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作用

  2023-08-08    35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式是否得到必要的完善创新,在根本上关系到农业经济的发展综合效益。现阶段的农业经济发展过程由于受到低碳经济的显著影响,进而对于农业经济原有的发展思路实现了合理的调整优化,科学配置与利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实践资源。因此,本文探讨了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在低碳经济背景环境下的转型必要性,探析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式创新对策要点。

  • 关键词:
  • 产业政策
  • 低碳经济时代
  • 农业经济
  • 发展方式
  • 发展模式
  • 加入收藏

农业经济发展不仅依赖当前阶段的产业政策,同时还要依靠自然生态资源的科学分配利用。在我国农业经济的传统发展思路理念下,农业经济长期依靠消耗物质资源的途径来维持生产运行就会体现出粗放式的农业经济发展运行缺陷。与之相比,现阶段的农业经济更加趋向于低碳化的集约发展模式,旨在对于农业生产中的温室气体予以合理的排放控制,循环利用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资源。由此能够得知,农业经济的稳定转型发展过程不能缺少低碳经济的转型措施支撑,充分展现农业经济与低碳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1、低碳经济的基本含义特征


1.1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的基本内涵就是通过循环利用产业发展中的物质能源,进而达到了切实控制排放温室气体的总量幅度、降低自然生态污染的严重程度、减少资源浪费等实践目标。因此从根本上来讲,低碳经济模式的深入推广实施能够确保转化产业发展的粗放实施思路,运用精益化管理的资源集约利用模式来支撑当前阶段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目前低碳经济的创新发展模式已经得到了普遍关注,政府产业部门应当针对低碳经济的创新技术手段开展更大力度的宣传推广[1]。低碳经济旨在运用减排与节能的专业技术方法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有效规避了盲目浪费经济发展物质能源的缺陷,杜绝了温室气体与有害有毒物质的超标排放。

1.2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

相比粗放式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最为明显的特征优势集中体现在开发清洁的可持续利用能源,以及严格限定温室气体与有害废弃物的排放比例幅度[2]。低碳经济的显著特征应当包含降低能耗以及杜绝生态污染,确保将可持续的环保技术理念贯穿融入在当前时期的经济发展过程。近些年以来,低碳经济的创新发展思维理念正在普遍得到各个行业领域的认同,低碳经济的现有发展路径也在趋于完善。由此可见,低碳经济的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在根本上吻合了当前经济转型的基本方向,决定了低碳经济模式必须要得到长期性的推广采用,运用更低的经济发展实践成本投入来提升经济发展的综合效益[3]。

图1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


2、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作用


2.1保障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农业产业构成了我国产业体系中的基础产业以及核心产业,农业经济的涵盖范围存在广泛性的特征。农业经济在目前时期的平稳发展将会直接关系到整体上的社会稳定和谐,并且关乎社会其他各个领域行业的健康稳定[4]。对于农业经济要切实保障其达到稳定发展的宗旨目的,就要实现针对经济运行传统思路理念的尽快调整。低碳经济的转型实践思维对于全面推进农业经济达到平稳有序的良好发展状况具有显著的必要性,低碳经济的精益化发展模式一旦融入了农业经济领域,那么经济发展中的滞后实施思路就会得到全方位的改进。农业经济赖以实现正常发展的物质能源基础将会得到巩固,防止表现为农业经济的物质资源枯竭缺陷。

2.2集约利用农业产业的发展资源

我国广大农村现有的产业发展物质资源目前已经逐渐趋向于匮乏,因此体现了科学分配与使用农业发展物质能源的重要实践作用。农业产业的平稳发展必须要依靠于农业产业化的物质资源作为支撑,农业产业只有与低碳经济形成了紧密的融合,才能切实推动现阶段的农业产业达到更加稳定的健康发展目标,防止农业产业的物质资源遭受到人为的浪费。低碳经济涵盖了集约利用以及循环使用农业产业资源的重要实践理念,因此能够用于全面指导当前阶段的农业生产过程。农业技术人员在秉持低碳经济的思维理念前提下,应当能够确保对于现有的农业生产实践资源进行最优化的科学配置以及循环利用[5]。

