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中医体质类型与银屑病相关性Meta分析

  2021-11-18    61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总结银屑病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为银屑病的防治提供循证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PubMed等数据库,中文主题词或关键词为"银屑病"或含"寻常型银屑病"并且"中医体质"或含"体质类型";英文主题词为Chinese medicine、constitution、Psoriasis。运用Stata SE 12.0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单样本率的Meta分析及亚组分析。结果:纳入15篇文献,共4 609例患者,银屑病患者中主要的4种体质类型为平和质、阴虚质、气虚质、气郁质。阴虚质发生银屑病的风险比率为0.18[95%CI(0.13,0.22),P<0.000 1];气虚质发生银屑病的风险比率为0.18[95%CI(0.10,0.25),P<0.000 1];平和质发生银屑病的风险比率为0.17[95%CI(0.13,0.22),P<0.000 1];气郁质发生银屑病的风险比率为0.16[95%CI(0.11,0.21),P<0.000 1]。结论:气虚质、阴虚质及气郁质是银屑病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气虚、阴虚及气郁可能是诱发其发病的危险因素,但此结论仍需高质量、大样本的研究以进一步验证。

  • 关键词:
  • Meta分析
  • 中医体质
  • 平和质
  • 气虚质
  • 气郁质
  • 银屑病
  • 阴虚质
  • 加入收藏

银屑病是一种病情反复发作、久不易愈且季节性较强的免疫介导性慢性病,主要以鳞屑样斑块或红斑,且好发于全身各处为特征[1]。临床以寻常型银屑病发病最广,发病率高达85.1%[2]。研究表明,我国有0.47%的人群受到该病的困扰[3],银屑病的预防及诊治至关重要。孙思邈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可见自古就有治未病的理念,而且十分重视未病防治的思想。现代医学模式转变以及中医理论的深入研究,使中医体质学说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体质辨识就是“中医治未病”的有效的方法和途径[4,5]。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为开展临床疾病与中医体质关联性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基于此理论,中医体质类型与银屑病相关性的研究也不断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为探索中医体质分布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笔者对各大数据库中涉及中医体质与银屑病相关性的调查研究进行整理分析,以进一步明确银屑病的体质类型分布规律,以期为银屑病的预防和诊治提供循证证据。


1、资料与方法


1.1文献检索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PubMed等数据库,中文主题词或关键词为“银屑病”或“寻常型银屑病”并且“中医体质”或“体质类型”;英文主题词为Chinese medicine、constitution、Psoriasis,检索时限为1990—2020年,必要时通过手工检索。

1.2文献纳入标准

涉及银屑病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的观察研究(横断面研究);临床明确诊断为银屑病患者(具体说明采用的诊断标准);研究文献中可直接或间接获取银屑病患者中9种中医体质类型所占比例。

1.3文献排除标准

医学综述、名医经验总结、经典病案报道、动物实验研究等;重复发表的文献;中医体质类型所占比例报告不完整的文献;与主题不符的研究。

1.4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

通过软件查重、阅读文题摘要、下载通读全文对检索文献总数筛选,最终选择文献是否纳入。其全过程均由两名研究者严格按照上述检索方法独立完成,并对最终纳入的文献提取其相关基本信息,主要包括研究文题、研究时间区间、地区、患者来源、研究类型、样本量信息以及质量评分。遇到问题分歧则邀请第3人决定。

采用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AHRQ)推荐的评价标准[6]对横断面研究进行评价,分别对是否符合文中11个条目(病例来源、开展时间、纳入标准、研究对象是否持续性、研究者的主观因素及质量控制等)进行逐条给分,若符合“是”则得1分,其他均不得分。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tata/SE12.0软件进行单样本率的Meta分析。首先计算出9种中医体质类型在银屑病患者中所占的比例、标准误及其95%CI,然后I2值确定其异质性的大小,若I2>50%,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式(Random Model),必要时可进行亚组分析或敏感性分析以寻找其产生来源,相反则选用固定模型(Fixed Model)分析。


