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进博会溢出效应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2021-04-01    408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作为世界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际性展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进博会在推动国内消费升级、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的经济溢出效应持续扩大。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之际,第三届进博会如期召开,并在规模质量上实现跃升,兑现了“越办越好”的承诺。未来,中国将继续办好进博会,借助进博会的契机,通过进一步发展外贸新业态、打造互联互通新通路、营建全面开放新格局、完善全球供应链等举措,持续发挥进博会的溢出效应,助力中国加速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 关键词:
  • 双循环
  • 新发展格局
  • 溢出效应
  • 进博会
  • 加入收藏

近年来,世界经济面临严峻挑战,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趋势明显、国际摩擦加剧等,进而导致国际需求下降,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受阻,国际经济大循环动能弱化。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世界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受到疫情的严重冲击,全球经济出现严重的衰退。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2%,相当于2009年跌幅的7倍,为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新冠疫情爆发使得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进一步恶化,外部需求出现大幅萎缩,国际外部循环受到严重冲击。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中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基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重大战略抉择。

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相互协调。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新矛盾和新挑战,必须顺势而为调整经济发展路径,在努力打通国际循环的同时,进一步畅通国内大循环,提升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可持续性,增强韧性,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新时代中国扩大开放的重要平台,是联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重要纽带,更是推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窗口。


一、进口博览会全球唯一,亮点纷呈


(一)进博会经贸成果丰硕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国际博览业史上的一大创举,首次举办就跻身于全球前十大商业展会。首届进博会共有156个国家、3个地区和13个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加展览,80多万人进馆洽谈采购、参观体验,累计意向成交额达到578.3亿美元。第二届进博会的规模继续扩大,在展馆规模、参展国别、地区、国际组织和企业数量均超过第一届,累计意向成交金额高达711.3亿美元,比首届增长了23%。在全球疫情蔓延和世界经济遭受重创的特殊背景下,第三届进博会不仅如期召开,还在规模质量上实现跃升,兑现了“越办越好”的承诺。第三届进博会总展览面积近36万平方米,比上届扩大近3万平方米。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参展国别、地区、国际组织和企业数量以及进场人次均出现下降。来自12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2700多家企业参展,约40万名专业观众注册报名,累计进场65万人次。但是,第三届进口博览会经贸合作热情不减,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参展回头率超过70%,数十家全球巨头首次参展,且已有一批企业直接签约参展未来三届进博会,这充分展现出进博会的吸引力。第三届进博会期间,通过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2000多家参展商和采购商达成合作意向861项,累计意向成交额为726.2亿美元,超过了前两届。进博会已经成长为一项全球性贸易盛会,随着越来越多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加入,进博会的品牌效应将进一步扩大。

(二)进博会展品覆盖范围广泛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览的商品覆盖范围广泛,从大型机电生产装备到日常生活小商品、从初级农产品资源到高精尖新科技产品、从普通商品到特殊医药商品、从有形货物到无形服务。根据参展展品的性质和用途,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设置了食品及农产品、消费品、汽车、技术装备、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服务贸易等六大展区,参展展品高达12968种。从展品结构看,参展展品主要集中于消费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食品及农产品。其中,食品及农产品区展品数量位居第一,占比高达46.4%;消费品区位居第二,占比27.7%;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品排名第三,占比16.8%,这三类展品的比例合计达到90%以上。针对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的展商超过340家,参展商数量高于前两届进口博览会参展商的数量。在该展区还专门设置了1.2万平方米的公共卫生防疫专区,有近50家行业内龙头企业参与,涵盖了超过98%的业内全球知名企业,集约化展示国际先进公共卫生防疫产品、技术、服务及在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热点产品。

进博会已成为新技术、新产品的展示和交易采购的一个重要平台。众多企业携带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进行“全球首发、中国首展”,展品和服务体现国际一流水平。在第一届进博会上,首次亮相中国的展品多达5000余件,有300多项新产品和新技术首次发布。第二届进博会的参展企业更多、产品质量更高,首次发布的新产品、新技术或服务增至391项。第三届进博会展示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高达411项,其中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新产品新技术首发数量最多,总数超过120件。利用进博会这个平台,有助于企业及时获悉全球新产品的发展趋势和当今科技进步的前沿信息。

(三)进博会配套活动丰富

进博会是集展览、交易、论坛、人文、外交等活动于一体的国际盛会。进博会充分利用博览会的资源,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高层次、高水准、高质量的配套现场活动,并成为进博会的重要内容和突出亮点之一,为打造进博会成为国际一流博览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参展企业而言,参展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会上的成交,更在于提升品牌影响力,以及获得更多前沿信息、资源和订单,而配套现场丰富的活动恰好能够让展会“动”起来,利于各方更高强度地交流磋商,更加精准地实现合作对接,进而达到丰富展会功能、提升展会价值、促进展会成交的目的。

