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北京市蔬菜专业村产业集聚测度实证研究

  2021-04-17    79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以北京蔬菜专业村为研究对象,选取2012—2018年北京蔬菜专业村及蔬菜产业相关数据,运用区位商指数测算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对北京市蔬菜专业村产业集聚度进行测算;运用集中度指数测算方法,从专业村主导产业总产值和从业农户数两方面对集聚度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北京市蔬菜专业村出现了集聚现象,但存在不稳定上下波动的问题,顺义区、通州区和平谷区总体集聚程度较高,并保持稳定集聚状态,集聚区域主要集中在顺义区和房山区。研究建议完善蔬菜专业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蔬菜专业村区域品牌效应,发挥蔬菜示范村辐射带动作用,推进专业镇、基地及园区建设。

  • 关键词:
  • 产业集聚度
  • 农业区域
  • 区位商指数
  • 蔬菜专业村
  • 集中度指数
  • 加入收藏

集群是特定产业中互有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1]。为了准确测量和辨识产业集群,学术界纷纷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来分析产业的地理集中程度,往往通过行政单元描述单一空间的产业集聚程度,Ellision和Glaeser基于产业内企业规模分布对产业地理集中的影响而导出的空间集聚指数[2]。基于产业联系和空间接近,Martin[3]利用区位商法、O’Donoghue等[4]利用标准化区位商法辨识产业集群。唐燕[5]认为农业产业集聚是一个由农业主导产业及农业经济活动在地域上逐渐集聚形成规模优势的动态演变过程。周娇[6]则认为农业产业集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重要举措,是推动乡村振兴实施的重要抓手。

蔬菜专业村是实现蔬菜产业专业化生产的重要载体,对推动蔬菜产业集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7]。近年来,蔬菜产业作为北京市特色产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逐渐呈现出农业产业布局持续优化、农业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不断推进的良好态势[8]。蔬菜专业村镇在地域规模上不断集中,逐渐形成了集聚趋势,取得了一定成效[9]。

在对外开放与市场化改革的双重促进下,各地区发挥比较优势,农业生产亦呈现区域化布局之势[10]。王艳荣[11]以区位商为产业集聚水平衡量标准,考察集聚对农民增收的效果。任青丝[12]利用区位商指标和集中度指标对农业产业集聚度进行分析,指出河南农业产业集中趋势非常明显,向农业资源比较丰富的区域集聚,重点在南阳市、周口市等地。刘湘辉[13]基于区位商法的测度与辨识,对湖南农业产业集聚度进行测算,认为湖南农业产业集聚基本形成。王畅[14]通过总结国外农业产业集聚经验,提出中国农业产业集聚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指出农业产业集聚中产业服务体系不够完善、资金短缺等问题。近年来,国内部分学者针对蔬菜专业村展开研究,主要集中在蔬菜专业村集聚效应和时空变化方面。张哲晰[15]基于黄淮海与环渤海的设施蔬菜优势主产区的蔬菜专业村级调研数据,以产业集聚理论为支撑考察产业集聚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周边专业村的产业集聚与地理距离共同作用对本地农民收入产生空间溢出。周丕东[16]以山东寿光蔬菜为例,总结出寿光蔬菜产业集聚发展的成功经验在于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要求,通过推进蔬菜产业生产专业化、区域化布局发展,出现大批蔬菜专业村镇,促进了蔬菜产业标准化,为蔬菜产业集聚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整理文献资料发现,目前针对蔬菜专业村集聚测度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北京市蔬菜专业村集聚为切入点,测算蔬菜专业村产业集聚度,分析近年来蔬菜专业村集聚变化趋势,并提出促进蔬菜专业村产业集聚提升的战略,以推进北京市蔬菜专业村镇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北京市特色蔬菜集聚优势。


1、北京市蔬菜专业村发展概况


农业产业集聚发展是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举措,以专业村镇为单位而形成的集聚方式,是推进农业产业集聚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北京市深入推进农业“调转节”,2014年北京市启动蔬菜专业村镇建设,转变传统生产方式向设施化发展,以规模化布局、专业化种植、品牌化发展为抓手,着力于提高蔬菜质量效益,推动蔬菜产业转型升级,以保障北京市蔬菜供给基本供应,进一步提升蔬菜产品质量水平。

