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中青年群体参加长期照护保险意愿个体差异探究

  2020-12-09    177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当前,关于长期照护保险的研究大多关注的是老年群体,而中青年群体往往容易被忽视。为了研究中青年群体参与长期照护保险意愿的个体差异,本文归纳了影响参保意愿的四维分析框架,分别是个体特征维度、经济维度、风险认知维度和挤出维度。本文基于七个城市的调研数据,运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个体特征维度中的区域、经济维度中的月收入水平和风险认知维度中的受教育水平对中青年群体参保意愿有显著影响;而挤出维度中的医保参与对参保意愿没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在,东中部的中青年群体表现出比西部的中青年群体更高的参保意愿;月收入水平越高和受教育水平越高,参保的意愿越强烈。因此,需要均衡区域间中青年群体的参保意愿,提高中青年群体对长护的认知水平,以及积极发展补缺型的长期照护救助制度。

  • 关键词:
  • 中青年群体
  • 人口老龄化
  • 参与意愿
  • 老年人
  • 长期照护保险
  • 加入收藏

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速促使长期照护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国外部分国家建立了长期照护保险以应对老年人的失能问题,当前我国也在部分地区试点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由于老年失能群体是长期照护保险的主要受益群体,因此当前国内大多研究将关注点集中在老年群体身上,致使长期照护保险的研究呈现出重老年群体而轻中青年群体的趋势。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青年群体也是长期照护保险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首先,就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保障对象而言,长期照护保险保障的对象是失能人员,现实中虽然以老年失能群体为主,但是中青年失能人员也是制度保障的对象。其次,中青年群体是长期照护保险筹资的重要来源,人口老龄化下会造成一段时期内老年失能人口不断增多,这就对长期照护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严峻考验。而中青年群体大多对照护服务的需求低,这部分群体缴费可以有效地发挥代际支持的作用,进而减轻长期照护保险的基金支出压力。再者,中青年群体在家庭照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中青年群体更多地关注长期照护,那么既可以提升自身对健康的重视,也能为父母们提供预防失能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得降低失能率的效果。

因此,中青年群体在长期照护保险中的作用必须引起政界和学界的重视。国外长期照护保险的参与对象存在年龄差异,如日本对参保者的年龄有限制,规定40周岁以下的群体不参与长期照护保险,部分中青年群体的缺失给长期照护保险基金带来巨大压力;而德国和韩国则采取遵循基本医疗保险的原则,参与基本医疗保险的群体也需要参与长期照护保险。当前我国试点长期照护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遵循基本医保的原则,且长期照护保险试点的启动资金也是从基本医疗保险中划转的,这就决定了我国的中青年群体需要参与到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中来。以往研究大多考虑的是老年群体参与长期照护保险的意愿分析,而关于中青年群体参与长期照护保险意愿的研究较为稀缺,本研究基于七个城市的调研数据,选取中青年群体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中青年群体参与长期照护保险意愿的个体差异。


1、文献综述


当前国内外关于长期照护保险参与意愿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老年群体。Rice(1989)的研究认为失能老年人受健康损害和功能障碍等原因的影响,必然会增加对长期照护的需求,但是购买商业保险并不适合每个人[1]。Ali(2005)的研究认为单独居住的老年人或没有亲戚提供家庭照顾的老年人购买长期照护保险的可能性较大[2]。Courbage和Roudaut(2008)使用法国的调研数据,发现法国父母为了不想增加成年子女的负担或者为了保全遗产,倾向购买长期照护保险以满足相应的照护需求[3]。Brown(2012)的研究认为大多数美国老年人并没有参与长期照护保险,主要受到偏好和信念、家庭照护的替代、替代保险的挤出以及对保险公司缺乏信任等方面的影响[4]。李强等人(2015)的研究得出农村失能老年人对长期照护需求强烈,最偏好的长期照护方式是家庭照护,最需要的长期照护服务是康复护理类服务等结论[5]。丁志宏等人(2016)的研究认为城市老年人购买长期照护保险的意愿并不高,并且存在较高的逆向选择;人口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替代因素、健康因素及意识因素显著影响着城市老年人购买长期照护保险的意愿[6]。

