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应用循证技术提升社会工作参与应急治理成效的路径

  2021-03-03    175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循证技术是一种证据为本的实践方法,具有证据为本、精准介入、全周期服务和反馈改进等特征,可有效促进社会工作参与应急服务顺利开展。应用循证技术有利于提升社会工作应急服务对接能力、扩大参与力量和服务效益、拓展应急介入手段和应急资源供给来源。在社会工作应急服务领域运用循证技术面临整合问题、伦理问题和管理问题,需要在应急服务领域对循证技术与社会工作服务加以改善融合,强化循证实践对应急服务链的整合能力、增强循证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应急服务领域政府和社会的共治能力。

  • 关键词:
  • 工业技术
  • 应急服务
  • 应急治理
  • 循证技术
  • 社会工作
  • 加入收藏

一、问题缘起


“循证”概念最早见于循证医学,1992年由加拿大学者Guyatt等组成的研究团队正式命名[1]。循证技术也可以称之为一种证据为本的实践方法,它指实践者根据研究者提供的最佳证据,在实践者的规划与协调下,参考相关的实践指南、标准或手册,在考虑实践对象具体特征基础上进行实践的技术[2]。循证技术具有证据为本、精准介入、全周期服务和反馈改进等特征,可以有效促进社会工作参与应急服务顺利开展,在协同自然灾害救援、配合事故灾难处理、减缓公共卫生事件冲突、预防社会安全事件扩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何雪松(2004)最先提出,循证实践是推动社会工作在中国发展的一个可能策略[3]。陈树强(2005)分析了证据为本的实践在社会工作领域的应用。此后,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将循证方法和理念应用于社会工作的重要性。从方法论上,杨文登(2013)提出,理论与实践分离、建立证据标准、将证据分级、证据分发指导的循环结构。张昱等(2015)提出,工作立足点是开展科学研究、寻找最佳证据,以匹配科学知识与案主问题,并据此提供专业化服务[4]。拜争刚(2017)以“循证”“证据”“知证”为检索词,检索数据库提取信息,为循证理念和方法进行可视化共词分析。

从理念上,马凤芝(2013)提出,社会工作由权威为本转向证据为本。范斌(2017)尝试建立本土化实践模式。刘玲等(2019)从时间向度提出循证单元的模式,归纳循证程序和证据、演绎循证技术路线、检验实践经验[5]。社会工作应急服务是激发社会力量参与,整合国家应急资源和辅助政府救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工作出现在救灾现场和各种社会冲突之中,对灾后重建与社会维和起到重要作用。把社会工作参与应急服务作为推进社会治理的重要工作,目前,仍存在应急资源汇集不足、服务协同各方缺乏对接机制、紧急救援队伍力量薄弱、应急服务不够完善和规范等发展“瓶颈”。

近年来,循证的理念和方法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广泛运用,已然成为社会工作实务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对社会工作应急服务领域可能面临的整合问题、伦理问题和管理问题,循证实践的证据“获得—匹配—反馈”过程,可以有效整合多方面的应急资源,提升应急治理效果。深入理解社会工作开展应急服务的渠道和方法,完善循证技术在应急治理领域的运用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对提升应急服务对接能力、扩大服务规模和群体、促进跨领域应急服务协同开展和丰富应急资源供给来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通过分析循证技术应用于社会工作应急服务的现实意义,提出了应用循证技术助推社会工作参与应急服务的实践路径。


二、应用循证技术提升社会工作应急服务的现实必要


(一)应用循证技术有利于规范应急服务行为,提升社会工作应急服务对接能力

作为社会应急力量,困扰社会工作应急服务的主要问题是,应急处境下各方缺乏对接机制导致对接能力不足。循证技术强调获得证据和动态匹配社会工作的服务方式,不仅可以实现应急服务的提供方和受益方之间应急资源、服务内容等信息的共享,而且对提供应急服务的社会工作者(机构)与接受应急服务的对象之间,在“能力—需求”和“目标—内容”以及“专长—问题”等方面进行对接,通过证据链实现可查验、可匹配,能有效提高应急服务的精准介入和对接能力。循证过程强调获得证据、匹配服务的递进式行动方案等特性,提升了社会工作应急服务的契合程度,大幅增强服务能力,在扩展服务内容的同时,能有效提高社会工作应急服务的成效。