从数量上来看,2012—2019年北京市蔬菜专业村整体上起伏变化不大,从2012年的19个增加到2019年的27个。从分布上来看,北京市蔬菜专业村发展区主要集中在平原农业圈,包括通州区、大兴区、房山区、昌平区、顺义区等,分布比较均匀,其中顺义区、大兴区、房山区、通州区蔬菜专业村数量较多。2012—2019年北京市蔬菜专业村种植面积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先从2012年的1068.4hm2增长到2015年的2548.33hm2,然后下降到2019年的1346.53hm2。


2、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2.1研究方法

产业集聚测度方法有很多,包括:赫芬达尔指数(H指数)、空间基尼系数、集中度(CR指数)、Moran’sI(空间自相关指数)、区位商以及E-G指数等方法,其中区位商和集中度指数在农业产业集聚程度的研究应用中最为广泛。本研究将采用上述两种方法来对北京市蔬菜专业村集聚程度进行测度。

2.1.1区位商法

区位商即区域专业化率,专门用来反映某一特定区域的要素空间分布情况,现主要被用来衡量区域内某一产业的专业化程度。是指某一区域内产业的产值占该区域内总产值的比重,与高一等级的区域产业的产值占高一等级区域内总产值的比重的比率,其计算式见式(1)[17]。

(公式)

其中,i为第i个地区(i=1,2,3,…,n);j为第j个产业(j=1,2,3,…,m);Lij为第i个地区第j个产业的总产值;LQij为第i地区第j个产业的区位商。区位商主要代表了该产业在区域内的集聚程度,以1为标准进行衡量。如果LQ<1,说明i地区j产业的专业化程度不高,比较优势不明显,没有形成产业集聚;如果LQ>1,说明i地区j产业的专业化程度较高,i产业相对于比较区域来讲,具有比较优势,产业集群在该地区已形成,即产业集聚程度比较高;如果LQ=1,则说明i地区j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程度与高一层次i地区j产业的平均水平相当,无明显优势[18]。

2.1.2产业集中度指标

产业集中度,亦称集中率,是指某一产业规模最大的n家企业的有关数值(如生产额、销售额、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19],其计算公式见式(2)。

(公式)

式中:CRn代表X产业中规模最大的前n个企业的行业集中度;Xi代表X产业中第i个企业的产值、产量等数值;n代表产业中的企业个数;N代表产业中的企业总数[20]。

2.2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2013—2018年《北京统计年鉴》和全国一村一品信息调查系统。通过查找统计年鉴收集整理2012—2017年北京市蔬菜产业产值和北京市农业总产值等相关数据,从北京市一村一品数据筛选出蔬菜专业村,统计蔬菜专业村主导产业总产值、农业经济总收入和主导产业从业农户数等相关数据,进行区位商和集中度指数的测算。


3、北京市蔬菜专业村产业集聚度测算


3.1北京市蔬菜专业村区位商指数评价

本研究选取了2012—2017年北京市蔬菜专业村主导产业产值、蔬菜专业村农业经济总收入、北京蔬菜产业总产值和北京市农业总产值4个指标,根据区位商的计算公式,采用北京市蔬菜专业村总产值在专业村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北京市蔬菜产业产值在北京市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对2012—2017年北京市蔬菜专业村集聚程度进行测算,测算结果见表1。

从测算结果整体上看,2012—2018年北京市蔬菜专业村区位商不稳定,呈现出波动式下降的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逐年来看,2012、2014、2017年北京市蔬菜专业村区位商大于1,其中2012年区位商最高为1.71,可见专业化程度较高,具有比较优势,呈现出明显的集聚状态。这是因为2011年开始北京市制定了《关于“菜篮子”工程生产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蔬菜产业发展目标,促进了蔬菜专业村集聚发展。2013、2015、2016、2018年北京市蔬菜专业村区位商小于1,其中2016年最低为0.57,专业化程度较低,未形成集聚,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受到2014年北京市农业结构调转节的影响,导致蔬菜种植面积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蔬菜专业村集聚效应的发挥。

