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乌鸡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现状分析

  2023-10-22    50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乌鸡是我国特有的地方鸡种,具有特殊种质性状和经济价值的品种资源,是药、肉、蛋、观赏兼用型多用途鸡种。但近些年日常监测显示,乌鸡产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超标较为严重,影响了乌鸡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收集了2016年~2021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乌鸡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超标的监测结果,对不合格产品的分布地区进行了比较研究,为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乌鸡体内的残留监管以及药物的合理使用提出建议以确保乌鸡产品质量安全。

  • 关键词:
  • 乌鸡
  • 杂交繁衍
  • 残留现状
  • 氟喹诺酮类药物
  • 药物残留
  • 加入收藏

乌鸡又称乌骨鸡、丝羽乌骨鸡,属于鸟纲,鸡形目雉科,鸡属,原产江西省泰和县武山地区,已有超过2000年的养殖历史。经过多年的杂交繁衍,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地方乌鸡品种20余种[1]。乌鸡因其肉品中含有大量人体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及具有抗氧化功能的黑色素, 深受广大消费者认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世界“黑色食品”浪潮影响下,全国各地掀起了乌鸡养殖高潮[2]。抗菌药物作为发展动物养殖的物质基础,在降低乌鸡死亡率和发病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乌鸡产品的兽药残留问题层出不穷,特别是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检出超标现象时有发生,导致食品质量受到影响,对消费者身体健康存在安全隐患[3,4]。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生物利用率高、半衰期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禽类动物肠道和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治疗[5,6],多以混饮或混饲方式给药,用药剂量与饲料、饮水的摄入量相关,大剂量应用非常容易造成药物在动物体内及其产品中残留[7]。据了解,氟喹诺酮类药物存在多方面的不良反应,包括皮肤过敏、消化和呼吸系统损伤、神经毒性等,危害人体健康[8]。此外,药物残留通过食物链向人类传播,还容易诱导人类致病菌对其耐药性的增强,从而不利于该类药物在人类疾病中的治疗[9]。

本研究收集了2016-2021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乌鸡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相关监测结果,从乌鸡产品的不合格检出率、残留量超标的抗菌药物、不合格产品的分布地区以及残留量超标的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加强乌鸡产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监管为确保食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1、2016-2021年乌鸡不合格批次检出情况


2016年起,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乌鸡产品中频繁被检出,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2021年我国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发布的涉及乌鸡兽药残留量超标的产品共323批,涉及到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超标的有200批,占总不合格的61.9%,见表1。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我国乌鸡不合格的检出批次没有持续升高,2021年乌鸡不合格批次及其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检出率相比往年均有大幅度降低。这可能与2020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31650-2019)具有重要关系。

表1 2016~2021年乌鸡不合格批次


2、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超标情况


残留超标的氟喹诺酮类药物主要为恩诺沙星、氧氟沙星、沙拉沙星和培氟沙星,其中恩诺沙星残留超标情况最为严峻,检出浓度范围为113~48600μg/kg;其次为氧氟沙星,检出浓度范围为10.6~2800μg/kg、沙拉沙星和培氟沙星检出率较低,其浓度范围分别为16.5~119μg/kg、67.6~84.5μg/kg,具体结果见表2。张飞等[10]对122个鸡肉样品的检测中也发现恩诺沙星的检出率最高为17.2%,且在乌鸡中的残留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品种。食安通网站近几年公布的数据也显示,乌鸡中恩诺沙星残留问题较为突出[11]。同时也显示,氧氟沙星违规用药现象依然突出。

表2不同年份我国乌鸡产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超标情况汇总


3、不同地区乌鸡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超标现状


对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超标乌鸡样品的地区分布进行汇总分析,发现我国25个省市地区均有不合格样品的检出。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出较多的地区为新疆、陕西和北京,见图1。监测结果显示,恩诺沙星残留量最高的地区来自湖北,高达到48600μg/kg;氧氟沙星残留量最高的地区来自福建,为2800μg/kg;沙拉沙星残留量最高的地区来自浙江,为119μg/kg;培氟沙星残留量最高的地区来自陕西,为84.5μg/kg。