(二)应用循证技术有利于推进政府和社会应急治理融通,扩大参与力量和服务效益

循证技术通过证据分析和动态匹配,可以解决应急服务的内容和资源重叠、浪费的问题,提升政府和社会协同能力,带动政府治理和社会服务向应急场域集聚,推进应急治理与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爱心人士等群体共同行动,激发政府和社会协同开展应急治理,建立应急治理与服务成效共享的信息共享机制和应急共控机制。同时,形成以证据为本的应急政策简报,可以将应急服务的问题和需求信息与提供服务的社会工作者进行对接,精准动态匹配,加强应急服务的成效。

(三)应用循证技术有利于促进社会工作应急服务中多维度协同发展,拓展应急介入手段和应急资源供给来源

应急事件具有复杂性和突发性,利用循证技术可以帮助社会工作建立多维度跨领域应急服务协同体系,提升社会工作作为枢纽力量联同政府、市场和其他社会资源,针对性、即时性地形成应急服务网络和链条,充分发挥群策群力、群防群控的优势。应用循证技术还可以有效增强社会工作的服务和绩效,既可以获得应急节点社会工作介入的证据和方式,也可以通过描绘应急链里的各种应急资源,推动跨领域应急服务协同体系的高能高效运转,发掘领域间、行业间应急资源有效调配、相互支援。


三、在社会工作应急服务领域运用循证技术的困难和问题


(一)应用循证技术面临的整合问题

1. 开发去“条块化”应急部门组织架构

从2019年开始,政府依法依规调整职能,多地先后成立应急管理部门,其目标是整合重构政府应急管理职能以及部门结构。成立应急治理领导小组,可以有效促进应急能力体系统一领导、权责清晰、治理高效,进一步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但仍然存在着应急管理步调不一致、应急工作衔接较随意等障碍,这需要依据循证技术的具体行动步骤和应急网络进行政策整合和部门对接。

2. 构建应急链为基础的社会工作服务路径

在应急链中能够比较好地发现整合后的以证据为本的应急链架构,但需要构建和完善通过获得可靠的应急需求与现有应急资源,实现应急服务的动态匹配,以及社会工作辅助应急管理部门推动应急资源的跨领域整合,实现应急管理部门协调下的应急链衔接和协同行动的治理能力。

(二)应用循证技术面临的伦理问题

1. 循证技术面临将应急服务物化的风险和争议(价值伦理)

社会工作可能会向程序化方向发展,只是按照循证技术的各个阶段使用相对应的工作方法,因而,要防止服务计划和实施过程流于形式化。“证据”与社会工作原有的“价值”和“伦理”出现分歧时,社会工作要警惕因选择证据而违背自己应有的对应急服务对象的人文关怀,防止社会工作陷入教条和物化。

2. 明确社会工作在应急治理体系中的地位问题(工作伦理)

在应急治理中,循证实践的积极推动者是社会工作者和社工组织,但是,循证过程可能会关涉到多个政府部门、市场组织和社会群体的协同行动,或者可能会涉及社会工作在获得证据过程中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提供数据加以配合。为了提升社会工作在调查应急问题、分析应急需要、开展应急介入、评估应急成效等过程中能够便利有效,需要对社会工作的合法性和角色地位加以认定和授权。

(三)应用循证技术面临的管理问题

1. 政府推动和社会工作应急实践的关系

循证技术依赖社会工作的积极推动,但社会工作在应急管理体系中具有明显的脱嵌性,这需要政府调整应急管理机制吸纳社会工作的专业作用,增强社会工作对循证技术在应急服务领域应用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拓展,给予社会工作合理的制度空间和政策支持。

