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经典名方中藏药“亚吉玛”本草考证

  2023-11-06    58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通过查阅历代藏医药典籍且结合近现代文献资料,对藏药“亚吉玛”的名称、基原、品质品种、入药部位、采收加工与炮制方法进行全面的梳理与考证,为含藏药“亚吉玛”的经典名方品种开发与研究提供参考。藏药“亚吉玛”正名出自藏医权威文献《四部医典》,此外尚有“加保达司”“冈吉拉茂”“查塔尔亚干”等异名。藏药“亚吉玛”有五种基原植物,分别为肉叶金腰子(Chrysosplenium carnosum Hook)、肾叶金腰子(Chrysosplenium griffithi Hook.et Thoms)、山溪金腰子(Chrysosplenium nepalenseD.Don.)、裸茎金腰子(Chrysosplenium nudicaule Bunge)、锈毛金腰子(Chrysosplenium davidianum Decne)。5种基原植物中主要以肉质金腰、裸茎金腰、绣毛金腰等为上品。古代以叶入药,现代则以全草入药。古代藏药“亚吉玛”采集加工通常要遵循七道工序,而现代为6-8月份采集全草,除去苦叶,进行阴干或晾干。历代炮制方法主要为绿打。通过对藏药“亚吉玛”的系统考证,从临床用药经验、安全有效的角度考虑,建议经典名方达斯玛保等开发时应选用近代以来的主流品种裸金腰子(Chrysosplenium nudicaule Bunge)的干燥全草,并要进行绿打。

  • 关键词:
  • 品质品种
  • 基原
  • 清热利胆
  • 藏药亚吉玛
  • 采集加工
  • 加入收藏

“亚吉玛”为常用藏药材,功效清热利胆、缓泻下。主要用于治疗热性赤巴病、头痛、肝热病[1]。《国家藏药标准全书二》[2]《藏药标准》[3]《卫生部颁藏药标准》[4]等都以“金腰草”为名收录,为虎耳草科植物裸茎金腰Chrysosplenium nudicaule Bunge及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近代以来,对藏药“亚吉玛”的考证极少,如王欢等[5]对藏药“亚吉玛”的品种和功效进行考证,认为金金腰(黄花金腰)以肉叶金腰为例、银金腰(白花金腰)以裸茎金腰为例、铁金腰(蓝花金腰)。布日额等[6]对蒙医“亚玛吉”的混用品及入药部位进行考证、归纳蒙医用7种混用品,以叶入药。上述考证类文献多为藏药“亚吉玛”的品种、功效、混用品及入药部位,未见对藏药“亚吉玛”的名称、基原、品质、采收加工、炮制方法考证。因此对藏药“亚吉玛”的名称、基原、品质品种、采收加工、炮制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考证,为含藏药“亚吉玛”经典名方的开发和该药材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藏药“亚吉玛”历代皆有应用,在古代藏医药典籍中多有应用,如《度母本草》[7]中的单味金腰草汤,《秘诀补遗·钥匙》[8]中的达斯玛保丸,《十万拳和秘诀黑卷》[9]中的斯玛古巴,《秘诀宝源》[10]中的“欧觉十八味亚吉丸”,《医学利乐宝库》[11]中的“亚吉加保”及《藏药标准》所收录的含藏药“亚吉玛”的10个处方等,具体见表1。因此有必要对此深入考证,目前,藏药“亚吉玛”有多种基原植物,如何选择基原成为开发以上方剂的关键。因此,开发经典名方前有必要对该药材进行系统的本草考证。本文通过对藏药“亚吉玛”的名称、基原、品质品种、入药部位、采收加工与炮制等方面进行系统考证,为含藏药“亚吉玛”经典名方的开发和该药材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表1含藏药“亚吉玛”的藏成药及其功能与主治


