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MRI和CT对沟槽状胰腺炎的诊断炎患者4例,均为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收治。结果:对4例患者行以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手术治疗,在患者的十二指肠壁以及沟槽区域或出现灰白色的瘢痕组织状,而十二指肠壁增厚并且可见其囊肿的形成,手术病理结果显示,与MRI以及CT的诊断表现相符合。方法:选取沟槽状胰腺患者,进行超导磁共振扫描仪(MRI)以及螺旋CT的诊断检查。结论:沟槽状胰腺炎患者在诊断过程中极易诊断为胰腺癌,经过CT与MRI的检查扫描,肿块或呈现延迟状,在胰腺癌鉴别诊断过程中效果显著,诊断明确,值得应用。
沟槽状胰腺炎(GP)作为一种具有慢性局限性的胰腺炎疾病,患病区域则在十二指肠降部、胰头背部、沟槽状区域以及在胆总管的下段处,由于沟槽状胰腺炎的病解解剖部位的特殊性,相关的理论研究认为,该区域存在着潜在的解剖间隙空间,期间有着血管以及淋巴组织[1]。倘若出现炎症,该区域会导致瘢痕组织的形成,淋巴系统及十二指肠、血管等或出现受压情况。在其在诊断的过程中,常由于沟槽状胰腺炎的疾病症状体征与胰头癌的相似度极高,因此在对其进行鉴别诊断难度较大[2,3]。在国内外的研究中,针对沟槽状胰腺炎的鉴别文献报道较少,研究价值较高。本次研究对相关的沟槽状胰腺炎术后病例进行选取,就其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在提高认识的同时,展开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沟槽状胰腺炎患者4例,均为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收治;均为男性患者病例,年龄介于35~58岁之间,平均(48.66±2.1)岁;4例沟槽状胰腺炎患者均具有长期饮酒史,以及两例具有胆管结石疾病历史。患者于临床表现为,其中1例患者出现波动性黄疸症状,其中2例伴随有着营养不良症状,其中4例为上腹部疼痛症状,疼痛程度较为明显。2例患者出现清淀粉酶升高症状。4例沟槽状胰腺炎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1.2方法
MRI的诊断检查:采用超导磁共振扫描仪(PhilipsAchieva3.0T,双梯度超导MRI)患者于诊断检查前均行以禁食处理。护理人员对患者采取闭气训练,在头部取仰卧位之后,对患者的胰腺进行超导磁共振扫描,扫描为动态增强及胰腺平扫两种,范围于膈顶扫描至双肾下极处,保持间距在1.2毫米间,层厚则取6毫米。闭气超导磁共振的时间则保持在10s~15s间,对门静脉期、延迟期及双动脉期进行采集,扫描层厚为4毫米,间隔为1毫米;高压注射器将15mL钆喷酸葡胺注入至经肘静脉处,速率保持在2~3mL/s间。CT的诊断检查:螺旋CT(型号:PhilipsBrillianceiCT型(256层)超高端螺旋CT),电压保持在120kV间,电流则保持在150mA间,1s则对患者进行一周的扫描,层厚重建于3~5毫米间。在进行造影剂注射后的40s即可进行CT扫描,此时为扫描实质期;3分钟后则为胰腺的延迟期。采用70~100ml的造影剂进行维显,高压注射器将0~100ml的造影剂注入至前臂静脉处,速率保持在3mL·s-1。
1.3观察指标
(1)对比CT与MRI的检查结果显示;(2)手术病理检查结果。
2、结果
2.1CT与MRI的检查结果显示对比
经过MRI以及CT的诊断检查可得,在检查诊断过程中,团块影出现于十二指肠以及胰头处,经过CT平扫后呈现低密度,4例患者在经过两种诊断方式的检查后均有不同程度上的十二指肠壁增厚情况且伴随有着管腔狭窄的情况。在MRI以及CT的增强诊断后病灶处呈现一种渐进式的强化。并且于诊断过程中可得,患者在胰头以及十二指肠处或出现小囊肿的情况。
2.2手术病理对比
对4例患者行以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手术治疗,在患者的十二指肠壁以及沟槽区域或出现灰白色的瘢痕组织状,而十二指肠壁增厚并且可见其囊肿的形成,手术病理结果显示,与MRI以及CT的诊断表现相符合。
3、讨论
沟槽状胰腺炎的发病机制较为特殊,相关的研究证明显示其由于发育不全或是十二指肠的功能障碍以及发育不全而导致局限性胰腺炎的病症情况产生。因为沟槽状胰腺炎患者具有长期饮酒史,患者的胰头囊肿情况的发生,由于在酒精的刺激之下,导致出现十二指肠处炎症反应,胰液无法排除,则会导致沟槽状胰腺炎[4,5]。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团块影出现于十二指肠以及胰头处,经过CT平扫后呈现低密度,4例患者在经过两种诊断方式的检查后均有不同程度上的十二指肠壁增厚情况且伴随有着管腔狭窄的情况。在MRI以及CT的增强诊断后病灶处呈现一种渐进式的强化。并且于诊断过程中可得,患者在胰头以及十二指肠处或出现小囊肿的情况。患者的十二指肠壁以及沟槽区域或出现灰白色的瘢痕组织状,而十二指肠壁增厚并且可见其囊肿的形成,手术病理结果显示,与MRI以及CT的诊断表现相符合。
综上,沟槽状胰腺炎患者在诊断过程中极易诊断为胰腺癌,由于沟槽状胰腺炎患者多具有长期的饮酒史,主胰管无损,而胆总管则为渐进式的狭窄状,经过CT与MRI的检查扫描,肿块或呈现延迟状,在胰腺癌鉴别诊断过程中效果显著,诊断明确,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吴艳艳,唐裕福,辛磊,祁兴顺.《2019年国际共识指南:慢性胰腺炎的手术治疗及干预时机》摘译[J].临床肝胆病杂志,2020,36(04):764-765.
