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探析儒家民本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2020-06-23    786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民本思想在中国政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起源于先秦时代朴素的天道观。君权政治开启之后,民本思想完成了从天意政治向民意政治的重要转变。儒家坚持入世论政,试图以德治、仁政等民本智慧打造开明专制。儒家民本思想主要包括孔子“仁治”的民本思想,孟子“民贵君轻说”的民本学说,以及荀子“君舟民水论”和“立君以为民”等思想。作为我国古代政治文化、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儒家民本思想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为社会主义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富民、惠民的主张与社会主义民主的价值诉求相吻合。建立在这种历史逻辑之上的民本思想在现代政治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儒家教民思想为社会主义民主价值理念的宣传和践行提供了路径参考。

  • 关键词:
  • 儒家
  • 政治学史
  • 民本思想
  • 治国理政
  • 现代价值
  • 社会主义民主
  • 加入收藏

民本思想最早发源于夏商周时期,具体形成于春秋时期。早在夏商周时期,据《尚书盘庚》记载,就有人提出“重我民”的观点。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战争连绵。政乱既使各级贵族饱尝亡国之恨,同时也使统治者懂得争取民心的重要性。儒家通过总结战争的经验教训认识到:“凡用兵攻战之术,在乎壹民。”(《荀子·议兵》)执政者就必须爱民、利民,否则就不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儒家创始人孔子告诫统治者要重民、爱民,反对奢侈腐化,要爱惜民力。儒家另一位代表人物孟子在《孟子·尽心下》中讲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孟子集西周以来民本思想之大成,比较明确地提出了民本思想。孟子之后的荀子又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又是对这一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民本思想发端于商周时期,经历了先秦、汉唐、明清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其思想集中体现在儒家学说之中。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倡“人为本”,“仁者爱人”,秉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告诫统治者只有以民为本,做一个贤明的君主,才能得到老百姓的爱戴和尊重,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从《尚书》这一概念的提出到孔子的“仁义”学说,再到孟子的“仁政思想”和荀子的“立君为民”说,儒家三贤对《尚书》朴素民本观的继承和发展基本上涵盖了民本思想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意义与内涵。


一、儒家民本思想的丰富内涵


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源远流长。“民本”一语,出自《尚书·夏书·五子之歌》:“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句话也正是儒家民本思想的要诣之所在。顾名思义,所谓“民本”,即国之有民,犹如树之有根、木之有干,民众是国家的基础。“民”,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在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内涵是不一样的,民本,就是指一种重视下层民众地位和作用的政治思想。朴素的民本观到先秦时期,在儒家理念的阐发下正式成为贯穿我国古代社会的民本思想。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儒家民本思想的内涵:一是民众与统治者之间的关系;二是统治者的政策取向;三是统治者的施政方式。此外,民本思想还要求统治者重视民众的言论。

(一)基本主张

1.民贵君轻。

儒家主张统治者要爱民、亲民,因为只有认识到人民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只有爱护好人民,使人民的生活安定,重视人民的社会作用,肯定人民在社会中的社会地位,不轻视、轻贱人民,才能得到人民对国家的拥护,才能达到真正的民治君安。

2.富民利民。

无论君子还是小人,喜欢富贵而厌恶贫贱是人的通性,是与生俱来的欲望和需求。从历代儒家思想当中,“富民”思想一直贯穿始终。儒家认为,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君主如果想要达到民族安定团结,国家繁荣富强的太平盛世,就必须以民生为本,而民生的根本就是“富民”。

3.民水君舟。

“民水君舟”论来自于荀子的观点。荀子主张:“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的这一主张不同于孟子的民贵君轻论,而是认为君主和人民是一个国家政治统治的两个因素部分,这两个不同的阶级共同存在于国家的统治系统中,既相互制约又互为前提。对于君主来说,必须爱民、亲民,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与爱戴,对于人民来说,应当尊君、重君,国家才能得到良好的统治,社会秩序才能安定。双方协调这个彼此的关系,国家就能得到良好的统治,国家政权就会得到安定。