1、名称考证


藏药“亚吉玛”始载于《度母本草》[7]。为虎耳草科植物裸茎金腰Chrysosplenium nudicaule Bunge或同属植物的干燥全草。对公元7-21世纪的18部历代藏医药典籍进行挖掘,发现藏药“亚吉玛”共有23个名称,详见表2、图1。“亚吉玛”正名出自于公元8世纪的藏医权威文献《四部医典》[12]。《度母本草》云:“亚吉玛生于乱石山岭中”[7],《宇妥本草》云:“生于石缝中”[13],根据《祖先口述》记载:“亚吉玛是朝北面岩石下生长的一种”[14],亚在藏文中的含义是一种叫“夺亚玛”的石头,所以“亚吉玛”可能因它的生境而得名,记载于《度母本草》的“亚吉欧波”及“亚荠欧波”“亚”指的是它的生境,“吉”和“荠”可能是由于方言不同而产生,安多地区习惯用“吉”,而卫藏地区则习惯用“荠”,无特殊意义,相当于汉语中的连词,“欧波”在藏文中的含义是蓝色,突出此药材的生境及颜色。“亚吉玛”的异名“加保达司”始载于《四部医典疑难注释》[15],据《蓝琉璃》记载,“大的一种为君,小的一种为臣,均为上品”[16],“加保达司”中的“加保”一词在藏文中的含义就是君,而“达司”中的“达”是月亮“达瓦”的缩写,“司”在藏文中的含义则是凉,在藏医药理论中,“习惯用太阳(尼玛)代表热性,用月亮(达瓦)代表寒性”[17],因此,“加保达司”中的“加保”一词突出药材的品质,“达司”则突出药材的药性,提示此异名根据它的品质与药性命名。又《金巴四部医典注释》记载的“达司”[18],进一步强调藏药“亚吉玛”的药性。《晶珠本草》[19]记载的藏药“亚吉玛”异名“查尔塔亚干”,由于藏医药理论中存在同物异名或异名同物等原因,查尔塔亚干产生两种不同的藏药,一种是草药类“亚吉玛”,而另一种则是精华类“渣驯”,两者均为凉性药物,前者主要用于热性赤巴病、头痛、肝热病,后者则主要用于肾、肝、胃、小肠热性疾病,木布病、痛风、眼病、虚弱劳损,详见表3。记载于《松巴医著集》[20]的藏药“亚吉玛”的异名,欧波荠特和扎藏泽巴金,除了是藏药“亚吉玛”的异名外,还是角茴香的异名,根据《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记载“角茴香有小毒”[1],而藏药“亚吉玛”无毒性,如不用正名,用以上两种异名的话,很有可能将两种药材混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除《松巴医著集》外,其余的17部藏医药典籍中未收录以上两种异名,推断可能抄写有误。因此,藏医药工作者,或藏医药研究者有必要用正名撰写论文或相关材料,综上所述藏药“亚吉玛”的异名可能与它的生境、形态、药性、品质等有关。

表2历代藏医药著作中藏药“亚吉玛”的名称记载情况

图1历代藏医药名方中藏药“亚吉玛”名称  


2、味性化味考证


2.1味的考证

据《四部医典》记载:“一切药味都是来自土、水、火、风、空这五大。”[12]即土与水生出甘味,火与土生出酸味,水与火生出咸味,水与风生出苦味,火与风则生出辛味,土与风生出涩味,从而产生6种药味。对公元7-21世纪的15部藏医药著作进行挖掘,发现在藏药“亚吉玛”味的认识方面,15部著作均统一认为“味苦”,且公元8世纪的藏医权威文献《四部医典》将藏药“亚吉玛”列为苦味药材之列。可见,历代藏医学家对藏药“亚吉玛”味的认识高度一致。不存在争议,也无历史演变现象。

表3藏药“亚吉玛”的异名异物

2.2化味考证

药物服用后,与胃火相遇,这时培根、赤巴、隆使药味依次被消化。甘味和咸味被消化后变为甘味;酸味消化后不变;苦、辛、涩之味消化后,变为苦味。15部藏医药著作中均未提及藏药“亚吉玛”的化味情况,由于藏药“亚吉玛”的药味为苦味,由此可以通过藏药化味理论,即苦、辛、涩之味消化后,变为苦味。发现藏药“亚吉玛”的化味为苦味。

