实乡村文化建设根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没有城乡基础设施的均衡发展,人们对城乡文化价值的偏颇认识就不能得到真正修正[6]。因此,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必须打牢乡村文化的物质基础,必须从城乡基础设施的融通、均衡化开始。通过补齐乡村文化建设短板,把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作为全省上下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

(一)加大乡村基础设施精准化投入,筑牢乡村文化建设物质基础

人们之所以在观念上存在对乡村和乡村文化价值的偏颇认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因此,加大乡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乡村文化建设,筑牢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已经成为河南省乡村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第一,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行政村与村民小组之间的连通工程,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第二,持续改善修复乡村水生态,综合治理水环境,实施丘陵岗区、荒山等植被系统修复工程,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农村最大的优势和宝贵财富。第三,积极推进“厕所革命”,全力抓好农村房前屋后河塘沟渠的垃圾、污水治理,建设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的美丽宜居乡村。第四,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开发适合“三农”特点的信息技术和服务,加快普及乡村移动智能终端,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弥合城乡数字鸿沟。第五,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农村公共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均等化、多样化。在山清、水秀、天蓝、气爽的环境中,城乡道路畅通、内外信息共享、城乡文化资源融通,这不仅为乡村产业新业态发展、社会治理的有效开展增添了翅膀,还使农民对城市的神秘感、仰慕感下降,乡村的幸福感、获得感增强,提振农民对乡村文化的自信心和认同感。

(二)大力发展乡村教育事业,实施乡村文化建设固本工程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根本,教育要先行。不管是缩小城乡差距、消除家庭代际贫困,还是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都要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教育事业。为此要努力扩大农村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挥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的带动作用,建立完善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网络,支持每个县(市)重点建好办好1所骨干中等职业学校,充分满足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继续接受学历教育的需求,满足加强农民工教育培训力度的现实需要;继续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提高各级各类特殊教育普及水平和教育质量;全面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培训,落实乡村教师各种补助政策,吸引更多优秀教师投身乡村教育。只有稳定和激活作为乡村文化载体根本的“人”的因素,乡村文化建设才能动能十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才能充满活力。


三、加强制度创新,筑牢乡村文化建设防火墙


制度创新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防火墙。不管是基层党委政府政治引领力的发挥、社会协同力的凝聚,还是农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的实现,都必须建设一套协同有力的机制、行之有效的制度。

(一)聚焦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挺起乡村文化建设主心骨

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把改进作风和增强党性结合起来,把为群众办实事和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结合起来,把抓发展和抓党建结合起来,着力提升基层工作水平。只有挺起了乡村文化建设的主心骨,乡村社会才能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乡村文化建设才能扎实有序地推进。

一是厚植党的乡村组织根基。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主线,厚植党的农村组织根基,确保党在农村文化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发挥作用;大力实施农村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程,健全乡村组织体系,加大在农村社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领域建立党组织的力度,抓乡促村,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实施乡村全面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实施“农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行动计划”“基层党员素质提升工程”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基层组织文化建设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是保障村级组织规范运行。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及乡村文化建设的保障,推动农村规范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完善议事决策主体和程序,实现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强化对农村基层干部在惠农补贴、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扶贫等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彻底整治农村干部“不公正、不作为、不廉洁”现象,提高基层政府的公信力及文化引领力。

三是创新基层文化管理体制机制。乡村文化建设的最后实施者和受益者必须是也只能是农民群众。要真正实现广大农民的文化发展权利,就必须以农民群众满意度为导向,深化乡村文化治理的“放管服”改革,推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与村民自主治理结合格局的转变。通过大力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改革,“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推进乡村文化服务便民服务体系建设。

(二)创新乡村文化建设合力机制,聚合乡村文化建设磅礴力量

坚持改革创新,激发社会活力,把改革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动力。在坚持党管乡村文化工作的政治前提下,以体制机制创新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资源,推动政策、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向农村社会各领域集聚,汇聚乡村文化振兴的磅礴力量。

一是积极发挥各类社会组织作用。首先,要完善群众文艺扶持机制,鼓励农村地区自办文化活动,支持群众自办读书社、书画社、乡村文艺俱乐部等;其次,要加强群众文化团队建设,支持农村组建演出团体、民间文艺社团、健身团队、个体放映队等各类群众文化团队,加强红白喜事、庙会集市演出等管理,丰富农村文化业态,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