[2]刘智勇,朱泽民,邓飞杰,等.沟槽状胰腺炎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9,28(03):343-349.
[3]江淑娟,周中银.沟槽状胰腺炎诊断治疗最新进展[J].疑难病杂志,2019,18(11):1174-1178.
[4]李卓然,曹迪,李娟,杨红,韩显林,薛华丹,游燕,周炜洵,吴东,钱家鸣.十二指肠旁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和转归[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8,40(03):328-333.
[5]张翔,廖泉.慢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J].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2018,7(01):12-14.
张文迪,田贵森,马云涛.MRI和CT对沟槽状胰腺炎的诊断意义观察[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3):131-132.
分享:
海马为高级神经记忆活动的完成器官,海马脑结构形态和功能改变易引发精神、认知功能障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多存在不同的海马脑结构形态和功能改变,因此对海马脑结构形态和功能改变进行评估可为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信息〔4〕。磁共振成像(MRI)在颅脑疾病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对海马结构变化进行有效反映〔5〕。
2025-05-09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损伤是一种常见疾病,MRI作为一种非侵入性诊断手段,可以在手术前对患者的病理和改变提供精确的评估。临床上多见晚期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is,KOA)患者MRI表现为ACL损伤严重甚至断裂而实际术中见ACL正常或仅存在轻度损伤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MRI诊断ACL损伤假阳性。
2025-04-30核磁共振中的表观弥散系数(ADC),是描述组织结构中水分子弥散速度快慢的基础指标,是MRI-DWI中最常用、也是最基础的一项指标,可用于鉴别肿瘤的良恶性[4]。近年来MRI-DWI逐渐应用于乳腺疾病诊断中,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MRI-DWI及ADC值用于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25-04-17作为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子宫肌瘤通常症状发生较早,多以月经周期延长或过多等为特征,大多患者在行体检时得到确诊。 然而,尽管该肌瘤为良性,但也有恶化风险,约占 0.3% ~ 1.39%;且子宫肌瘤含有多种病理类型,众所周知,不同病理类型所对应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其所代表的病情严重程度也各有差异。
2025-04-03根据组织病理学的不同,胶质瘤可以细分为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少突星形细胞瘤。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级系统将胶质瘤从低度恶性(Ⅰ级、Ⅱ级)到高度恶性(Ⅲ级、Ⅳ级)进行划分。尽管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手段在过去数十年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非侵入性预测患者生存期方面的研究仍较为滞后。
2025-03-19脑膜癌在实体肿瘤患者中的发病率为4%~15%,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强度[2]。由于脑膜癌的特殊转移特性,其诊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迫切需要开展新的诊断工具和方法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灵敏度。脑膜癌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头颅MRI检查和脑脊液等辅助检查,但在一些不典型的病例中,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受到一定的限制[3-4]。
2025-02-20脊柱结核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1],也是脊柱相关疾病中发病率较高、危害较大的一种,根据相关医学研究报道指出,当前在全世界范围内脊柱结核已经超越脊柱肿瘤成为脊柱相关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以“早发现早治疗”为核心原则[2],越早的治疗介入和干预其病情控制效果越好,预后结果越佳。
2025-02-17卵巢癌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是妇科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些年,呈现出明显升高趋势,对女性健康造成较大影响[1]。卵巢癌患者若能在发病早期接受系统全面的治疗,可大大延长生存时间,甚至达到早期治愈的效果,获得理想预后[2]。但由于发病早期患者并无明显症状表现,导致早期检出率较低,
2025-02-11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 CC)是仅次于肝细胞癌的第2大常见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占所有肿瘤的1%。CC作为一种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的致命性恶性肿瘤,根据其解剖位置不同可分为肝内胆管癌与肝外胆管癌(Ex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ECC),其中ECC占CC的80%~90%。ECC好发于肝管和壶腹部之间的胆道系统,因早期发病隐匿、恶性程度高,患者预后差。
2025-01-24随着人口老龄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此类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给社会造成重大的经济负担。研究发现,氧化损伤导致的神经细胞凋亡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的重要病理基础。
2025-01-18人气:15349
人气:11663
人气:11097
人气:11064
人气:10793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期刊人气:2177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山西省人民医院
出版地方:山西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9-6817
国内刊号:14-1281/R
邮发代号:22-195
创刊时间:2000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913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384
影响因子:0.173
影响因子:2.4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