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MBFT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

  2024-03-08    12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探究心智化家庭治疗(MBFT)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接受MBFT联合药物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及NSSI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AMD-24评分明显更低,PSP评分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自伤频次、自伤严重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MBFT可明显改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症状和社会功能,减少并减轻NSSI的发生。

  • 关键词:
  • 心智化家庭治疗
  • 抑郁症状
  • 抑郁障碍
  • 青少年
  •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 加入收藏

抑郁障碍为临床常见精神疾病,近年来其发病年龄呈降低趋势,其在我国青少年中发病率高达23.9%,可严重影响患病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1]。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指个体在无自杀意图下发生不被社会认可的故意伤害自身躯体组织的行为。青少年是NSSI高发群体,首次NSSI常在青春期早期发生,且与抑郁情绪密切相关,NSSI也是预测个体未来发生自杀行为的重要因素[2]。目前,临床常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来缓解抑郁样症状,但疗效不理想,且可能存在提高患者发生自杀行为的风险[3]。因此,探究疗效更好、安全性更佳的综合疗法临床意义重大。心智化家庭治疗(MBFT)旨在通过家庭治疗模式来提高个体的心智化能力,是一种针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精神问题的治疗手段。基于此,本文旨在探究MBFT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NSSI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1)参考《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障碍分类)》,确诊为抑郁症;(2)年龄12~18岁;(3)受教育程度为初中或高中,读写能力正常;(4)近12个月内有≥1次的NSSI发生(如自我撞击、切割、咬伤等);(5)患者及监护人均知情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重要脏器器质性疾病;(2)存在肢体残疾;(3)合并自闭症、狂躁症、边缘型人格障碍等其他精神疾病或智力障碍;(4)有物质依赖症状;(5)近1个月内接受过其他系统性抑郁障碍治疗;(6)因转院、主动要求退出、患者或父母不配合治疗、拒绝随访等原因中止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16例、女24例,年龄(16.79±1.96)岁,受教育程度:初中18例、高中22例,独生子女17例,居住地城镇32例、农村8例,病程(11.75±3.44)个月,父亲受教育年限(12.59±2.85)年,母亲受教育年限(11.43±2.98)年,父母婚姻:已婚24例、离异15例、丧偶1例;对照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16.88±2.04)岁,受教育程度:初中20例、高中20例,独生子女19例,居住地城镇30例、农村10例,病程(10.93±3.28)个月,父亲受教育年限(12.80±3.07)年,母亲受教育年限(11.23±2.67)年,父母婚姻:已婚23例、离异17例、丧偶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口服盐酸舍曲林片(50mg,万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019),100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MBFT干预,90min/次,1次/周,要求家庭主要成员共同参与(患儿及其父母),具体实施见表1。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

表1 MBFT具体流程及方法

1.3观察指标

于治疗前后评估两组下述指标:(1)抑郁症状: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共24个条目,总分64分,评分越高提示抑郁症状越严重。(2)社会功能:使用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PSP),为单项评定表,评估社会中有用的活动、个人关系和社会关系、自我照料、扰乱及攻击行为4个方面,总分100分,评分越高提示其社会功能越好。(3)NSSI情况:收集两组治疗前(治疗前3个月)、治疗后(治疗结束后3个月)自伤频次及对身体伤害的严重程度情况。自伤严重程度:无(皮肤无损伤)、轻度(局部组织轻微损伤但不需处理)、中度(局部组织损伤且需要处理)、重度(损伤需要采取疗效措施)、极重度(损伤需住院治疗)。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5.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


2、结果


2.1抑郁症状及社会功能

治疗前,两组HAMD-24及PSP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D-24评分均明显降低,PSP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AMD-24评分更低、PSP评分更高(P<0.05)。见表2。

2.2 NSSI情况

治疗前,两组NSSI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自伤频次、自伤严重程度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两组HAMD-24及PSP评分比较

表3两组NSSI情况比较(n)


3、讨论


抑郁障碍是青少年情绪问题中最常见的一种。家庭中的情感表达、亲密度、矛盾性可对个人情绪行为和人际关系产生较大影响。临床发现,教育不良或家庭危机是青少年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的首要原因。因此,在药物治疗抑郁障碍的基础上辅以家庭治疗,改善患者家庭环境,具有明显积极作用。本文中,观察组在舍曲林治疗的基础上增加MBFT干预,结果显示,二者联用较单用药物而言对患者抑郁症状的缓解更显著,并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这可能是因为:(1)MBFT可通过提高增强心智化相关脑区(后顶叶区、内侧前额叶)与全脑功能链接,增加全脑链接的活跃度、整合性,提高患者心智化能力,进而强化其情绪调节、行为调控能力[4];(2)MBFT要求父母参与至患者的治疗中,一方面可使患者及其父母学会静下来倾听表达、理解对方情感,可有效增进家庭成员间的理解和关心,在此过程中,父母的情感支持表达更直接、有效,患者则可更清晰地感受到情感支持,双方形成稳定的情感沟通;另一方面,MBFT可帮助患者家庭形成良好的沟通交流模式,当患者遭遇困难或挫折时可主动同父母倾诉并商议解决办法,双方结为同盟,共同面对和解决各项难题,建立一种充满支持力量、温情的家庭环境,可有效避免患者陷入焦躁、无助、恐慌、抑郁等情绪中[1]。

NSSI往往与抑郁症状同时出现,抑郁常提示NSSI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研究显示,家庭因素、负性生活事件、社会因素是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发生NSSI的重要危险因素[5]。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环境不良、父母功能障碍、情感体验被忽视或否定等均是影响青少年NSSI发生的家庭因素。生物社会模型及发育精神病理学理论均认为,非典型或不充分的照料经历易引起情感缺陷,进而驱动个体发生消极应对行为,反之,强响应性、高质量的照料则可促进良好的情绪反应及正确的情绪调节过程发展。因此,改善亲子关系、家庭环境可能是降低NSSI发生风险的途径之一[6]。本文结果发现,治疗后观察组自伤频次、自伤严重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MBFT可有效降低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自伤频次及自伤严重程度,这可能得益于MBFT可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改善其家庭成员的互动频次和质量,从改善家庭结构与氛围、提升父母功能、重视患者的情感体验等方面,达到稳定患者情绪、全面改善其应对方式的目的,最终促使患者用良性行为来解决问题,降低NSSI发生风险[7]。

综上所述,在舍曲林治疗青少年抑郁障碍的基础上增加MBFT,可明显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其社会功能,减少并减轻NSSI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亮,王艳波,吴佳佳,等.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对家庭治疗中起效因素的体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0,34(6):475-481.

[2]何强,王康程,杨楹,等.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与功能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3,37(1):41-46.

[3]李晓英,张心华,姜秋波.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在儿童青少年中使用的自杀风险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20,29(18):2098-2102.

[4]李玖菊,谭淑平,赵艳丽,等.心智化家庭治疗对青少年抑郁障碍的疗效及相关脑区的影响[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22,31(1) :43-49.

[5]李雅兰,冉柳毅,艾明,等.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的系统性评价[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20,29(6):567-571.

[7]杨春,张瑞.抑郁障碍青少年自伤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21,42(6):879-882.


文章来源:镇艳平.MBFT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4,37(04):694-696.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医学理论与实践

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

期刊人气:2547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河北省预防医学会,河北省药学会

出版地方:河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1-7585

国内刊号:13-1122/R

邮发代号:18-104

创刊时间:1988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