二是典型示范带动,坚持农民主体地位。要充分考虑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面的关系,既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典型带动,又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确保村民真正享有参与权、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把他们对自己村庄的规划、生态环境整治、文化活动开展以及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吸收融合到政府工作计划中来,激发、引导和支持农民参与乡村文化振兴。

三是充分发挥新乡贤的作用。重视发现、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壮大乡村振兴文化力量。通过开展乡村文化振兴“巾帼行动”、青春建功行动,引领妇女和青年积极投入乡村文化建设;通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强化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挖掘乡村文化建设的“土专家”“田秀才”;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研究、制定、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完善城乡、区域、校地之间人才培养合作交流机制,制定落实回乡下乡创业人员、企业用地、融资等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家、专家学者、医生、教师、外出务工人员等各类人才回馈故里,参与乡村文化建设[7]。

(三)完善乡村文化建设治理机制,构造乡村文化建设善治支撑

治理有效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实施基层治理创新行动,加快构建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8],是构建乡村文化建设善治支撑的重要内容。

一是加强法治乡村、平安乡村建设,构建乡村文化振兴的防火墙。首先,实施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通过打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开展“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做好困难群众法律援助工作;通过推进“12348河南法网”建设,打造集12348电话热线、网站、微信、移动APP等为一体的信息服务平台。其次,健全乡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畅通监督渠道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乡村公共安全治理,推动社会治安防控力量下沉,构建多元协作的乡村公共安全共建共治体制。最后,以治保会建设为重点,大力加强多种形式的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最大限度地挖掘各类社会资源参与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群防群治工作网络。

二是挖掘弘扬乡村德治文化资源,锻造乡村文化振兴的灵与魂。首先,通过对本地历代乡贤资源的挖掘,保护历史遗迹,宣传嘉言懿行,结合时代要求,对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进行创新,推进道德规范与现代法治规则融合;其次,通过开展“好干部”“好公婆”“好媳妇”“好少年”“好家风”等评选活动,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再次,加强农村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农村的征信系统;最后,在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过程中,发掘乡村社会保障体系所蕴含的道德感化作用,通过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

三是完善乡村自治规程,增强乡村文化振兴的内生动力。这需要坚持自治为基,加强乡村群众性文化自治组织建设,推动乡村文化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和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动。首先,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完善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和程序,选出群众拥护的讲政治、守规矩、重品行、有本事、敢担当的村委班子;其次,鼓励“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全面推行村级民主管理,坚持和完善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小组会议制度,健全村级民主协商制度;最后,完善村务监督机制,落实以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民委员会成员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等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制度,实施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完善村务公开目录,推动村级事务阳光公开制度化、规范化。


四、厉行移风易俗,巩固乡村文化建设成果


文化的价值是在正确的理念形成后,通过生产方式的科学变革,各级干部的积极实践,广大民众的健康生活开展,在个体自我以及自我与他人、社会、自然的内外关系构建中移风易俗,进而实现人文化成。

(一)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乡村生产方式的创新、协调、绿色变革

乡村振兴的重点是产业兴旺,但产业兴旺的方式已非不顾地方历史与现实实际、仅靠项目驱动和要素投入的简单粗放发展,而是在协同各方力量,统筹各方资源,协调城乡、工农、人与自然各方关系的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培育创造新供给、引领新消费、形成新动能,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新空间。

一是建设中原特色乡村,打造中原乡村振兴独特风貌。推进河南省乡村建设,既要科学把握河南省不同区域不同村庄变迁的发展趋势,又要充分考虑各地乡村的发展基础、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存在较大差异这一客观实际,引导各地发展特色产业,建设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的美丽乡村。首先,突出乡土特色和中原地域文化,强化乡村建设规划引导。综合考虑村庄演变规律、集聚特点、现状分布和自然本底,以县为单位科学规划设计村庄布局,避免随意撤并村庄搞大社区,违背农民意愿大拆大建;与此同时,加强对乡村古居、古井、古树、古桥、古物等历史文化要素的保护,延续村庄传统文脉。其次,强化乡村风貌整治与管控。通过推进村庄绿化,创建“美丽庭院”,完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以打造“四美”乡村、“美丽小镇”为抓手,继续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加大卫生乡镇创建工作力度。