而关于专门针对中青年群体参与长期照护保险意愿的研究较为稀缺,如早期Meier(1999)的研究认为年轻人对购买商业长期照护保险没有动力,大多数购买者年龄偏大,年轻人往往会在退休前选择购买商业长期照护保险[7];戴卫东等人(2012)的研究得出担心老年无人照料、不了解该制度、担心老年生病、担心将来经济不宽裕和教育程度等对青年群体参保有显著影响等结论[8]。其余的一些研究仅仅是将中青年群体作为整体研究的一部分,如曹信邦和陈强(2014)采取18周岁以上人群的调研数据得出年轻人和低龄老人的参保意愿明显高于其他被调查对象[9];而李含伟等人(2018)根据对20—60周岁城市居民的调研数据却得出,年龄越大,长期照护保险缴费意愿越强[10]。综上,当前长期照护保险参与意愿研究中对中青年群体的关注度较低,且把中青年群体与老年群体混在一起进行研究,难以得出中青年群体内部的差异。因此,本研究聚焦于中青年群体,在归纳总结适合于中青年群体参与长期照护保险影响因素分析框架的基础上,试图探寻中青年群体内部的差异,以期丰富当前的研究成果。


2、长期照护保险参与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归纳


公民个体是否愿意参与社会保险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的。长期照护保险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不同,养老保险应对的是长寿风险,与职业挂钩的养老保险决定了每个职工退休后都会失去工作的经济回报,在每个理性个体都希望能够活得更长的激励下,不得不选择参与养老保险,以获取退休后的养老金;医疗保险应对的是疾病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疾病是每个个体都无法回避的风险,即便身体健康的个体也无法确保没有疾病的干扰,所以为了获得医疗保险的经济补偿,每个个体不得不选择参与医疗保险。而长期照护保险应对的是失能风险,获取长期照护保险经济补偿的一个客观事实是,不可逆的身体机能损坏导致生活无法自理。然而,每个个体是否失能却是一个概率无法确定的事件,而退休和生病对每个个体来说是大概率事件,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必然事件。所以,长期照护保险参与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需要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

在以往的研究中大体将影响长期照护保险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归为以下几个维度:一是个体特征维度。如Mellor(2001)的研究认为受教育水平对长期照护保险有显著的正影响[11];陈冬梅和袁艺豪(2015)基于上海市的调研数据得出教育和婚姻都对长期照护保险需求没有显著影响[12]。二是经济维度,如Cramer和Jensen(2006)认为过高的保费导致人们不愿购买长期照护保险[13]。Brown和Finkelstein(2007)的研究也同样得出保费高低是影响是否购买长期照护保险的重要因素[14]。三是代际支持维度,如Zweifel和Struwe(1998)利用委托—代理模型得出子女照护的替代会让老年人选择不购买长期照护保险[15]。Sperber等人(2017)采用焦点小组访谈搜集资料,发现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与改变,父母对成年子女的非正式护理偏好减弱,而是选择购买长期照护保险,让父母与子女都能维持独立自主[16]。四是风险认知维度,Zhou-Richter和Browne(2010)的研究认为健康风险意识越强,人们越可能购买长期照护保险[17]。Costa-Font和Rovira-Forns(2008)的研究得出,个人对老年残疾风险的感知会增强购买长期照护保险的概率[18]。五是挤出维度,Norton和Sloan(1997)的研究验证了医疗补助挤出了私人长期照护保险[19]。荆涛和王靖韬等人(2011)的研究得出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年支出每增加1%,商业长期照护保险的需求量就会增加0.1222%[20]。

依据以往研究,可以归纳出影响长期照护保险参与意愿的五个分析维度,分别是个体特征维度、经济维度、代际支持维度、风险认知维度和挤出维度。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聚焦的是中青年群体,其中的代际支持维度主要是针对老年群体而言的,因为中青年群体有很多未婚及子女不确定的问题,所以代际支持维度不在本研究的考虑范围之内。因此,本文构建了影响中青年群体参与长期照护保险的四维分析框架,分别是个体特征维度、经济维度、风险认知维度和挤出维度。


