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探讨生物科学类课程授课模式的优化措施

  2020-07-02    195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本文针对生物科学类课程的特点,结合电子信息高速发展的大背景,提出通过制作五官感知的课件,构建游戏通关式学习途径以及具身学习的模式优化生物科学类课程的有效教学效果,以期为未来教学方式的改进提供思路和参考。

  • 关键词:
  • 授课模式
  • 生命活动规律
  • 生物科学
  • 电子信息时代
  • 加入收藏

新型冠状病毒大规模的爆发导致学生不能正常返校,一时间依托各类软件工具的非常规课堂模式瞬时达到最大需求。那么对于生物科学类课程究竟以何等形式的授课模式来满足5G信息化的时代下学生的需求呢,值得思考和探讨。


一、生物科学类课程的特点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涉及范围广泛,包括生物结构、生理行为和生物起源、进化与遗传发育等方面。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六大难题:人口、食品、健康、环境、资源、能源都与生物科学直接密切相关。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序列的鉴定,疑似病例的核酸检测都是生物实验方法的应用。生物科学具有生命动态性、实验性、前沿性及交叉综合性等特点。

1.生命动态性

生物科学类课程描述对象聚焦在有生命的生物上,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微生物都有生命。这些生命虽然具有化学成分的同一性、严整有序的结构性、新陈代谢、生长特性、遗传和繁殖能力、应激能力以及进化等共同的生命特征,但不同生物甚至同一生物不同个体间具有明显的差异,呈现出变化的生命动态性。此外,除了体积较大的宏观个体特征可肉眼识别,微小的个体以及细胞水平的组织特征都需要应用各类显微镜观察,至于细胞内的动态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变化虽可利用各类方法手段检测,但很难形象感知。因此在讲授此类课程中,如何将这些抽象的过程形象地让学生接受和理解是个难题。

2.实验性

生物科学类课程具有极强的实验性。与物理、化学等实验相比,生物类实验大多周期长、限制性因素多、综合性强。比如涉及到动植物生长周期的实验,需要在特定的基质、温度、湿度以及光周期等条件下,持续短则几天,长则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此过程必须遵循生物的自然生长节律,不能人为加速。不像常规的物理、化学等实验,可以集中在一段时间内完成。

3.前沿性与交叉综合性

生物科学是一门前沿的边缘学科,有太多未知领域。在科研设备日以精进的今天,很多先进科研设备首先应用于生物科学。随着研究方法和实验仪器的精进,很多颠覆人类已有认识的生物科学问题将被全面揭示,解决涉及到人类及动植物生老病死相关的诸多问题都直接依托于生物科学发展。因此,采取有效方法培养适度规模的优秀生物科学类人才至关重要。同时,生物科学极具交叉综合性。如生物化学的基础依赖于无机、有机等各类化学,信息技术与生物科学的结合诞生了生物信息学。


二、生物科学类课程授课方式及问题


生物科学类课程目前课堂授课模式与其他课程并无不同。之前讲述植物学、动物学等形态类课程的生物表观展示图,从过去的纸质版挂图变化成了PPT中的电子图片。在讲述分子生物学等课程过程中,也会插入模拟生物分子动态变化过程的视频。这类动画视频多为国外机构制作,配置和讲述的语言多为英语,对于普通高校的本科生而言,听得懵懂。面对描述生物微观结构细胞以及细胞器上发生的生物化学变化,分子水平的大分子之间的转化以及调控等“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过程时,需要学生充分并合理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建立立体细胞模型。这类知识的掌握除了具备良好的几何空间构象能力,还需要在学习的同时密切配合实验,但往往实验存在于理论讲授后的滞后性。人类在面对由一堆并未谋面的抽象名词组成的一门科学的学习,本能并不是愉快的接受和记忆,而是大脑会在混乱甚至排斥的过程中,逐步记忆。因此,在抽象深奥的生物科学的传授过程中,借助电子信息类科学的发展成果,将抽象变形象,将被动变主动,至关重要。


三、电子信息时代优化生物科学类课程授课的可能模式


伴随着软件、电子、信息等行业的飞速发展以及5G时代的到来,高校生物科学类课程的讲授和接受模式应该与时俱进,适时推进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舒适、高效的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接受方式和途径。