2.3藏药“亚吉玛”性的考证

公元7-15世纪,藏医药著作对藏药“亚吉玛”的性无明确记载。对其性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成书于15世纪的《金巴四部医典注释》,“苦凉消泻赤巴热症”[18]。此后藏医药著作中都对“亚吉玛”的性有明确记载,且统一认定为性凉。由表4可见,藏药“亚吉玛”的药味为苦味,化味为苦味,性为凉。

表4历代藏医药著作中藏药“亚吉玛”的味、化味、性的记载


3、基原考证


3.1古籍文献考证

《度母本草》记载:“亚荠欧波生于乱石山岭中,叶片淡黄绿色,圆形,状如莲蓬,簇生,治发烧,心热等诸热症。”[7]描述藏药“亚吉玛”的花色为蓝色,生境为乱石山岭,叶的颜色为淡黄绿色,形状为圆形及功效。《月王药诊》记载:“木腰子为泻下药,治心脏病”[21],记载藏药“亚吉玛”的功效。通过花色及功效结合《中国植物志》[22]及《西藏植物志》[23]进行对比分析,未发现藏药“亚吉玛”花色为蓝色且治疗心脏疾病,因此推测,该药材可能为最早期藏药“亚吉玛”的原植物,不过现已灭种,或为其他品种来源。

《四部医典》云:“亚吉玛的功效为消泻赤巴病。”[12]首次记载藏药“亚吉玛”消泻赤巴病,但未对藏药“亚吉玛”原植物形态进行描述。成书于12世纪初的《宇妥本草》记载:“生于石缝中,花小,叶片如小冬葵堆积状,叶柄细,长约四指宽或一指长,治胆热亦可催吐胆汁。”[13]描述藏药“亚吉玛”的花小,植株约高7~10 cm。现有形态特征及功效与《中国植物志》[22]对比,推测该药材可能为裸茎金腰。

图2藏药“亚吉玛”的5种原植物 

成书于15世纪的《医学注释·无垢明示》记载:“叶片黄绿色,花黄色,生于高山。”[24]现有花色及生境与《中国植物志》[22]对比,推测该药材可能为肾叶金腰。15世纪的《四部医典疑难注释》记载:“亚吉玛又名加保达司,以花色分为,赛吉、欧吉、桑吉、佳吉,叶似金色的巴扎,既光滑,又有光泽,现生长的花色为黄色。”[15]进一步推测该药材为肾叶金腰。且首次提出“亚吉玛”以花色分为4种,但未详细记录具体颜色。16世纪的《祖先口述》记载:“亚吉玛分三种,其为花色淡绿色且有毛。”[14]据《藏药晶境本草》记载:“藏药‘亚吉玛’中有毛的只有锈毛金腰,其余四类均无毛。”[25]因此,推测该药药材为锈毛金腰。

17世纪的《晶珠本草》记载:“本品分为五类,除花色不同外,其他相同。花绿色与叶同色者,称为左毛;花白色者称为欧吉;花黄色者,称为赛吉;花红色者,称为桑吉;花蓝色者,称为佳吉。”[19]提出以花色分5个品种,且首次详细记录5品种的5个花色及品质,左毛在藏文中的含义是主要,此处应译为上品,即花绿色与叶同色者为上品。据花色与《中国植物志》[22]对比分析,未发现花色为纯绿色的“亚吉玛”,只有黄绿色,因此以黄绿色的花为主,推测该药材可能为山溪金腰或肉质金腰。17世纪的《论述部释·祖先心鉴》[26]所记载的品种与《晶珠本草》一致,品质除《晶珠本草》所记载的花绿色与叶同色者外,赛吉、佳吉均为上品。

