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科技创新是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2021-08-24    437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文章通过系统论述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全面分析滨海当前科技创新工作的县情实际,研究指出实施"四大工程"、赋能"三大跨越"的现实路径,旨在通过强化创新驱动战略,加快产业集群壮大、企业主体培育、载体平台打造、环境生态优化,推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长动力转换、经济结构优化,助力推进滨海加快实现起跳跨越式发展。

  • 关键词:
  • 产业
  • 创新
  • 动能
  • 科技
  • 路径
  • 加入收藏

1、深刻认识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意义


当今时代,科技创新具有最广泛的渗透性、带动性和支撑性,谁站在了科技创新潮头,谁就赢得了发展的先机,创新驱动已是大势所趋。

1.1科技创新是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中,创新居于首位。完整把握、准确理解、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必须坚持创新驱动的核心地位,通过科技创新开辟空间、注入动能、推动转型,优存量、做增量、提质量,努力走好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1.2科技创新是立足新发展阶段、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路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是当前最鲜明的阶段特征。科技创新是转型跨越的重要引擎,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要强化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四个面向”,切实发挥创新驱动战略对推动跨越式发展的示范引领和支撑作用。

1.3科技创新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循环化发展的应有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必须更强调自主创新”。要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把实施扩大内需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2、滨海县当前科技创新工作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滨海县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科技创新工作部署要求,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是创新载体建设有力推进。坚持把科技创新载体作为提升转移孵化能力的重要支撑,全县新建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3个,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5个,滨海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获批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园。二是激励引导力度持续加大。出台聚力创新10条政策、人才新政30条、“科技创新突破年”活动实施意见等激励政策,近3年,发放各类企业科技奖补资金6 400余万元,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1.53亿元。三是企业创新质态不断优化。始终注重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培育,积极克服化工产业整治提升等因素影响,国家高企数量从42家增长到98家,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数占比超过60%,15家企业新建了省级研发机构。

但是,从科技工作衡量的重点指标来看,滨海当前的科技创新工作基础还很薄弱,综合实力不强、质量不优、发展不快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一是研发投入占比不高。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为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29.8%,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82个百分点、16.7个百分点。二是高企数量增长乏力。全县98家高新技术企业大多集中在省级经开区和城关街道,因化工产业整治提升和高企到期重新认定等原因,经开区沿海工业园36家高企年底预计将有16家退出,占比44.45%。可以预见的是,园区转型升级带来的高企数量增长压力还将持续。三是平台建设亟须突破。省级以上高新区、院士工作站还未实现零的突破,现有的孵化器、众创空间等载体平台功能性、集聚度和支撑力不强,黄河故道产业研究院还需进一步提档升级。

出现上述情况,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助推作用发挥得不够突出和明显,导致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企业提升、载体建设、环境优化等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互促并进不够系统到位,需要进一步实行力量聚焦、要素聚焦、政策聚焦,全面提升科技创新的发展水平。


3、滨海县聚力攻坚科技创新突破的对策路径


当前,滨海县正处在奋力推进经济总量、城市能级、乡村振兴“三大跨越”,加快实现起跳发展的改革攻坚期、关键转型期、重要窗口期,唯有始终坚持创新核心地位,以科技创新突破为抓手,推进实施“四大提升”工程,方能更大程度催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为滨海奋力谱写“两争一前列”的发展篇章提供强劲科技支撑。

3.1突出科技创新驱动,实施产业集群壮大提升工程

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促进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2],牢牢抓住技术创新战略基点,鼓励“揭榜挂帅”,破解更多“卡脖子”技术,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3.1.1重抓技术攻关改造,助推主导产业跨越发展

