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志智双育”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实践路径探究

  2021-01-06    169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学生资助作为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是脱贫攻坚、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举措。资助过程中,要把扶困与扶志,扶困与扶智结合起来,构建“育志”“育智”双螺旋型育人体系,探索育人新思路、新模式。探索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实现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显性资助与隐性资助的有机融合,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着力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

  • 关键词:
  • 发展型资助
  • 育人体系
  • 贫困生
  • 资助育人
  • 高校
  • 加入收藏

“公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义,也是我国的基本教育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是我国政府作出的庄严承诺。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始终站在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高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在总结国家新资助体系实施十三年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资助育人水平,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成长成才,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在资助育人的实践路径中,始终应以“发展型资助”理念为指导,在给予经济上的支持以外,更需关心贫困生的学习生活,在关心中加强引导和教育,着力提升他们的政治觉悟、文化素养、实践能力,帮助他们成长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一、“资助育人”的内涵与外延


资助育人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抓手和生动实践,要落实好资助育人,使育人成效更加显著,必须首先明确资助育人的内涵与外延。“资助育人”有其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内涵决定着资助育人工作的方向,外延指资助育人工作的边界和外延,它受内涵的制约。

(一)意识形态性、发展性、实践性是资助育人工作的深刻内涵

1.意识形态性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教育工作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是我们党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明确了育人工作的意识形态性[2]。

2.发展性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要资助贫困生,最低层次是经济上的支持,满足其吃饱穿暖的生理和安全需求,最终目标是培养其能力,帮助其达成自我实现的需求,即为资助育人的发展性。

3.实践性

资助育人是否有效果,关键看其实践成果,要以学校开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助学金资助情况、开展勤工助学情况、开展助学贷款情况、贫困生的获奖情况和学校筹集助学经费来源情况等作为资助绩效的考核依据,从实践成果上论证资助制度的实效性。

(二)全员性、全程性、全方位性是资助育人工作的丰富外延

资助育人的外延是指其工作覆盖的范围与对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论述,不仅蕴涵了资助育人的内涵特性,更加深刻地揭示了其外延特征。

1.全员性———育人主体

全员性是指资助育人须在政府顶层设计下,社会、高校、家庭“三位一体”共同帮扶贫困生。落实到高校层面,须加强育人队伍建设,重点打造包括党员干部、专兼职教师、辅导员、学生骨干在内的思想政治骨干力量。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在企业中建立校外导师,在国企中聘任骨干担任“校外辅导员”,着力构建育人“大思政”格局。

2.全程性———纵向维度

全程性注重育人工作的连贯性,环节紧扣,不留盲区,采取的策略应为“两头抓紧、中间夯实”,即抓好新生的适应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抓好毕业生的就业思想教育,通过构建党团活动平台、社会实践平台、学术文化平台、社团活动平台,夯实大二、大三中间年级,不留死角,全过程育人。

3.全方位性———横向维度

全方位性体现在学生工作的“六进”,即进课堂、进食堂、进宿舍、进社团、进网络、进比赛,拓展“大德育”实现途径,应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所涵盖的“十大育人体系”为基础,认真梳理各个群体、每个岗位的育人元素,并作为职责要求和考核内容融入整体制度设计和具体操作环节,做到有据可依、责任明晰[3]。根据学生不同诉求,提供“1+N”式菜单,“1”是学业指导,“N”是根据其个性化成长需求提供菜单,如科创陪伴、心理陪伴、生涯指导陪伴、实践能力陪伴、技术指导陪伴,这是发展型资助的横向维度。


二、资助育人工作把握的原则


(一)个性化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贫困生,在其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同,需要育人者因材施教,采取不同方式呵护其成长,而个性化教育也能促进贫困生与环境达成一种平衡,即合理匹配其所学知识与习得性技能,使其习得技能连续发挥作用,从而达成自我实现。这源于每个贫困生有其自身的特质,必须尊重其个性,应鼓励其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特长,这是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效性、系统化发展的需要。