2.3维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平衡

农村生态系统构成了全面支撑农业经济实现发展的关键物质前提,农业产业赖以发展的自然生态体系如果持续遭受到显著的破坏,那么农村地区的原始自然环境就会不复存在,进而表现为水源污染、土壤重金属等有害元素超标、空气严重污染等严重灾害后果。由此可见,严格推行与实施农业生产领域的低碳经济模式具有明显的保障意义,根源重点体现在农业低碳经济的全新发展模式有益于自然生态体系得到更好的稳定平衡,切实防止了发生农业自然气候灾害以及农业产值降低等负面影响后果。低碳经济对于自然生态体系的良好完整程度能够给予长期性的维护保持,同时也起到了防范农业气象灾害以及降低生态污染程度的目标。


3、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目前现存缺陷


3.1存在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的情况

农业经济的滞后发展思路目前虽然得到了较大程度的转变,但是仍然无法在根源上彻底防范与杜绝农业生态破坏的潜在安全威胁,农业产业资源也存在盲目使用与浪费的缺陷。现阶段的农业经济产业如果要得到快速的转型调整,就需要农业生产技术人员准确把握理解低碳经济的创新发展思路。但是现阶段的农村企业以及从业技术人员普遍容易受到经济利润的强烈驱动影响,导致企业技术人员不惜运用污染农田土壤、破坏灌溉水源以及超标排放有害温室气体等途径来促进农业产值的提升。在此种情况下,农业经济的良好生态效益指标就会很难获得完整的体现,并且还会对于农业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过程增加威胁。由此可见,目前针对于粗放性与滞后性的农业经济发展实践思维应当尽快转变。

3.2农业经济的产业实践资源使用效率不高

广大农村的物质资源较为丰富,农村地区的自然气候以及土壤环境条件都表现为独特性。但是目前从总体角度来讲,农业产业实践领域的自然资源仍然存在低下的资源配置利用效率缺陷[6]。农业产业的发展实践资源只有得到了科学的合理配置利用,才能在根本上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整体发展进程。存在低下缺陷的资源配置利用效率状况主要产生于滞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生产运行中的粗放管理模式就会造成农村物质资源的过度消耗,同时对于农业自然环境以及良好的生态条件也会形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农业技术人员由于未能掌握精细化的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方法,造成了农业产业化的实践资源呈现出粗放利用的实践弊端,某些农村地区甚至未能具备循环利用农业物质资源的基础设施。

3.3农业产业发展的信息化手段滞后

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现代技术手段将会对于农业发展的综合效益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然而农业生产的现有技术手段未能得到全方位的完善创新[7]。现阶段的农业种植技术人员以及养殖户对于信息化的自动监测系统设备未能给予正确的操作运用,导致农业技术人员忽视了市场化的产业发展宏观趋势特征。具有滞后性的农业生产实践技术手段将会非常容易造成农业产业的运行效率低下,同时也增加了农业生产实践领域的物质资源消耗。存在粗放式缺陷的农业种植与养殖技术运用模式还会给农业生产过程埋下潜在的安全隐患,造成农产品含有超标的有害有毒化学肥料元素等缺陷。农业技术人员以及企业人员忽视对于动态化的产品市场购买需求进行准确的了解,从而违背了精准化的农业经济发展宗旨。

现阶段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模型构建方案已经实现了合理的技术改进,因此有助于达到保障农业经济管理的科学决策制定目标,在助推农业产业实现升级转型的举措中占有非常显著的地位。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体现在准确判断农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潜在隐患因素,结合农业信息化的现代技术方法以促进农业经营的综合效益指标实现提升。然而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受到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影响导致农业经营管理问题。目前农业信息化对于各个层面的农业种植与养殖产业发展因素进行了预先的判断,提升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决策科学性。农业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要素能够准确展现在农业信息化的立体结构,确保整合了农业生产的多层面信息数据。农业经济管理与农业信息化具有非常显著的联系,农业经济的健康运行应当依靠于动态化的信息数据采集,避免农业生产决策存在随意性或者盲目性的弊端。