坚持将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先进机械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着力点和关键突破口。电子信息产业下足研发投入、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三个功夫”,鼓励支持企业普遍设立研发机构,全面提升产业的原始创新能力;推动海兆科技、嘉鸿微电子等企业加快突破芯片封测、蓝牙通讯、智能终端等领域,形成滨海特有的自主技术创新体系;推进高校院所创新资源进一步向开发区流动,促进研究机构先进技术优先在开发区落地转化。汽车零部件产业瞄准行业龙头、研发配套、示范基地“三个做强”,推动吕巷、萨斯福等龙头企业提高研发层次和水平,增强龙头企业的资源配置能力和行业话语权;提升园区企业与整车制造厂、主机制造商协同发展的能力水平,努力实现同步研发、同步配套;依托汽车零部件产业孵化器,着力打造集创业培训、实训、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基地,全力拓展动力电源、电子仪表、电机以及电子控制系统等新领域。先进机械制造产业力促集约化、智能化、高端化“三个走实”,依托铸造中心建设,整合滨海铸造产能,规模化生产、集约化发展、安全化环保;鼓励支持万恒、苏盐等重点企业实行技术改造、装备升级,采用先进工艺和高端装备,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快推动产业由简单的部件制造向整机装备方向拓展,重点突破高端数控车床、专用设备等领域,打造绿色、高效、安全的机械装备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突出创新基地、创新平台、创新技术“三个培育”,推动新兴际华、国药、华润等央企整合打造集研发、生产、服务为一体的产业化基地,着力推动科技深度融合医药创新;加强与医药科研院所、研发机构合作建设包括研发中试、CRO定制、药物筛选等的研发平台,加速研发成果产业化进程;综合运用创新政策,支持靶向攻坚蛋白快速检测试剂、非晶合金医疗器械、高难度药物多肽等高端技术产品,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强化产业创新、链条延伸、要素整合“三个聚焦”,以现有新材料生产企业为基础,引导企业加强高端化工新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向下游成型材料延伸发展,逐步形成一批具有主导权的新材料产品;支持企业新上技改项目,拉长产业链条,引进新装备、新工艺、新技术,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行业领军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加快建设高性能纤维、高性能膜材料、高性能聚合物等新材料产业创新高地,着力打造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金属新材料产业依托港口精品钢基地项目和工业园铸造中心建设,加大研发投入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重点攻坚金属表面处理、涂装以及内部探伤等检查检验关键技术,大力发展高性能、差别化和功能化的先进合金材料,开发基础零部件用钢、高性能海工钢等先进钢铁材料产品,拉伸冶炼和特种钢产业链条,建设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

3.1.2依托行业载体平台,助推农业科技融合发展

农业现代化要求农业科技真正进入内生增长,从而实现创新驱动[3],要坚持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重点做好“三篇文章”。做实农业科技提升文章,结合优质稻米、大套蜜梨、滨海白首乌等特色产业发展实际,加大与涉农高校院所合作力度,打造省级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引导海大食品等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联合实施重大农业科技项目攻关,重点解决产业发展亟须的生态复合种养、土壤修复及减肥减药、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共性技术,不断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做精农业科技融合文章,围绕建立“政务+农务+商库+智库”的四维全系统、全产业链智慧农业服务模式,以农旅·朗坤农科园为龙头,引导支持朗坤集团与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滨海县农产品技术转移服务平台、科技工作站(实验室),充分发挥朗坤农业省级星创天地、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等科技创新载体的作用,不断提升农业智慧化以及信息化水平。做活农业科技推广文章,围绕提升农业产业持久竞争力,以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创建示范为引领,重点强化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集成创新和示范推广,推动黄河故道农业产业研究院等现有载体实质性运营,联合农科类科研院所共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重点加快植物工厂化生产技术、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设施农业数字化技术等最新农业科技成果在滨海转化应用,辐射带动各镇区农业特色产业不断提质增效。

3.1.3培育打造众创空间,助推服务业孵化发展

围绕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等重点产业需求,注重招引和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业,培育科技服务机构,推动服务与制造的协同发展,重点突破研发设计协同化、生产过程网络化、质量检测在线化、经营管理数据化、采购营销平台化、制造服务云端化等关键共性技术;引导现有的颐高万创、云商聚等平台增加服务环节投入,发展个性化定制、全周期管理、网络化营销等业务,打造国家级众创空间。

3.2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实施企业主体培育提升工程

充分发挥市场对各类科技创新资源分配的导向作用,促进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3.2.1精准滴灌,跑出企业培育“加速度”