进博会的配套活动主办方范围广泛,既有权威的国际机构,也有参展国家和地区的政府、贸易促进机构,还有国内的中央部委和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还有跨国公司、大型央企、中外商协会、研究机构等。从配套活动内容来看,主要包括服务于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扩大进口的政策解读类活动,促进博览会成交的供需对接、签约仪式、新产品新技术新概念发布等活动,以及国际组织最新研究成果发布、行业论坛及投资说明会等活动。已经举办的三届进博会上,参会各方围绕科技、文化、旅游、教育等领域开展了数百场的各类配套活动,进博会在完成交易商品和服务的同时,也在不断交流着文化和理念。


二、进博会溢出效应卓著,彰显幅射效能


(一)进博会承“内”接“外”,提振国内消费层级

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达41.16万亿元,消费规模不断扩大,消费市场的结构升级趋势也同样呈加速状态,居民消费已从基本消费逐步向个性化、多样化的高品质消费转变。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通过举办进博会,中国主动将国外优质的消费及服务大幅度引入国内,为国内消费者提供了一个与世界一流产品和服务直接接触的机会,有助于在短期内提升消费商品的品类和质量,助推消费升级,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伴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需求层次从满足衣食住行的传统消费,逐渐转向教育娱乐、旅游休闲、医疗保健等服务消费。近年来,我国服务消费规模持续扩大,几乎占据居民消费的半壁江山。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在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达45.9%。进博会充分认识到服务消费的重要性,专门开设了服务贸易展区,在满足人民物质需求的同时引领消费结构升级。进博会在展示介绍服务贸易相关产品的同时,还将展示各国的文化特色,增进相互了解,这不仅对促进世界文旅融合发展增加了动力,也满足了国内居民对文化、旅游等精神生活消费升级的追求。未来,服务消费仍是促进我国消费增长的重要支撑,也是中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着力点。

(二)进博会以“进”促“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扩大消费规模和推动消费升级表面上是需求侧问题,但其根源是我国这种经济增长模式下长期积累的供给侧问题,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产品和服务的品种、质量难以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市场需求。解决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可以通过两种途径,一方面需要中国自身在供给方面加大投资,提供更高水平的生产消费的产品,另一方面就是打开国门直接进口。进博会作为最为直接的方式,让国外大量的产品和服务更快、更直接地对接中国消费需求,实现供需有效对接,促进中国市场供给端的效能提升。

通过举办进博会,更重要的作用是推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国内供给体系,提高国内企业的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首先,通过引进国外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尤其是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等优质商品,为国内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契机,降低试错成本并缩短研发周期,进而提高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其次,主动扩大进口会强化国内市场环境的竞争性。大量国外的优质产品进入国内,会让国内企业有直面竞争的机会,迫使国内企业在竞争中提升研发能力、改进生产工艺、改善产品质量,提升本土企业的竞争力。中国本土企业还可以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机制,倒逼国内企业改革,提升服务水平,提高生产效率。

(三)进博会以“虚”助“实”,通过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张、贡献不断增强。尤其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整体经济发展步伐放缓的情况下,以直播带货、跨境电商、社区团购等“宅经济”为代表的数字经济逆势而上,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2020年上半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17.5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3%。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重要。2020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出现负增长,但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1.7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9%。

为了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抓住线上消费的趋势。第一届进博会后,一批进博会期间广受欢迎的产品通过跨境电商平台热销,展现了中国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第二届进博会期间,越来越多的参展企业实行线下线上双向布局,一面线下踊跃参加进博会,一面线上积极签约入驻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等知名电商平台,通过这样的“双轮”驱动拓展中国市场。受全球新冠疫情蔓延的影响,“云”成为第三届进博会的一大特色。部分活动从线下搬到“云上”,成为进博会的创新之举。第三届进博会首次融合了电商直播这一新业态,通过“直播带货”活动帮助参展企业与国内采购商和消费者精准对接,扩展了销售渠道。同时对于消费者来说,通过“云逛进博”等活动,足不出户就能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产品。在数字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我们实现了“买全球、卖全球”。依托拥有14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市场,国外企业借助数字经济的力量,实现了和中国的互联互通,也实现了自身经济的增长。


