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冯宪章运用卫气营血截断法治疗银屑病血热证经验

  2021-06-02    326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总结冯宪章教授治疗银屑病血热证的经验。认为银屑病血热证与温病病因相通,传变规律相似,具有血热内郁、血瘀津伤的病机特点和发病急、传变快的传变特点,提出“卫气营血截断法”辨证治疗银屑病血热证的思路,强调未病先防,先证而治,邪正合治,偏重而治。临证时合用银翘散、白虎汤、清营汤、犀角地黄汤作为银屑病血热证的基础方,并根据皮损表现和症状判断卫分、气分、营分、血分的差异性随症加减,以达截断病势、辨证治疗之效。

  • 关键词:
  • 冯宪章
  • 卫气营血辨证
  • 名医经验
  • 截断法
  • 血热证
  • 银屑病
  • 加入收藏

冯宪章(1935—2016),男,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皮肤科医疗工作50余载,学验俱丰,擅长治疗各种皮肤科疑难杂症,尤其对血热型银屑病中医证型的病因病机、演变规律与辨证论治有独到见解,倡导用“卫气营血截断疗法”治疗银屑病血热证。

银屑病属中医学“白疕”“干癣”“风癣”等范畴,是一种以红斑、鳞屑为主症的皮肤科常见病。血热证占银屑病中医证型的50%[1],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情重、症状体征复杂的特点。冯宪章教授不拘古法,将卫气营血辨证与姜春华教授的截断疗法思想[2]相结合,提出应用“卫气营血截断法”论治银屑病,临床收效颇佳。现将冯老师论治银屑病血热证的经验总结如下。


1、卫气营血截断法治疗银屑病血热证的理论基础


1.1病因相通,血热内郁,血瘀津伤

温病的病因是温热之邪,而银屑病血热证患者素禀伏热。《重订广温热论》曰:“伏火郁蒸血液,血液煎熬成瘀”,提示肺卫受邪为银屑病的先导,加之情志、饮食不当,入里化热,热壅血络而发红斑,热毒邪气又进一步煎熬成瘀,而瘀血形成之后,阻于络脉,热深瘀愈重,瘀热又伤及阴血,使血液流动涩滞,血瘀经脉,亦久而生热,成为恶性循环。察舌辨治是温病的重要诊法,研究发现黄苔在轻度、中度、重度银屑病病情中都常见,这又说明热邪作为本病的常见病因,贯穿于各级病情之中[3]。冯老师认为,银屑病血热证的病因与温病病因相通,其发病特点为外感、情志等多种因素诱发,以血热内郁为基础,血热、血瘀、津伤互为因果,相互转化。

1.2传变相似,变化更速,症状复杂

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方法是截断扭转疗法的基础环节之一[4],银屑病血热证演变同样符合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起病即见发热、咽痛等卫分证候,若邪正交争剧烈,或失治误治,如早期盲目滥用激素,使部分银屑病患者病情激惹,邪气从卫分深入,则全身症状突出,出现高热、烦渴、皮损潮红、微肿等气营同病之症。血分证是营分证的加重,温邪鸱张,损害面积更广,从营分证的斑疹隐隐发展为斑疹密布,如脓疱型银屑病,起病即可见气血两燔,皮肤基底弥漫性潮红斑点,上覆有密集的针尖至粟粒大小的脓疱,伴有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

《湿热论》明确指出:“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冯老师认为血热证是银屑病分型中热毒最重的一证,患者多处于进展期,相比血瘀证、血燥证,具有发病更急、传变更快的特点。现代病理学研究发现,银屑病血热证以Th17细胞分化优势伴调节性T细胞(Treg)下调为主,Th17细胞抑制Treg细胞功能,从而导致病情发展迅速,新皮疹不断出现[5]。


2、卫气营血截断法治疗银屑病血热证的思路


“截断疗法”最早是由姜春华教授提出,其核心理念是早期控制病情,快速截断病邪发展蔓延[4]。截断疗法方法多样,温病常用治法都可归入截断疗法之列[6],实宜先泻,虚宜先补,或攻补兼施,不必拘泥。冯老师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发挥,强调未病先防,先证而治,邪正合治,偏重而治。

2.1未病先防,重视卫分症状

《药治通义》指出:“治宜防微。”多数银屑病患者就诊时营血之证已初见端倪,问及病史,前期多见有发热、咽痛、咳嗽等卫分症状,甚则出现高热、烦躁等气分证,医者查其咽喉仍见有红肿或扁桃体肿大。而当气血旺盛,腠理致密时,常常“隐性发病”,即未出现卫表症状,首发以斑疹为主,这与现代医学亚临床感染相似[7],此阶段卫分症状轻微,以致医患双方均难以察觉。叶天士《温热论》云:“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尔。”多数银屑病患者就诊时已处在卫营同病、气营同病甚或卫气营血同病的状态,故应告知银屑病患者生活规律、预防感冒,一旦出现恶寒、咽痛等卫分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此时遣方应以清卫宣肺、利咽解表为法,药用桑叶、菊花、牛蒡子、连翘、杏仁、桔梗、甘草等,务求热邪在卫分而解,防止热邪内传而发皮疹。