(二)能力性

“志智双育”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实践路径上,“双育”分为两个部分,“育志”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价值引领、道德浸润、理想指引为重点建设内容,旨在立德树人;“育智”对标学生成长需求因材施教,以素质提升、社会实践、创新创业为重点内容,旨在增长才干。因此确立了资助育人的目标是培育贫困生“志”与“智”,体现其培育人才的能力性。

(三)方向性

1.向前看———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学生培育上,需要贴近学生施行有温度的教育,以价值塑造、先进文化、创新担当为培养目标,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4]。“向前看”须仰望星空,找准方向,围绕加强大学生价值观、责任与使命担当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育勇于实践,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

在实践范式上,有以下三种:包含以思政课、党课、团课为载体的理想信念教育第一课堂实践路径;包含以文艺文化(红歌、电影),学生活动(社团活动、党日活动、团日活动),社会(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城乡社区)实践,线上线下阵地建设(党员之家、党员活动室)为载体的第二课堂实践路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史校风校训校歌、家庭家风家训)为载体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第三实践路径。在实践方式上,应按照大学生成长规律分阶段实施,有机整合,打好组合拳,应根据育人目标及学生需求,量身定制启发式、讨论式、体验式教学模式,即“学—思—践—悟”的教学闭环,过程化育人。

2.向后看———感恩

感恩,即对他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是对他人帮助的回报。感恩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节亦是西方的传统节日,是人类所共同推崇的品质。人为什么要感恩,马克思指出:“人的品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告诉我们,人是无法脱离社会独立生存的,恩情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感恩即以实际行动回应他人,从社会整体来看,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

对于贫困生的感恩教育,意义更为重大。贫困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全社会帮助更多,在社会爱心人士与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下改变命运,这对于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来说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实现了“脱贫”,对于家族来说意义重大,因此感恩教育尤其重要。

如何对贫困生进行感恩教育?需要由浅入深,即认知—接纳—实践的递进逻辑。首先须让学生理解感恩,并在情感上认同感恩,接着内化为自发的心理反应,接纳感恩,形成一种回报恩情的冲动,最后学生在现实社会中,化小爱为大爱,不仅回报曾经帮助自己的人,更上升为一种助人的自觉性,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感受到爱和成长,在一种与他人的良性互动中升华自身能力与品质,实现自我。

3.向上看———诚信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义,是公民基本的道德规范。它涵盖了公民道德行为各个环节,贯穿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各方面,是每一位公民都应当树立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诚信”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它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有的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而与之相适应的包括个人信用征信在内的制度,即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正在逐步完善,未来将有利于规范和引导公民的社会行为。

学术不端、考试作弊作为高校学生缺乏诚信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广为社会各界所重视。高校诚信教育,应重点放在惩戒学术不端与考试作弊行为上,应采取道德教化与制度约束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同时提高CNKI、万方数据等查重系统的精确度,在技术上加强对学术不端的抑制。

此外,针对贫困生,其申请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国家助学贷款为信用贷款,不需要担保和抵押,该贷款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支付在校学习期间所需的学费、住宿费等,是促进我国“教育公平”的实践方式之一,高校也应针对贫困生加强诚信还贷教育。

诚信还贷教育,可通过建立三大机制———师生协同机制、舆论监督机制、自我管理机制,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师生协同机制,即发挥广大教师、干部、学生的表率作用,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和学习氛围;舆论监督机制,即建立公示、申诉和听证制度,加强舆论监督和实名举报奖励制度;自我管理制度,即发挥学生社团等第二课堂的作用,广泛开展诚信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中获得成长和提高。

4.向下看———基层

“到基层一线去,到群众当中去”,政府鼓励高校毕业生,特别是来自贫困地区的毕业生,在完成学业后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接受锻炼,为促进欠发达地区基层教育、农业、卫生、扶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贡献新力量。