3.2现代文献考证

《藏药晶镜本草》[25]认为“亚吉玛”为肉叶金腰子,赛吉为肾叶金腰子,桑吉为山溪金腰子,佳吉为裸茎金腰子,欧吉为锈毛金腰子,植物形态特征和生境与上述本草基本吻合,具体见图2。《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分卷》[1]《卫生部版藏药标准》第1册[4]《中华藏本草》[2]均记载:“本品为虎耳草科植物裸茎金腰(Chrysosplenium nudicaule Bunge)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藏药标准》记载:“裸茎金腰子(Chrysosplenium nudicaule Bunge)山溪金腰子(Chrysosplenium nepalense D.Don.)肾叶金腰子(Chrysosplenium griffithi Hook.et Thoms)。”[3]综上所述藏药“亚吉玛”有5种基原植物,其肉质金腰所生长的海拔高于其他4种,为4 600~5 300 m,其余平均海拔低于肉质金腰,为2 600~4 500 m。品质以花绿色与叶同色者为上品,除此之外还有《论述部释·祖先心鉴》记载的佳吉和赛吉。


4、药用部位考证


17-18世纪,藏医药典籍中的药用部位均为叶。最早记载于17世纪的《晶珠本草》[19]:将“亚吉玛”归为以叶入药的草药类药材,又17世纪末的《论述部释·祖先心鉴》[26]与18世纪的《医学奇妙目饰》[28]《药物识别·明目》[29]《松巴医著集》[20]等均将“亚吉玛”归为以叶入药的草药类药材。1990-2007年近代藏医药汉语著作中,以全草入药,始载于象征我国新时代藏医药发展里程碑式权威官方著作《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分卷》:“入药部位为干燥全草,7-8月采挖,除去苦叶,洗净,阴干。”[1]《中华本草藏药卷》[30]《中华藏本草》均记载:“6-7月采集全草,洗净,晾干。”[27]因此,藏药“亚吉玛”即可叶入药,也可全草入药。


5、采收加工与炮制考证


古代草药类藏药材除一些极具毒性的有特殊的炮制方法外,其余的草药类药材都需依照《四部医典》的“实地采集,适时采集,干燥拣选,分清陈旧,炮制去毒,调伏增效,适当配制”[8]。

5.1实地采集

藏药“亚吉玛”为凉性药物,需在海拔高的阴山及雪山附近采集。

5.2适时采集

《晶珠本草》引《药物生系甘露经典之阶梯》云:“花蕾、茎枝在旺盛时采,根种子在春季挖,叶子在夏季采,花在初夏摘,果实在秋天收。”[19]由此可见藏药“亚吉玛”每个部位的采集时间不同。又因藏药“亚吉玛”为泻药,《四部医典》云:“泻药须在叶子凋落、药性下行时采集。”[12]

5.3干燥拣选

《四部医典》记载:“任何草药,都要干燥、拣选,在采集时要绿打。凉药要晾干风干。”[12]可知藏药“亚吉玛”采集后先要进行绿打(),绿打指除根及种子外花、叶、茎等挖后就要用铁略捶打,或等药材稍微蔫后,洗手,然后用手进行揉搓,排出绿汁。这样做是为了使藏药“亚吉玛”不失药效而气味更浓,据《晶珠本草》记载:“如若不打绿或揉搓,让其自行干燥,就如同枯草,失其气味和功效。”[19]

5.4分清陈旧

《四部医典》记载:“新药旧药别过期,过期失效不可用。”[12]对于草药而言,当年采集的药物,应在当年用完,超过1年,药效会明显降低,所以藏药“亚吉玛”满1年,需要更换。

5.5炮制去毒

《四部医典》记载:“根、茎、皮处有毒,枝节处也有毒,叶柄也有毒,花朵果实也有毒,除去毒性后,药性就会变得温和,容易消化。”[12]17-18世纪,藏药“亚吉玛”的入药部位为叶,则叶毒为叶柄,需去掉。1990-2007年,藏医药著作中入药部位为全草,则根和茎的毒为外皮和干髓,需去掉,枝处的毒是枝节,花毒是指花被,都需去掉。调伏增效、适当配制属于配制操作问题,因此不提及。