表12012—2018年北京市蔬菜专业村集聚程度

图12012—2018年北京市蔬菜专业村区位商指数变化

3.2北京市各区蔬菜专业村区位商指数评价

为了更加精准、全面地分析北京市蔬菜专业村集聚程度,本研究对2012—2017年北京市各区蔬菜专业村集聚程度进行测算,并取年平均值进行了排名。根据区位商公式,北京市各区蔬菜专业村集聚程度的测算通过各区蔬菜专业村主导产业总产值在各区蔬菜专业村农业经济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北京市蔬菜专业村主导产品总产值在北京市蔬菜专业村农业经济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进行计算。测算结果见表2。

根据2012—2018年北京市各区区位商指数年平均值结果显示,排名情况依次为顺义区、通州区、平谷区、怀柔区、大兴区、昌平区、密云区、延庆区和房山区。整体上来看,北京市各区蔬菜专业村区位商年平均值均大于1,说明各区蔬菜专业村都呈现出一定的集聚状态。其中,顺义区区位商年平均值最高,每年区位商均大于1,说明顺义区蔬菜专业村集聚度程度高,集聚效应显著,集聚状态稳定。房山区区位商年平均值最低,说明其专业化程度较低,集聚效应不明显。

逐年分析来看,2012年顺义区蔬菜专业村区位商最大为1.18,房山区、延庆区区位商分别为0.88和0.86接近于1,其余地区较小为零,说明2012年北京市蔬菜专业村集聚主要集中在顺义区和通州区;2013年怀柔区、通州区和平谷区蔬菜专业村区位商分别为2.59、2.62和2.59,均大于2,顺义区、昌平区和房山区蔬菜专业村区位商分别为1.60、1.72和1.19,均大于1,说明2013年北京市蔬菜专业村集聚主要集中在怀柔区、通州区、平谷区、顺义区以及昌平区这5个区域;2014年除密云区和延庆区外,其他各区蔬菜专业村区位商都大于1,呈现出明显的集聚状态;2015年各区区位商都大于1,其中平谷区、大兴区和昌平区蔬菜专业村区位商都大于2,说明2015年这3个区域蔬菜专业村具有集聚优势;2016年除昌平区和房山区外,各区蔬菜专业村区位商均较高,其中顺义区、怀柔区、大兴区、密云区和延庆区区位商均大于2,说明2016年北京市蔬菜专业村集聚主要集中在顺义区、怀柔区、大兴区、密云区和延庆区这五个区域;2017年除密云区外,其他各区蔬菜专业村区位商都大于1,呈现出明显的集聚状态;2018年怀柔区和昌平区蔬菜专业村区位商为零,房山区区位商为0.48,其他区区位商均大于1,存在着一定的集聚现象。

分地区分析来看,各区蔬菜专业村区位商均呈现出起伏变化的趋势,上下波动较大,如图所示(图2)。2012—2018年大兴区、平谷区、通州区和顺义区蔬菜专业村区位商均大于1,说明这4个区蔬菜专业村一直保持集聚的状态;密云区在2014年和2017年区位商指数小于1,未形成集聚;怀柔区和昌平区在2012年都没有蔬菜专业村,2013—2017年出现蔬菜专业村,并呈现出一定的集聚现象,但在2018年由于一定原因蔬菜专业村消失或未上报。

3.3北京市蔬菜专业村总产值集中度指数评价

根据集中度指数测算公式,选取2012—2018年北京市蔬菜专业村主导产业总产值排名前四的区域进行集中度指数的计算。其中CR1表示为蔬菜专业村主导产业总产值最高的区占北京市蔬菜专业村主导产业总产值的比例;CR2表示为蔬菜专业村主导产业总产值排名前两名的区占北京市蔬菜专业村主导产业总产值的比例;CR4表示为蔬菜专业村主导产业总产值排名前四名的市辖区占北京市蔬菜专业村主导产业总产值的比例。测算结果如表3。