4、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对策要点


农业经济的原有发展模式只有实现了根本上的优化调整,才能最大程度提升农业经济产值,并且集约利用了农业经济的宝贵物质资源。农业经济的体系结构存在复杂性的特征,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不能缺少低碳经济的专业技术手段用于提供保障[8]。目前农村现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亟待得到合理的修复,确保实现针对农业生产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高效使用目标。在此前提下,发展农业经济与低碳经济应当注重于如下的实践转型要点:

4.1严格保护农村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如果未能及时修复,农业生产的良好持续性目标就会无法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实现[9]。因此,农村地区的自然生态体系亟待得到必要的修复更新,确保对于农业产业化的集约发展理念予以更大范围的普及宣传。政府产业部门针对于农业生态保护的重要实践理念应当着眼于信息化的推广宣传,进而确保了广大的农业技术人员都能准确把握农业生态安全的实践价值。农业技术人员以及农村企业应当能够自觉爱惜维护良好的当地自然环境,禁止超标排污或者随意滥用化肥药物的做法。农业技术人员对于生态环保的全新思维理念必须要贯穿于农业发展的各个实践领域,全面致力于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完善发展。

例如针对于作物秸秆在进行科学合理的转化利用时,关键就是要防止存在大规模的秸秆焚烧污染后果。农村地区的种植户应当能够善于运用宝贵的作物秸秆资源,通过实施精细化的秸秆加工转化来生成沼气,进而体现了变废为宝的农业经济创新发展理念。相比于大规模的秸秆焚烧处理过程而言,建立在循环利用作物秸秆以及转化沼气资源前提下的全新技术手段更加有益于维护农村的自然生态系统良好平衡性,切实保证了农业生态污染能够在根本上得到严格的控制。

4.2科学配置利用农业产业化资源

农业产业化资源普遍存在紧缺的发展特征趋势,决定农业生产的实践资源必须得到优化科学配置。农业产业化的创新发展过程应当体现为渐进性的显著特征,通过科学利用以及循环利用现有的农业产业资源来达到农业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10]。具体指农业经济的物质资源在进行循环利用的前提下,应当能够运用专业仪器设备系统来转化农业生产的各种废弃物,同时还要严格禁止对于农业废弃物进行随意的人为排放丢弃。农业生产的企业技术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现行的废弃物排放处理法律规范,共同致力于农村良好生态环境的长期保持。

近些年来,很多地区都在致力于深入发展林下种植与养殖的全新产业模式。林下种植与养殖的农业产业资源非常丰富,当地种植户与养殖户对于林下生态体系的资源应当进行更大限度的循环利用,从而达到保障农村养殖产业与种植产业健康发展的实践效果。林下养殖与种植的产业创新发展模式不仅可以降低农业产业发展的资源消耗,并且还能够给农业种植户与养殖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林下种植的农业产业资源可以得到灵活的循环使用,避免产生农业产业的资源浪费。发展农业生产实践领域的循环经济模式就是要充分突显农村地区特有的产业资源优势,确保形成能耗更少以及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

农业产业的创新发展过程应当依赖于农业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思维理念,农业低碳经济旨在循环利用农业发展的物质资源,其中重点涉及到生活用能、沼气能源、有机肥与作物秸秆等。现阶段的农村地区已经普遍建立了有机肥的加工厂,确保通过转化沼气与沼渣来生成全新的生活生产用能。农业生产中的人畜粪肥与作物秸秆还能够被转化成为食用菌的栽培饲料,有效节约了农业产业的发展实践成本。

4.3创新农业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手段

农业信息化的智能技术手段对于农业技术人员准确了解农业产业的动态变化发展状况具有明显的促进意义,同时也保障了农业生产实现更加精准化与精益化的目标[11]。农业技术人员要深刻认识到农业经济发展实践环节中的信息化价值,切实运用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化的仪器设备系统来准确把握农业经济的环境动态因素。在进行推广采用传感器自动化监测技术平台、物联网平台以及人工智能云计算技术方法的前提下,农业经济的发展实践效率将会得到优化提高,农业技术人员对于实时性的市场动态变化发展状况能够精确了解,进而实现针对农业种植与养殖决策的科学调整。