通过下基层,使青年党员了解党在基层的施政方略,,体会党为人民群众所办的实事,从而反思自己还能为群众做什么。当代青年成长成才,学习专业知识是理所应当的前提,但不能止步于此,青年学生要勇于实践,走出一方天地,要培养自身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家国情怀,通过下基层,培养与基层群众心连心的情谊,才能在工作中坚守初心,克己奉公,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施过程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先对学生的“贫困”情况进行梳理和认定,这是开展工作的前提,,而“贫困”的内涵不应该仅局限在经济意义上,在“志智双育”视域下,更应该包含心理、学业、就业等各方面,为此开展的帮扶工作,也必须回应学生诉求,有差别地实施“分层资助”和“过程管理”。

(一)分层资助

考虑学生生源的复杂性和学生本人的个性气质,应通过心理测试、发放问卷、个案访谈等形式对学生整体情况进行梳理,甄别“贫困”类型,再根据“贫困”的多种成因,找出成因与行为之间的规律性联系,之后高校应制定相应的精准帮扶措施,分层资助,整合项目,达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的目的,从而有效助力学生成长成才,达到“志智双育”的帮扶目标。

(二)过程管理

对在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项目和环节进行设计、控制和改进,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加强资助帮扶的运行绩效,达到“志智双育”的最佳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可以一定的时间为管理周期,对资助项目的效果、效率、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在周期临近结束时,汇总学生诉求,优化项目设计,把资助项目设计与有限资源、法律及环境结合起来协同考虑,不断对过程进行改进,达成绩效最大化。


四、资助育人工作的评价标准


资助育人效果如何,需对帮扶成效做实证检验,如效果一般,须重新分析其影响机理,并优化制度设计,改善帮扶举措,从而提高实效。在绩效成效评价上,可从个人微观评价和社会宏观效应方面来检验。

(一)个人微观评价

1.指标数据

数据可以分为第一课堂成绩及第二课堂成绩。第一课堂成绩即专业课成绩,最直观的数据是学生在同专业学生中的排名变化,是否有不及格科目等。第二课堂成绩包含竞赛科研获奖、社会工作、志愿服务、文体活动的获奖情况,可分类分级进行量化分析,以此得出学生的成长画像。

2.感触感受

每个人成长后会油然而生一种“获得感”,即获取某种利益后的一种满足感,它强调实实在在的“得到”,满足学生对于自我实现的需要。资助项目设计要体现大学生的成长规律,体现人文关怀,由“获得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优化资助成效。

(二)社会宏观效应

1.校友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也说过:““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根本在培养一流人才。”因此可以说培养人是大学的核心使命,是政府和社会公众对大学的诉求,而大学则通过毕业生对社会的贡献,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力,目前校友社会影响力已成为高校影响力的选取指标之一。

2.社会声誉

社会声誉是在社会网络中建立起来的,而社会网络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产生的,声誉是社会机制的运作结果,高校对贫困生精准帮扶并取得良好成效,是提升社会美誉度的路径之一。鉴于高校在帮扶大学生的资金、人力及社会动员能力本身存在的局限性,要求高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研究判断,精准帮扶,才能达成效率最大化。因此,只有针对贫困生个性化、差异化分类,精准帮扶,探索基于不同类型学生的帮扶举措及范式,才能使每个个体收获成长,个体的声誉行为将影响所在集体的声誉,从而提升大学的美誉度。


参考文献:

[1]郑睿颖.基于精准扶贫政策的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方法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2).

[2]刘慧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考[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3).

[3]粟明.高校发展型资助视角下精准资助育人体系研究[J].知识经济,2018,(7).

[4]刘广乐.资助育人视域下高校创业型勤工助学模式实施路径探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8,(4).


顾雁飞.基于“志智双育”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实践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01):54-56.

基金:苏州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项目“高校立体化资助育人模式研究”(38304091)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国高等教育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高等教育评论

期刊人气:509

期刊详情

主办单位: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出版地方:福建

专业分类:教育

创刊时间:2010年

发行周期:年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