着力构建“市高企培育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企”梯度化成长格局,重点抓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围绕增量提质目标,实施高企培育、高企上市、“高升规”、高企数字化转型、高企知识产权护航等五大行动,完善遴选、培育、认定机制,提供全流程、专业化服务;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围绕每年入库数量不低于50家目标,建立“创业孵化、创新支撑、融资服务”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体系,扎实开展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入库评价工作,做到“应评尽评”。

3.2.2精心服务,催生研发投入“新热度”

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鼓励超威、普信等有实力的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在北京、上海等地设立“离岸”研发机构,鼓励在境外以收并购或直接投资等方式设立研发机构,推动新型研发机构量质并举。

3.2.3精细组织,深化政产学研“融合度”

围绕全县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组织“创新创业院所行”和驻盐科研院所“一所一策”合作等专题产学研对接活动,全力拓宽合作渠道和方式,积极推动企业参与科技创新成果转移孵化,加快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滨海分中心建设,推动50家高企和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建立高校院所产学研技术合作。

3.3夯实科技创新支撑,实施载体平台打造提升工程

围绕产业创新需求,加快建设各类创新载体与平台,着力打造创新要素活跃、创新能力突出、创新成效显著的创新高地。

3.3.1争创国家级农科园

按照3年创成省级农科园的目标,将滨海高效园艺科技园重点打造成以朗坤农科园为中心,带动农产品加工物流、农业规模化生产及蜜梨等示范基地迅速发展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加快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争创国家级农科园奠定基础。

3.3.2争创省级高新区

围绕医药产业园现有发展基础,整合沿海工业园、医药产业园资源,推动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科技金融等创新要素加快集聚,发挥医药产业加速器作用,加大医药龙头企业基地化项目招引力度,加速促成医药项目投产,健全完善“原料药+成品药”产业体系,全力打造成品药产业集群,力争2022年申报创建市级高新区,2023年申报创建省级高新区。

3.3.3争创双创孵化器

积极推动双创孵化载体建设,加快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探索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实现现有的省级众创空间“云商聚”、汽车零部件孵化器等载体提档升级,创建国家级、省级载体,有效提升成果转化率和孵化成功率。

3.4强化科技创新保障,实施环境生态优化提升工程

结合全县创新创业需求,出台系列支持政策,重点在创新投入、人才集聚、科技招商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

3.4.1创新投入多元化

坚持把科技投入作为战略性投资,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科技金融扶持力度,尽快形成以公共财政投入为引导的多渠道、高效率科技创新投融资机制,制定科技保险保费补贴、科技保险券等扶持举措,加快成立产业基金,推介县内的成长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吸引科技金融机构参与投资,加速推动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集聚融合。

3.4.2人才集聚产业化

强化“人才新政30条”政策扶持作用,发挥各类园区及众创空间招才引智优势,常态化开展十城十主题“双招双引”活动和“名校优生”招引工程,聚焦产业引进各类人才;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支持滨海中等专业学校开展订单培训,加快培养实用型科技人才和一线技术工人,提高科技人才要素保障水平。

3.4.3科技招商项目化

围绕企业科技创新相关指标目标,加大科技型企业的招引力度,努力引进一批总部经济、研发机构、孵化基地及产业链突破的关键性项目,加大科技项目申报力度,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上级科技项目计划,获取更多的资金和优惠政策扶持。

3.4.4科创宣传常态化

举办科技大讲堂,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走进企业、走进机关,讲授最新科技政策和知识,加大现有政策宣传培训普及力度,表彰科技创新先进单位和个人,组织科技创新接轨上海、“三区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等系列活动,营造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


参考文献:

[1]李锦斌.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J].求是,2021(6):39-44.

[2]王慧艳,李新运,徐银良.科技创新驱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学家,2019(11):64-74.

[3]王雅鹏,吕明,范俊楠,等: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特征、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2):161-167.


文章来源:孙西景.滨海县科技创新工作路径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21,38(25):21-23+30.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社会科学论坛

期刊名称:社会科学论坛

期刊人气:1114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出版地方:河北

专业分类:社会

国际刊号:1008-2026

国内刊号:13-1229/C

邮发代号:18-80

创刊时间:1984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