4.为政以德。

中国自古以来,对道德方面的要求就颇为重视,孔子的政治思想,就是把道德与政治结合在一起。对君主,要求其在德治中起到表率作用。一国之君能够注意个人修养,个人的道德情操,对子民起到一种鞭策和榜样的作用。君主要能够做到爱民如子,关心百姓的疾苦安危,才能够感动百姓,从而得到百姓发自内心的尊敬和崇尚。

秦汉以降,为民本思想的完善时期。西汉文帝的政论家和思想家贾谊继承了儒家民本思想,强调民是国家的政治之本。唐太宗得出了“民可载舟,亦可覆舟”这样的结论。北宋思想家李觏认为君乃是由天设立的,天设立君并不是为了满足君主的一己之私,而在于关乎亿万民众的命运。宋朝著名理学家“二程”,程潜、程颖两兄弟把解救宋朝时弊的举措放在了“养民力”的基点上。明末清初的黄宗羲倡导“天下为主君为客”,这些都是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到了近代,随着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传统的民本思想开始向近代民主思想嬗变。

(二)重要特征

儒家在承认君主权利合理性的同时也对君主的权力做出限制,儒家思想认为民众才是国家的根本。强调统治者要把民众的意愿、利益作为决策的根本出发点,要求决策者在做出决策之前一定要听取民众的意见,接受民众的意见与监督。

1.政治方面重民意。

儒家在承认君主权利合理性的同时也对君主的权力做出限制,儒家思想认为民众才是国家的根本。强调统治者要把民众的意愿、利益作为决策的根本出发点,要求决策者在做出决策之前一定要听取民众的意见,接受民众的意见与监督。

2.经济方面重民生。

如孟子提出“制民之产”、董仲舒提倡“限民名田”等,要求统治者要适时克制自己的欲望,为百姓着想,减轻百姓的负担“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取于民有制”,“罕兴力役,无夺农时”等。

3.思想方面重教化。

儒家主张“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将民众作为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认为人才是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根本和基础,一个合格的统治者正是一个善于驾驭人民的统治者,而要驾驭人民就要善于运用教化和道德的力量。儒家的思想概而总之就是“仁”的思想,讲究以德治国,重视对于人民道德素质的培养,也注重君主在自身道德修养上的提升。主张注重发挥教育的作用,运用教育来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培养人们树立符合统治者需求的礼、仪、文、法。

(三)主要内容

儒家的民本思想具有三大要点:一是提倡“重民、爱民、贵民”;二是提倡“富民、安民、宽民”;三是“公平、均衡”。重视普遍意义的人,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以世俗生活中的人为本,是一种重视人际关系和表述人际关系的文化,其本体特点以“孝”“仁”为中心。所谓“孝”,即当时血缘、宗法社会中,维系血缘、家族所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人伦原则。所谓“仁”,即维系一种社会关系的道德准则。儒学的全部价值观念的核心,就是由“孝”达于“仁”的思想观念。《教经·圣治》引孔子语:“天地之性,人为贵。”汉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亦云:“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可见,他们都把人视为天地间最了不起的存在。


二、儒家民本思想在历史上的进步意义


(一)肯定了人的价值

“人是万物之灵”“重人轻神”是儒家民本思想的重要命题之一,这些命题是对我国古代神本思想、神本文化的巨大否定,它从根本上确立了人在自然和社会中的核心和主体地位。儒家对人不同于自然和鬼神之处作了非常详细的分析与阐述,认为人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是区别于其他事物并具有特殊灵性的社会存在,在自然和社会中处于中心的、特殊的地位;人是宇宙万物的主体,可“以赞天地之化育”。把天地人并列为“三才”,并充分肯定了人有“下长万物,上参天地”的能力,“天地之性人为贵”。这就充分地肯定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在充分认识和了解人本身意义的基础上,儒家进而认识到人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相关的一系列民本思想。