1.开发应用界面友好的软件平台制作可五官感知的课件

人脑通过感官接受外部信息的比例大致为:味觉1%、触觉1.5%、嗅觉3.5%、听觉11%以及视觉83%。如果使用传统的“粉笔加讲授”板书或者以文字为主的PPT讲授的方法,大部分信息只能通过听的渠道获得。要快速获取并记忆知识,五种感官发挥其各自特点协同完成感知和记忆的效果最好。因此在课件制作上,需要充分考虑五种感官的特点,制作形象化感知课件。比如在植物学的凯氏带这一概念的讲解过程中,通过PPT等图形工具制作三维小动画来调动视觉感知,从而简单形象的将凯氏带的位置理解和记忆。在涉及到气味、温度以及质地的部分,可以通过软件和硬件的配合来产生气味、触感温度以及质地等模拟态,让学生通过五官协调来充分获取知识,构建生物微观几何模型。

一些教师已经通过PPT、photoshop、3D制图等工具创制教学小动画应用于教学过程,但制作过程耗时较长,且质量一般。这是因为此类软件并非专门针对教学,制图和动画等界面不够友好。因此形象化感知课件的制作依赖于简单友好的小动画制作软件、其他感知软件硬件的支撑,需要专业的制作人员与教学团队进行充分沟通,量身定做。此外,目前应用于教学的视频,大多为国外开发,非汉语,且很多细节及实时研究未体现,界面成像效果也有所欠缺,急需专业的制作团队与教师团队共同开发创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视频资源。

2.构建游戏型课前及课后学习途径

智能手机已然完全融入我们的生活。作为原生在电子信息时代的学生,更是可以一日不食,但绝不可以一时无机。“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和你在一起,而你却在低头看手机”已成为真实反映大学课堂上师生关系最无奈的一句话。那么是否除了雨课堂、蓝墨云等智慧教学工具外,考虑开拓基于游戏模式的学习途径呢?在课前预习中,将知识点转化成游戏任务,必须完成课前的游戏任务赚取智慧值才可以进城,也就是进一步做作业,否则作业游戏模式无法开启。再将诸多知识点转化成任务、游戏环节等作为随机作业选项,不同的操作方式会导致不同的游戏结局。比如将分子生物学中DNA的复制过程拆分成游戏环节,学生需要通过游戏道具来重现DNA的复制过程。同时还可以在作业游戏中设置PK、帮派任务等环节,并设置一定的奖励,随着智慧值的增加,虚拟身份等级增加。通过游戏模式的课前及课后学习途径,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刺激学生利用手机自主有效学习的潜力。此外,通过云数据的实时监控,教师可以实时高效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省时高效。此类游戏式教学途径的开发依然依赖于专门软件制作团队与教师团队的合作。

3.通过具身学习使学生身临其境高度融入学习

物联网、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展促使具身学习的诞生,即通过互联网技术让学生的身体感觉运动系统与学习空间、物理空间、虚拟空间和混合现实空间进行具身互动,促使学习者的认知、情感和心理水平发生变化,从而促进有效学习的生成。比如在目前的在线授课模式下,学生可以通过戴头盔进入虚拟教室,感觉像在真正的教室,周围有同样具身进入听课的同学,讲课的老师。再比如在学习植物结构的时候,学生通过具身设备感觉自己进入了植物体内,在植物体内感知各部分结构。此外,具身学习还可以应用于各类模拟仿真实验中,其可缩短实验时间,模拟进行危险实验。同时,虚拟仿真也可有效应用于课堂讲授中。目前,虚拟仿真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存在开发成本高,共享差等问题。具身学习依赖于网络、外戴装备、虚拟仿真情景及软件,无论是专门教育网络的拓展,外带设备的升级还是虚拟仿真软件的开发,都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支持,由专业技术团队和专业教师团队并肩打造。


四、结语


电子信息、5G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创新和挑战。教学传授的有效优质进行,关系着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对于教学的有效传授,尤其是特征明显的生物科学类课程的优质传授,究竟采取何种途径需要探讨。今后,还需要国家、各级政府以及各个相关行业在广泛调研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增进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加强研究和实践探索,推动电子信息时代下生物科学类课程教学模式、学习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变革。


参考文献:

[1]多依丽,付晓岩,海军.“雨课堂”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大学教育,2017,12:153-155.

[2]荣怀,张慕华,沈阳,田阳,曾海军.超大规模互联网教育组织的核心要素研究——在线教育有效支撑“停课不停学”案例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3):10-19.


裴海霞,石春芳.电子信息时代下优化生物科学类课程授课模式的探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06):143-144.

基金: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应用研究——以《环境生物技术》课程为例,课题号:NGJGH2019171.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四川动物

期刊名称:四川动物

期刊人气:792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四川省动物学会,四川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金会,四川大学

出版地方:四川

专业分类:生物

国际刊号:1000-7083

国内刊号:51-1193/Q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