图1 2016-2021年不同省份乌鸡中氟诺酮类药物残留超标现状  


4、讨论与小结


本研究对我国2016-2021年乌鸡产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恩诺沙星药物残留检出率较高,说明其在乌鸡养殖中大量使用。分析原因:一方面是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乌鸡养殖环节的不规范使用,造成乌鸡体内的药物残留超过规定限量值;另一方面是源自乌鸡本身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代谢慢的特性。与普通肉鸡不同,乌鸡肌肉、骨膜、气管、肠系膜、消化道等多个器官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黑色素,其中骨膜的黑色素含量最多,高达2.057%,其次为皮肤约含0.596%,再为肌肉约含0.230%,内脏中黑色素含量较低,仅为0.157%[12]。研究表明,氟喹诺酮类药物对黑色素具有较高的亲和力,赵琳等[13]分析的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对于乌鸡皮脂、肌肉黑色素含量高的组织所需的休药期更长。ONO等[14]利用Langmuir吸附等温线开展药物结合的亲和力研究, 结果表明喹诺酮类药物与黑色素的相互作用中, 喹诺酮类药物7位的碱性氮原子起了关键作用。因此乌鸡中高水平的黑色素可能是导致恩诺沙星在皮脂、肌肉残留浓度高的原因。

目前恩诺沙星等药物在鸡体内的休药期多数是以白羽肉鸡为研究对象获得的,存在不适合乌鸡的现象。林海丹等[15]报道指出,乌鸡肌肉中恩诺沙星残留量需要40 d后才能降至100μg/kg的水平。余军军等[16]开展的恩诺沙星在白羽乌骨鸡的代谢研究、吴强等[17]开展达氟沙星、沙拉沙星和二氟沙星在乌鸡中的代谢休药期研究,均发现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乌鸡中的休药期长于以白羽肉鸡制定的休药期。

针对禽类动物源性食品需开展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乌鸡品种的残留代谢规律研究,重点监管恩诺沙星残留,单独研究与修订乌鸡不同组织中药物的安全休药时间,从而阐明抗菌药物在不同乌鸡品种的组织分布规律,制定乌鸡中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安全用药指南,指导乌鸡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障乌鸡产品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刘姣,张恬,付璐,等.乌骨鸡遗传多样性与品种鉴定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22.47(8)2021-2027.

[2]李子良.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在乌鸡体内的残留消除[D].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19.

[3]王翠月.恩诺沙星在五个品种肉鸡体内残留消除规律的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22.

[4]乌鸡养殖全程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指南[J].四川畜牧兽医.2022,49(2):42-43.

[5]张倩玉,牟丹丹,李达,等.浅谈鱼类恩诺沙星残留问题及建议[J.科学养鱼.2022(7):52-53.

[7]李永琴,任杨,陈娟,等.浅析乌鸡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现状[J.宁夏农林科技.2020,61(11)44-46.

[8]陈默.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鲤鱼体内的富集与代谢[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9.

[9]崔旭东.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中HPLC法前处理技术改进及应用[D].贵阳:贵州大学,2021.

[10]张飞,郭慧静,常恒瑞,等.新疆地区鸡肉中兽药残留检测及风险分析[J]安僦农业科学.2022,50(15)180-182,187.

[11]食安通网站.食品抽检信息与分析[7].2021.

[12]陆颖,刘兴能,岳丹,等.乌质畜禽黑色素相关信号因子的研究进展[J].畜牧与兽医.2022,54(7:145-149.


基金资助: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兽药行业公益重点专项(GY202026);


文章来源:张璐,巩忠福,张玉洁等.乌鸡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现状分析[J].中国兽药杂志,2023,57(10):79-82.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动物学杂志

期刊名称:动物学杂志

期刊人气:1890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生物

国际刊号: 0250-3263

国内刊号:11-1830/Q

邮发代号:2-422

创刊时间:1957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