三、借力进博会构建双循环新格局的路径选择


(一)借力进博会,发展外贸新业态

随着我国国内消费结构升级以及积极扩大进口政策的实施,推动了跨境电商进口的发展,跨境电商进口规模日益增加。在疫情的影响下,跨境电商凭借其线上交易、非接触式交货等优势,跨境电商进口出现不降反升的迹象。据海关初步统计,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口额0.57万亿元,增长16.5%。我国相关部门一直在积极适应和促进跨境电商的发展,不断创新优化监管制度,支持跨境电商新模式新业态有序发展。目前,国家已经设立了10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范围涉及海南全岛和其他86个城市(地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召开为跨境电商进口释放更多的利好。进口博览会为跨境电商消费者带来更多产品国别选择、更优进口产品质量。未来,借助进博会的契机,进一步完善跨境电商新零售与跨国采购新业态产业链,形成批发零售相结合、平台内外相结合、境内境外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贸易方式,充分发挥进博会的溢出效应。

(二)借力进博会,打造互联互通新通路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为推动全球经贸交往与合作提供了一个新平台。一方面,进博会为境外企业打开一条高效便捷稳定的来华贸易新通路,帮助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分享中国扩大进口带来的发展红利。进博会为境外企业集中提供产品展销的地点,境内采购商通过现场咨询、体验、试用等途径全面深入了解参展产品,通过与境外企业面对面沟通和洽谈,提高签约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进博会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进口国外优质产品的机会,降低了企业的搜索成本、时间成本、洽谈成本等进口前期成本。同时,通过进博会发布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有助于国内企业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及前沿技术,使国内企业认识到外部竞争压力和商业机遇,促使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和生产能力,推动国内产业升级改造。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参与进博会的各方,我国将深入贯彻落实简政减税降费政策,提高我国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打破贸易壁垒,形成更加快捷方便的合作。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税率,尤其是消费品的进口关税,同时积极争取进口货物退免税政策的新突破,争取实现“即买即退”政策试点突破;通过简化口岸检验的监管证件、优化进口通关流程、减少口岸收费等一系列措施,推动形成更优的进口贸易便利化机制;切实推进铁路、公路、航道等跨境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交通运输互联互通。为了打破展会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博会还推出了“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服务平台,以“参展一周,服务一年”的辐射效应促进展品变商品,进一步推动国际经贸合作。

(三)借力进博会,营建全面开放新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出口导向战略带动中国经济取得飞速发展,创造了“出口增长奇迹”。但是,随着全球化日益深化、国际贸易环境更趋复杂,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局限性和脆弱性日益凸显,中国制造的产品没有实现在全球价值链的跃升,“有量无价”带来的是国内资源过多消耗和环境破坏,产业结构升级缺乏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和“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主动扩大进口战略应运而生。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主动扩大进口、激发进口潜力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平台,体现了我国全面开放的新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长期处于顺差状态。在稳定出口的同时,主动扩大进口有助于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平衡发展。进博会作为中国首创的开放平台,是推动我国进出口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举办进博会,将深入挖掘中国的市场需求潜力,扩大进口规模,进而缩小中国的贸易顺差,缓解我国在国际贸易市场上面临的挑战和摩擦。统计显示,从2018年到2020年,三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约2016亿美元,为促进进口贸易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四)借力进博会,完善全球供应链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各国企业生产停滞、物流受阻,全球供应链、产业链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作为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中国利用3个月的时间对疫情实现有效控制,并出台一系列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的阶段性的支持政策,全力推进外贸外资企业复工达产,以特殊时期的超常规举措力保关键环节和龙头企业正常运转,为稳定全球供应链做出贡献。在全球经济和产业发展处于不确定的困难时期,第三届进博会如期举行,给稳定和提升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带来了明显的提振效应。进博会为境外企业和商品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一个契机。我国拥有超大规模且发展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和完善的制造业配套体系的优势,这些都将促进全球企业与我国开展更深更广的供应链合作。借助进博会这一契机,我国将持续优化贸易、投资、金融、通关等便利化政策措施和营商环境,通过机制创新破除跨国界资源要素流通的障碍,依托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商品和资源要素,实现海外供应链与国内产业链的全面联动。这不仅对于稳定和完善全球供应链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巩固和提高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竞争优势和地位。


参考文献:

[1]黄颖,从进博会便利化措施看中国扩大进口的路径选择[J].对外经贸实务,2019(1):30-33.

[2]李春顶.进博会开启中国扩大开放的新路径[J].中国报道,2018(12):42-43.

[3]刘建颖.多棱镜视角中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J].国际贸易,2019(1):18-23.


贾净雪.进博会溢出效应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J].对外经贸实务,2021(04):92-95.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国际贸易

期刊名称:国际贸易

期刊人气:1277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共国商务部

主办单位:中国商务出版社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经济

国际刊号:1002-4999

国内刊号:11-1600/F

邮发代号:2-846

创刊时间:1982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