二是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打造中原乡村振兴独特标识。首先,加强规划引导、典型示范,促进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引导各地结合当地特色,打造一批诸如宝丰马街书会、淮阳东北庄杂技、温县太极拳等精品乡村演艺节目,大力发展农村文化衍生产品,积极开发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冬至等传统节日的文化用品;培育和打造手工艺、生态文化旅游、民间工艺制作、歌舞技艺表演等特色文化产业和创意产品,实现发展生产与当地文化资源的有效融合。其次,推介中原“老字号”品牌,唱响河南省农产品加工新品牌。开展中原“老字号”品牌推介,如信阳毛尖、灵宝苹果、民权葡萄、道口烧鸡、南阳黄牛、鄢陵蜡梅等;深度挖掘品牌文化内涵,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发展以品牌为引领的中高端农产品连锁专营体系,实施中原传统农特产品和老字号品牌在电商平台开设地方特色馆行动;弘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多渠道、多形式加强企业推介,提升品牌知名度,实现弘扬品牌文化与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统一。

三是发挥文化、自然资源多重效益,打造中原乡村振兴的独特产业。首先,树立全域旅游理念,推动乡村旅游休闲产业提质增效。引导重点景区向周边地区拓展,发展精品民宿等特色产业,延伸旅游产业链,充分挖掘中心城市周边乡村生态涵养、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等特色资源,培育乡村休闲观光、健康养生、农事体验等产业和业态,构建中心城市环城乡村旅游圈;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强化乡土游憩功能,活化农村生产生活场景体验;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打造一批具有中原特色的乡村旅游名镇、名村。其次,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园、农业科技园、农民创业园建设,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平台载体;充分挖掘地域特色,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建设一批特色鲜明、潜力巨大的田园综合体;依托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乡村生态旅游优势区,重点建设一批茶叶、花卉、水果、名特优产品、生态旅游等特色小镇。

(二)提高执政能力,促进正风肃纪中的清明政治生态实现

乡村文化建设的深入、持续、有效开展,离不开基层广大党员干部的身体力行。以自身作风的持续改进,推进乡风民情的不断好转,是提高乡村文化建设效度和力度的关键。

一是实施农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坚持“三有三带”标准,拓宽选拔渠道,注重吸引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高校优秀毕业生、机关事业单位优秀党员干部等到村任职,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通过实施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计划,建立村干部后备人才库,建立选派驻村第一书记长效机制,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

二是实施基层党员素质提升工程。制定落实农村发展党员计划,全面推行“双推双评三全程”,优化党员队伍结构;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全面推行支部主题党日、党员积分管理和农村无职党员“一编三定”等,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建设;通过优化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提升党员能力素质,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培养成推动发展、带动致富、服务群众、引领文明的先锋模范。

三是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健全乡镇、村“两委”干部的学法用法制度,把政府各项涉农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整合基层执法队伍,解决涉农领域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的问题;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组建法律服务队伍,健全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提升农村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能力;深化农村基层组织的依法治理,深入开展法治乡镇、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建立健全遏制黑恶势力滋生蔓延的长效机制,加快以偏远农村、城中村、城乡接合部为重点,深入开展重点治乱工作,对危害农村稳定、破坏农业生产、侵害农民利益的违法犯罪人员依法严厉打击。通过推进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先进文化在乡村植根、深入人心扫除障碍。

(三)革新生活方式,使乡风民风在文化传承与活动开展中得到形塑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根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实施文明乡风塑造行动,传承发展中原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乡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广大农村焕发文明新气象,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根本体现。

一是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着力塑造文明乡风,坚持既要发展物质文明以塑形,也要发展精神文明以铸魂。第一,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发挥其在整治农村婚丧大操大办、高额彩礼、铺张浪费、薄养厚葬等不良习俗中的约束作用,合理划定彩礼指导标准、红白事消费标准等;第二,建立健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广泛开展乡风评议,褒扬文明新风,反对不良行为;第三,大力开展孝善敬老活动,通过指导基层成立孝善理事会、加强孝善教育、开展创建活动等,推动形成家庭孝心养老、社会善心敬老的良好风尚;第四,大力推进农村封建迷信、非法宗教综合整治活动,教育引导农民群众自觉抵制不良陋习,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第五,积极发掘、弘扬传统乡贤文化,倡导培育时代新乡贤文化,开展“寻找中原新乡贤”活动,充分发挥新乡贤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示范作用、乡村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协调作用、和谐家庭邻里关系中的促进作用,用他们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影响村民,更好地传播文明理念,涵育文明乡风。

