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红大马哈鱼,太平洋流域鲑鱼家族的一支,堪称是绝对明丽而鲜艳的种族。夏季结束之前,生命密码已悄悄带领它们来到返乡的起点。红大马哈鱼身上的“红”,看起来像是一种近乎人为的涂抹,但它偏偏那么自然,那么美轮美奂,仿若储备了一种完成天命的能量。
红大马哈鱼,太平洋流域鲑鱼家族的一支,堪称是绝对明丽而鲜艳的种族。夏季结束之前,生命密码已悄悄带领它们来到返乡的起点。
红大马哈鱼身上的“红”,看起来像是一种近乎人为的涂抹,但它偏偏那么自然,那么美轮美奂,仿若储备了一种完成天命的能量。
一、鼠鲨守岸待鲑返乡
在夏季完结之前,海上成群泛着红的红大马哈鱼必须完成一次大规模的迁徙。巨大的鲑鱼们第一道关卡便是太平洋鼠鲨,也就是“鼠鲨”的猎杀。这种鲨鱼体型庞大、性情凶猛,有时会被误认为大白鲨。
返乡的鲑鱼一察觉有鲨鱼在附近巡游,便会紧贴着海岸向前游动,结果反而铸成大错——因为它们在无意间困住了自己,太平洋鼠鲨便开始了大开杀戒。
事实上,鲨鱼并不是海中唯一想饱餐一顿的捕猎者。海狮和鲸鱼也常常聚集在海湾里,猎食返乡的帝王鲑、白鲑、银鲑、粉红鲑和红鲑等鲑鱼家族。最终每四条鲑鱼中,通常只有一条能活着离开海湾。
二、沿路水道危机四伏
在海湾的饕餮宴上存活下来的红大马哈鱼们终于成群结队沿着阿拉斯加河谷逆流而上,但才刚在河口齐集,就吸引了白头海鵰、海鸥、水獭、貂以及阿拉斯加最可怕的捕食动物棕熊等各色的捕猎者。他们早就守候在一旁,死盯着水道,等待一年一度的鲑鱼返乡潮,希望能偷袭成功,饱餐一顿。
河水清澈见底,阳光穿透水面,照射到鱼儿们的脊背上面,鱼背那一团团特殊的红晕宛如一朵朵游动的红玫瑰。当你的视线刚刚调整过来,你又会惊愕地发现,一串串红硕的火苗又在攒动,成千上万条数也数不清的鱼儿,轰轰烈烈的,方向一致的,让河道中的蓝水白浪愈流愈浅,直至被鱼儿彻底占满。
三、翻石过沟全身是伤
红大马哈鱼虽然不声不响,只顾静静地燃烧,但随着河谷变窄,变浅,河中的卵石变多变大,鲑鱼为了要回到原生地,必得奋力一搏,逆流“淌”过、跃过卵石或巨坡,它们的脊背开始纷纷隆起,那绝对的红色也随之变得更加深重。
整个河谷忽然变成一片“火海”,河水仿佛在“燃烧”,两岸的山也跟着“燃烧”起来了,一只只的红大马哈鱼纷纷将脊背裸露在薄薄的水面上,愈发显得痛苦、撕心裂肺。有的因此被卡在石缝里;有的或因为用力过猛,不幸被弹到岸上去,活活渴死,上演一出出“鱼间惨剧”。而幸运穿越层层考验,得以返乡传宗接代的,身上大都伤痕累累,鱼鳍破裂,体力耗尽,唯死而已……
四、感叹生命残酷轮回
蓝鸥,一种凶残而美丽的水鸟,是红大马哈鱼最大的天敌之一。那些耗尽最后一点体力后漂浮在河中或搁浅在岸边的红大马哈鱼,就是它们美味的佳肴。一群蓝鸥放肆地抢食着、撕扯着,直至把一个河谷染成了殷红。
这是一种几近惨烈的生存状态。红大马哈鱼的子嗣们,从卵石之下孵化出来,茁壮成长,然而长大,也依然难逃宿命。他们重复着父母辈的命运,顺流成长于大洋,再逆流而上返乡传宗接代,最后同样以沉实的生命本色,谱一曲红色绝唱。
王淼.红大马哈鱼:太平洋流明丽而鲜艳的水族[J].中国水产,2020(05):119.
