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金融视角下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分析

  2020-01-03    349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近年来金融行业成功转型升级,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了巨大挑战,本文提出了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及定位,并在此基础上重构了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旨在随着金融的不断发展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金融人才。

  • 关键词:
  • 人才培养
  • 金融
  • 高等职业教育
  • 加入收藏

金融专业是各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专业之一。作为民办高职院校的金融专业,面对着众多公办高职院校带来的竞争,如何找准定位,办出专业特色,培养出社会急需急缺的人才和受企业欢迎的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金融行业转型升级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的挑战


目前,金融行业新业态、新举措层出不穷,传统业务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对人才有了新的专业需求和规格要求,倒逼着金融专业高职教育转型升级。

(一)金融行业由名义分业经营向实际混业经营转型。目前,金融行业在名义上仍然是银行、保险、证券分业经营,但实际上,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逐渐进入混业经营,如银行可以办理证券、基金、保险、外汇等业务或开设相关分支机构。由于目前单项业务平均利润降低,金融机构已很难依靠单一业务提高市场竞争力,需要开发多种业务综合的金融创新产品。这就需要熟悉混业经营的金融人才。有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国内大约有金融人才300万人,但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务都懂的人才不到10万人。混业经营的金融企业目前紧缺金融复合人才。因此,未来金融行业人才培养要关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开拓国际化视野,培养“通晓中外”的两栖人才;二是要培养精通期货、证券、银行、基金、外汇等跨行业人才。未来的金融市场将越来越呈现出一体化特征,金融投资人才不仅要懂证券也要懂基金、期货,更要懂经济和金融政策。

(二)金融行业由面向业务向面向客户转型。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金融领域从业机构的数量和规模都比较小,加之政府的种种扶持性政策,使市场一直处于卖方状态,因此也形成了那种坐等客户上门的面向业务的传统经营机制和盈利模式。即金融机构提供什么业务,客户就只能选择什么业务。随着金融市场的深化发展和政府监管方式的转变,市场的经营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经营者的数量和规模迅速扩大,投资渠道和品种迅猛增加,加之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连续低迷,使金融市场围绕着相对稀少的客户而展开的竞争愈演愈烈,经营者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严酷的市场环境迫使他们不得不放弃那种坐等客户的传统模式,转而探索和建立一种能够适应市场要求的新机制:面向客户的经营机制。即客户需要什么业务,我们就提供什么业务。例如,手机银行的诞生,就是为满足客户想要利用经常使用的手机实现转账结算等功能而提供的新业务。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能够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和提供令客户满意的金融专业服务。

(三)金融行业前台业务和后台业务相分离。目前,银行、保险、证券等主要金融机构均呈现出公司业务前后台相分离的趋势。金融公司的全部岗位划分为前台和后台两大块,其中前台一线人员主要分布在公司的各营业部和营业网点,负责市场推广和客户服务工作;后台只留很少人员集中于公司总部,负责研究开发、委托交易清算、电脑维护和综合管理等工作,全力为一线的营销工作提供业务支持和技术保障。由此可见,随着经营模式的转型,人才需求结构和方向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变化的焦点是对一线营销人才的大量需求。据统计,目前全国100多家券商、5000多个营业所全部实现转型,需要20多万一线营销人员。加上银行、保险、基金、信托等行业,金融营销人才需求至少100万人以上。因此,应重点培养既具备金融专业知识,又懂得营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二、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


(一)高职金融专业职业岗位分析。著名教育家俞仲文曾提出:“高职人才培养规格需要转型升级。从培养一般的操作技能型人才到培养高级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也就是培养既有一定的技术运用和革新能力,又有很强的专业技能的‘灰领’人才。”因此,在重新定位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前,应先对金融行业的职业岗位进行“双需求”分析,即岗位需求和技术活动全过程需求分析。金融专业的职业岗位主要包括保险从业人员、银行从业人员和证券从业人员三大类,其岗位能力要求和技术要求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金融专业主要职位岗位分析一览表

以证券从业人员为例,其岗位群主要包括客户经理、证券经纪人等,证券行业转型升级后,要求证券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传统的熟练掌握证券实务操作技能等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更要求从业人员在从业过程中能灵活运用这些技能,并且能够举一反三。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具备以下技术:能和客户进行有效沟通的技术、信息收集和分析的技术、服务流程改进的技术等。尤其服务流程改进技术是金融从业人员服务创新的一种具体体现。具备服务流程改进技术,能在提供金融服务过程中,总结反思整套服务方案和方式,并进行流程的改进,从而提供更高效和更符合客户需求的金融服务方案。因此,高职金融专业应该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融合型人才。

(二)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根据行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及职业岗位需求分析,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为:为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企业与部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金融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市场分析能力、较强的操作技能,满足金融领域第一线客户服务与管理需要的,适应经济全球化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这个目标定位要求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即银行、证券及保险业等一线工作岗位的基本操作技能,更为迫切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能将技能转化为技术,也就是培养的学生能在把握全球经济的前提下研究区域经济,了解国内外金融业经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金融事务能力、具备较强的投资理财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具有一定的保险经营管理能力,同时要求高职毕业生能够掌握金融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熟悉一般金融专业技术转移、并能够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金融专业技术。