(二)有利于封建社会的稳定

儒家民本思想的直接积极意义体现在历代的政治生活中使统治者认识到民众是国家的根本。“儒家学者把人民视之为邦国之本,把君和民的关系比喻为舟与水的关系,希望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封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能够更好地和睦相处,是封建国家能够长治久安的政治需要。”指出为了获取民心,更加稳固自己的长久统治地位,统治阶级就必须实行德治、仁政,发展社会生产,减轻税赋,以便满足民众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民为邦本”“民贵君轻”“民为君本”是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确定了人民在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中极为重要的地位。“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是儒家民本政治思想最核心的价值体现,儒家的这种以民本思想为核心价值的思想,表现出了极大的人民性和进步性。“民为邦本”的思想观念就是承认“民”是国家和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民为邦本”的思想观念培养了一批关心人民疾苦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重民”“爱民”“教民”的思想观念也促使、鞭策统治阶级实行“仁政”和“德治”。民本思想是封建统治阶级统治能够延续的基础,民本思想对统治阶级有一定的约束和劝道力量,历代政治思想家倡导的君主要“为政以德”“勤政爱民”,官吏要自律廉洁,为民做主,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三)具有一定约束和抑制君权的作用

在传统的民本思想中,统治阶级是在“天”的思想意识框架下,基于敬畏“天命”而实施爱民、重民的思想,把“敬天”的具体表现放在了“保民”上,并提出民意即是天意,顺从了民意就是顺从了天意,这一统治思想在一定程度来讲是回应了人民的某种愿望和诉求,也顺应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不仅仅如此,要求统治阶级去顺从民意,“听之于民”,这本身就是对封建专制君权的一种制约,对约束君权和暴政专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民本实际上成为王朝施政的主要杠杆:当民本制约皇权时,社会就安定、就发展;反之,社会就停滞、就动乱。伏尔泰、魁奈加赞扬中国的开明专制制度,比如鼓励劝谏,爱护臣民,他们的这种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论证了民本思想的进步性。儒家民本思想一直被后世的明君和许多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思想家所继承、改造和发展。每一次剧烈的社会动荡和王朝变更之后,民本问题都会被严肃地提出来,由此可见,不注重民本,统治者就要被民众所抛弃,王朝也就无法长久延续下去。

(四)有利于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自然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历代的政治家、思想家主要关心的也是让小农经济有相对稳定的生长环境,以确保在某种程度上的扩大再生产。大力发展经济,解决人民的衣食之需是儒家民本思想的本中之本。孟子提出了“制民之产”的经济政策,让人民“养生送死无憾”等。宋朝的二程认为,社会财富的来源是依靠“民”来创造的,所以,解决政权稳固、社会安定的根本方法在于“劝农桑”,以确保民富和国强。儒家也提倡惠民减负的经济政策,董仲舒提出“限民名田”,抑制兼并,轻徭薄赋,“以宽民力”等经济政策。北宋王安石所提出的青苗法、兑役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等革新内容,也是为了达到“省劳弗,去重敛,宽农民”的目的。从汉代之清朝,凡是统治阶级能够采取惠民减负一类的经济政策,所处朝代大多处于繁荣发展的局面。儒家还主张统治阶级调整相关政策,提供比较安定的社会生产环境,让劳动者有时间去从事生产,并希望君主克制自身的欲望,“取于民有制”“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罕兴力役,无夺农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人民财富的征收和对劳力的使用。儒家学者都比较看重农业生产的发展,主张“殴民而归之于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


三、儒家民本思想对当下治国理政的启示


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在政治文化中,民本思想一直处于不可忽略的地位,民本思想的贯彻实施对于国家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民本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哺育了一批具有进步民本思想的仁人志士、思想家、政治家,在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儒家民本思想被注入新的理论内容,具有了新的时代特色和时代内容。中国共产党在社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结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不断对民本思想注入新的时代内容,使民本思想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思想内容。中国共产党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继承发展民本思想的合理内核,发展符合时代特点的思想要求,形成了重视民生,发展民主,保障民权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民本思想内容。