2、结果


2.1文献检索结果及基本特征

检索文献共139篇,利用软件查重排除76篇、阅读文题及摘要排除37篇(与主题不符的研究)、下载通读全文排除11篇,最终纳入15项研究[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未涉及英文文献。纳入的15项研究[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均为横断面调查研究,开展地区覆盖华北地区(北京、天津)、东北地区(辽宁)、华东地区(山东)、西南地区(四川)、华南地区(广东)以及西北地区(新疆)等。调查银屑病患者的主要来源为门诊及住院患者。关于银屑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参照《临床皮肤病学》。在判定中医体质类型标准上,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的有5个研究;采用王琦的中医体质量表的有10个研究。在文献质量评分方面,其中9分有1篇,8分有5篇,4~7分有7篇,0~3分有2篇,见表1。

2.2银屑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发布Meta分析结果

对纳入的15项研究[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中9种中医体质分布比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异质性均较为凸显,均用随机模型合并分析。银屑病患者中主要有4种体质类型(平和质、阴虚质、气虚质、气郁质)的比例≥16%,其结果以森林图表示;其余5种类型(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特禀质)的结果以表的形式展现。

2.2.1阴虚质Meta分析

15项研究[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均报道了银屑病患者中阴虚质所占的比率。分析结果显示,阴虚质发生银屑病的风险比率为0.18[95%CI(0.13,0.22),P<0.000 1],见图1。

表1纳入文献基本特征及质量评分

图1银屑病患者中阴虚质Meta分析

2.2.2气虚质Meta分析

15项研究[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均报道了银屑病患者中气虚质所占的比率。分析结果显示,气虚质发生银屑病的风险比率为0.18[95%CI(0.10,0.25),P<0.000 1],见图2。

图2银屑病患者中气虚质Meta分析

2.2.3平和质Meta分析

15项研究[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均报道了银屑病患者中平和质所占的比率。分析结果显示,平和质发生银屑病的风险比率为0.17[95%CI(0.13,0.22),P<0.000 1],见图3。

图3银屑病患者中平和质Meta分析

2.2.4气郁质Meta分析

15项研究[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均报道了银屑病患者中气郁质所占的比率。分析结果显示,气郁质发生银屑病的风险比率为0.16[95%CI(0.11,0.21),P<0.000 1],见图4。

图4银屑病患者中气郁质Meta分析

2.2.5其他体质类型的Meta分析

其他5种中医体质(湿热质、阳虚质、血瘀质、痰湿质、特禀质)在银屑病总患者人数中的分布比率由高至低分别为14.0%、13.0%、11.0%、10.0%、8.0%,见表2。

表2银屑病患者其他5种体质类型比率分析

2.2.6亚组分析

由于研究地域差异,导致各研究间的异质性较为凸显,按其研究地域划分为华北[10,11,16,21]、华东[8,11,13,19]、东北[7,17]、华南[12,18]、西南[9,15]5个地区进行亚组分析,而西北地区仅1个研究[20],故不纳入亚组分析。

14项研究[7,8,9,10,11,12,13,14,15,16,17,18,19,21]均报道了银屑病患者中9种体质类型所占的比率。银屑病患者中阴虚体质比率分布由高至低分别为东北32%(17%~82%)、华东21%(13%~28%)、华北17%(4%~30%)、华南及西南均<15%。

银屑病患者中气虚体质比率分布由高至低分别为华北17%(6%~28%)、华东15%(8%~23%)、华南15%(9%~22%)、东北13%(1%~26%)及西南5%(3%~8%)。

银屑病患者中平和体质比率分布由高至低分别为华北26%(15%~36%)、华南23%(19%~27%)、西南20%(16%~24%)、东北15%(4%~27%)及华东10%(4%~15%)。

银屑病患者中气郁体质比率分布由高至低分别为华北22%(14%~30%)、华东12%(9%~15%)、东北11%(6%~16%)、华南8%(6%~11%)及西南7%(5%~10%)。