3、数据、变量与模型


3.1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2016年《中国长期照护保障需求》课题项目的全国抽样调查,选取了北京、上海、青岛、宁波、兰州、重庆和长春七个城市作为调研城市,在地域分布上涵盖了东中西部地区,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调查数据的代表性。本研究聚焦的是中青年群体,因此选取其中年龄在60岁以下的调研对象,最后获取了2458个样本量,其中女性群体占比49.31%,男性群体占比50.69%。

3.2变量界定

本研究的被解释变量是中青年群体参与长期照护保险的意愿,需要说明的是,理论上长期照护保险分为社会性长期照护保险和商业性长期照护保险,而调研中询问的是中青年群体对社会性长照护保险的参与意愿,问题选项一共分为三个,分别是“不愿意”“一般”和“愿意”。依据调研数据可得,选取不愿意的占比为31.61%,一般的占比为21.81%,愿意的占比为46.58%。

解释变量主要依据影响中青年群体参与长期照护保险意愿的四维分析框架来选取适当的问题,个体特征维度主要包括区域、性别、户籍及婚姻状况等问题,一般研究中将这些归属于控制变量范畴;需要说明的是,在界定婚姻状况这一变量时,把离婚和丧偶的情况均界定为未婚。经济维度主要选取被访问者的经济状况,体现在问卷中是中青年个体的月平均工资情况,主要分为三个档次,分别是2999元及以下、3000—4999元和大于等于5000元。风险认知维度体现的是受访者对失能风险的认知情况,主要通过受访者的受教育水平来体现,选项一共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初中及以下、高中、大专和本科及以上。挤出维度体现的是现有社会保险对长期照护保险的影响,由于医疗保险与长期照护保险关系最为密切,选取问卷中是否参与社会医疗保险这一问题来体现。具体的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的界定和描述性统计见表1所示。

表1各变量的界定及描述性统计结果


4、实证结果


本研究利用stata14.0软件进行有序多分类回归分析,将中青年群体参与长期照护保险意愿的四维影响因素分别带入模型,具体操作中把自变量的虚拟变量带入模型,得到如表2所示的结果。模型1是个体特征维度对参保意愿的影响结果,模型2是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经济维度的回归结果,模型3是在模型2的基础上加入风险认知维度影响因素的结果,模型4是四个维度共同的影响结果,也是最终的回归结果。

4.1结果分析

关于个体特征维度,受访者的区域在四个模型中均在0.001水平上对参与意愿有显著影响;户口类型、性别、年龄和婚姻状况在模型1—模型4中对参与意愿均未产生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影响。区域对参保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中部和东区的中青年群体比西部的中青年群体参保意愿更强烈;且与西部的中青年相比,中部和东部中青年参保意愿高一个等级的可能性分别增加145%和84.56%。而有的研究则认为东、中部参保意愿比西部地区要低[9],这可能与被调查对象的不同有关。对于老年群体而言,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西部地区的老年人在失能后的生活水平要比东中部地区低,所以他们更希望获得长期照护保险的保障,进而更愿意参保。而对于中青年群体来说,东中部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要比西部地区严重,所以人口老龄化对东中部地区中青年群体的影响要比对西部地区中青年群体的影响更严峻;而且作为一个新生的险种,长期照护保险最早在东部地区开展,可能东部地区中青年群体对于长期照护保险的了解程度要多于西部地区的中青年群体,所以西部地区中青年群体的参保意愿要低于中东部地区。

表2长期照护保险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回归结果

注:括号内为标准误,*p<0.05,**p<0.01,***p<0.001

关于经济维度,模型2—模型4的结果显示,受访者的月收入水平对参保意愿有显著影响。相对于月收入在2999元及以下的中青年群体,月收入在3000—4999元和月收入大于等于5000元的中青年群体参保意愿高一个等级的可能性分别增加45%和122%。经济因素是研究长期照护保险参与意愿中被关注较多的因素,因为收入水平对购买长期照护保险有直接的影响[11],有研究认为高收入群体的参保意愿要明显高于低收入群体[5],也有研究认为经济状况较差的群体反而对长期照护保险的需求越强烈[6]。虽然收入水平对参保意愿的影响是不同的,但是低收入群体往往难以参与到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中却存在共识。因为参与成本本身就对低收入群体形成了障碍,有研究认为对于那些收入低且不稳定的群体来说,即便政府有一定的补助,也未必能够增强低收入群体参与长期照护保险的意愿[21]。