治国理政是国家发展与前进的宏伟蓝图。儒家民本思想紧紧围绕民本来宣传自己的思想内容,百姓是国家各项发展的来源,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了解民意是掌握治国理政的要义,民意代表百姓的呼声、民意代表百姓的所需、民意代表百姓的所想。君主要了解民意,顺从民意,从民意的反映情况中去治理国家,了解国家发展的需要。治理国家还要获得民心,民心关乎百姓对于统治者的支持与拥护的状况,百姓的拥护不拥护、支持不支持是社会稳定长久发展的重要表现。这对于当代国家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启示。

(一)儒家民本思想对当代治国理政的理论意义

儒家民本思想的内容主要是以百姓所需所想作为国家发展的引领。儒家民本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历朝历代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为当代治国理政思想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来源。为政以德、仁政思想、富民思想、利民思想、制民之产等民本思想对于当代国家治理具有主要的理论意义。

1.为当代治国理政思想提供思想文化来源。

儒家民本思想的为政以德思想、仁政思想、富民思想、裕民思想、利民思想等对当代治国理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儒家民本思想主张仁治。仁就是仁爱精神,要爱人、爱百姓,这样的统治下百姓才会支持他,国家才会更好地发展。仁政不仅要体现在政治层面,还要体现在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等各个层面。儒家民本思想主张利民,意思是在发展过程中要采取有利于百姓需要的措施,因民之利而利之。发展要为人民的利益着想,为人民的需要着想,对于百姓有利的政策要付诸施行。

2.为当代治国理政提供精神动力。

儒家民本思想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当代治国理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儒家民本思想的民本思想内容作为精神支撑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儒家民本思想属于民本思想的核心部分,其中包括的爱民思想、恤民思想、利民思想等民本思想对于当代治国理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爱民就要关心百姓的一切,关心百姓的疾苦、关心百姓的生产生活、关心百姓的所想所需、关心百姓的民生状况。

3.为当代治国理政思想提供文化自信。

儒家民本思想的民本思想内容是丰富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对于儒家民本思想要理性对待,其思想提出虽然已几千年,但其思想内容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对待儒家民本思想要有文化自信,中华文化的发展从未间断,这对于文化自信的彰显具有重要作用。坚定文化自信对于治国理政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文化自信就是在尊重文化的基础上对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继承,儒家民本思想中的治国思想虽然是在封建专制统治下提出和运行的,但其内容是合理的,对于当代治国理政也有积极的启示作用。文化自信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儒家民本思想中的治国思想是爱民思想、恤民思想、富民思想,百姓是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础,这对于当代治国理政中如何对待人民具有启示作用。

(二)儒家民本思想对当代治国理政的实践意义

儒家民本思想认为百姓是国家基本,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是社会前进的重要因素,治理国家首要考虑的因素是百姓,了解百姓所需所想,调查百姓所需所想,解决百姓所需所想,为治理国家提供规划蓝图。当代国家治理要结合社会发展状况提出符合当今社会的治国理念与治国思路。这就需要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发展符合时代要求的治国理政思想,为新时代治国理政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儒家民本思想属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相结合为当代治国理政付诸实践提供具体的做法。儒家民本思想对当代治国理政的实践意义体现在为新时代治国理政提供新思路、治国理政要结合历史经验、要始终把人民放在治国理政第一位,先秦儒家民本思想对当代治国理政的实践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

1.治国理政要善于借鉴历史经验。

经验的积累对于治国理政措施的运行具有借鉴意义。通过历史教训可以得到短期的效果,会对国家的前段发展有所影响,而对于后世的发展需要经验的积累来促进国家的长久运行,经验是从教训中慢慢得来的,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一步步总结,社会发展需要规律的指导,需要不断的积累经验,是对历史教训的避免和总结。先秦儒家民本思想者在历史教训中总结了百姓在社会稳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并倡导统治者将民本思想付诸施行。儒家民本思想从历史经验中认识到百姓在社会稳定发展中的重要性,对于当今治国理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百姓对于统治者的拥护与支持决定君主统治的持久性与长久性,对于当代就是领导者要了解民意,听取民意,解决民意,把百姓最急切的问题得到解决。