2. 官方应急治理和非官方应急服务的关系

社会工作应急服务具有嵌入(政府救援)和脱嵌(独立服务)两种参与方式,应用循证技术可以强化应急服务中与官方(政府)、非官方(民间)应急信息和相互驰援的信息沟通和行动协同,以嵌入官方应急救援带动非官方应急服务共同推动。

3. 应急服务供给和应急服务需求的关系

应用循证实践技术需要进一步提升应急服务供给和社会应急需求等各方对接、沟通和行动效率和效果,切实推动应急服务供需双方的无缝衔接。

4. 管理模式和多面向应急服务联动关系

应用循证实践技术需要进一步吸纳不同面向、不同层次的应急服务内容和范围,协同服务相互支持,成为官方和非官方应急服务纽带,成为政府、市场和社会联动的重要平台和渠道。


四、应用循证技术提升社会工作参与应急治理成效的实践路径


(一)获得应急服务证据,对于合理有效整合多方面的应急资源,提升应急治理效果有重要作用

应加强循证实践技术应用研究,强化循证实践对应急服务链的整合作用。一是整合政府应急职能,促进政府应急治理信息、技术和部门等交流合作,建立应急治理权责明确、功能匹配、技术协同、服务精准的政府应急治理体系。二是构建循证实践与社会工作服务结合的应急服务链,加强循证社会工作在应急治理和服务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和落地,把循证实践技术与应急服务充分结合。三是利用循证技术制定相应的应急服务机制。应急服务领域有其自身特点和规律,相关服务必须适应应急服务制定的工作流程,要加快制定循证技术应用的相关规则。

(二)匹配应急服务证据,对于深入理解社会工作开展应急服务的渠道和方法有重要意义

应规范循证社会工作职业伦理,增强循证技术应用能力。一是加强循证社会工作的伦理规范,鼓励政府、高校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共同研究制定循证社会工作在应急服务领域的伦理规范和行业标准,应充分关切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人文关怀和助人自助精神。二是夯实专门的研究力量,加强与国内外循证技术研究机构、高校以及研究者的合作交流,促进国内高校、研究机构和学者建立研究联盟,动态评估技术发展和及时推广应急服务应用。三是支持民间循证技术研究机构和实践单位发展,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鼓励民间循证技术研究和实务部门开展相关业务,建立循证应用技术项目投资基金,探索循证实践领域的政府购买服务模式。

(三)反馈应急服务证据,对于加强社会工作应急服务能力,完善循证技术在应急治理领域的运用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1. 加强对循证技术在应急服务领域实践问题的反馈和改进

循证技术实践的运行机制对现行应急治理体系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如涉及应急链上治理和服务供给问题、主体认定问题、应急链中证据效力问题等,需要进一步强化循证技术嵌入到应急机制和行动中,完善现有运行规制。

2. 完善循证社会工作应急服务的实践方式

在循证技术支持下,社会工作可以直接调取与应急服务供给和需求相关的所有证据,开展精准匹配的服务活动,并可以准确详实地反馈服务信息和服务成效,在循证技术实践下可以锁定全量信息。因此,政府应急部门应该探索利用循证实践技术的新特性,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治理成效,快速回应应急需求,恢复社会稳定,保障社会安全。


五、应用循证技术推动社会工作参与应急服务的重要价值


(一)循证技术有助于社会工作从行政体系中脱嵌提供专业服务

目前,应急治理和服务的主要供给者是来自行政体制和政府力量,社会工作在应急服务是一种“嵌入性发展”方式[6],专业服务对行政资源有很强的依附性。这种依附关系表现为:一是在体制上,专业社会工作应急服务嵌入行政性工作体系,要适应政府管理体制;二是在项目上,社会工作的发展主要依赖政府的资源和资金推动,其专业服务总体资源嵌入在政府购买体系之中;三是在服务上,社会工作往往处于被动一方,被要求按照指令处理行政性工作,面临专业权威丧失的危险处境。

循证技术要求社会工作应急服务遵循证据原则,而不是受制于行政权威,其价值可能体现在对行政性工作的脱嵌,促进社会工作在应急服务中构建专业为本的应急服务链;也可能体现在实践和服务层面,社会工作可以把应急服务的实践权从技术官员手中释放出来,塑造多主体、多层面的应急共治格局。