关于风险认知维度,模型3和模型4的结果均显示受教育水平在本科及以上对参保意愿有显著影响。与受教育水平在小学的中青年群体相比,受教育水平在本科及以上的中青年群体参保意愿高一个等级的可能性增加60.06%。风险认知涉及对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了解、未来失能的概率及失能所需要付出成本的预测,等等,这些都会对是否参与长期照护保险产生影响,一项基于风险告知的实验结果表明,33.02%的被试者在接受风险告知后购买长期照护保险的意愿由最初的“不愿意”转变为“愿意”[22]。现实生活中,长期照护风险认知需要建立在一定的信息搜索基础之上,而信息搜索的能力至关重要,一般认为受教育水平越高者,其获取长期照护相关知识的能力越强。长期照护保险作为应对失能风险的保障制度,虽然保障水平的高低目前尚未可知,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保险制度可以为参保者提供失能后的照护服务。因此受教育水平越高者,在其获取有效信息更加便利的基础上,会越倾向于参与长期照护保险。

关于挤出维度,依据回归的结果显示,是否参与医疗保险对参保意愿未呈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影响。以往大多研究认为医疗保险与长期照护保险在对护理服务的保障上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研究认为长期照护保险的实施使试点城市的老年居民门诊费用、月均门诊次数、年均住院费用和年均住院次数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减少[23],也就说医疗保险对部分护理服务的保障减弱,必定会增加对长期照护保险保障的需求,但这仅是针对老年群体的结果;而就整体人群而言,医疗保险与长期照护保险之间的挤出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基于青岛市的研究数据分析发现,实施长期医疗照护保险制度之后,人均医疗费用短暂下降,随后迅速持续增高[24]。一般认为,老年群体所需要的一些护理服务由长期照护保险支付的价格要低于由医疗保险支付的价格,医疗保险与长期照护保险之间的挤出作用对于老年群体或许有一定的数据支撑,而本文针对的是中青年群体,中青年群体的失能率要明显低于老年群体,所需要的护理服务也明显少于老年群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回归结果不显著的原因。

4.2稳健性检验

一般情况下,稳健性检验可以通过替换模型或控制变量等方法实现。本研究选取更换模型的方式来检验结果是否稳健(表3),所得结果基本保持一致,说明上述的回归结果具有一定的稳健性。


5、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研究通过已有文献归纳出影响中青年群体参与长期照护保险意愿的四维分析框架,基于全国七个城市的调研数据,利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个体特征维度中的区域、经济维度中的月收入水平和风险认知维度中的受教育水平对中青年群体参保意愿有显著影响,而挤出维度中的医保参与未呈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影响。具体影响结果如下:西部地区的中青年群体参保意愿要低于中西部地区的中青年的参保意愿;月收入水平越高,受教育水平越高,参保的意愿越强烈。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的长期照护保障体系,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表3Logit回归与OLS和Probit回归的结果对比

注:括号内为标准误,*p<0.05,**p<0.01,***p<0.001

5.1均衡区域间中青年群体的参保意愿

区域间的参保意愿差异未来可能会导致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地区间的不均衡发展。我国现有的养老资源和照护资源本身就存在区域间的失衡问题,东中部地区的资源明显优于西部地区。理论上讲,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和促进照护服务市场的发展,如果中青年群体参与的意愿低,将直接影响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遑论照护保险对照护服务的购买效应。如果中东部地区的参保积极性高,而西部参与意愿低,在我国长期照护保险试点过程中会进一步拉大地区间长期照护服务供给数量和质量的差距。因此,我国长期照护保险要注重区域间的均衡参保。一方面,长期照护保险的参保对象应该定位为全体居民,既然要采取社会保险模式就要增强参保的强制性,避免参保中的选择性问题;另一方面,在当前我国地区经济差异较大的背景下,可以采取差异化的缴费政策,西部地区的缴费比例应该低于中东部地区,而且财政支持可以采取区域差异化的补贴机制,依据罗尔斯正义原则中保护弱者的理念,中央层面的财政支持要对西部地区有所倾斜,以缩小地区间差异。