2.要始终把人民放在第一位。

儒家民本思想主张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利民和裕民。了解民意,取得民心是一个政治家成熟的体现,将百姓的民意了解清楚并着手解决,积极采取措施取得成效,做看得见的事,成见得着的果,让百姓能够切身体会到成果,从中得到实惠。当代治国理政中需要得到人民的幸福感、满足感、获得感,使得人民的切身利益得到最大的满足与充实,社会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人民的需求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治国理政的思路与方法也要不断的发展创新,符合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三)儒家民本思想对当代治国理政的深刻启示

1.树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理念。

儒家民本思想提倡的民本思想认为民生问题的解决是人民幸福的基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理念体现的是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儒家民本思想首先主张君主要尊重百姓的作用,要通过百姓的支持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这对于当今治国理政也是一样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前提,是国家创新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树立尊重民意的价值观。

儒家民本思想尊重民意的主张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在国家治理中,为人民着想,时刻牵挂着人民的发展问题,想人民所想,做人民所做,思人民所思,这样国家就会稳定长久的发展。尊重民意就要深入基层去了解民意。人民的心声与呼声反映的问题是最基本的问题,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要满足人民的意愿,了解民意,解决民意。

3.民本情怀与民生情结相结合。

民本是前提,民生是目的。民本首先是一种情怀,作为领导干部,应当时刻想着人民。百姓最大的问题就是民生问题,民生问题关系百姓生活发展的方方面面的问题。民生问题关系国家发展大计,是国家治理中的重要问题,需要不断地去创新思路解决办法。社会发展围绕人民来进行,人民的发展是前提,国计民生关系亿万人民的幸福生活,教育、住房、医疗、就业、环境等等的发展关系民生建设。民本保障民生,民生促进民本。民生建设顺利实施是对民本思想的的最大支持,民生建设促进民本思想得以贯彻实施。


四、传统儒家民本思想向现代民主意识的转进路径


其一,提高公民的社会政治主体地位。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加大民众的参与力度,提高公民的社会政治主体地位。儒家民本思想重民而不重权,针对我国社会的顺民思想、官本位意识比较严重的情况,应当大力提高人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积极性,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真正体现人民的主人翁地位。其二,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儒家民本思想实质是一种伦理建构,重视道德作用,提倡自我约束。其实这与现代法治观念并不矛盾,我们应当把德治与法治结合起来,使之相得益彰,互相促进。其三,强化公民的责权意识,在享有公民权利的同时切实履行相应的义务。其四,丰富民主形式,健全民主制度,推进政治文明。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相适应,着眼于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全面发展和国家政权的稳固,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


参考文献:

[1]左玉河.民本思想的现代价值与创新性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7-06(004).

[2]张哲.先秦儒家民本思想及其当代治国理政启示[D].长安大学硕士论文,2018.

[3]王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儒家民本思想的汲取与超越[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04):53-57.

[4]刘玫.传统儒家政治文化及与现代的互动[J].名作欣赏,2018,(20):13-14.

[5]赵瑞军.董仲舒民本思想研究[J].德州学院学报,2018,(03):93-96.

[6]徐儒宗.儒家的民本思想与民主意识[J].诸子学刊,2017,(02).

[7]金素端.儒家民本思想的理论内涵及其当代价值[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01):7-8.

[8]彭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儒家民本思想述论[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380-385.

[9]林红.民本思想的历史逻辑及其现代价值[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7,(03):90-98.

[10]闫贝明.儒家“民本”思想研究及其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启示[D].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7.


王征.儒家民本思想精蕴及其历史影响[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20,21(03):42-46.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政治思想史

期刊名称:政治思想史

期刊人气:1071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出版地方:天津

专业分类:政治

国际刊号:1674-8662

国内刊号:12-1419/D

创刊时间:2010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大32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