根据产值集中度指数测算结果来看,北京市蔬菜专业村主要集聚在房山区、顺义区、平谷区、通州区和延庆区。2012年北京市蔬菜专业村集中度指数CR4为100%,说明2012年北京市蔬菜专业村集聚程度较高,区位分布集中在通州区、房山区、顺义区和延庆区这4个区域。但从2013年开始,北京市蔬菜专业村集中度指数CR1、CR2、CR4都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说明在其他市辖区也出现了一定规模的蔬菜专业村,分布由相对集中向相对分散转变。

2013年北京市蔬菜专业村第一的区域集中度指数CR1最高为61.22%,超过50%,说明2013年房山区蔬菜专业村规模化、专业化程度高,蔬菜专业村主导产业总产值超过北京市一半以上,对北京市蔬菜专业村主导产业总产值的贡献最大。排名前四的区域集中度指数CR4都在60%以上,说明北京市蔬菜专业村集聚在少数几个郊区。2012—2018年北京市蔬菜专业村集中度指数CR2除2015年和2017年均达到50%以上,且CR4与CR2最大差值为29.6%,说明排名前两名的区蔬菜专业村集聚程度较高,远远超过于排名后两位的市辖区。

表22012—2018年北京市各区蔬菜专业村集聚程度及排名情况

图22012—2018年北京市各区蔬菜专业村区位商指数变化

3.4北京市蔬菜专业村从业农户数集中度指数评价

根据集中度指数测算公式,选取2012—2018年北京市蔬菜专业村主导产业从业农户数排名前四的区域进行集中度指数的计算,测算结果如下(表4)。其中CR1表示为蔬菜专业村主导产业从业农户数最多的区占北京市蔬菜专业村主导产业农户总数的比例;CR2表示为蔬菜专业村主导产业从业农户数排名前两名的区占北京市蔬菜专业村主导产业农户总数的比例;CR4表示为蔬菜专业村主导产业从业农户数排名前四名的市辖区占北京市蔬菜专业村主导产业农户总数的比例。

根据从业农户数集中度指数测算结果来看,北京市蔬菜专业村主要集聚在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和平谷区。整体上看,2012—2018年北京市蔬菜专业村从业农户数集中度指数CR1、CR2、CR4都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在2018年有了相对提升。排名前两名的区域集中度指数CR2除2017年外都在50%以上,且CR4与CR2最大差额为26.43%,说明排名前两名的区蔬菜专业村集聚程度较高,远远超过于排名后两位的市辖区。

表32012—2018年北京市蔬菜专业村总产值集中度指数

表42012—2018年北京市蔬菜专业村从业农户数集中度指数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蔬菜专业村主要集聚在顺义区、通州区和房山区,初步形成了集聚雏形,但存在不稳定现象。根据区位商测算结果,从时间层面来看,2012—2018年北京蔬菜专业村出现了集聚现象,但呈现出上下波动的趋势,存在着不稳定的现象。从空间层面排名情况来看,近年来顺义区、通州区和平谷区集聚程度较高,稳定保持集聚现象。从主导产业总产值和从业农户数分别对北京蔬菜专业村集中度指数进行测算,总产值集中度指数测算结果显示,北京蔬菜专业村主要集聚在房山区、顺义区和平谷区。从业农户数集中度指数测算结果显示,北京蔬菜专业村主要集聚在房山区、通州区和顺义区。

蔬菜专业村集聚主要受规模化经营、人力资本、设施化水平、品牌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因素的影响。其中规模化经营能够让蔬菜专业村形成规模集聚优势;人力资本能够为蔬菜专业村培育和吸引人才,是蔬菜专业村产业集聚发展的支撑力量;设施化水平能够为蔬菜专业村产业集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品牌化水平有利于促进区域公共品牌的打造与宣传,是蔬菜专业村产业集聚发展的方向;经济发展水平能够带动市场需求,刺激蔬菜生产供应,提高农民生产积极,进而促进蔬菜专业村产业集聚发展。