2.2先证而治,谨防病情传变

先证而治指提前采取治疗措施,截断病情发展传变。近代名医严苍山指出“擅治温病者,必须防微杜渐”,倡导“在卫兼清气,在气须顾凉血,以杜传变为上工”。《儒门事亲》云:“及其有病,当先诛伐有过,病之去也。”冯老师结合临床经验,认为把握时机“诛伐热邪”是预防银屑病血热证传变的关键,具体治法包括宣卫分、清气分、凉营血。

《温热论》云:“逐邪者,随其性而宣泄之”,合吴鞠通所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思想,宣卫分临床常用金银花、连翘、竹叶、豆豉、薄荷等质轻性扬之品,旨在开卫气之郁,使邪有外达之机。清气分,主要包括辛寒清气与苦寒清气法,常用辛凉重剂白虎汤,或苦寒代表方黄芩汤、凉膈散等,直清气分,戕其病势。《温热经纬》记载“急急透斑,不过凉血清热解毒”,叶天士指出“透热转气,如犀角、元参、羚羊角等物”。银屑病邪气深入营血时凉营血,给与水牛角、地黄、紫草、玄参等凉血消斑之药,意在给邪以出路,把热毒从气分透出而解,扭转病势。

宣卫分、清气分、凉营血是温病各个时期祛除热邪的治则。冯老师倡导在皮疹萌发之际,采取先行一步的方法,即在卫分、气分阶段以宣卫分、清气分为主,同时合用凉营血之法,以求快速祛除热邪。

2.3邪正合治,防热邪熬伤阴血

《黄帝内经太素》记载:“泻其热而出其汗,实其阴而补其不足”,叶天士《眉寿堂方案选存》云:“生津清热,温邪自解”,均表明温病的治疗当以祛邪为先务,补阴为襄理。银屑病血热证患者素体血热,《医学辑要》云:“易热为病者,阴气素虚”。卢传坚等[8]发现,阴虚体质可能为素体血热的形成原因。冯老师认为阴虚体质的血热型银屑病患者较其他体质更易生内热,伤津耗血,燥邪内生,故在驱邪的同时应强调“步步顾其津液”。

冯老师以宣卫利咽、清热解毒、透营养阴、凉血散瘀为治则,合用银翘散、白虎汤、清营汤、犀角地黄汤组成基础方:生地黄、石膏、水牛角、知母、连翘、金银花、牛蒡子、桔梗、甘草、麦冬、赤芍、牡丹皮、土茯苓、白花蛇舌草、紫草。方中生地黄、石膏、水牛角清气分、营分、血分邪热而保津。现代药理研究亦发现清热凉血药有较强的抑制表皮细胞增长过快、抗炎调节免疫的作用[9]。连翘、金银花辛凉轻清透邪,使营分邪热外透而不郁;牛蒡子、桔梗解毒利咽;知母与石膏相配清泄热毒,正如《本草正义》所云:“知母寒润,止治实火……佐石膏以扫炎熇”。牡丹皮、紫草重在凉血,《本草经疏》云:“紫草为凉血之要药”;赤芍入肝经,走血分,活血祛瘀以化斑,使热不与血结;麦冬清心除烦,养阴生津;白花蛇舌草、土茯苓清热利湿;甘草调和诸药,且固护脾胃以防苦寒之药伤胃。冯老师常根据皮损部位不同选药,上肢重者加桑枝、丝瓜络,下肢重者合用四妙散,头皮重者加升麻、菝葜。

2.4偏重而治,守方微调截热势

冯老师强调银屑病的治疗应做到“定”与“动”结合,即在应用血热证基本方的同时,准确把握每位患者卫气营血症状的差异性,用药有所偏重,以求及时阻断疾病的发展。

早期外邪入侵,卫分风热症状重,风邪游走肌腠,瘙痒重,加防风、白鲜皮、刺蒺藜疏风清热止痒,风热上壅咽喉,咽痛甚,加玄参、山豆根、射干。血热证传化迅速,银屑病患者易错过卫分治疗时机,进入气营阶段,出现斑疹隐隐、口渴喜冷,需加重石膏、知母用量以清泄肺胃热毒。热郁肝胆,伴口苦、干呕、心烦时,则配合黄芩汤、龙胆泻肝汤,酌加牡蛎、远志、郁金等清利肝胆、镇静安神。热郁肠腑,则可伴大便秘结,加槐花、白茅根、大黄、芒硝等。冯老师认为生槐花质轻味苦,性微寒,可凉血止血、清肝降火,常用槐花、白茅根组成药对,一清一利分消热邪。热邪深入血分,可见全身弥漫性点状出血斑点、丘疹脱屑、灼热痒痛还多伴烦躁不安,此类患者多为素体阳气旺盛的青壮年,治疗重在凉血解毒,宜倍用水牛角、生地黄、牡丹皮,但大量清热凉血药易损伤胃气,故再配合白术、薏苡仁、白扁豆等健脾养胃之药。银屑病前期伤阴较轻,以芦根、竹叶、粳米甘寒养阴为主,或应用玄参、生地黄等咸寒滋阴药,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加重养血滋阴之药,《温热论》曰:“热邪不燥胃律必耗肾液”,银屑病血热证热邪炽盛,出现大面积红斑脱屑,易损耗肾阴,宜配伍枸杞子、女贞子、墨旱莲、鳖甲等滋肾填精之药。血热证治疗不当时,易转为变证,从而迁延难治,冯老师认为病久难愈与“脉络拘绊,络中聚血”有关,常用鸡血藤、丹参等活血化瘀善后。