二是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开展乡村文化活动。首先,持续开展“春满中原”“群星耀中原”“书香河南”等活动,增加乡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其次,加强基层流动服务,积极开展戏曲进乡村、文化进农村等活动;再次,创新公共文化活动供给方式,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实现供需精准对接;最后,持续提升“梨园春”“武林风”等品牌影响力,培育创造更多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金牌电视节目,让优秀文化在农民群众的休闲娱乐中深入内心,转化为行动。

三是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深化普法宣传,强化法律在维护农民权益、规范市场运行、农业支持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等方面的权威地位;通过广泛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加强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切实提高群众的法律素养;强化法治文化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立法治文化公园、广场、长廊(墙)等,让法治精神真正成为乡村熟人社会的护身符。


五、培育乡土精神,铸牢乡村文化建设根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育农村干部群众,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是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的根魂所在。

(一)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乡村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根基

一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探索符合农村特点的方式方法和载体,充分运用文化墙、乡村废弃学校、祠堂宗庙、文艺作品、公益广告、小品小戏等,在凝聚引导群众过程中,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提升农民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进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农民群众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二是巩固乡村思想文化阵地。强化基层党组织、基层单位和农村社区基础作用,加强对农村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应对解读,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健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培育农民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开展“五好家庭”“寻找最美家庭”与“扫黄打非”并进的乡村文化建设活动;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与县域志愿者服务活动,推动其向农村延伸。

(二)弘扬中原优秀文化传统,锻造乡村振兴的中华灵魂

立足中原文化资源优势,围绕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为促进河南省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厚重载体。

一是传承创新中原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原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以打造全球华人根亲文化圣地、世界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契机,推动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度挖掘中原乡村文化,提升根亲文化、功夫文化、戏曲文化、中药文化等中原文化影响力,叫响“老家河南”品牌,增强其对海内外华人的凝聚力。

二是实施乡村公民道德建设工程。通过开展“新时代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和“最美乡村教师、医生、村干部、人民调解员”等评选活动,深入挖掘农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通过组织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三巡六进”活动,把古今贤达的嘉言懿行,通过传统和现代手段,传播到乡村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实现对村民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的熏陶和滋养;积极倡导乡村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推广农村健康、卫生、健身、科普和法治文化活动,引导农民养成科学法治的思维方式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最终实现民德归厚的乡村文化建设目的。

三是保护利用农耕文化遗产。实施中原乡土文化传承保护工程,加强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传统民居、文物古迹、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等有形历史文化要素的保护,延续村庄历史文脉;完善非遗保护制度,支持豫剧、曲剧、越调等优秀戏曲、曲艺、杂技以及民间文化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推广实施农村地区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提高传承实践能力;鼓励具备条件的农村地区依托四级名录项目设立非遗综合性和专题性展示馆、传习所;办好农民丰收节,提升中原龙头庙会影响力、带动力。通过以上行动,在成风化人、融入民族血脉的过程中,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提供有形与无形、静态与活态的生动载体。


六、结语


在河南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大变革、大调整、大转型的关键时期,准确把握新时代对“三农”工作的新要求,牢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原更加出彩”[5]的历史嘱托,需要把乡村文化建设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位置,为中华精神凝魂培根,为中原出彩积蓄力量。因此,针对乡村文化建设中面临的文化观念认识模糊、体制机制存在短板弱项、文化建设聚合发力不足的困境,须从更新文化观念、树立大文化观开始,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扫除深层思想障碍;从城乡基础设施的融通、均衡着手,加大投入力度,夯实乡村文化建设根基;聚焦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乡村文化建设合力机制,完善乡村文化建设治理机制,逐层筑牢乡村文化建设的防火墙;进而在移风易俗的生产生活实践开展中,巩固乡村文化建设成果;在乡土精神的不断培育中,铸实乡村文化建设根魂。在大文化观念指导下,只有把河南省乡村文化建设贯穿在观念更新、物质丰富、制度协同、乡风和合、精神充盈的协同机制不懈探索实践中,实现河南省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文化建设的整体协同,河南省乡村振兴战略才能扎实深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原更加出彩”的嘱托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EBIOL](2018-02-05)[2021-02-26].

[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EB/OL](2018-02-05)2021-02-26).

[4]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首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通知[EB/OL](2018-12-26)[2021-02-26].


文章来源:吴礼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构建河南乡村文化建设机制的整体抉择[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04):98-105.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国际政治研究

期刊名称:国际政治研究

期刊人气:1054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政治

国际刊号:1671-4709

国内刊号:11-4782/D

邮发代号:82-236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