分享:
产气荚膜梭菌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又称魏氏梭菌, 属于梭菌属, 是一种厌氧的革兰阳性芽胞杆菌, 通过分泌不同基因编码的毒素引起动物和人发生腹泻和肠炎等胃肠道疾病[1]。 已知产气荚膜梭菌可分泌超过 20 种外毒素[2], 如 α、 β、 ε 和 ι 致死毒素, 肠毒素 (CPE) 和坏死性肠炎毒素 ( netB)[3],这些毒素能产生特定的疾病症状,。
2025-02-12非洲猪瘟能够对养猪业造成重大打击。在生产实践中,往往是在发现死猪后才发现是非洲猪瘟,这非常不利于对这种疾病的防控。在疾病监测中,有效早期发现传染病是最具成本效益的战略,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猪疫情风险。另外,防疫管理工作也是生猪养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24-06-04有毒动物(蜜蜂、蛇、水母、蚂蚁和蟾蜍等)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它们通过产生毒液来捕获猎物或保护自身安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始了解动物毒液的生物特性并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1]。现阶段由于抗菌药的不合理使用所带来的细菌耐药性问题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困扰,威胁公共卫生安全[2]。
2024-06-04研究显示,75%~85%的3周龄以上的犬患有牙周病(Periodontal disease, PD),且大部分都未得到合适的治疗,PD的特点是牙龈炎和牙周炎,前者是牙龈炎症,后者是牙周韧带和牙槽骨的炎症,这些情况的发生与牙菌斑沉积密切相关,牙菌斑中含有大量口腔致病菌,在引起免疫反应的同时还会对口腔组织造成损害。
2024-05-17Dixon等在2012年发现了一种新的细胞死亡形式,主要由铁积累产生大量的脂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而导致细胞死亡,将其命名为铁死亡。ROS和抗氧化系统通过复杂的特殊机制控制氧化应激,维持细胞的动态平衡,这种情况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中也存在。
2024-05-17KMT2基因是肌酸激酶(CK)的亚基亚型之一,是细胞能量稳态的基础,CKMT1和CKMT2是线粒体CK(MtCK),位于线粒体的外周膜间空间,用于建立内膜与外膜之间永久性接触[1]。在脊椎动物中,CKMT2主要表达于横纹肌组织,如心肌、骨骼肌和大脑等[2]。
2024-01-09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基因编辑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工具,用于疾病研究、治疗和防疫工作。在动物疾病模型的构建和应用中,基因编辑技术为研究人员提供了独特的机会,以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开发新的治疗方法,以及改进防疫措施。
2024-01-09BE理念是成果导向教育的简称,亦称能力导向教育、目标导向教育或需求导向教育,是职业教育教学的重要理念。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在教学中想让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为什么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如何有效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1]。
2023-12-29动物园饲养员在工作中可能遭受动物的咬伤,这可能对他们的心理造成较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安全防护及伤后心理护理对于帮助饲养员恢复和调整至关重要。动物园被咬伤饲养员的个人防护和被咬伤后心理护理不仅关乎他们个人的心理健康,也与他们的职业生涯和幸福感密切相关。通过给予他们安全防护装备的选择、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与指导,被咬伤后情绪调节和情感表达的支持,提供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的帮助,以及推动心理康复和复原的措施,可以帮助他们重新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坚强。
2023-12-19据统计,62%的人类传染病都是经由动物向人类传播的[1],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感染禽流感的患者往往与病禽有接触史,所以无害化处理病害动物是阻断人兽共患病传播的有效措施[2]。如果是重大动物疫病或人畜共患病病原传播,就有可能引发重大动物疫情或人畜共患病疫情,威胁生态环境安全,危害公共卫生安全,影响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病死动物科学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性愈加明显。
2023-12-13人气:4650
人气:3526
人气:2474
人气:2164
人气:191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生物资源
期刊人气:888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武汉科学技术情报中心
出版地方:湖北
专业分类:生物
国际刊号:2096-3491
国内刊号: 42-1886/Q
邮发代号:38-309
创刊时间:1975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1.343
影响因子:1.227
影响因子:1.286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349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