3、典型病案


患者,男,18岁,2010年10月8日初诊。主诉:全身起鳞屑性红斑1周。患者1周前感冒后躯干部出现散在粟粒大小鳞屑性红斑。刻诊症见:患者口干咽痛,胃纳可,夜寐欠佳。查体:体温正常,咽部黏膜充血,前胸后背、上肢屈侧泛发1mm×1mm至5mm×5mm大小鲜红色斑丘疹,脱屑,刮之有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舌红、苔薄黄,脉弦。西医诊断: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诊断:白疕(血热证);治法:宣卫利咽,清热解毒,凉营养阴,凉血散瘀。处方:生地黄20g,石膏15g,水牛角15g(先煎),连翘10g,牛蒡子10g,金银花15g,桔梗10g,甘草10g,知母10g,麦冬10g,赤芍10g,土茯苓15g,白花蛇舌草10g,牡丹皮10g,紫草10g,桑枝10g。14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口服。外用黄连紫草膏与蜈黛软膏,两种药膏1∶1比例混匀,涂于患处,每晚1次。

2010年10月22日二诊:患者皮损颜色变淡,少量新发皮损,心烦,口渴,舌红绛、苔黄腻,脉弦细。处方在初诊方基础上石膏增至30g,知母增至15g,水牛角增至20g,加玄参10g。14剂,煎服法及外用药同前。

2010年11月6日三诊:患者皮损色淡,变薄,无明显瘙痒,未见新发皮疹,纳眠可,舌红、苔薄黄,脉弦。处方在二诊方基础上石膏减至15g,知母减至10g,水牛角减至15g,加丹参10g,鸡血藤15g。14剂,煎服法及外用药同前。

2010年11月20日四诊:患者躯干、上肢皮损均消退,躯干部皮损消退后留有色素脱失斑,守上方再服14剂,嘱避风寒,防感冒,畅心智,慎饮食。随访至2011年5月未复发。

按语:本案患者为青年男性,素体阳气旺盛,因外邪入侵,卫气抗争于肌表而自觉发热,咽喉为肺之门户,温邪侵袭则咽痛,热邪伤津则口干,邪气入里化热,燔灼营血,血热毒邪怫郁肌腠而发斑疹。症状上有发热、咽痛、口干等卫分表现,又有躯干及上肢片状鲜红斑等营血分表现,患者就诊时已错过卫分阶段,治疗以宣卫利咽、清热解毒、透营养阴、凉血散瘀为法,在银屑病血热证基础方上加桑枝以引经。二诊时患者仍见少量新发皮损,颜色鲜红,心烦,口渴,气分、营血分症状突出,守方微调,重用清气分、凉营血之药,故加重石膏、知母、水牛角用量,玄参咸寒养阴生津。三诊时患者皮损色淡,变薄,瘙痒减轻,未见新发皮疹,病情处于稳定期,减少石膏、知母、水牛角用量,加丹参、鸡血藤以防瘀热互结,且养血生新。四诊患者皮损消退,继服巩固疗效,并嘱调护事项以防复发。


参考文献:

[1]何泽慧,王冬梅,卢传坚,等.银屑病主要中医证型分布及其与病情分期的对应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28(1):22-25.

[2]杜松,曹洪欣.“截断扭转”疗法对温病理论的继承与发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5):340-341.

[3]甘海芳,艾儒棣.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舌象动态变化与病情变化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2):763-766.

[4]姜春华.叶天士温病、杂病的理论与治疗[J].中医杂志,1978,19(8):8-13.

[5]梅沉成,张云璧,陈曦,等.Treg/Th17平衡偏移与寻常型银屑病中医三证型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6):2717-2720.

[6]彭草云,吴宇峰.截断疗法在温病中的应用[J].中医杂志,2014,55(11):972-974.

[8]卢传坚,姚丹霓,吴大嵘.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体质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7):1255-1257.


文章来源:许孟月,王子雯,李建伟,宋群先,沈萃萃,刘学伟.冯宪章运用卫气营血截断法治疗银屑病血热证经验[J].中医杂志,2021,62(11):939-942.

基金: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70530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4]20号);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科研专项课题(2019JDZX2037);河南省中医药文化与管理研究专项(TCM2019015);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中医药拔尖人才培养项目(豫卫中医函[2021]15号)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医学报

期刊名称:中医学报

期刊人气:2896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

出版地方:河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 1674-8999

国内刊号:41-1411/R

邮发代号:36-153

创刊时间:1985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