(二)循证技术有助于社会工作挖掘服务需求提供精准服务

在政府主导应急治理、购买社会工作应急服务的背景下,社会工作应急服务容易出现服务和需求之间的落差,无法做到以服务对象的权益为开展服务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政府治理需要、社会工作服务供给和服务对象需求之间存在张力:一是作为购买方,政府习惯指定社会工作提供符合治理需要的应急服务,而非关照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二是作为服务提供者,社会工作从事大量的社会管理工作,服务领域并非普惠性、发展型的福利服务[7],而是聚焦在信访疏导、社会维稳等工作,忽略服务对象长远性的应急需求;三是作为受益方,所获得应急服务成效不显著,缺乏个别化、深入性的具体服务,导致政府应急治理和社会工作应急服务未能真实反映应急需求。

循证技术有助于政府和社会工作挖掘服务对象的真实需求,可以更好地瞄准应急服务的内容、范围和功能。循证技术支持下的社会工作应急服务,强调在系统研究和调查结果中找到最佳服务策略,其理念和技术方法着力于科学评估需求、匹配应急方案。从这个角度上看,循证技术促进社会工作应急服务关切服务对象的真实需求,以应急证据为本促使政府认可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价值、推动应急行政工作和应急福利服务相互支持、提供个别化和精准性的应急治理与服务。循证技术可以更好地展示社会工作应急服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作为政治实践、道德实践、职业实践和专业实践在应急治理和服务领域,显现社会工作助人自助、范式差异、解放和变革、流动与多元及后现代等优势[7]。

(三)循证技术有助于社会工作构建严谨规范的应急服务体系

从目前社会工作参与应急治理和服务的情况来看,总体上由技术导向的行政力量推动或是凭借个人经验自行开展,社会工作应急实践和应急研究均缺乏系统性、规范性,而且两者之间是一种断裂性关系。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社会工作才逐渐进入应急服务领域,开展参与灾后重建、提供心理紧急援助等工作。对政府和社会而言,社会工作其专业内容、服务成效有待检验,社会工作的服务优势有待观察。因此,群众对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身份尚需理解和认同,政府救援、传统应急方式目前更加权威。

另外,社会工作的传统服务领域并未建立应急服务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价值体系,需要进一步培养出具有丰富应急服务经验、具备应急介入能力的社会工作者,推动应急服务领域积累充足的本土实践证据,以促进社会工作者和研究人员提升社会工作研究和服务能力。目前,社会工作提供应急服务存在着既漠视专业知识和方法对应急服务的指导性作用,又存在未能契合服务对象实际需求的应急服务,不接地气、流于形式。循证技术对于社会工作应急服务而言,不仅提供了科学严谨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完善了社会工作应急服务的理念和方法。循证社会工作强调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主张社会工作实务要持续学习理论、反思理论和完善理论,从实际出发检验证据和实践证据。在应急服务的证据获得和匹配过程中,二者之间联动互塑、相互转化,实现应急研究与应急实践融为一体、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2]李琰,喻佳洁,李幼平.循证科学的实践:中国医患关系的探索性研究[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9(11):1362-1366.

[3]何雪松.证据为本的实践的兴起及其对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启示[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3-18.

[4]张昱,彭少峰.走向适度循证的中国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本土实践探索及启示[J].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15(5):160-166.

[5]刘玲,彭华民.循证单元:时间向度中的本土循证社会工作模式[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14-25.

[6]王思斌,阮曾媛琪.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09(5):128-140,207.

[7]彭少峰,张昱.循证社会工作的本土模式、实践限度与可能价值:以南通循证矫正为例[J].学习与实践,2015(2):99-106.


陈和.应用循证技术提升社会工作应急服务的实践途径[J].经营与管理,2021(03):139-142.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社会科学论坛

期刊名称:社会科学论坛

期刊人气:1114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出版地方:河北

专业分类:社会

国际刊号:1008-2026

国内刊号:13-1229/C

邮发代号:18-80

创刊时间:1984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