现代《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分卷》记载:“7-8月采挖,除去枯叶,洗净,阴干。”[1]说明采集季节为7-8月,还提到藏药“亚吉玛”使用时需去掉枯叶。《中华本草藏药卷》[30]《中华藏本草》[27]均记载:“6-7月采集全草,洗净,晾干。”说明采集时间亦可以是6-7月。《藏药晶镜本草》记载:“7-8月份采集,进行绿打,阴干。”[25]说明现代采集时间为6-8月,古代及现代的干燥方法均一致,阴干或晾干,炮制方法主要为绿打。

综上古代藏医对于一些极具毒性的草药类有特定的炮制方法外,其余草药都要遵循以上七道工序。绿打在草药类药材炮制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节,近代藏医药汉语著作中未提及,古代著作凡是有炮制部分的均提及绿打,以及近代的《藏药晶镜本草》中亦提及。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藏药“亚吉玛”绿打前后的有效成分的含量对比。


6、结语


藏药“亚吉玛”入药历史悠久,藏医药典籍中以花绿色与叶同色者为上品,未发现花色为纯绿色的藏药“亚吉玛”,因此以黄绿色的花为主,推测该药材可能为山溪金腰或肉质金腰。藏药《晶镜本草》中以肉叶金腰为上品,因此可以认为藏医药中以肉质金腰为上品。由于肉质金腰为一级濒危藏药材,近代以来藏药“亚吉玛”主流基原为虎耳草科裸茎金腰。大部分典籍中花绿色与叶同色者为上品,有部分典籍以花蓝灰色而大的为加保亚吉玛,花小则称增毛亚吉玛,两者均为上品。还有典籍以花绿色与叶同色者、佳吉、赛吉均为左毛即上品。上品分类有很多种,但是以大部分藏医药典籍所记载的,花绿色与叶同色者为上品。古籍文献中藏药“亚吉玛”以叶入药,现代文献中以全草入药。炮制方法为绿打。

鉴于此,根据经典名方达斯玛保等所处历史时期,结合考证结论,当时所用藏药“亚吉玛”可能为虎耳草科肉质金腰,但古代描述的药材形态过简,难以确定当时的物种,不排除其他品种来源可能。现代藏药裸茎金腰,在各级藏药标准及典籍中均有收录,因此,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保障。建议经典名方使用虎耳草科植物裸茎金腰的干燥全草入药。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医学百科全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118.

[2]王宝勤国家藏药标准全书[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4:42- 44.

[3]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新疆卫生局藏药标准[M].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1979:5.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版药品标准:第-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

[5]王欢,林鹏程,芦永昌.藏药亚吉玛本草及功用考证[J].青海农林科技,2021,2:56-57.

[6]布日额,洁比斯嗄拉图蒙药材亚吉玛的本草考证[J]中药材,1999,22(11):593- 594.

[7]宇妥云丹贡布,草本药库[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111.

[8]第司桑杰嘉措秘诀补遗钥匙[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236-237.

[9]巴如恰敦.十万拳和秘诀黑卷[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151-152.

[10]嘉华曲吉旦增陈里秘诀保源[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86.

[11]嘎玛格拉丹增医学利乐宝库[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140-141.

[12]宇妥动贡布四部医典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 1982:71,598-599.

[13]宇绥丹贡布.绥本草[M].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16:15.

[14]日卡罗珠嘉波祖先口述[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714.

[15]向巴郎杰扎桑四部医典疑难注释[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165.


基金资助:西藏藏医药大学硕、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高项目(BSDJS-YS-2023035);


文章来源:格拉措,才让南加.经典名方中藏药“亚吉玛”本草考证[J].亚太传统医药,2023,19(11):91-96.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名称: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人气:1200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出版地方:四川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4-0668

国内刊号:51-1501/R

邮发代号:62-64

创刊时间:1958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