5.2提高中青年群体对长期照护的认知水平

中青年群体长期照护风险认知水平的高低与长期照护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有直接的关联。随着我国民生事业的发展,社会保障已经成为社会公众熟知的制度体系,如医疗、养老等都是每年的热点话题,但是长期照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却比较陌生。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长期照护问题必须得到重视,而中青年群体恰恰是长期照护保险基金的重要来源。只有中青年群体的积极参与,才能保证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有必要加强长期照护相关的知识宣传。中青年群体更多地了解长期照护的知识,一是有助于其认识到代际支持的作用,使其能够承担适当的责任;二是有利于失能防御知识的传播,无论是对于自身健康的维护,还是对父母健康的支持都是有利的。因此,可以利用互联网、宣传页及宣讲会等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进长期照护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以提高中青年群体对长期照护风险的认知水平。

5.3积极发展补缺型的长期照护救助制度

无论是老年群体还是中青年群体,如果个人的经济因素制约了参与长期照护保险或购买照护服务,那么家庭照护只能依靠家庭支持。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成员提供照护服务的能力不断弱化,且家庭成员提供照护服务会使其牺牲通过参与市场竞争而获取的经济回报,家庭经济状况差的情况下就会很难平衡提供家庭照护与参与市场竞争之间的矛盾。以往研究中大多关注的是那些经济状况差和家庭照护供给能力低的老年群体,其实对于中青年失能群体也一样,在面临家庭照护弱供给和经济状况差的双重压力下,照护需求就会外溢给社会,只能依靠长期照护救助政策。虽然现阶段我国在试点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但是长期照护保险制度需要经历较长的实验才能形成可推广的经验,而对于当前亟须长期照护服务的那些弱势群体来说,他们的照护需求属于人道需求,一旦得不到救助就会陷入生死存亡的险境。所以,我国当前可以积极发展长期照护救助制度,优先解决那些家庭无力解决的照护需求。


参考文献:

[5]李强,岳书铭,毕红霞.农村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山东省农村失能老年人的问卷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15,36(05):30-41+110.

[6]丁志宏,魏海伟.中国城市老人购买长期护理保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J].人口研究,2016,40(06):76-86.

[8]戴卫东,陶秀彬.青年人长期护理保险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苏皖两省调查的比较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9(05):353-355.

[9]曹信邦,陈强.中国长期护理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14(04):102-109+128.

[10]李含伟,喻彤彤,汪泓.中国长期照护保险个人缴费意愿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8(04):105-113+128.

[12]陈冬梅,袁艺豪.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长期护理保险需求的分析:以上海市为例[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06):13-22.

[20]荆涛,王靖韬,李莎.影响我国长期护理保险需求的实证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06):90-96.

[22]赵娜,陈凯.风险认知对长期护理保险购买意愿影响分析[J].保险研究,2015(10):84-95.

[23]马超,俞沁雯,宋泽,等.长期护理保险、医疗费用控制与价值医疗[J].中国工业经济,2019(12):42-59.

[24]于新亮,刘慧敏,杨文生.长期护理保险对医疗费用的影响:基于青岛模式的合成控制研究[J].保险研究,2019(02):114-127.


雷咸胜.中青年群体参与长期照护保险意愿的个体差异研究[J].残疾人研究,2020(04):89-96.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成果;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平衡与发展视角下北京市家庭养老支持政策体系研究”(18SRC017);教育部规划项目“农村失能老人照护状况调查、成本测算与综合治理体系研究”(18YJA630036).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成人教育

期刊名称:成人教育

期刊人气:1458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出版地方:黑龙江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1-8794

国内刊号:23-1067/G4

邮发代号:14-4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