三、重构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依据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结合岗位需求与技术活动全过程需求分析,参考职业资格考证要求,我们对高职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设计:

(一)建立涵盖“银行、保险、证券、营销”的基本知识平台。培养技术与技能融合型人才,要求教学设计从单需求模式转变为双需求模式,从单纯的岗位需求转变到将岗位需与具备技术消化、吸收、改良和创新能力的需求结合起来,同时还应围绕着奠定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职业生涯基础这一落脚点。为了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培养学生的行业迁移能力,应将学生培养成“通晓”金融的混业型人才,我们的专业课程体系涵盖了金融行业的各项基本知识,开设的课程包括《商业银行业务》、《保险原理与实务》、《金融市场基础知识》、《期货交易实务》、《贵金属》等。

调研结果显示:金融企业面向高职学生设置的一线工作岗位有客户经理、柜员、营销管理岗、投资顾问岗和理财顾问岗。调研显示,这些工作岗位对技能的要求并不是很多,如点钞、中文输入等,但这些企业十分强调学生需要有很强的沟通能力、营销能力和熟知各种金融产品,并且强调高职学生必须加强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往我们只是教会学生具备金融企业所需的各种技能,对如何将专业知识与营销、专业知识与沟通、专业知识与技能相结合起来缺少教学与训练,这最终会影响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金融专业有必要按照目前金融行业对营销人员要具有综合素质的要求,通过开设《金融产品营销》、《客户经理实务》、《市场调查与预测》、《消费者行为学》等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营销知识与能力。

同时,增设一门《金融职业素养》课程,其内容包括市场调研、撰写基本公文、礼仪与沟通、金融行业计算技能等,而不能仅仅满足教会学生有关金融专业知识内容,应该结合金融保险企业的岗位与需求设计一系列的项目和任务,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目标,并且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率与收益。

(二)针对金融岗位群需要开发“硬”课程。传统的教育理念是将金融划分为文科专业,只需要培养学生具备文科类的知识即可。近年来,金融行业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以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金融领域。我国金融机构已基本完成了以单机和小型机为主的区域分散管理到以数据集中为代表的集中管理的转变。因此,金融专业的学生不仅应具有文科专业的“软知识”,还应学习且有工科专业的“硬知识”,成为“软硬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1. 开设工科类的专业课程。让金融专业的学生也积极参与到一些工科专业的基本技能学习实训,例如开设电工、信息技术安全等工科类实训项目的训练。除了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也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一个举措。

2. 将“硬知识”融入课程教学中。例如,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将汉字输入、快速盲打数字键盘内容加入课程考核,并掌握五笔输入法。金融前台的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开户、基础资料输入等问题,如果其中有冷僻字就必须查字典或请教客户,这将影响业务办理的速度,降低客户满意度。从商业银行高等级柜员调查结果来看,五笔输入法是她们的基本技能。此外,客户端软件的安装调试、操作系统恢复、资料备份、防火墙冲突等问题,都必须在计算机课程中加以考核。在《金融产品营销》课程中将客户端软件的安装、调试与使用作为重点环节加以考核,如电话(用于电话银行、证券委托)、手机(手机银行、掌上炒股)、计算机(网上炒股、网上银行等)等终端的安装与使用。

(三)构建“四融合”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教育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金融行业转型升级的特点,从单纯技能训练向技术技能融合项目转变,通过对金融岗位需求分析和技术活动全过程分析,围绕专业核心技术技能,按照基本技术技能融合、专业技术技能融合、综合技术技能融合、创新技术技能融合构建“四融合”实践教学体系,我们设计了四个技术技能融合实训项目,如表2所示。

表2 高职金融专业“四融合”实践教学体系一览表

在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该四融合实训项目训练分别在第二、三、四、五学期开设。训练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以第三学期的专业技术技能融合项目“基于金融模拟对抗的客户开发与维护”为例,是在学习《金融市场基础知识》、《市场调研与预测》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在为期两周的专项训练中,要求学生开发其他专业的学生客户进行金融模拟对抗比赛。学生必须在掌握金融模拟软件操作技能和客户开发与维护技能的基础上去开发自己的个人客户并对自己的客户进行专业指导,在训练过程中,学生同时学习掌握客户需求分析技术和客户信息收集技术,从而为未来从事的金融相关岗位打下基础。

“四融合”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是以培养具有混业能力、营销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职高级技术技能型金融人才为目标,最终培养能适应企业和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发展型、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卢荡.高职教育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才智,2017(1).

[2]张国强.高职学生团队合作实训创新—基于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5).


张锦莉,黄辰,张晶.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15):122-12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金融研究

期刊名称:金融研究

期刊人气:7219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银行

主办单位:中国金融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金融

国际刊号:1002-7246

国内刊号:11-1268/F

邮发代号:2-637

创刊时间:1958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