3、讨论


通过分析4 609例银屑病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发现,阴虚质、气虚质及平和质是银屑病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气郁也是诱发银屑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银屑病是一种具有遗传性且反复发作的免疫性慢性疾病,大多患者的体质主要以素体亏虚、久病伤阴致正气不足的亏损状态为主。银屑病的主要病位在血分,但却不能离开机体津、液而独立存在,素体阴液亏虚不能化生血液以濡养肌表皮毛,阴血亏虚易化燥生风,这与静止期银屑病患者常出现皮肤干燥性红斑、颜色不泽、脱皮屑及粗糙等血燥症状相符合。许铣教授在银屑病的诊治过程中始终注意气阴的顾护,在清热凉血的基础上滋养阴液,体现了中医“治病必求于本”的精髓思想[22]。气虚质在银屑病患者中占比较高,这与中医“肺主呼吸”“肺为气之主”密切相关。气郁质占其银屑病患者总人数的16%,可见银屑病的发病可能与思维情志有着密切的关联[23]。中医学认为,情志不畅易导致机体气血阴阳不和、脏腑功能失调,尤其影响肝主藏血、主疏泄功能而诱发本病[24]。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郁怒等消极情绪)易使自主神经及免疫功能紊乱,是引起银屑病发病或加重银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25,26]。特禀体质占其比例仅为8%,可知银屑病与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相关性较小,但也不排除临床上与过敏性疾病无相关性。总而言之,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合理饮食、畅达情志,或通过中医药来对偏颇体质(阴虚质、气虚质、气郁质)的人群进行调理,能有效预防银屑病的发生,降低其发病率。

银屑病患者的中医体质从地域分布来看,阴虚质(32%)在东北地区的比例最高,为其主要的体质类型,华南地区最低,这可能与地区纬度及环境气候差异有关,东北地区冬季较长且寒冷干燥,春秋季节短,易形成阴虚体质。华北地区的气虚质及气郁质的银屑病患者占该地区总数的比例最高,分别为17%、22%。而西南地域的气虚质及气郁质所占比例最低,分别为5%、7%。

本研究对15项银屑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的横断面观察进行系统分析,纳入研究异质性较为凸显,使结论偏倚风险增加,可能受社会、地域以及患者的年龄性别差异的影响[27]。其次由于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疾病分型信息和数据不全,进行亚组分析有一定的难度。此外,纳入的研究未对其工作职业、生活嗜好、居住环境等方面进行相关性研究说明。

本研究基于4 609例银屑病患者的15项横断面观察研究发现,气虚质、阴虚质及气郁质是银屑病患者的主要偏颇体质类型以及可能诱发其发病的危险因素,但此结论仍需高质量、大样本的研究以进一步来验证。


参考文献:

[1]张学军,郑捷.皮肤性病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112-116.

[3]丁晓岚,王婷琳,沈佚葳,等中国六省市银屑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0,24(7):598-601.

[4]胡艳,王济,李玲孺,等中医体质学的发展及其在治未病领域的实践[J]中国医药导刊, 2019,21(7):437-441.

[5]王琦体质辨识是治未病"的“抓手"[J]环球中医药, 2008,1(3):5-6.

[6]曾宪涛,刘慧,陈曦,等.Meta分析系列之四:观察性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2.4(4)-.297-299.

[7]林浩,宋军,于浈银屑病中医体质与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8):174-175.

[8]贾瑞琪寻常型银屑病中医体质与证型分布的辨识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

[9]杜鑫基于“病-体-证"三辨模式,成都地区顽固性寻常型银屑病体、证关系级体质相关因素初探[] .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8.

[10]武盘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体质研究以及中药专利治疗银屑病的用药规律分析[D].天津:天津中医药大学, 2017.

[11]赵盼.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分析[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37(7):100-101.

[12]罗光浦,曲永彬,刘守刚,等广东地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体质辨识研究[J]新中医,2016, 48(6):184-185.

[13]赵盼.银屑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发病因素、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6.

[14]王慧银屑病与抑有郁的相关性研究[D].天津:天津中医药大学, 2015.

[15]顾巧玉.四川地区寻常型银屑病证型与中医体质相关性初探[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


文章来源:邹佳华,龚丽萍,黄港,胡初向,晏娟,章菲燕.中医体质类型与银屑病相关性Meta分析[J].河南中医,2021,41(12):1863-1867.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医药前沿

期刊名称:医药前沿

期刊人气:7532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版地方:河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2095-1752

国内刊号:13-1405/R

邮发代号:18-40

创刊时间:1979年

发行周期:旬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