农业信息化构成了支撑现代农业生产的基础保障,网络数据与信息资源应当融合运用于农业生产的全面开展过程。信息化的农业生产支撑技术平台能实现完整收集与农业经济运行有关的各个层面基础数据资料,从而提供农业生产科学决策的重要保障。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实施过程需要依靠农业信息化的数据采集与归纳分析技术,但是目前农业信息化的信息资源容量存在明显扩展的总体发展特征,信息资源网络包含了涉及农业生产开展的多层面关键要素与动态变化状况。技术人员对于信息化产业发展转型支撑平台推广,农业信息化技术融入产业实践领域,能够明显优化与提高农业经济的产出效益,确保准确掌握实时性的市场需求变化。农业信息化的着眼点应当落实于运用信息化的网络技术平台实现针对农业生产的动态数据全面采集,信息化的数据采集平台完整包含了农业生产的多层面影响变化过程。

农业信息化的技术资源主要来自于农业产业的发展与完善,农业信息化的科学分析对于形成精准化的产业资源投入决策方案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符合农业经济的低碳发展需求。农业生产的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依靠农业生产的科学合理决策,农业生产如果存在盲目投入产业资源的粗放管理弊端,成本效益指标就很难得到良好的展示。精细化的农业生产模式与信息化的技术保障平台呈现密不可分的状态,因此必须推广农业信息化技术方法。农业经济管理的涵盖范围领域存在复杂性的基本特征,信息化的现代产业发展技术手段能够确保农业生产实现成本投入与产出效益的最优化指标,避免农业生产的实践过程脱离现阶段的市场动态变化因素。信息化的农业生产过程关键应当集中落实于构建农业信息化的动态分析结构,确保产业技术人员能够借助于模型归纳分析的信息化技术来避免存在农业经济管理的人为实施误区,确保推动农业产业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信息化的农业生产与经营管理模式已经得到了更大范围的采用普及,全方位的农业生产管理应当建立在准确采集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变化数据支撑基础上。


5、结束语


经过分析可见,目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到低碳经济的创新发展时期,客观上决定了当前时期的农业产业传统发展路径亟待获得必要的创新调整。低碳经济的重要思维理念应当能够引导农业生产的技术手段创新,通过循环利用农业产业的物质资源来促进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率提升。农业经济的转型过程涉及到多个层面要素,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举措应当集中体现在践行低碳经济的实施思路,维护农村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并且对于农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资源盲目浪费缺陷予以合理的消除。


参考文献:

[1]国,王佑汉,杨振安.四川省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分析-一基于2006-2019年面板数据[J/OL.

[2]聂登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路径研究[J].智慧农业导刊,2022.02(20):95-97.

[3]张建伟,曾志庆,李国栋.中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其空间差异分析[J].世界农业,2022,(10):98-110.

[4]郝瑞春“互联网+”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现状研究[J].山西农经,2022,(18):43-45.

[5]丁宇刚,孙祁祥.气候风险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一一异质性及机制分析[J].金融研究,2022,(09):111-131.

[6]矫山红.多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优化路径探究[J].山西农经,2022,(17):147-149.

[7]侯素芳.探讨农村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对策[J].农家参谋,2022,(18):55-57.

[8]丁丽娟.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浅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08):68-70.

[9]吕华杰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要点构架[J].环渤海经济睛望,2021.(05):77-78.

[10]杨艳凤.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转变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20.(07):232+234.

[11]招成宇.农业经济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探究[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03):35-36


文章来源:张超.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23,29(04):36-39.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山西农经

期刊名称:山西农经

期刊人气:1037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

出版地方:山西

专业分类:经济

国际刊号:1004-7026

国内刊号:14-1065/F

创刊时间:1983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