4.2建议

4.2.1完善蔬菜专业村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蔬菜专业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蔬菜专业村产业集聚发展的前提基础。要完善专业村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专业村蔬菜生产和冷藏保鲜条件;创造良好的互联网环境,积极开展电子商务营销,拓宽蔬菜产品销售渠道;推进信息化网络建设,提高蔬菜生产信息化水平,助推蔬菜专业村产业集聚效应升级。政府要出台相关的用地、人才、科技、资金政策为蔬菜专业村集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同时也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使蔬菜专业村集聚稳定可持续发展。

4.2.2打造蔬菜专业村区域品牌效应

打造蔬菜专业村区域品牌效应是推进蔬菜专业村集聚发展的关键环节。要提高蔬菜专业村“三品一标”认证比例,打造具有特色的区域蔬菜品牌,树立品牌形象,着力于提升品牌市场竞争力。加大蔬菜品牌的宣传力度,加强多种方式宣传,积极开展蔬菜文化节等活动,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注重区域品牌文化打造,将专业村深厚传统文化故事融入产品,塑造蔬菜产品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及饮食文化,延伸蔬菜品牌内涵,提升品牌价值,助推蔬菜专业村产业升级。

4.2.3发挥蔬菜示范村辐射带动作用

发挥蔬菜示范村辐射带动作用是推进蔬菜专业村集聚发展的第一动力。蔬菜示范村是蔬菜示范村在生产技术先进,生产效率较高,产品品牌效应强,带动专业村集体经济增长,农民持续增收,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能力。增加对蔬菜示范村的宣传和补贴力度,对评定为一村一品示范村的蔬菜专业村增加财政补贴,引导其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为附近蔬菜生产村提供种苗、生产资料及销售等服务,提高蔬菜生产的积极性,鼓励规模化生产,提高蔬菜专业村的专业化水平。

4.2.4推进专业镇、基地及园区建设

推进蔬菜专业镇、生产基地及示范园区建设是推进蔬菜专业村产业集聚发展的核心力量。积极推进蔬菜专业镇建设,在蔬菜专业村的基础上,在地域范围内进一步集中,推进整个地区蔬菜产业的发展,努力打造蔬菜专业镇和产业强镇。加快推进蔬菜生产和加工基地的建设,优化生产布局,通过蔬菜生产基地将生产资料和资源进行集中投放,充分利用、降低成本,形成蔬菜生产规模优势,提高集聚效益。推进蔬菜产业示范园区建设,促进蔬菜专业村向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提升,形成蔬菜生产集聚优势区,充分发挥集聚效应。


参考文献:

[5]唐燕.乡村振兴战略下对现代农业产业集聚的再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6):210-211.

[6]周娇,王慧.蔬菜专业村的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寿光市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9(18):32-34.

[7]柯丽菲.推进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发展[N].广西日报,2018-08-14(004).

[8]徐广才,李春媛,张蕊,唐衡.北京市蔬菜专业村发展时空动态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9,35(20):158-164.

[9]汪金敖.继续推进优势农产品生产布局区域化--读《农业产业空间转移论》[J].湖南经济,2003(12):18-19.

[10]许晓东.北京市蔬菜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问题与发展对策[J].蔬菜,2016(8):35-37.

[11]王艳荣,刘业政.农业产业集聚对农民收入影响效应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1(9):50-57.

[12]任青丝.河南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瓶颈与策略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4,39(5):17-18,21.

[13]刘湘辉,孙艳华.基于区位商法的湖南农业产业集聚发展测度与辨识[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5,28(6):116-122.

[14]王畅,李松柏.国外农业产业集聚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8(1):13-17.

[15]张哲晰,穆月英.空间视角下农业产业集聚的增收效应研究--基于蔬菜专业村的实证[J].农业技术经济,2018(7):19-32.

[16]周丕东,黄婧.国内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做法及经验--以寿光蔬菜、定西马铃薯、安溪茶叶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9(23):247-248.

[17]任青丝.基于区位商模型的河南农业产业集群集聚度评价与优化措施研究[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1(1):84-87.


石金,徐广才.北京市蔬菜专业村产业集聚测度实证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1,37(11):158-16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国蔬菜

期刊名称:中国蔬菜

期刊人气:1649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0-6346

国内刊号:11-2326/S

邮发代号:82-131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